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8月6日電 (記者:鄭冕思衡)就在8月2日上午,日本內閣批准通過《出口貿易管理令》修訂案,決定把韓國排除出獲得貿易便利的「白名單」,新版《管理令》21天後生效,預計於8月底實施。作為反制,韓國政府當天表示,也將把日本移出本國的貿易「白色清單」,並將加速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日方出口管制。一名韓國外交部前官員表示,韓日夥伴關係「已經脫軌」。
所謂「白名單國家」,是日本從國家安全保障上認定的友好國家,對這些國家在出口重要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上賦予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措施。目前,列入「白名單」的有27個國家。韓國是這27國中唯一一個亞洲國家,如果被從名單上刪除,也將成為第一個被移除的國家。這幾乎將使韓國整個產業領域都將受到影響。
在經歷一番舌戰之後,日本和韓國互相拉黑了。毫無疑問,日本這次是狠了心了,因為其根本沒有留給韓國足夠的緩衝期。韓國雖然是一個發達國家,但是卻在多個方面受外界制約。據韓聯社報導稱,韓國外交部副部長趙世暎8月1日在向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匯報時表示,據預測,因日本將韓國移出白名單而受到影響的產品少於1200種,若日本明天決定將韓國排除貿易白名單之外,產業通商資源部將隨後發布短期和中期應對方案。
首當其衝的就是韓國三大「經濟支柱」之首的半導體行業,在這次貿易戰中,日本凶相畢露,對韓國是屢下狠手。直接限制三種重要的半導體原材料對韓出口,精準打擊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半導體對韓國GDP的貢獻接近一半,如果半導體行業倒下,那麼韓國經濟將遭受毀滅性打擊。俄羅斯衛星網8月3日評論指出,日本人控制著半導體的材料,一旦日本全面斷供,那麼韓國經濟最多撐過一年,就將面臨崩潰。
其次,僅次於半導體的主要產業石油化學製品和汽車也將遭受打擊。像可用作軍事用途的非戰略產品,如工業器械,以及可用於濃縮鈾離心機材料的碳素纖維等也將被列入日本對韓出口物品的強化出口管制的範圍內。日本經濟產業省可以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要求對這些可轉用為武器的物品進行個別審查,而辦理這些出口手續則要長達數月。
老話兒講,抓蛇要抓七寸。這次日韓貿易戰,日本算是抓住了韓國的「七寸」
我們都知道,韓國上個世紀70、80年代,韓國把自己的國家戰略定為「科技立國」、「貿易立國」,發展經濟的主體,則是韓國政府重點扶持的幾大財團如三星、現代、LG等。可以說,財團是韓國時代的產物,急需經濟獨立的韓國,舉全國之力,重點扶持這些大型財團。但是過度的扶持導致國家的經濟命脈被這幾個大型財團掌控,就光上述這三家的經濟總額就佔韓國一年GDP的三分之一,而且像三星、SK等大財團在韓國半導體行業中處壟斷地位。
日本恰恰抓住這一特點,限制半導體原材料的出口,對這些韓國財團造成嚴重的影響!這也說明了韓國經濟的脆弱性,將國家經濟命脈交付於企業手中,當貿易戰發生時,這些財團猶如「活靶子」,成為對手重點打擊的目標,一旦一個財團企業被瞄準、打垮,那麼整個韓國經濟就會遭到嚴重衝擊。
由此可見,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必須努力實現核技術研發,創新、發展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凡事都有起因,其實引發這次貿易戰的背後,是兩國歷史積怨問題。因為日本拒絕賠二戰期間強徵的韓國勞工,韓國方面被逼無奈,只好以法院的形式強行判決日本企業賠償韓國勞工。日本強烈反對,並藉此理由,發起對韓國的制裁。韓國總統文在寅認定日方舉措出於政治意圖,是報復行為,並在8月2日下午召開的緊急國務會議上,文在寅以嚴厲措辭警告日方「一切後果自負」。
但日方失口否認報復,稱收緊對韓出口是擔憂國家安全,優化出口管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月初公開對媒體表示,韓國在強徵勞工和慰安婦兩大歷史問題上「未能信守承諾」,韓國已成為日本「不可信任的國家」。
其實,日韓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外界看到的和諧。一切「和諧」的假象都是因為美國為了利益而硬將日韓這兩個仇深似海的國家硬捏在一塊,在內心深處韓國對日本的憎惡是深入骨子裡的。而日本面對曾經是自已殖民地的韓國,心中也不屑一顧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韓關係自2000年以來一直齟齬不斷,其中最大原因是歷史和領土問題,但總體上處於可控範圍,並未動搖日韓關係基礎。但此次以二戰勞工問題為導火索,日韓關係全面交惡,韓國國內民眾開始抵制日貨、焚燒日本國旗、打砸日本汽車。而日本國內也出現大批遊行示威群體。日韓貿易戰已經從政治領域蔓延至經濟、安全保障甚至人文交流等領域。
日韓關係惡化到如此地步,那日韓的「大哥」美國為何遲遲不露面?其實不然,據日本NHK電視臺8月3日報導稱,美國政府高官向媒體透露,即使美國介入,也不會取得良好效果。其次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訪問完日韓後表示,美方無意調解日韓爭端,此外,日韓關係的惡化還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安保利益。這就說明美國在這次日韓問題上想保持一種作壁上觀的態度。這使正在受打擊的韓國,對美國的信任也會大大折扣!大哥,你咋還坑老弟呢???
