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國媒體曝出俄航空公司有可能是「洛克比」空難的翻版,在人類百年的航空史上,最慘痛的空難案例中總會有洛克比空難的印記。一枚小小的塑膠炸彈震驚了全球——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號航班執飛法蘭克福-倫敦-紐約-底特律航線,在飛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Lockerbie)上空時發生爆炸,機上無人生還共270人遇難。此事件也對泛美航空的運營造成巨大影響,該公司在此事發生3年後宣布破產。讓我們一同看看——煉獄洛克比 泛美航空103號航班
圖1、爆炸後的泛美航空103號班機殘骸 1988年
杜塞道夫的警方一直在追蹤諾斯古鎮附近一群疑似恐怖分子的人,警方準備在1988年10月26日採取行動。警方在嫌疑人汽車的後備箱發現了一個特殊的收音機,隨後搜查他們的住所時發現了基本空白護照和武器。警察將收音機拆結後發現這個收音機內有玄機,爆炸物連接著氣壓計和短期延時計時器,這些裝置原本要被帶到飛機上,氣壓計時器會因高度的變化而被啟動,炸彈在客機飛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會被引爆。由於炸彈爆炸時飛機已經在空中,這個裝置也是恐怖襲擊者攻擊大型客機的首選武器。警方抓捕的兩名嫌疑人中,有一名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激進組織的成員。嫌疑人中哈法茲(HafezDalkamouni)將武器運送到敘利亞和黎巴嫩,馬萬(Marwan Kreeshat)則是炸彈製造者。抓到了兩名嫌疑人也讓當地警方鬆了一口氣。
圖2、被炸毀的N739PA,攝於1987年3月;爆炸位置大約在機身上「P」字的下方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PA103號航班從德國法蘭克福起飛,第一段航線由波音727型客機執飛並在倫敦希斯羅停靠,在倫敦換成波音747型客機後在飛至紐約,乘客大多數是美國人。客機從倫敦希斯羅機場起飛,根據航線要向西北方向飛行穿越蘇格蘭上空再穿越大西洋抵達美洲大陸。蘇格蘭的洛克比是飛機將要穿越的數個小鎮之一,執飛此航班的客機為波音747-121型客機,機身編號為N739PA,泛美航空也稱之為「海之侍女快船號」( Clipper Maid of the Seas)。飛機爬升至9448.8米(3萬1千英尺)的高度進入巡航狀態,突然洛克比小鎮的居民看到一個火球從天而降,小鎮的幾棟民居也頓時陷入了火海之中。
圖3、洛克比小鎮在地圖上的位置
整個現場在天亮時顯得尤為恐怖,許多房屋被飛機撞得粉碎宛如人間煉獄。小鎮的南邊也出現一個巨大的坑洞,巨大的衝擊力掀翻了大約1萬5千噸的巖石和泥土。救援人員在廢墟中尋找遇難者的屍體,此次空難共造成機上259人和地面上11人遇難。對於這個寧靜的小鎮而言,這就是一場飛來橫禍。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ir Accidents Investigation Branch,AAIB)負責此事的調查任務,調查員在墜機數小時後便抵達災難現場。調查人員也被現場的慘狀驚呆了——滿地的飛機碎片和支離破碎的肢體器官,混雜著空氣中彌散的汽油味,事實的真相成為各方面所關注的焦點。
圖4、AAIB顯示的飛機殘骸模型
調查人員先將現場的遺留物分門別類的搜集起來,碎片散步的區域之廣也超出了調查員的想像,他們不得不動用直升機才能一窺全貌。調查員從空中看到整個事故殘骸散布呈圓錐狀,圓錐距離洛克比越遠的地方,散布的範圍就越寬,整個散落的面積超過2千平方公裡,這比整個倫敦市還要大。這就告訴調查員一個關鍵的信息,飛機是在空中就發生了爆炸。波音747型客機由600多萬個零件組成,調查員要從這些殘破的碎片中尋找答案。駕駛艙散落在小鎮東方4公裡處,調查員進入到駕駛艙中並記下各種開關和儀表的位置。調查員發現飛機的儀表還處在自動駕駛模式狀態,氧氣面罩也沒有使用,初步的調查結果顯示飛機正處於正常的巡航狀態。
圖5、視頻截圖殘骸分布圖
