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興,茶農富!茶葉專家傳藝到茶鄉

2020-12-14 益陽日報

包小村是省茶葉所研究員、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大學畢業後至今事茶36年,省內同行和各地茶人都尊稱他為「包老」。3月30日和31日,記者跟隨他到桃江和安化的茶山,看他給當地茶農上茶葉技術培訓課,到車間指導示範茶葉加工,從白天忙到深夜,樂此不疲,深深感到他對茶業茶農的熱愛。

30日上午,我和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建國一道,驅車到桃江縣灰山港鎮的神仙坳,等候從長沙趕來的包老,一起前往桃江甘泉山茶葉專業合作社的基地。桃江縣茶產辦已組織全縣主要茶企的負責人和技術員到基地集合,等待包老給他們講名優茶加工技術培訓課。上午9時多,包老與我們會合,順著蜿蜒的山路,驅車來到了位於甘泉山高處的茶葉基地。他告訴我們,自己前一天晚上12點才從城步茶山趕回長沙,今天一大早起床,準備好資料,就匆匆出發了。我看他一副神清氣爽的樣子,有些不解。包老笑著說,自己聞到茶香就渾身舒泰了,不會覺得累。除了所裡和省裡茶產業機構的工作,包老一年有200多天在各地茶區跑,指導茶企茶農發展茶葉生產。湖南有名的保靖黃金茶,近些年發展突飛猛進,包老耕耘甚深,貢獻甚巨。他說要利用黃金茶這一優良品種,在花垣縣的十八洞村打造一個10億元級的茶業集團。如今十八洞的茶葉店都已開到長沙高橋的茶城裡了。

桃江是傳統茶葉生產大縣,說到技術,做茶的人都有幾把刷子。但包老來上課,大家都願虛心做小學生。包老顯然對桃江的茶業茶人很熟悉,他開口便說:「我不用給你們講一二三四了,大家在名茶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一一提出來就是了,我知無不言。」會場一下子熱鬧起來,大家爭先恐後提問:鮮葉萎凋到什麼程度好?一芽一葉選擇怎樣殺青?紅茶發酵什麼溫度、多少時長適宜……對每個問題的解答,包老都不含糊,他總要問清楚提問人做茶時的具體情況,如鮮葉的等級、當天的氣候、加工條件和加工流程等,一一分析原因,指出解決的辦法,大家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穫。培訓課後,包老帶著大家來到車間,親手調適茶機,設定殺青的轉速和溫度,控制揉捻機的壓強和時長,每個步驟認真細緻,不厭其煩地給茶農講解各個技術關鍵。大家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他,生怕漏聽一句話。

萬哥是合作社負責人之一,也是益陽的資深茶家。甘泉山兩款新創製的名茶——甘泉玉綠和甘泉紅是他的得意之作,受到市場好評。晚飯後,萬哥泡了這兩款茶,請包老品鑑。萬哥多次聽過包老的課, 他說:「這都是按您講的做的,我的上課筆記還都記著呢!」包老笑而不語,品過玉綠後,他邊稱讚邊開玩笑說:「這款茶色香味俱佳,你可以對外打我的牌子。」萬哥顯然對自己的紅茶更有信心,他說:「我們的紅茶也是不錯的,甜香裡有蘭香,味道鮮爽甜醇,好多人品過。包老仔細品味過後說,整體上不錯,但發酵似乎有點問題,可能還不夠勻不夠透。他拿出一個小包裝的紅茶泡了,說道:「試試我這一款,我在湘西一個茶企做到第4年才算成功。」萬哥品了,回味長久,認真地跟包老說:「您這個茶是好,但茶湯口感不如我的豐富,顯得單薄了一點。」兩個人意見不一致,包老沉吟半晌,問了在座的另一個品茶人:「你也是學茶的,說說你的感覺。」那人說:「我覺得您的紅茶味道更純正一些。」包老笑著說,「你看,大家的意見不一致呢!萬哥,你的筆記有可能記錯了,紅茶要紅湯紅底的,誰的葉底更紅亮,算誰贏。」萬哥說:「好!」 在山上,下午5點多鐘的天光還亮,大家把葉底攤在杯蓋的內面看,一致認為包老的茶底色澤更勻稱些。萬哥也是個大氣的人,他說:「包老,我的茶要改進,技術上您一定得幫我。我提前跟您約定,這次回長沙後儘快找個空閒時間,我接您再來甘泉山。」包老說,「行,但你要先把發酵機和加風萎凋槽配齊了,問題就出在設備上,不然我也保證不了會成功。」萬哥連忙點頭答應。