也有國際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美國在國際上肆意「拉黑」好友,隨意「退群」,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帶頭不遵守國際條約和國際規則,公信力大打折扣,處處追求「本國優先」的美國要求其他國家作出讓步,到最後自然也沒人信服。不過作為「大哥」的美國最近似乎也挺「忙」。伊朗問題、同中國的貿易戰、國內槍擊案件已經搞得國內高層焦頭爛額,哪兒還有閒心「勸架」啊。
日韓貿易戰目前已是白熱化的狀態,有分析認為,日韓在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鏈中佔據上遊地位,以往,兩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產業鏈,即日本提供原材料,韓國則從事加工、製造及設計。因此,此次日韓貿易戰將對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鏈造成廣泛影響。中國同樣會被此次貿易戰波及。《日本經濟新聞》稱,包括經由香港在內,中國半導體存儲器進口的48%來自韓國企業。中國企業也可以向美國美光採購DRAM,但在中美經貿摩擦的背景下,能在多大程度上從美國進口替代品仍是未知數。
但韓日之爭對於中國產業界有「危」也有「機」。由於此次日韓矛盾激化,貿易戰何時結束還是個未知數。所以,一些日韓企業也已開始在為自身發展作長期打算,最近,就有一些企業將目光投向中國。
據韓國KBS電視臺報導,韓國半導體企業紛紛尋找替代供應商謀求供應渠道多元化。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企業近日派出高管前往中國,尋找新供貨商,並陸續向一些中國企業開出半導體產業重要原料——電子級氫氟酸的訂單。《日本經濟新聞》則稱,三星電子、SK海力士已著手對非日本廠商的氟化氫進行性能試驗,供應商很可能是中國企業。
有分析認為,日韓在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鏈中佔據上遊地位,以往,兩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產業鏈,即日本提供原材料,韓國則從事加工、製造及設計。因此,此次日韓爭端將對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鏈造成廣泛影響。中國在受到波及的同時,也迎來了半導體晶片行業的機遇。隨著日韓貿易戰給產業鏈格局帶來的新變化,中國企業有望破局。
另一方面,美國一心一意想將東亞的兩個盟友拉在一起,形成合力來遏制中俄。但目前日韓關係逐漸惡化,勢必會對美日韓同盟造成影響。實際上,日本早就想擺脫美國的控制,讓國家一切歸於獨立自主和正常化。這次日韓衝突很有可能就是日本脫離美國控制的一個契機!而韓國目前處在一個「二哥要弄我,大哥不幫我」的窘境。從目前來看,美日韓「小團體」解散只是時間問題。
其次,中國為亞洲地區的最大國家,不僅要承擔起領頭羊的責任,也應該作個良好的調節員,及時化解矛盾,督促日韓關係回歸正規,為早日締結日中韓FTA創造環境,鋪平道路。這不僅利於中國抵抗美國的圍剿,緩解來自世界的壓力,也有利於亞洲地區走向穩定與和平。畢竟,和平才是發展經濟的必要條件。中國應該抓住機會,利用自身優勢,為日韓創造和解機會,互利共贏。讓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在亞洲充分發揮,乃至於全球!
到底鹿死誰手,是「武士刀」更鋒利,還是「太極虎」更有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鄭冕思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