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探訪報告|觀甘坑客家小鎮如何建設IP導向性旅遊特色小鎮

2021-01-10 文旅探訪

新旅網探訪員:張婧馳

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是華僑城集團自2016年開始打造的以客家文化為源,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該地於2017年便入選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基於原始文化底蘊,以客家文化為根,除了建設基礎設施以外,還創造出小涼帽IP,以此作為跳板從特色小鎮升級為以IP為導向的旅遊特色小鎮。

華僑城從親子遊的角度著手,採用"文化+科技"的方式建造小涼帽VR體驗;採用"文化+休閒"的方式打造小涼帽農場、小涼帽劇場、小涼帽之家主題商店等。公共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美食、博物館、主題酒店的建設都較為完善,並且引入諸多特色文創店鋪為甘坑客家小鎮增加更多可看可遊的事物。

甘坑客家小鎮的建設可以大致地分為以下五個方面:美食、文博館群、十大美景、文創遊樂和主題酒店。

具體來看,美食區有鳳凰客家餐廳、小涼帽餐廳、時光巴士、甘味巷等主要的餐廳,除此之外還有隨處可見的小吃販賣推車以及美食街的打造,售賣的東西大多是客家特色小吃,如姜撞奶、蘿蔔粄、仙人粄、艾粄,還有客家黃酒、客家打雷茶、客家豆腐等。

文博館群有鳳凰谷黃志博物館(綜合性博物館,含陶瓷館、玉器館、金屬器館、佛像館等);家風家訓館(家國情懷、中國精神展示,展示家庭故事、孝悌故事等相關內容);甘坑博物館(老物件的展示);小涼帽國際繪本館(展示小涼帽IP相關畫作、繪本)。

十大美景則是集中在原始自然風景以及客家古建築上,包括甘坑城門、甘坑古井、關帝廟、甘坑炮樓院、南香樓及荷花池、鳳凰谷、狀元府、文昌塔、甘坑火車站以及七都一一六。

七都一一六是在客家原始建築上建設的文創區,包含諸多吃食以及文創小店,如福祿齋、福祿閣、吃好丸好、蘑菇世家、圓圓圓山城冰湯圓、芭貝樂冰淇淋、魚樂圈休閒魚療館、小紅帽解憂雜貨店、肖像藝術剪影、小時候懷舊主題店、蜜戀花茶、有間茗居鮮花餅等。

文創娛樂方面有小涼帽農場(以採摘為主題的農家樂)、V谷樂園(VR綜合體驗)、小涼帽之家主題商店(小涼帽相關周邊售賣)、鳳凰閣、活字印刷、繪本花園、飛雪樂園、甘醇莊、小涼帽劇場(皮影戲的演出)、甘坑禮物、藝趣小玩家體驗館(小朋友體驗陶藝、射擊等的場地)

主題酒店方面則是含有四個酒店:鳳凰客家酒店、南香樓藝術酒店、小涼帽之家酒店以及南陽客棧。

主辦方還會組織節慶豐富當地的文化活動,如十一國慶節期間,舉辦了"情滿中秋漢服拜月"組織遊客和民眾進行拜月禮和共享月餅;"清秋民樂映甘坑"開啟國風交響樂,傳播禮樂文化;

"秋日星光市集"則是在廣場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市集,售賣的東西有泡泡機、風車、洋娃娃、耳飾、項鍊等,此地主打夜景的建設,夜晚通過燈光的照射助力於甘坑夜景經濟的搭建。

以下談談體驗感

首先是親子遊的突出強調,甘坑客家小鎮雖然是一個以古鎮發源而來的特色小鎮但其著眼點在親子遊上,不少景點的設置都是出於親子的考慮,如小涼帽系列,因此甘坑客家小鎮對親子、家庭的吸引力較大,不少遊客都攜帶小孩選擇一家人集體出遊。

其次是旅遊綜合設施的健全性,除了基礎的餐飲、文博建設,甘坑客家小鎮還有農場、VR體驗、劇場的建設,以及諸多文創商店的入駐和主題酒店的建設。

從商業的角度來考慮,新旅網探訪員於十月黃金周期間進行探訪,其當日的人流量大致在3.5萬左右,人均消費在100元左右,即當日收入在350萬元左右。

以下來談談行業啟示

首先是甘坑客家小鎮以文化為底,打造IP導向的特色文旅小鎮的升級思路。在文娛產業,IP的熱度一直未見退潮,文旅產業也是如此,以IP為核講故事擴展產業鏈發展不同業態的產業經濟。

如甘坑客家小鎮就打造了與之相關的小涼帽農場、V谷樂園、小涼帽之家主題商店、繪本花園、小涼帽劇場等。這樣的創新思路不僅拓寬了景區的發展方向提升了景區的發展高度,還讓景區收穫更高的商業價值,這的確值得更多的文旅景區借鑑。

