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徵服自然的腳步從未停止,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件今生難忘的事情,希望這次短暫的分享,能在你們心中種下一個開始美好旅程的理由。
獨庫公路是今生必走一次的景觀大道。
在新疆,天山是橫亙南北疆的一道天然屏障,隔開了截然不同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獨庫公路的建成,使南北疆的行車距離縮短了一半,沿途的地形和景觀發生了很大變化。是匯聚新疆風光的不二之選。
曾經人們想從北疆旅行到南疆,他們不得不繞道偏東一點的烏魯木齊,全程859公裡。迎著驕陽,車輪翻滾,窗外喧囂的街道遠去,石油之城克拉瑪依漸漸消失在後視鏡中,四川妹子的第一次新疆之旅開始了。第一天,車隊從克拉瑪依縣城出發,途經G217,獨庫公路,369公裡到達那拉提草原,行車時間8小時。從克拉瑪依夏日的驕陽,到山頂的冬日白雪皚皚,我們在短短的一天裡經歷了四季。隨著海拔的升高,我們告別戈壁荒原,穿越高寒草甸,sto向雪山和湖泊撲去,最後向森林山谷進發。
中午炎熱的戈壁灘上,一臺臺排列整齊的「磕頭機」不停地辛勤勞作。每一次點頭都意味著對自然資源的攫取,也象徵著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他們更像堅守邊疆的戰士,日夜挖掘著現代工業的血液。在父輩們的記憶中,60年前這裡還是中國西北的沙漠地帶,而我看到的克拉瑪依,如今已成為戈壁灘「富饒一方」的石油重鎮。一望無際的戈壁被遠山打破,車輪碾壓,車隊沿著天山中段的交通大動脈獨庫公路駛上。上世紀70年代,部隊深入走進天山,越過了不可逾越的高峰。天山中段南北貫通,歷時長達10年。
古人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天山的威懾力,也讓每一個路人震驚:植被覆蓋不足,大片碎石,河水洶湧,大面積塌方,是大自然的傷痕,觸目驚心。據當地人介紹,這條路曾遭受過各種自然災害,曾有戰士因挖山,雪崩,泥石流等原因犧牲在此。握緊方向盤,看著它。
道路緊靠褐色懸崖,形成一個90度直角,像刀割一樣。崖角深淵溪流湍急,滾滾浪花捲走淤泥。用「虎口」來形容這種地形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這讓我想起了雲南虎跳峽。如果你喜歡極富挑戰性的路線,這是不二之選!隨著海拔的升高,山口的薄而刺骨的寒風,兩鬢的清晰跳動,我們喘息著,在山間攀登。此刻,車外溫度驟降。酷熱的7月,這裡冰雪堆積如山。蔚藍的大海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藍色。順著楊師傅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在海拔3390米的隘口上修建的世界上唯一的防雪走廊,國內海拔最高的哈什爾根達坂隧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每年11月大雪封山,次年5月冰雪融化。這座僅通車半年的單體水庫,夏季也遭遇泥石流襲擊。儘管如此,越是艱險,越是會吸引更多的人慕名而來。我們自駕的目的不僅僅是滿足到達目的地那一刻的歡呼聲,更多的是在一望無際的高速公路上,自由探索未知的世外桃源,徵服一切艱難險阻,並最終享受美景的洗禮。
此刻,我們游離於現實之外,穿梭於自然世界,攫取難得的舒適體驗。有人說,詩意的棲居不是你在哪裡,而是你的心在哪裡。就像此時此刻的我,生活在別處,完全融入一種美麗的狀態,無法自拔!美麗的夕陽緩緩落下,一瞬間仿佛一切都進入了靜止狀態。我們在金色的夕陽下到達那拉提大草原。馬匹在山坡上自由奔跑,羊群悠閒覓食,麥田搖曳生姿。是的,這就是我夢裡一直在想的新疆。它甚至比我想像的還要漂亮。
準確地說,這是一個哈薩克人氈房,這和我們常見的蒙古包不一樣。雖然在形制,結構,用料等方面相似,但其多樣的圖案和色彩細節卻蘊含著特定的民間特色。夕陽灑在美麗的地毯上,絢麗的色彩與多樣的圖騰圖案相互碰撞出美麗的光影效果,讓人忍不住坐下來細細觀賞。夕陽顯得如此崇高。但它已經快死了!夏令時新疆漫長的一天恰到好處,分分秒秒都不想錯過,在餘暉中依然不捨得離去。
晚安,新疆,第一眼就無法自拔。
清晨雨霧中離開巴音布魯克,天氣變得越來越亮,太陽從厚厚的雲層中探出頭來,牧民們趕著圈養的羊出去吃草,我們繼續南下。穿過天山中部的山間盆地,再次翻過雪山口,向南疆城市庫車進發。蜿蜒陡峭的山路重現。好在天氣不錯,沒有通過的壓力。初到新疆,除了風景秀麗,姑娘也美如花。那真是盛產美女的沃土!這次車隊裡來了一位維族大美女,大家爭相與美女合影留念。隨著海拔的下降,地形地貌發生了變化ul更改。蔚藍的大海像一顆寶石鑲嵌在群山之間。獨庫公路千姿百態的地形地貌,確實不愧為景觀大道的美稱。
高度下降明顯,有些醉意和氧氣。一覺醒來,整個人都懵了!青山在哪兒?綠色的水呢?這紅眼睛是怎麼回事!當唐玄奘和道堵住火山時,吳承恩寫道:「西路有西哈裡之國,是日落之地,名為『天涯』。此處有火山,終年熾熱,無春無秋。火山八百裡烈焰,四周寸草不生。過山則化為汁,銅頭鐵身!」雖然他的文字略顯誇張,高溫荒草的特點確實反映了這樣的地形。
天山大峽谷是天山支脈克孜勒亞山的一個峽谷。在維吾爾語中,「克孜利亞」是「赤壁」的意思。車外不僅溫度升高,看著滿山遍野的紅山,感覺血壓也急劇升高。峽谷曲徑通幽,紅山千姿百態。群峰直插雲霄。只有深入下去,才會發現溝中有溝,谷中有谷。當一個人走進谷底的時候,感覺自己是那麼渺小。
地理好的同學開始侃侃而談。據說這兩億多年以前,天山由於地殼運動而發生斷裂,這裡的沉積巖發生了一系列的運動。經過時間的洗禮和風雨的侵蝕,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明顯的斷裂和褶皺。據說整個峽谷長達12公裡,而現在山體滑坡只能穿透其中的不到一半,但這條曲折不到一半的狹窄山谷也像一條十裡畫廊,時而寬時而窄,是神,奇,險,雄,幽的迷人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