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四周丘陵環繞,街區坡道也很多。比如清水寺一帶,就有五條坂,清水坂,三年坂,二年坂等多個坡道。其中東大路通與清水坂和五條坂相連接處,往北下的階梯坡道就是三年坂。
三年坂是清水寺,高臺寺,法觀寺等寺院神社之間,石板路與石階參差的蜿蜒小道。這條坡道保留著江戶時代至大正時代的町家建築,是重要的傳統建築群保護街區,莊嚴穩重,風雅別緻的古宅邸鱗次櫛比,極富歷史文化風情。
因為三年坂通往祈求生產平安的「子安塔」,所以「三年坂」正式的名稱是「產寧坂」。「產」意為生產,「寧」意指容易。據說在8世紀(清水寺尚未創建之前),聖武天皇及光明皇后在此祈求生產順利,平安生下孝謙天皇後,於清水寺建立子安塔祈福回向。
從此,子安塔成為孕婦祈求順利生產的塔,民眾虔信不疑。豐成秀吉之妻高臺院就曾來此祈求安產。祈願途中經過的,就是這段產寧坂。也有一說指坂上田村麻呂於大同三年(808)修建的街道,因此稱為「三年坂」。
產寧的發音和三年差不多,所以也叫三年坂。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這裡有一個驚悚的詛咒:「若在此處跌倒,三年內就會死去」。
另一個傳說則是女子一旦跌倒,會縮短三年的壽命,並招來厄運三年。
其實這些驚悚傳說的目的,是因為這裡都是陡峭的石階路,希望穿著木屐的孕婦在前往子安塔祈福時必須格外小心,避免摔跤。萬一跌倒的話,也可以到石階路最下面的店家「瓢簞屋」進行補救,基於葫蘆「即使倒了也會自己爬起來」的涵義,相傳只要帶上這裡的葫蘆御守,即可消災解厄。據說這些葫蘆原先是作為朝禮音羽瀑布時取神水之用,現在則被製作成護身符和吉祥物了。
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江戶末期,有位老人在三年坂上摔倒,扶他起來的人告訴他:「你三年內會死的」,那位老人卻笑著說:「那真是太好了。我終於能不再憂愁死亡何時來臨而能安心在當下活著」。
人生的憂愁在於面對命定的未來卻無法確知,無從逃避。看清了,便可以安心。
忘了是哪部日劇的主題曲,每次來到三年坂,都會恍惚想起:
人們總是不停地犯錯
而他們只會記得那時天空的湛藍
雖然前途渺茫
但他們仍想用雙手擁抱光明
離別時內心的平靜
在肉體超脫之後的傾聽
莫名的生
莫名的死
花,風,城市 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