山水畫大師黃公望七十九歲時作《富春山居圖》

2020-12-16 朗墨運轉一乾坤

1.是年深秋,黃公望的師弟兼好友無用師(鄭樗)來訪小山山居,兩人團聚數日後,相攜離開山居,外出雲遊而去。

2.黃公望與無用師兩人,一起到杭州西湖岸畔。當年,他們一起入富春山,南遊富春江。此時,黃公望在南樓開始作《富春山居圖》。直到第二年春天,他才回到小山山居。

3.至正八年五月(1348),黃公望已是八十歲的老人了。二月中旬,他因惜於春日,竟不辭勞苦的連日雲遊,又攜友至玉山參加顧瑛主持的玉山雅聚活動。

4.月末,黃公望離開玉山,又遊至太湖、梁溪(無錫)、廣陵(揚州)、苕溪(吳興)、北固山(鎮江),達至茅山道人張雨的開元宮等處。

5.是年三月,黃公望為次方作《良常山館圖軸》,圖現「崇山峻岭,中隔一溪,林木陰翳,水榭參差。筆力雄偉,元氣渾淪」。

6.這年夏至後二日,黃公望於比毗陵(常州)寓舍前,作《仿居然溪山暖翠圖》。

7.至正八年(1348),仲夏朔,黃公望為東泉學士作《山水立軸》。七月十五日,黃公望又作《秋峰聳翠圖》,贈梅庵僧人。

8.夏末,黃公望於吳興浦仙的松聲樓,作《溪山欲雨圖》,「圖繪一水閣,中一人憑欄靜眺。溪山雲沉,山腰瀑落,樹木滋潤,鹹有雨意」。在苕溪浦仙松聲樓,黃公望還為無用師作《雲溪松屋》一卷,「淺設色,畫松壑雲嶺,山有精舍」。

9.黃公望往來於廣陵、淮海、江浙等地的山水之間,胸生「覽江山之勝,恍然會心」之悟,遂與倪瓚遊於鎮江北固山,又繼作《江山勝覽圖》。

10.中秋,黃公望同羅靜道人云遊鎮江,再上北固山過甘露寺,畫望梅樓上為紀念米芾所建的海嶽庵,作成《海嶽庵圖》,懸掛於精修齋中,並題記:「九月八日,題錢選《浮玉山居圖卷》」。

11. 當年十月,黃公望歷時十餘年,終於完成了為倪瓚作的《江山覽勝圖卷》。黃公望認為這是他的「平生得意之作」,並在圖上自題款識云:「餘平生嗜懶成痴,寄興於山水,然得畫家三昧,為遊戲而已。今為好事者徵畫甚撥迫,此債償之不勝為累也……」

