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連心橋」 攜手奔小康——幫扶單位助力榆中縣脫貧攻堅見聞

2020-12-13 甘肅日報

架起「連心橋」 攜手奔小康——幫扶單位助力榆中縣脫貧攻堅見聞

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打造的寒山小鎮生態旅遊項目。

脫貧攻堅,離不開幹部群眾的群策群力,也離不開來自各方面的傾力幫助。

蘭州市唯一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榆中縣,近年來,著眼幫扶工作,整合各方資源,不斷健全機制,助推脫貧攻堅向縱深發展。不論是相距上千公裡的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全國臺聯、天津市寧河區,還是市縣各級駐村幫扶單位,都同榆中攜手共搭致富「連心橋」,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使昔日貧瘠的黃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蘭州市公安局幫扶貧困村群眾銷售土豆。資料圖片

精準發力 幫到實處

榆中縣地處隴西高原,大部分地區為黃土覆蓋,但中部川區地勢平坦,且夏季氣候涼爽,日照長、溫差大,很適合蔬菜等作物種植。

高原夏菜,作為榆中縣最大的特色產業品牌,是貧困群眾最主要的增收「靠山」。

在新營鎮羅景村,幾乎家家都種高原夏菜。長期以來,由於市場對接渠道不通暢,優質的高原夏菜都被中間商低價收走,種植戶收益並不高。

如何讓群眾從產業中獲得更大的收益,是羅景村脫貧攻堅面臨的突出問題。

2017年,中央確定天津市寧河區與榆中縣結為「攜手奔小康」東西部扶貧協作單位。這一舉措猶如一劑強心針,給地處大西北的榆中縣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增添了信心。

接到幫扶任務,寧河區找準榆中產業發展優勢,開始從新品種引進、新技術對接到深加工、品牌推介等環節對高原夏菜進行全產業鏈的幫扶。

2018年,在寧河區的資金幫助下,蘭州錦達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在羅景村建設了20間冷庫,吸納全國各地的蔬菜收購商定期集中交易,公司與收購商公平競價,羅景村的高原夏菜成功打入了成都、重慶市場。

「這兩地銷售額達3000萬元,僅此一項就讓本地菜農每畝地至少增收1200元左右。」公司負責人蔣得輝告訴記者。

「精準幫扶,就是哪裡弱補哪裡,缺什麼幫什麼。」在寧河區援甘幹部,榆中縣委常委、副縣長徐波看來,用有限的資金撬動榆中縣特色產業發展,再通過產業項目的幫扶,打造出一批靠得住、有前景的產業,是落實幫扶「精準」原則的有益實踐。

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寧河區累計在高原夏菜產業投入幫扶資金3067萬元,以「聯市場、建基地、帶農戶」的模式,扶持榆中縣50餘家蔬菜專業合作社不斷壯大,惠及榆中縣14個鄉鎮3000多戶農民,有力提升了全產業鏈發展水平。

在寧河區的對口幫扶下,得到長足發展的不僅僅是高原夏菜產業。寧河區主要領導帶頭,100名黨政幹部與榆中縣100戶未脫貧戶開展結對認親活動,每人一本認親手冊,上面記錄著相互交往的點點滴滴。

三年多的時間裡,寧河區不僅扶貧還扶「智」。針對榆中縣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寧河區先後選派90人次農業、教育、衛生等專業技術骨幹赴榆中指導或掛職,與當地技術員、教師、醫生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

針對就業資源稀少問題,寧河區組織東西部扶貧協作專場招聘會10餘次,累計為榆中當地群眾安排各類就業崗位5526個。寧河區用於榆中縣產業扶持資金達6930萬元,累計帶動107個貧困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已幫助666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增收。

在東西協作以及定點幫扶方面,截至目前,天津市及寧河區共落實財政援助資金9535萬元,社會幫扶資金物資1555萬元,幫助實現消費扶貧收入1.2898億元;自全國臺聯定點幫扶榆中縣以來,已累計籌措資金物資1307萬元,援建9所希望小學。

大量的幫扶資金、項目和先進的技術、理念、人才源源不斷地輸入榆中縣,促進榆中縣脫貧攻堅成效不斷得到鞏固提升。隨著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寧河區在產業培育、技能培訓、勞務協作、教育衛生等方面出真招、真幫扶,從多方面給予鼎力支持,有力助推了榆中縣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果。

蘭州市保健局駐武家窯村幫扶工作隊幫助村裡建設蔬菜冷庫。

全面保障 脫貧不愁

一直以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最大的壁壘。

尤其在脫貧攻堅收官階段,在確保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兩不愁」的基礎上,圍繞「三保障」深入開展清零行動,成為榆中縣各級幫扶幹部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王家爸,您和嬸子都在屋裡吧?最近身體好著沒,現在住得習慣不?」

「娃娃們來了,趕緊進屋裡。都好、都好得很!」

這段聽起來好像是親戚間的對話,其實是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走村入戶時與群眾的對話。秋日的午後,韋營鄉武家窯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再次走訪貧困戶王世豪家。

