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狗年春晚門票5萬元一張,你願意去嗎?我不知是否有人去,或者是什麼樣的人去,但我聽說有黃牛已經在爆炒了。

5萬元一張春晚門票,讓人羨慕嫉妒恨:這趕上天價切糕了,簡直是脫離人民群眾。央視馬上闢謠:「從未授權出售,不要上當」,趕緊與黃牛黨劃清界限,絕不做營營苟苟的黑心買賣。

都說,以前春晚帶紅一批人,現在是話題多的藝人上春晚,而且節目亮點太少,於是也擱置幾年不看了。不過,對素人來說,春晚還是有作用的:就是過年電視開著,聽個聲,知道準點報時,然後麻將照打、王者榮耀照玩;或者去廁所路過瞄兩眼,有好節目就看一下,沒好看的繼續聽聲,屋裡燈亮、聲大,顯得熱鬧。
有道是「人各有志」,有些人不僅愛看春晚,而且還要花大價錢去現場看。當然,他們是一些非正常渠道獲票的觀眾。

先探討一下春晚門票是怎麼流出的吧。網民應輕鬆地看待這一事。首先,央視肯定不會授權黃牛,不然人家就成了「官方黃牛」,其笑果堪比春晚小品了。奇怪的是,從未授權,可黃牛們卻有獲票渠道,據說還有上鏡10秒、15秒的其他有償服務。有市場就有需求,去年一組最牛電話號碼,還拍出1.2億元天價呢。
沒有對外售票,就是邀請贈票或特殊安排發放了。當然,有人喜歡看,有人不喜歡,於是這些票又成了人情票、關係票、贊助票,再有點經濟頭腦,就成了倒票。這可不是一般的演唱會門票,怎麼說也要三五萬元,羨煞億萬窮屌絲。一票千金、望票興嘆,普通老百姓還是貓在家看看電視直播吧,人擠人不說,大過節的倒流往京城跑,勞民傷財。

其實,央視春晚導演組也不要覺得很委屈,事件是有一點點不良影響,但是,從另一側面反映出,我們春晚辦得挺「成功」的。
春晚是國家最高規格的綜藝晚會,也就是說越優秀的人,才越有機會到現場觀看,諸如那些行業精英、勞動模範、年度人物,等等。畢竟座位有限,傑出人物太多,愛莫能助。但是,一擲千金的商業大佬、精英,區區幾萬元完全不在話下:不管是怎麼進門的,我與大家同場同座,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你是什麼樣的人不重要,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才重要。嚮往高層次生活的人,那都是一些積極向上甚至是有能力的人。

相比之下,那些發酸「不看春晚是一種習慣」、「春晚恐怕比人民幣貶值還要快」的人,就有些不思進取了。春晚的意義不在於本身節目有多精彩,而是「回家團圓看春晚」是中國人的心靈寄託與情感訴求,一種新意盎然的境界。花高價買門票,擠到現場是與精英名流同質化、高端化的大膽追求。
當然,作為國內第一大臺,央視今後還是要加強管理,最好一票一碼、一碼一人、一人一掃,來個人臉識別或者二維碼驗證,等等,嚴防當年三木老闆之流混入。愛崗敬業、為祖國多做貢獻吧,成為年度人物,央視春晚就會給你發邀請函,讓你如願成為座嘉賓。別擔心場地大小問題,可以挪到鳥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