其次是文旅營銷經驗的學習,甘坑客家小鎮之所以享譽國內並收穫極高的商業價值,與其優秀的文旅營銷有莫大的關係。

早在2017年,此時的華僑城剛接手甘坑客家小鎮,一切剛開始建設,與此同時VR也開始在國內發展,而此時甘坑客家小鎮推出VR動漫影視片《白鷺歸來》,該片榮獲亞太藝術單元未來影像金獅獎,是我國首部獲獎的VR動漫影片。

此次獲獎不僅促使甘坑客家小鎮加快了對於"文化+科技"的探索,使其更具有競爭力,還使得該片成為甘坑客家小鎮的文化品牌之一,極大地提升了該地的知名度。

在今年國慶節前夕,一則手繪立體人像的視頻在抖音平臺走紅,原視頻已達到429w贊(截止2020年11月24日),其文案也很符合年輕人的心態:沒有女盆友的別擔心,我來給你複製一個。從而將這一堵牆打造為甘坑客家小鎮的網紅牆,吸引了不少遊客來到此處拍照打卡。

且在探訪員親身觀察下發現,這則視頻吸引的不止有年輕人還有許多中老年群體,通過交流得知她們中有的人是專程為了這幅立體繪畫前來甘坑客家小鎮。

從這兩次成功的營銷可發現甘坑客家小鎮擅於運用影視以及媒體的力量進行自我宣傳與推廣,以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的方式走紅於網絡,擴大自身的知名度。

甘坑客家小鎮在目前的發展中也有一些問題的暴露,如過度商業化,壓縮其主題客家文化的生長空間,景區內大概60%的建設都屬於餐飲,客家文化的體現卻不夠直觀與深刻;原始居民的搬離使得客家文化的民俗方面展現不夠,其原始文化底蘊被消磨。

總之,甘坑客家小鎮作為一處成功的文旅特色小鎮,發源於客家文化,著眼於親子遊,從文化升級到IP,以小涼帽IP發展了一系列玩樂設施,拓寬了該地的發展空間,增加了該地的商業收入。