調查員估計泛美航空103號航班當時搭載有9萬升燃油,飛機以926公裡的時速撞擊地面,巨大的衝擊能量在地面上砸出一個大坑。一部分調查員開始搜尋洛克比南部的殘骸,根據測算這是飛機一開始就解體的地方。還有調查員開始查詢客機的維修記錄,這架客機是波音公司為泛美航空公司生產的第15架波音747客機,已有18年的運營記錄,超過7萬5千小時的運營時間,機械部件的老化也是導致客機解體的原因之一,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炸彈在客機飛行中發生了爆炸。除非能夠找到爆炸的確鑿證據,否者只能定性為意外事故。
圖6、模擬圖片,客機爆炸瞬間
在事件發生最初的24小時內,有4個組織宣稱在客機上放置了炸彈。半年前,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曾在波斯灣摧毀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655號航班,共造成290人遇難,美國政府宣稱這只是意外事件,伊朗則民憤難抑制發誓要予以報復。在洛克比空難發生前數周也曾發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位於赫爾辛基的美國大使館也收到了匿名恐嚇信,裡面顯示從法蘭克福起飛的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機上將被放置炸彈。美國方面最後無視了這份警告信,這是將此信件張貼到了大使館的宣傳欄。
圖7、CIA的相關分析報告
事故調查在案發後3天取得重大突破,調查員發現有一小片行李軌道不屬於結構故障。金屬上不規則的痕跡顯示客機遭到了爆炸事件,這是爆炸燃燒產生的高溫氣體衝擊金屬的痕跡,也是災難現場第一塊顯示客機被大火損壞的殘骸。調查員很快又在農田附近發現了更多爆炸後產生的殘骸,這塊殘骸同樣位於整個殘骸散布區域的南部,位置表明了這些是飛機開始分解的第一部分殘骸。調查員將這些關鍵的部件送到英國權威的鑑定部門,鑑定結果顯示洛克比附近的殘骸包含兩種用來製造塑膠炸彈的化學物質。1988年12月28日,調查組向全球發布了最新的調查進展,宣布有兩段金屬行李架能證實客機上有高爆能炸彈被引爆,泛美航空103號航班也被正式列為犯罪調查的範圍內。
圖8、調查員開始的搜索範圍示意圖
AAIB繼續在事發當地展開大規模的搜尋工作,調查組需要更多的殘骸才能拼湊出爆炸時的過程。調查員將部分機殼送到附近的一座軍事機庫內,並將飛機的機身殘骸栓在框架上,並將每個框架都根據和機頭的距離進行編號,他們像玩拼圖遊戲一樣,將無數的機身殘骸拼湊起來。隨著拼裝工作的進一步完善,調查員發現了更多可以證實爆炸後產生的證據,他們在搜集客機前端的殘骸時,發現這裡正是炸彈開始解體客機的位置。此區域的機身不是被炸裂開,而是直接被炸成碎片。爆炸部位的機體結構被燻黑,裂縫處也呈鋒利的鋸齒狀,而不像一般蒙皮撕裂的裂縫狀。爆炸的位置就處於前行李架的外側位置。
圖9、波音747三維示意圖
調查員將主要精力放在了位於殘骸區南部的貨柜上面,這裡也是最靠近爆炸中心的的位置。一個編號為AVE4041的金屬行李櫃最為突出,它的位置就在700號骨架後方,那裡也是爆炸損害最為嚴重的位置。調查員試圖還原當初的貨櫃狀態,並將真正的貨櫃殘骸拼裝上去,他們仔細檢查貨櫃底部和側面的損毀情況,這樣就能準確判斷炸彈的高度和爆炸時在貨櫃的具體位置,試驗結果證明放置炸彈的行李是來自於轉機班機。與此同時,另一組調查員也發現了一個不屬於飛機部件的殘骸碎片。最終鑑定專家判定這個印刷電路板的碎片來自於某種品牌的收錄音機,經過進一步的辨認調查員發現這個碎片來自東芝SL16型收錄音機。卡式收錄音機內隱藏著炸彈,這和兩個月前德國警方破獲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組織的發現非常相似。
圖10、殘骸中發現的收音機零部件
