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 水 秋 聲
和山西是有緣的。因寫生畫畫,每年都要去山西好幾次。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河水譁啦啦流過小村旁;廣袤的黃土高坡,藏一份千年的深沉;滿山的秋楓,裁一絹溫柔的心情。
這次去臨汾方向還是第一次。11月1日,和深圳畫友相約,一起來到了山西臨汾安澤寫生。一下喬李機場,就被先期到達的深圳畫友接上了汽車,去附近的洪洞吃中餐,重八席的快板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
稍息片刻,我們一行便沿著沁河,向著大山深處安澤縣的沁河莊村進發。安澤縣是中國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故裡,人口八萬多,面積1967平方公裡。她是一個千年古縣,集古色人文、綠色生態、紅色基因於一體,素有「北國小江南」之美譽。
沁河是美的,美得讓人不敢想像。假如你沒到過沁河,就想像不出「沁水秋聲」的風韻和自然美。
沁河的水是美的。沁河是山西的第二大河,黃河一級支流,也是唯一無汙染的河流。由北向南,縱貫安澤境內109公裡。清澈的河水,唱著歌兒,彈著琴弦,流向遠方,生生不息。
沁河的山是野的。河兩邊山嶺起伏,溝壑縱橫,山巒疊起,深谷遍布。霧氣峰間繚繞,鳥兒結伴而飛。路途中我們禁不住叫司機停下車,拍照留影,歡呼雀躍。置身於大自然中,與山作伴,和迷人的野色融為一體,野色,野趣,野性。得意山水間,我們釋放天性,放飛心靈,陶醉其中。
沁河的村莊是醇的。在千年母親河的哺育下,由北向南,兩岸村莊倚著山勢,星羅棋布。儀亭、北涯底、沁河莊、東洪驛等村名,似乎在告訴你的是一種儒雅與底蘊。村裡,牛羊嬉逐,雞鴨成群,河邊垂釣三三兩兩,好一幅愜意的山居圖。楓葉似火、樺樹流金,不時有嫋嫋炊煙飄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好一份世外桃源仙境般的恬靜。不經過千年,是釀不出如此甘醇的味道的。
這就是古人譽之的「沁水秋聲」。
沁水,秋風,如琴如瑟,如詩如畫。有詩曰:滔滔沁河不停留,一色同天節到秋,銀漢高連雲漠漠,金風暗轉韻悠悠,一帆風順千波助,萬籟含虛兩岸幽,浪及中州勤灌溉,但叫鄰省屢豐收。
我們一行入住在沁河莊村的窯洞寫生基地。深圳的畫友工作非常細緻,每人房前貼有入住者姓名,室內清潔暖和,水果、蜂蜜、綠植、書籍一一擺放,猶如家中,舒適自在親切。
由於寫生之前工作較忙,對安澤的案頭工作沒做,於是我們便邀請了當地的一位村支書來給我們補補課,講述安澤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增進我們對安澤的理解。
坐在掛著村書記拍攝的沁河大幅作品的會議室裡,我們津津有味地聽著書記娓娓道來。傳說在這方古老的土地上,炎帝留遺蹤,帝堯留聖跡,是大禹治水的首功之地。這裡地域淵源久遠,歷史文化厚重,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並形成聚落;這裡太嶽聳峙,沁河蜿蜒,殘亙斷壁,既有蒼涼又有優美的底色。安澤的山水賦予了這裡的百姓質樸原始的臉型、憨厚的神情。
蒼涼產生渴望,優美孕育希望。剛強與柔軟,靈魂與場景,歷史與現實,對立與統一,在這裡無不自然、和諧又充分地全都呈現在你的眼前。
不可想像,一個偏遠貧困地區的村支書,對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的前世今身,是如此地如數家珍;對歷史、對藝術、對人生有這麼深刻的理解。書記的那堂精彩的「鄉土課」「歷史課」「藝術課」,讓我們更深地了解了安澤的這片土地、這方風情、這些百姓。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養一種底蘊,養一種情懷。我們感動著他們的感動,珍愛著他們的珍愛,幸福著他們的幸福。
我們每天的寫生都由村裡的李師傅帶著我們去各村落進行。李師傅是個村村通,無論跑到哪裡,都有村民和他打招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連雞、狗都認識他。寫生時我們有什麼要求,只要一說,他象是心有靈犀,總會幫助我們找到心儀的寫生點。
十天的寫生,時間雖短,卻是我們又一次對畫畫全新認知的心路歷程。安澤的山水,給予我們生命的超脫;安澤的土地,給予我們繪畫的營養;安澤的歷史,給予我們藝術的根脈。
無山水,不營養;無營養,不精神。於是乎,黃土高坡的廣袤曠野,是那樣的有張力、粗獷又剛毅,那是自然對生命的暢懷;秋日的油葵,其葉雖萎,在我們心裡,卻彰顯了它的無私高大;黃土高坡上的窯洞,訴說的是歷史的豁達;樺樹的金黃,好像就是人生風雨後的五彩斑斕。
我思故我在,我畫故我在。一棵樹,一個物,一方景,融進的是我的精神、意識。通過繪畫的敘述,告訴畫面本身是什麼。
深圳畫友對藝術的尊重,同樣使我感同身受,他們對水彩、對藝術的愛是從心底裡、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每天晚上大家都會興致勃勃地在群裡發當天的寫生作品、寫生見聞,各抒己見,縱論觀點,很是熱鬧。
周剛老師也會在群裡及時進行精準到位的點撥:
無論你的作品是表現的、具象的還是抽象的,但是畫面給人呈現出來的感受應該是極端認真的、誠實的、樸實的。作品不是畫一個美麗的風景,它傳達的應該是一種精神和藝術家的認知。
作品中應有藝術家思考的痕跡和思想柔韌的過程。年輕的時候畫畫是畫出來的,但到一定年紀的時候,畫畫是「養」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畫畫不是畫風景,而是畫感受、畫修養、留痕跡、留思想。
所畫的作品不是前人的,不是自己的重複,而是有深度思考的嶄新作品。有著強烈的對歷史、文化的價值取向,映射出對生命、對自然的崇高敬意。哪怕有一點點的改變也值得點讚。
每次外出寫生,都是藝術生命的旅行。我以我畫畫我心。
藝術簡介
水彩、粉畫作品入展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展覽十多次並獲獎兩次有作品被上海明園藝術中心、蘇州美術館、莞城美術館、嘉興美術館、澳門科技大學等機構和個人收藏請關注水彩在線微信公眾平臺
感謝您一直對我們的支持與信賴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投稿郵箱:903382019@qq.com
水彩在線
新媒體矩陣
微信號:shuicai365
頭條號:shuicai365
抖音號:shuicai365
快手號:shuicai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