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出境行為的日益活躍,大家對於「籤證官」這個群體也不再陌生。
作為維護一國出入境安全的第一道關卡,人們印象裡的籤證官大都一絲不苟,有的甚至「不近人情」,一點小問題就打回申請;哪國籤證官最嚴格、最「不好說話」,哪國面籤被拒比例最高…… 諸如此類的經驗交流,在不少出國論壇隨處可見。
但是,見慣了籤證官鐵面無私的你,一定沒見過這樣的場景↓↓↓
籤證官:據我了解,你曾被40多個國家拒籤過?
青年:是的。
籤證官:這次你一個人來,除了你自己,同時還要為10個親友申請籤證?
青年:是的。
籤證官:你知不知道,辦籤需要本人親自來才可以?
青年:知道。
籤證官:好的,我批准你的籤證申請。
……
「哪國籤證官敢這麼做,飯碗不想要了吧!」大家是不是都會這樣想?
如果你知道這位籤證官做出如此行為,很可能還要冒著生命危險——是不是覺得更加不可思議?
最近,有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就真實還原了這樣一群籤證官的經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大肆迫害猶太人,懾於納粹的淫威,歐洲多國拒收猶太難民。
卻有這樣一些人,頂著重重壓力,冒著巨大風險,為猶太難民辦理籤證、打開改變命運的大門。
後來,世界人民把經由他們籤發的籤證,稱為「生命籤證」,讚賞他們是義薄雲天的歐洲「辛德勒」。
他們就是——中國籤證官。
劇中,中國籤證官向猶太青年籤發籤證
《最後一張籤證》根據1938年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籤證官的事跡改編而成。主演之一陳寶國在談及劇情時一度哽咽落淚,「在二戰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籤證官在海外拯救著瀕臨死亡的猶太人,沒有任何利益驅使,完全出於人道,這就是人間大愛」。
他還表示,看到劇本時就感到熱血沸騰,被深深感動。
「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這段塵封的歷史。但是毫無疑問,在世界歷史上,中國人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中國人就是英雄。中國人真牛!」
感人歷史令錚錚男兒落淚
編劇高滿堂則表示,在歐洲採訪時,很多當地人都對這段歷史記憶深刻,稱中國人有情有義,很了不起。
劇集精彩,歷史則更加感人。
他叫何鳳山,1939-1940年間,在猶太人被德國納粹迫害的特殊時期,擔任中國駐奧地利總領事。《最後一張籤證》中簽證官普濟州的角色,就是以他為原型設計的。
何鳳山非常同情猶太人的悲慘遭遇。當時,很多歐洲國家因法西斯的高壓而退縮,他卻儘自己的一切努力加以挽救。
何鳳山與家人的合影
有一個猶太青年,跑了40多個領事館,沒有一個領事館肯給他籤證,最後他找到了何鳳山。
何鳳山說,我給你發籤證,青年說我要11張。發籤證必須是要本人親自來的,但是何鳳山還是給他發了。
猶太青年拿了11張籤證,救出了他的10個親戚朋友——在集中營裡,就憑著籤證,一張一條命。
經何鳳山之手籤發的籤證
何鳳山全力救助猶太人的消息迅速傳開,中國領館門前排起了長隊。對於許多疲於奔波在若干國家大使館之間的猶太人來說,這個隊伍,就是通往生的希望。
何鳳山的行動,很快引起了德國法西斯的注意。他們以中國領事館租用猶太人房子為由,硬將房子沒收了。
但他毫不畏懼,自己出錢租用了一處小房子,繼續給猶太人核發「救命籤證」。
何鳳山到底向多少猶太人發放了籤證?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但從1938年6月到10月,僅以找到的籤證號碼推算,他就發放了1900多份。
可他從來不提這件事情,連他女兒也幾乎不知道此事,所以他的事跡才會幾十年來不為外人所知曉。
經何鳳山之手籤發的籤證
直到1997年,何鳳山去世後,她的女兒接到一位素不相識的猶太裔歷史學家的電話,向她求證當年的籤證之事。
在何鳳山之女及其他猶太裔人士的幫助下,這位歷史學家逐漸還原了當年的歷史。
經由這位歷史學家之手,何鳳山的事跡逐漸為世界所知曉。
2001年1月,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辦了一個名為「生命籤證」的展覽,內容是二戰期間各國外交官救助猶太人的事跡,而其中最先介紹的就是何鳳山。
同年10月,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正式授予何鳳山「國際義人」的稱號。
次年,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舉行了隆重的「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先生紀念碑」揭碑儀式,石碑上的銘文刻著:「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
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何鳳山紀念碑就保存與此
聯合國總部還舉辦了一場名為《生命籤證:正義與高貴的外交官》的紀念展,何鳳山是其中惟一一位中國外交官。由於拯救的猶太人最多,何鳳山的照片被放在正中央,極為搶眼。
何鳳山一生淡泊名利,但他的勇敢、真誠與善良,永遠不會被歷史遺忘。
正如那位猶太裔歷史學家所說,「就像辛德勒一樣,何鳳山的故事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他將成為一個讓中國人驕傲的名字。他不僅是中國人的英雄,也是我們猶太人、西方人的英雄。」
致敬,偉大的中國籤證官!
「抗戰14年」寫入教材,可能跟她有關
定了!職稱制度改革,外語和計算機考試不再統一要求
一位兒科醫生的倡議…戳中無數人的心,看哭了一座城!
(摘自微信公眾號「中國僑網」 ID:qiaowangzhongguo)
主 編丨凌陳 編 輯丨喬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