情報顯示,在炸彈事件發生時頭號嫌疑人就是德國的RFL-PGC組織。最後搭乘泛美客機的旅客從德國法蘭克福出發,他們的行李在倫敦被放置在103號航班上,但是航空公司並未確認行李的主人是否真的上了飛機。或許製造炸彈的罪犯利用希斯羅機場的安檢缺陷成功脫身。此時調查員發現洛克比空難所使用的卡式收錄音機和德國被查獲的機型並不相同,收錄音機型號的不同也讓人產生了懷疑,這或許並不是德國的恐怖分子所為,調查組需要更多的線索才能證實誰才是真正的炸彈製造者。英國的鑑定專家發現行李箱的硬殼碎片來自新秀麗4000(新秀麗,著名行李品牌),新秀麗僅僅製造出了幾千個同型號的行李箱,而且銷售地都位於中東地區。調查員辨認出許多很靠近爆炸源的衣物,這些衣服很可能就放在炸彈箱內,大多數的衣服產地都來自於同一個製造商,而且只在馬爾他的一個小島上售賣。調查員很快便在馬爾他找到了賣衣服的商店,店主提供了一個關鍵線索,他說在泛美航空遭炸彈襲擊前兩周,有操著一口利比亞口音人購買了這些衣物。
圖11、還原的金屬貨櫃內爆炸示意圖
利比亞和美國之間的有數起衝突,美國也對利比亞發起了經濟制裁。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是激進的反美主義者,也許這是利比亞的恐怖主義報復行動。警方也查詢了大量的泛美航空的行李記錄,發現有一件在稍早時間從馬爾他被帶到法蘭克福的行李,緊接著就被送到了英國的希斯羅機場,隨後就被放置在貨櫃AVE4041號的第二層上,這也是調查員推斷攜帶有炸彈的新秀麗行李箱的位置。
圖12、洛比克空難遺物
墜機事件1年之後,洛克比的事故調查又有了新發現。調查員發現在馬爾他的衣服中發現了另外一塊電路板,很顯然這塊電路板並不屬於SL16收錄音機,調查員將此電路板的照片發往FBI的調查中心。FBI擁有世界各地的引爆炸彈計時器的照片,但是經過對比之後還是沒能找到相同的。調查組不得不求助於中情局的幫助,中情局經過仔細比對,發現該電路板和數年前在非洲查扣的計時器為同一型號,這正是當時兩名利比亞人想攜帶的計時器和數磅炸彈闖過機場安檢時被查獲的。這款計時器和德國警方搜查到的還不同原理,它是會在特定時間被啟動而不是特定的海拔高度。
圖13、計時器零件殘骸圖
泛美航空103號航班在墜機數月後,AAIB的調查員開始利用客機的殘骸重建20米長的機身結構,他們希望得到在二維空間無法獲取的資料。拼湊出的飛機模型顯示飛機的側面被炸出1.5×5米的大洞,炸毀飛機的炸藥含量不足半千克,但是卻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破壞力。調查員想深入了解飛機內部的破壞結構,他們發現最初的爆炸波並未唯一破壞飛機的力量。飛機天花板處有很大的區域被衝擊波向上頂,導致飛機骨架連接處的鉚釘鬆動,所以飛機不是被撕裂的而是被衝擊波破壞的。客機內部區域如同一個回音室,炸彈產生的衝擊波碰到之後會回彈,這些衝擊波的力量逐漸累加,直至找到蒙皮的某個最弱點進行突破,AAIB的研究結果證明了小型炸彈也能形成驚人的破壞力。
圖14、模擬圖片爆炸後示意圖
洛克比空難發生兩年之後,調查員按照線索追蹤到了蘇黎世,引爆炸彈用的計時器來源於一家叫做米寶的瑞士公司。根據該公司供述,此計時器一共為利比亞政府生產了20個。調查初期的焦點一直聚焦於德國的巴勒斯坦的恐怖組織,後來的證據才一點點指向了利比亞。調查組很清楚近年來美國和利比亞之間的衝突,現在他們只想找到這個事件的幕後黑手。證據顯示利比亞特工邁格拉希是真正的炸彈製造者,2001年蘇格蘭法官判處他終身監禁。2年後,利比亞當局正式接受了爆炸的相關責任,並賠償遇難者家屬總計27億美元。泛美航空公司在空難中所處的位置也頗受責難,蘇格蘭的調查結果指責泛美航空公司沒有按照正確的登機程序處理。
圖15、洛克比市政廳紀念洛克比空難的玻璃
在飛機駕駛艙墜落地點附近的小教堂內,有一個悼念死者的紀念碑,提醒我們將罪犯繩之以法的重要性。印度航空爆炸案的結果推動航空安全的程序是航空公司必須確保沒有乘客伴隨的行李不能放上客機,這也被稱之為乘客——行李一致性。在沒有正確申報的情況下,泛美航空公司在希斯羅機場停止核對乘客和行李。泛美航空公司也因為故意不當行為而被判有罪,在墜機和法院的裁定不久之後,泛美航空公司也宣告破產。
圖16、塑膠炸彈
援引資料:
1、 NationalGeographic Channel Documentaries:
Lockerbie Disaster
2、 wikipedia
微博號:航空之家YankeeJoe
微信公眾號:hangkongzhijia
航空之家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