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氣象評論員森田正光,在今(18)日發表了一篇有趣的論述,用當時的故事歷史背景、主角們的穿著、氣候以及本身的專業知識推論出《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發生的日期,引發社群的迴響。
12 鬼月封號與月齡的關聯
森田正光認為,這部作品的作者吾峠呼世晴對於日曆和五行陰陽道有深度了解,因此《鬼滅之刃》出現了12 鬼月的設定, 在「月齡7 (農曆初八)」後始為上弦,而「月齡21(農曆廿十二)」之後為下弦。
新月開始約7 天后,月亮將變成半弓狀的半月形,當該半月落在地平線(水平線)上時,弓弦似乎在頂部,因此稱為「上弦月」。之後,它逐漸變圓了,大約7 天后,它變成了滿月。
從滿月開始,月亮一點一點地消失了,大約7 天后,它又變成了半月。但是,這次下沉時,與弓弦相對應的部分朝下,因此稱為「下弦月」。
從新月開始,第7 天進入上弦月的階段,第14、15 天出現滿月,而在第21 天始為下弦月。另外,月形由太陽和月亮之間的位置關係決定,如果知道形狀和高度,則可以估算時間。
綜上所述,在電影開幕時,有描繪出當時月亮,以月形推估當時約莫是「月齡23(農曆廿十四)」位於地平線上方。
故事時間線
《鬼滅之刃》設定在大正時代(1912 年7 月30 日~1926 年12 月25 日),第一集灶門家幾乎被滅門的悲劇發生在嚴冬,森田正光也推論故事的開始的時間落在1912 年12 月。
灶門炭治郎於次年1913 年開始訓練,兩年後1915 年加入鬼殺隊。參照故事後續的發展,炭治郎一行人在入隊後一年(1916 年)上了列車。當時火車上的人們還穿著披風、薄外套,因此當時應該是初冬而非仲冬,倘若不考慮氣候變暖和城市氣候的影響,溫度應比現在還要低2 度,時間約莫在11、12 月左右。
關鍵的月形與天候紀錄
而《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是什麼時候開始這場死戰的呢?關鍵的月亮形狀在電影一開始出現的月形「月齡23 」可以作為重要依據。
森田正光特別在美國國家天文臺等網站上查詢1916年11、12月對應該月齡的時段,其中11月18日午夜至19日以及12月19日相符的。但是,在12月19日,月亮在午夜00:32升起,到凌晨02:30才達到電影場景中的月亮高度,相比下似乎有點晚了,因此可以將這天排除。
而11 月18 日的月出時間是23:50 ,依照上面的資訊推測11 月19 02:00 之前月亮的高度與《鬼滅》電影場景高度重疊,並且與下弦的魘夢開始行動的時間相吻合。
此外,當天的日出時間是06:20 ,由於在陽光明媚時鬼無法行動,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的死戰從1916 年11 月18 日午夜開始到第二天凌晨6 點結束。換句話說,11 月19 日的黎明是使許多人流淚的時刻。
從當時的氣象圖來觀測,當時有個颱風於18 日下午從房總半島(原:房総半島)上空駛過,並於19 日上午6 點從三陸海岸上空駛過,並黎明之前,颱風已經從關東地區向西離開。
更有趣的是, 1916 年11 月19 日凌晨6 點在東京觀察到大霧。依資料推測,颱風帶來的潮溼空氣在黎明時被冷卻了,關東地區很可能出現霧,如果故事發生在關東地區,那麼場景中的魘夢在大霧瀰漫的列車上,正好符合當下的天候。
想不到《鬼滅之刃》電影居然能讓氣象學家認真考究時空背景,專業程度實在讓小編佩服不已,不曉得作者與電影製作團隊當時是否有認真的去重現每個要素,或者一切都是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