文/浦仲誠

圖/沙沁

相關焦點

  • 山水畫大師黃公望七十九歲時作《富春山居圖》
    1.是年深秋,黃公望的師弟兼好友無用師(鄭樗)來訪小山山居,兩人團聚數日後,相攜離開山居,外出雲遊而去。2.黃公望與無用師兩人,一起到杭州西湖岸畔。當年,他們一起入富春山,南遊富春江。此時,黃公望在南樓開始作《富春山居圖》。直到第二年春天,他才回到小山山居。3.至正八年五月(1348),黃公望已是八十歲的老人了。二月中旬,他因惜於春日,竟不辭勞苦的連日雲遊,又攜友至玉山參加顧瑛主持的玉山雅聚活動。
  • 黃公望的傳奇人生:80多歲創作出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這幅《富春山居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它的作者更是元末大名鼎鼎的大畫家黃公望。山水畫長卷《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遺存後世影響最大的一幅作品,該作品充分體現了他傑出、超凡的藝術成就。富春山居圖局部黃公望簡介黃公望(1269—1354),本名陸堅,號大痴,字子久,與王蒙、倪瓚、吳鎮並稱為"元四家"。
  •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裡的禪宗山水情
    他50歲開始學習繪畫。他在六十歲左右時加入全真教,成為一名道士。六十六歲在蘇州的文德橋開「三教堂」,宣傳全真教教義。黃公望把繪畫與宗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他的山水畫裡體現出了兩種創作風:一種是設色淡雅的淺絳設色山水,一種是筆法簡括、繁簡得宜的水墨山水。
  • 富春山居圖賞析
    》系元朝元四家的魁首黃公望晚年的作品,1347年(元至正七年)七十九歲時為為同門師弟鄭樗(字無用,號散木。《富春山居圖》畫面上山巒起伏,平崗連綿,層次豐富,神採煥然,生動展示了富春江一帶林密蜿蜒,翠微杳靄的優美風光。
  •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裡的禪宗山水情
    他50歲開始學習繪畫。他在六十歲左右時加入全真教,成為一名道士。六十六歲在蘇州的文德橋開「三教堂」,宣傳全真教教義。黃公望把繪畫與宗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他的山水畫裡體現出了兩種創作風:一種是設色淡雅的淺絳設色山水,一種是筆法簡括、繁簡得宜的水墨山水。
  • 《富春山居圖》:黃公望的人生絕唱
    《富春山居圖》名揚海內外。如今《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分隔海峽兩岸,原因我們後面再講。這幅畫是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展現出一副暗淡的秋日景象,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1269年—1354年 ),年過五旬時,隱居富春江畔,師法董源、巨然,潛心學習山水畫
  • 從《富春山居圖》談黃公望山水畫風格之成因
    文 | 陳傳席 黃公望的山水畫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他晚年所做的一幅長卷《富春山居圖》。▲【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 黃公望八十歲開始作山水畫《富春山居圖》,三年過去,畫仍未完成
    黃公望與倪瓚久別重逢,心情喜悅之下,黃公望作《楚江秋曉圖卷》。倪瓚觀其「江鄉野店,絕壑奇峰,復有匡廬、洞庭之象」,當即賦詩一首:「依微沙際路,飄飄江上舟。名山少文畫,壯歲子長遊。8、是年,黃公望在松江作《山居圖軸》;還題其自作《沙磧圖》,並作《為鐵研主人畫軸》;又為士賢作《訪戴圖》9、居雲間客舍期間,黃公望作《題梅花道人墨菜詩卷》《水閣清幽圖》《管瀑圖》《華頂天池圖軸》等畫,並分別題有:「大痴學人平陽黃公望書於雲間客舍,是年八秩有一」和「平陽黃公望寫於雲間客舍」等句。
  • 黃公望八十歲開始作山水畫《富春山居圖》,三年過去,畫仍未完成
    當年,黃公望以八十高齡歷遊江南諸地山水,興致之時便揮毫落墨。黃公望與倪瓚久別重逢,心情喜悅之下,黃公望作《楚江秋曉圖卷》。倪瓚觀其「江鄉野店,絕壑奇峰,復有匡廬、洞庭之象」,當即賦詩一首:「依微沙際路,飄飄江上舟。名山少文畫,壯歲子長遊。
  •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劉德華還曾參與被拍成電影
    黃公望,本姓陸,名堅,江蘇常熟人,被過繼給浙江永嘉黃氏為義子,其父 90 始得之,有友人來賀,說:「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得名「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50 歲左右才開始作山水畫,有人題他的《天池石壁圖》評價他「滑稽玩世」「平生好飲復好畫,醉後酒墨秋淋漓」。
  • 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在「元四家」中,若論對後代山水畫發展影響最深廣的,無疑是黃公望。他年資最高,直接受教於趙孟頫(fǔ),從五代荊浩、關仝(tóng)及北宋李成啟學,所以畫的品格極高。黃公望享年85歲,至其晚年則紙本水墨的技法已經爐火純青,《富春山居圖》可以說是代表其晚年風格的經典之作。
  • 黃公望灑脫的《富春山居圖》,吳洪裕的惜畫如命,乾隆的附庸風雅
    《富春山居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偉大的中國山水畫作,元代畫家黃公望的紙本畫作,一半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一半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用任何的華麗辭藻形容她都不為過,集文人畫作之大成,山水畫作的巔峰。而富春山居圖中的山水仿佛就是有生命的,陰陽相濟的,這是中國人追求的美,山水合一,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富春山居圖》的畫作無疑是登峰造極的,黃公望的手法當然也是登峰造極的,過多的技巧點評並不是那麼專業,也不必去品評,因為她的歷史地位已經決定了,所以關於這幅畫的故事,從三個人講起:畫者本人黃公望、清代收藏家吳洪裕、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 小央美美術加盟:元四家之一黃公望,作品有國寶級文物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 屬國寶級文物。2011年6月,前後兩段在臺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當年80歲的黃公望在富春江畔駐足,然後用了整整用了4年,只做了一件事。當《富川山居圖》畫完,他長舒一口氣,重重將筆扔入江中,長籲這一生,我完成了。
  • 元代畫家黃公望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欣賞
    黃公望是元朝著名大畫家,被譽為元四家之首,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等,其中《富春山居圖》舉世聞名,是他一生繪畫最高成就。元代畫家黃公望簡介黃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陸堅,字子久,號一峰,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元代畫家。
  • 黃公望的傳奇人生:80多歲創作出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這幅《富春山居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它的作者更是元末大名鼎鼎的大畫家黃公望。山水畫長卷《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遺存後世影響最大的一幅作品,該作品充分體現了他傑出、超凡的藝術成就。富春山居圖局部黃公望簡介黃公望(1269—1354),本名陸堅,號大痴,字子久,與王蒙、倪瓚、吳鎮並稱為"元四家"。
  • 《富春山居圖》代表黃公望一生繪畫的最高成就
    據傳說,當時黃樂年已九十歲,看到他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喜出望外地說:「黃公望子久矣!」從此,陸堅便改姓換名為黃公望,字子久。關於他名與字的來歷,頗有趣味。因黃公望父親得子後,友人來賀,說:「黃公望子久矣!」,因而黃父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江蘇常熟人。他的《山居圖》雖自題落款為「大痴道人平陽黃公望」,但葉落歸根,其墓位於常熟西門外虞山腳下。
  • 黃公望與中國名畫的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圖》
    [摘要]明代大畫家沈石田,沈周,花重金買得《富春山居圖》,朝夕相伴,日夜摩沙。在請好友題款時,哪想好友的兒子無賴,將畫藏匿偷賣。《富春山居圖》局部終於,在六百六十多年前的某天,黃公望七十多歲時,兩個夙願一同實現
  •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人與畫的顛沛流離
    而關於《富春山居圖》,背後的故事可以說非常之多,其知名度過高,但命運多舛,這副傳世名畫背後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
  • 湘繡《富春山居圖》"合璧" 欲贈故宮博物院
    這不是水墨山水畫,而是湘繡大師以針代筆、以線代筆,還原、再創的《富春山居圖》合璧卷。在分別存放於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即將在臺合展之際,5月18日,《富春山居圖》湘繡合璧長卷,在長沙沙坪湘繡博物館舉行了封針儀式,使這幅傳世名畫以湘繡的形式提前「合璧「。 該館負責人表示,希望將此作品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