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任何一個機構,任何一個群體,只有遵守規則,遵守規則,堅持規則,個人或機構才能持續發展,同時,它也是一個很好的引導者,為你趨利避害。就像我國最大的修道士庵,天黑了,修道士們都不能出去買東西,佛門之人都講修身,晚上是欲望最衝動的時候,這條規定就恰到好處了。
寺院是佛教信徒的主要居所,目前,中國寺院已達3萬多座。然而,修道士一般根據性別分為和尚和修女,而供修道士居住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稱呼---修道院。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與色達五明佛學院合稱為「亞青鄔金禪林」,坐落在一片空曠的草原上,是一所大型的修道學府。
又稱「覺姆島」,「覺姆」在藏語中有尼姑之意。蔣陽龍在1985年創立了這個組織,喇嘛阿秋仁波切擔任其顧問。現在有將近兩萬的婦女在此修行,她們從不沾素食,每天念經、打坐,過著清貧的生活。然而修行之路上,從來不容易,都是極其艱辛的。
他們住的屋子裡,一磚一木,平日吃的蔬菜和穀物,都是他們親手建造、種植和採摘的。這樣的人生,如果沒有信仰的支持,還有多少人可以堅持?他們聚在一起,慢慢地,彼此的信念融為一體,心靈相通,為我們建造了這麼一個光明的城堡。
著名的佛教經典《神秀士法詩》中有一句名言:「身是菩提樹,心如鏡臺,時時勤拂,莫使塵埃。」在這個混亂混亂、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早已滿眼塵土,看不透人情冷暖是是非非。心靈如果長期被物慾所蒙蔽,那麼就容易起繭,自我包裹,最後就不能呼吸了。因此,要時刻擦拭,不要讓灰塵遮住眼睛,阻礙前進的道路。
在這個光怪陸離、日復一日、步履蹣跚的年代,行人多了起來。每一天都為既定的目標,疲憊地奔跑,奔跑,甚至忘記了為什麼要出發。迷惘,不知所措,填滿一點欲望,絕望,等待,不知何時才能停下。早忘了為什麼要出發,也忘了怎麼停下來。
覺姆島有其獨特之處。住在其中的是一個個想要停止的靈魂,是跟隨著信仰看著漫渡的希望的人們。朝向心靈,尋找,才能看到陽光,炊煙,青草。修身,修心。
只有有堅強意志的人,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追尋信念的旅程,堅定,執著,光明將越來越接近。
在我國,亞青寺已有三十五年的歷史,每年都會有遊人在此留下信仰,尋覓飄渺的靈魂,尋尋緩慢前行的道路。每年,都會有許多人加入到這裡來,他們修道的時間又長又短,三年、五年、十年,甚至還有餘年。
天黑後的亞青寺有一條特別的規定,任何人不得再進店購物,一旦違反,必將受到嚴懲。這種表面上看似乎無釐頭的規定,實際上是對修行者身心,特別是意志的終極考驗。亞青寺所在地區偏僻,交通不便,物資運輸面臨極大困難。
每座寺院都會給僧人每天的補助,但是補助的金額非常有限。這錢是留給他們的救急之用。這一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她們的購物慾望,但如果她們不節制消費,這些錢肯定很快就會用光。
黑夜是最容易激起內心欲望的時刻,人在黑夜裡,總是特別脆弱。此時此刻,欲望湧上心頭,走進店鋪,滿目琳琅,五花八門,打攪修行之心輕而易舉。在夜間把守他們的店鋪,確實是為了練習。
鳩摩羅什說,一切有法,如夢如幻,如露如電,都應作是觀。生命之外,沒有生,就沒有死。誰控制了自己的欲望,誰就真正控制了自己。鍛鍊意志,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一件非常有益於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