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臺諜楊銘中,1999年因參與臺「少康專案」行動聯絡「少將間諜」劉連昆,案發後被大陸逮捕。
從最初被判死刑,後改死緩2年,再改無期徒刑,到最終改為20年,加上獲減刑數月……楊銘中於今年1月刑滿釋放,並於23日回到臺灣。
臺媒報導中指出,楊銘中是臺灣被大陸關押最久的間諜人員。
臺媒報導截圖
《中時電子報》援引相關人士的話稱,楊銘中獲釋後,由其家人接應搭機於1月23日返回臺灣。按照慣例,楊銘中返臺後,要向「軍情局」做「任務歸詢」報告。
上世紀90年代,楊銘中原本是臺「前警備總部」派駐中正機場的軍官,因犯錯被判刑入獄。在獄中認識了因「江南案」服刑的前「軍情局長」汪希苓與「副處長」陳虎門。出獄後,楊銘中就被介紹到「軍情局6處」當約聘人員。
之後臺「軍情局」策劃了「少康專案」計劃,策反了大陸少將劉連昆與大校邵正忠,楊銘中就是劉連昆的聯絡人。該計劃導致大陸軍方大量情報被洩露到臺灣。
從1992年到1999年,在劉連昆提供的情報中,最敏感、最重要的兩份分別是1993年軍委會議以及1996年臺海軍事演習的相關情報,前者是21世紀解放軍的軍事戰略重點,後者則讓臺灣掌握了演習的主要內容和行動底線。
臺媒報導稱,「臺海危機」後,大陸方面從當年臺灣時任領導人李登輝的相關講話中,發覺可能存在情報洩露問題。
經調查,大陸於1999年將劉連昆與邵正忠二人逮捕,擔任聯絡人的臺諜楊銘中和姚嘉珍也相繼被捕。劉連昆對自己的間諜行為供認不諱,後被大陸軍事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同年8月被處決。
臺「軍情局6處副處長」龐家鈞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到,前六年劉連昆從臺「軍情局」得到的獎金估計在2500萬臺幣左右。
至於楊銘中,有臺情報官員稱,臺灣曾希望換俘,但大陸不同意,因此楊銘中才坐牢坐到刑滿,與姚嘉珍一同成為臺灣在大陸被關押最久的間諜人員。
據悉,姚嘉珍與楊銘中一樣,先被判死刑,後再減刑為20年,已在去年中刑滿獲釋。
臺媒報導稱,臺灣間諜人員在大陸失事共有兩波高峰期,一是1996年的「臺海危機」,被捕人員以軍職人員居多;二是2003年間,臺前領導人陳水扁在競選場合中公開大陸沿岸部署的巡航飛彈數量與位置,之後大陸逮捕了30多名潛伏的臺間諜人員,其中至少17人被判處10年以上刑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