第二天一早,包老應邀趕往安化最邊遠的一個鄉鎮平口,給當地茶人講課。在平口鎮鎮政府大樓會議室,茶技員、茶農、茶產業扶貧對象,來了110餘人,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包老打開他的課件,介紹品種、栽培、各地茶產業發展的情況,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他說,自己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做三湘四水五彩茶的工作,就是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千萬家。奔著一個目標:茶業興,茶農富!大家向他熱烈鼓掌。

平口的實訓基地選在安平村的湘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劉建湘、劉玄子父女帶大家看了資江邊上的洪興寨茶園,這是才培植五年的新茶園,新發芽葉嶄嶄齊齊,甚是喜人。包老告訴茶農們,這個品種叫櫧齊葉,產量好,持續嫩性,適制性強,是湖南有名的良種茶樹,從安化雲臺山大葉種裡選育的,目前推廣到了全國各地。他仔細地給大家講了茶葉病蟲害生物防治和茶樹修剪、培管技術。

在湘情公司的茶葉車間裡,包老指導茶工把萎凋好的鮮葉送入加工程序,親手調適機械的壓力,十分認真專注。下午天氣轉晴,西面的陽光透過玻璃窗斜斜地照進車間,兩臺相隔一米多的揉捻機並排轉動,一臺沐浴在陽光下,一臺在陽光到不了的地方。包老拿出一隻體溫檢測器,對著正在揉捻的鮮葉撳下了按鈕。這隻體溫計是疫情期間檢測體溫的,他突發奇想,應用到茶葉加工上來。他對比了兩處讀數,說,被陽光照射的葉子溫度要高1℃度多,從兩臺揉捻機出來的茶葉在品質上會有差異。劉建湘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包老啊,我們就盼您傳真本事,您的技術可不能留一手啊!」包老說:「你放心,只要有新的好的辦法出來,我就恨不得讓所有茶人都知道,就怕大家學不會!」他接著說,「我想把茶葉加工流程的各個技術參數測出來,控溫控溼控壓控時控量,設計採用自動化的生產線,這樣全省的茶葉生產就有統一的標準了,湖南茶能穩定保持花蜜香甘鮮味的好品質,茶業發展穩定,茶企茶農收入穩定。」