相關焦點

  • 甘坑客家小鎮入選《中國文化旅遊發展研究報告(2019~2020)》
    這是甘坑客家小鎮IP Town模式實踐繼2018年入選國家文化科技藍皮書《文化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8)》之後,再次登錄國家級年度報告,代表著華僑城踐行「文化 +旅遊+城鎮化」創新發展模式、深耕文化產業的實踐在理論研究層面取得新突破。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旅遊小鎮項目案例
    項目概況甘坑客家小鎮總面積311.2公頃,由北大研究院總體規劃、華僑城集團打造的薈萃深圳本土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建築、客家民間藝術、客家傳統美食、客家田園風光為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甘坑客家小鎮北起甘坑水庫,南至三聯村,擬規劃總面積約12平方公裡。
  • 從客家老屋村到深圳文化名片 甘坑小鎮是怎麼做到的?
    各類文旅文創街區、文旅文創商業、文創產業園或文創集合店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在這個風口之巔的時代,任何的不確定因素都在考驗著成長中的文商旅產業,影響著變局中的行業趨勢,也激勵著行業的創新與變革。為此,贏商網推出《全國文化商業旅遊系列解讀》,對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創意項目、體驗感豐富的文創品牌進行剖析,解讀文旅商業地產發展密碼。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的創新發展之路
    深圳,既書寫著改革開放的奇蹟,也彰顯著自身深厚的文化特色。立足於客家傳統文化基礎的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就是結合自身文化發展現代產業的代表,深耕「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開創了建設美好家園的新路徑。
  • 甘坑客家小鎮
    大年初五,我和大姐等六人打車前往深圳布吉甘坑客家小鎮,這是前一晚大家共同商議決定的,今年因為疫情政府號召就地過年,所以各大城市景點的人流可謂「爆棚
  • 2021深圳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小涼帽燈籠節"主題活動詳情
    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進一步深化文旅融合,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豐富節慶氛圍和節日活動,提供高品質的文旅體驗,2021年1月1日起,在堅決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甘坑客家小鎮基於客家傳統文化,從玩、看、住、吃、遊、娛全方面打造為期2個月的「小涼帽燈籠節」主題活動,
  • 【深圳金鑰匙推介】--甘坑客家小鎮旅遊攻略
    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就有這樣一個世外桃源,是深圳華僑城集團斥資500億最新打造的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如今,客家人張開誠摯的雙臂,用包容的胸襟廣納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甘坑體驗、開啟探索深圳客家文化之旅。
  • 深圳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遊覽記
    甘坑客家小鎮是華僑城集團打造的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客家原居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龍崗區布吉街道甘坑社區,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莊;客家小鎮上有古建築、炮樓,以及居民改造的商鋪和餐廳。
  • 遇見最美古鎮——深圳甘坑客家小鎮
    2016年,政府與華僑城集團籤訂協議,華僑城將投資500億元,把現有的甘坑客家小鎮擴大一倍,屆時,甘坑客家小鎮將成為擁有六張國家級名片的特色小鎮(即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新興產業示範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特色小鎮) 一提到深圳,想必躍入大家腦海中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幢幢高樓。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小涼帽做出大IP 老村鎮煥發新活力
    甘坑客家小鎮景色 央廣網記者 鞏盼東 攝小涼帽做出大IP「客家涼帽」被列為廣東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用竹子編織成的涼帽,工藝精湛。甘坑社區的涼帽村歷來就以涼帽製作聞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子裡作坊生產的涼帽出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全球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
  • 深圳小涼帽「燈籠節」昨盛大開幕 誠邀各界賓朋來甘坑客家小鎮過大年
    據了解,2018年,是甘坑客家小鎮努力建設的一年。自華僑城集團進駐甘坑客家小鎮以來,歷經兩年多的全面升級和跨越式發展。金秋十月,終於迎來了小鎮的「煥新綻放」。這也標誌著甘坑客家小鎮正式從建設期全面進入運營期。
  • 大芬油畫村、甘坑客家小鎮入選深圳首批特色文化街區
    甘坑客家小鎮。本版圖片均由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聶朦 攝 本報訊 (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聶朦 通訊員 胡桃) 近日,《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關於認定深圳特色文化街區的通知》發布,大鵬所城等全市7個文化街區獲評深圳首批特色文化街區。其中,龍崗區大芬油畫村、甘坑客家小鎮在列。
  • 甘坑小鎮,體驗客家風情
    甘坑,一座遠離大深圳鬧市的百年客家小鎮,這裡有小橋流水,原生態建築,猶如一幅江南畫卷。穿過小鎮城門,仿佛走進了另一片天地。獨特的粵式客家風情、綠意盎然的田園和濃厚的現代商業氣息相融合。客家圍樓、吊腳樓、炮樓、騎樓、青石板路、老街、古井等,房連巷通,曲徑通幽,像極了時光穿越。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非常值得去遊玩!
    甘坑客家小鎮是華僑城集團最新打造的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甘坑村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麻勘古村、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深圳甘坑客家小鎮導覽圖,遊客從導覽圖上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景區各景點的分布情況。
  • 夜色下的甘坑客家小鎮格外妖嬈
    甘坑客家小鎮位於甘坑村左側山腳下,甘坑村起源於明清時期,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甘坑客家小鎮是薈萃深圳本土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建築、客家民間藝術、客家傳統美食、客家田園風光為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2020年9月份的甘坑客家小鎮,處在修繕的階段,白天挖土機進行比較大範圍的挖土作業,所以趁傍晚時分,走進小鎮故地重遊,發現夜色下小鎮比白晝下的小鎮更加吸引人。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瓦楞,搭配紅黃白燈籠,顯得格外妖嬈。
  • 甘坑客家小鎮文昌塔隨筆
    文/楊春林或許是對景點情有獨鍾,或許是交通便利,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遊覽過甘坑客家小鎮了。甘坑客家小鎮起源於明清時期的甘坑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 隱藏在深圳的世外桃源:客家風情的甘坑小鎮
    雖然有人說客家人的遷徙史是他們的血淚史,但客家文化也有璀璨絢麗的一面。甘坑客家小鎮曾為瑤族人聚居地,相傳三百多年前,甘坑村的始祖、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卓美發看中了這裡的自然環境優美,於是便決定留下來在此定居並繁衍生息。瑤漢兩族從衝突到和諧。隨後粵東梅縣、五華縣、興寧市張姓、鍾姓、彭姓、李姓、葉姓、陳姓客家人也結伴遷居到甘坑,於是有了現在的甘坑客家小鎮。
  • 閒逛深圳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甘坑社區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麻勘古村、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我去的時候選擇了,乘坐M269路公交車到甘坑入口處下的。
  • 到甘坑客家小鎮過「小涼帽燈籠節」
    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進一步深化文旅融合,記者了解到,從2021年1月1日起,在堅決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甘坑客家小鎮從玩、看、住、吃、遊、娛全方面打造為期2個月的「小涼帽燈籠節」主題活動,開啟「客韻之年」的新篇章,邀遊客赴一場有風味、有年味、有玩味的客韻新春之旅。主題彩燈裝置點亮甘坑煥新顏,有年味!
  • 深圳挺不錯的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是我去過的深圳最有風味的小鎮了,她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甘坑社區。甘坑本是一個四山環抱、不知名的小村莊。華僑城集團把她開發成了一個以客家文化為主的文化旅遊景區(免費的)。在朋友圈看到同事和家人在客家小鎮拍的照片很感興趣,後來正好看到經常帶我戶外的魚哥組織徒步到小鎮,於是立馬報名參加。如果從正門進去的話就可以看到氣勢恢宏的甘坑城樓,雖熱城樓兩邊都是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築,但仍能感受到它的威嚴。城樓的整體外形也很漂亮,是打卡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