包老在車間裡忙到晚上12點多,直到完成當天紅茶加工的最後一道程序。

來源:益陽日報作者:盧躍、陳慶

相關焦點

  • 茶業興,茶農富!茶葉專家傳藝到茶鄉
    包小村是省茶葉所研究員、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大學畢業後至今事茶36年,省內同行和各地茶人都尊稱他為「包老」。3月30日和31日,記者跟隨他到桃江和安化的茶山,看他給當地茶農上茶葉技術培訓課,到車間指導示範茶葉加工,從白天忙到深夜,樂此不疲,深深感到他對茶業茶農的熱愛。
  • 茶農富 茶業興 普洱茶山箐走出「農戶+合作社+企業」發展新模式
    茶山箐茶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田壩鄉,這裡青山綠水,雲霧繚繞,盛產茶葉,一片片茶葉富了這方鄉鄰。近年來,茶山箐依託「農戶+合作社+企業」發展模式,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讓茶農富茶業興。
  • 茶鄉雙江:依託茶葉產業走出致富路
    2018年,雙江全縣茶葉面積230218.5畝,比上年同期增8.89%,全縣茶葉總產量13038.7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018噸,增產8.46%。實現茶葉農業總產值75063.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14581.25萬元,增幅24.1%;實現茶農人均收入5774元。
  • 茶鄉飄茶香 茶葉興茶業
    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表示,以茶為媒做好富民產業,推動豐順高山茶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茶企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茶鄉」美名傳千裡 豐順有好茶,十萬茶山迎客來。一直以來,豐順都是梅州九大名茶產區之一,茶葉產業也是豐順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目前,豐順已經成為廣東乃至華南地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和高端茶葉供應地。
  • 茶鄉茶農唱茶歌 五峰「文化下鄉」別開生面
    採花是「中國茶葉之鄉」,也是著名的山歌之鄉。來自5個村、3家茶葉公司、3家農民藝術團的100多位農民爭先恐後,載歌載舞。演員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僅7歲。27個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節目異彩紛呈,講茶廠創業、誇茶葉品牌、抒茶農喜悅、唱茶鄉新貌,都突出了「茶鄉放歌」這一主題,著實讓山民們享受到了參與健康文化演出的快樂。
  • 保山:千年茶鄉昌寧紅 一片綠葉凝匠心
    地處瀾滄江流域優質茶區最上遊的昌寧,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境內有20餘萬株古茶樹、31.33萬畝茶園,經專家鑑定境內最老古茶樹的樹齡不亞於國內已發現的古茶樹,是名副其實的千年茶鄉。早在1986年,昌寧便與福建安溪、浙江富陽、安徽嶽西一起,被國家農牧漁業部命名為全國首批優質茶葉基地縣。
  • 安溪制茶大師服務隊:服務茶鄉百姓 助力「二次騰飛」
    他們組成大師服務隊,建立大師工作室、傳習所,開設大講堂,帶徒授藝,服務茶鄉、茶農、茶企,示範、帶動效應顯現。一方面「沉下去」,深入茶葉主產鄉鎮,開展茶葉技能培訓,助推鄉鎮茶業發展,協助企業技術攻關,指導茶園種植管理;另一方面,「走出去」,到安溪鐵觀音全國各地主要茶葉市場,開展茶事宣傳活動,舉辦大師、名匠代表作品鑑會,講解、宣傳、推介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 重慶茶園變公園美妙絕倫,滿園茶飄香,茶農採茶忙
    近年來,當地圍繞「茶園變公園,作坊似畫坊」「千層梯田翻碧浪,新型業態富農家」,著力保護好自然環境,涵養好秀麗生態,積極發展「鄉村遊、農耕遊、探險遊、體驗遊」農旅產業鏈,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演繹成鮮活的圖騰,用好用活「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去年5月,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期間召開了中國茶鄉旅遊發展大會。
  • 安徽黃山升級物流 茶葉「出山」富茶農
    如今,茶產業已經成為黃山市電商和快遞行業的主要服務對象——  在安徽省黃山市,對當地農民來說,採茶、做茶,那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茶葉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早起上山好採茶  茶農們早出晚歸趕進度  每年的3月末到4月末,一個月左右的茶季,是黃山茶農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 湖北80後海歸碩士回鄉種茶葉,把家鄉貢茶賣進了星巴克!
    帶富鄉鄰促增收茶葉是宣恩縣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主渠道之一,全縣種植面積達24萬畝。為確保茶農增收,2017年,廖俊華組織道德茶葉合作聯盟(ETP)到伍家臺為茶農培訓,提高茶農知識水平,促進宣恩縣茶葉健康發展;2018年,他又聯合道德茶葉合作聯盟(ETP)在白虎山村、馬鞍山村成立農民田間學校,定期邀請茶葉專家為茶農傳技授課,學習有機茶園管理知識。
  • 安徽黃山升級物流 茶葉「出山」富茶農
    一個晚上,呂石彩加工十幾鍋鮮茶,才能做出幾斤茶葉。茶做好了,關鍵是要賣出去。按照黃山毛峰的品質,市場價格低的可賣每斤一二百元,貴的則近千元。呂石彩說,對於散戶茶農來說,買家主要是靠熟人推薦。今年的產量較去年有所減少,但茶葉的質量更好,採摘的茶葉如果都能賣出去,去掉僱傭茶工等人力成本,能有2萬多元收入。
  • 雲南昌寧:小茶葉「大作為」 千年茶鄉幸福長
    ;潔淨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將一片又一片綠意盎然的茶園有機聯結,構成一個個茶海裡的迷宮;時時處處可見茶人忙碌的身影,幸福的笑聲迴蕩在千年茶鄉大地。到2017年末,昌寧縣共有茶園面積31萬畝,其中生態茶園26萬畝,幹茶總產量2.5萬噸,茶葉綜合產值22億元,茶農人均收入3826元。
  • 安溪品牌茶鄉西坪鎮:茶葉原鄉 鐵觀音的發源地
    世界茶史三大貢獻在漫長的歲月積澱中,西坪鎮,這塊面積僅有145.5平方公裡的土地,更是對世界茶葉作出三大歷史性貢獻。其一:明成化年間(1465至1487年)左右,勤勞聰明的西坪茶農發明了人類獨一無二的茶葉「半發酵」製作技藝,以烏龍將軍為名,為茶類家族增加烏龍茶這位新成員。
  • 春綠夏紅秋烏龍,富了巨峰茶農
    巨峰鎮以技術為依託大力發展茶經濟 春綠夏紅秋烏龍,富了巨峰茶農近年來,巨峰鎮通過引進茶樹良種、知名茶葉企業等方式提高茶葉產值,規範了茶葉市場運作秩序,保證了茶農的收益。同時該鎮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增加了茶葉種類,提高了鮮葉利用率,增加了茶農收入。通過一系列措施,在保證茶葉產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建立了以茶農為中心的茶葉產業鏈。
  • 福建茶鄉「重生」記-中新網
    中新社龍巖4月2日電 題:福建茶鄉「重生」記  作者 賴美戀 李英 詹春豔  武平縣位於閩粵贛邊三省交界地,是「客家祖地」福建龍巖市的一個純客家縣,也是福建著名的綠茶之鄉。而武平綠茶又屬該縣桃溪鎮的綠茶最有名氣。  目前,桃溪鎮擁有茶葉種植面積2.8萬多畝,年產綠茶1300多噸。
  • 重慶茶園變公園美妙絕倫,滿園茶飄香,茶農採茶忙
    近年來,當地圍繞「茶園變公園,作坊似畫坊」「千層梯田翻碧浪,新型業態富農家」,著力保護好自然環境,涵養好秀麗生態,積極發展「鄉村遊、農耕遊、探險遊、體驗遊」農旅產業鏈,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演繹成鮮活的圖騰,用好用活「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去年5月,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期間召開了中國茶鄉旅遊發展大會。
  • 綠色茶山鋪就福建山鄉致富路:茶業富民 茶旅富村
    吳蘇梅 攝(愛國情 奮鬥者)綠色茶山鋪就福建山鄉致富路:茶業富民 茶旅富村中新網寧德10月18日電 (吳蘇梅 葉茂)時值秋茶上市時節,在福建寧德市壽寧縣託溪鄉託溪村連片的茶山上,隨處可見茶農採摘茶青的身影。
  • 武夷山:第十三屆「中國茶鄉杯」茶王賽舉辦
    茶王賽現場熱鬧非凡星村鎮的九曲花街廣場賓客雲集,在鬥茶現場,茶葉專家評審團對參賽茶樣一一評審茶友們在評茶品茗的同時,也與當地茶農、茶企互動交流,暢聊星村的歷史與文化,品味星村的地道好茶。本次比賽沿用專家評審加大眾評審的形式,從香氣、肉質滋味、外形、葉底、湯色等五項內容進行打分,最終選出茶王5名和金獎、銀獎茶、優質獎茶。
  • 「專刊」到基層去,到茶鄉去——文藝志願茶鄉行採風活動之一
    到基層去,到茶鄉去——「文藝志願茶鄉行」採風活動圓滿結束庚子9月12日上午五蓮縣縣作協、縣詩詞學會「文藝志願茶鄉行」採風活動在市北經濟開發區潮河鎮劉家坪村山東振承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最後,王主席做了總結髮言,他強調各位會員要以宣傳貫徹文代會精神為契機,紮根基層,深入挖掘茶葉文化,以及振承茶葉專業合作社在南茶北引和南茶北移領域做得研究和成果,精心創作出親民心,接地氣的好作品。
  • 綠色茶山鋪就福建山鄉致富路:茶業富民 茶旅富村
    吳蘇梅 攝(愛國情 奮鬥者)綠色茶山鋪就福建山鄉致富路:茶業富民 茶旅富村中新網寧德10月18日電 (吳蘇梅 葉茂)時值秋茶上市時節,在福建寧德市壽寧縣託溪鄉託溪村連片的茶山上,隨處可見茶農採摘茶青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