71歲的王世豪,是韋營鄉武家窯村的貧困戶,患肺源性心臟病、腿部肌肉萎縮,67歲的老伴王存秀因腰腿疼,體弱多病無勞動能力。家中的兩個女兒,一個遠嫁新疆,一個遠嫁武威。

半年前,王世豪老兩口還蝸居在武家窯村街道社白馬山灣溝底,住著2間土窯洞和1間彩鋼房。體弱多病、交通不便,老兩口十天半個月也到不了村裡街道一次。看著身邊的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王世豪老人心裡很著急。

去年底,他家依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進了武家窯村新農村安置點75平方米的新房。

「搬下來不光是住得暖,而且看病很方便,心裡踏實了很多。」王世豪說。在韋營這樣的北部山區鄉鎮,像王世豪一樣處境的老人還不少。之前進縣城看病很不方便,小毛病大都扛著。如今,搬到安置點後,王世豪出門走幾步就能到村衛生室,幫扶幹部和村醫還會定時來家裡探訪。

「小毛病吃藥、打針、康復治療都不用出村。遇到村裡看不好的病,幫扶幹部還會幫忙送我們到縣裡、市裡的大醫院去治。」武家窯村村民肖世林、郭延孝告訴記者,他們就曾享受過「專車接送、專人陪護」的「高級待遇」。

其實,群眾生活點滴變化的背後,是各級幫扶幹部用心用情的傾力付出。

2017年8月以來,蘭州市計生服務中心、蘭州市紅十字會、蘭州市愛衛辦、蘭州市健教所和蘭州市保健局開始對口幫扶武家窯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在村衛生室的配合下,為全村群眾辦理了「健康明白卡」,並對有病患的家庭定期入戶隨訪、開展年度體檢工作,確保「一戶不剩、一人不落」。

在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的榆中北山鄉鎮,醫療單位的專業優勢得到了更好的發揮。3年多時間裡,武家窯村駐村幫扶工作隊聯繫發動幫扶單位和愛心企業先後為村民開展健康義診9次、健康講座25場,並向困難患病家庭贈送西藥、中醫飲片和保健品折資近3萬元,尋醫問藥近500人次。

「解決群眾生活困難,讓他們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得到全面保障,是我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目標。」蘭州市保健局幹部、武家窯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王曉宇告訴記者,「兩不愁三保障」是幫扶工作的硬要求,也是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問題必須解決的問題,只有補齊短板才能全面提升脫貧成效。

經過幾年的幫扶,榆中縣農村基本醫療條件得到大幅改善,天津市寧河區醫院先後派駐8批31名專家到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開展對口幫扶,以「院包科」形式重點援建了縣醫院腦卒中中心等薄弱項目,使榆中縣整體醫療水平得到提升。

今年疫情發生後,寧河區教育局還特地聘請北京四中名師指導榆中教學,為了疏導疫情帶給貧困群眾的影響,寧河區還從全區僅有的兩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選派出一人支援榆中縣……

蘭州市政府研究室駐韋家營村的幫扶幹部帶領村民發展蔬菜產業。

凝心聚力 攜手前行

2019年7月,蘭州市政府研究室幹部王文斌來到韋家營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父親剛剛做完手術、2個孩子需要照顧,但王文斌還是來駐村了。他說,不為別的,就想為韋家營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時,韋家營村的產業主要依靠大蒜種植,村集體230餘畝流轉地年產大蒜80餘噸,但因為品相不好,銷量成了問題。

眼看著大蒜就要爛到倉庫裡了,王文斌心急如焚。他立即和村「兩委」班子商議,想辦法找銷路。聯繫了好幾家超市,卻都被拒絕。

「我就不信啃不下這塊硬骨頭!」大批量出貨既然無法實現,王文斌就一家一戶開始聯繫。

從親戚到朋友聯繫了個遍,同時發微信朋友圈,只要有需要,哪怕只有10斤大蒜,王文斌也願意開車兩小時上門送貨。果然,在他的堅持下,第一車大蒜終於銷售出去了。

「雖然不好看,但是味道很好。」親戚朋友中肯的評價讓王文斌充滿信心。他開始去學校食堂、政府機關單位食堂、火鍋店等地方推銷韋營大蒜,得知這位幫扶幹部的難處,很多單位紛紛開始下單。

除了大蒜,王文斌還廣泛推銷村裡的其他農特產品,已經幫助群眾銷售了2000多斤百合、500多斤胡麻油、5000多斤娃娃菜和8頭豬等,王文斌因此也得到大伙兒送來的外號:「銷售隊長」。

村民的需求在哪裡,幫扶的重心就在哪裡,這位「銷售隊長」操心的事,可不只是農產品銷售。去年高考成績出來後,王文斌了解到村裡有個孤兒考上了甘肅農業大學,便和好友商量對其資助了5000元,解了孩子的燃眉之急。

村民韋貴雄因車禍導致左腿小腿截肢,王文斌積極號召單位同事和工作隊捐款,籌集了5000多元。發現韋貴雄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王文斌便時常去韋貴雄家拉家常,鼓勵他勇敢面對生活。

緊貼群眾實際,幫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助力貧困群眾摘掉「窮」帽子。

東西扶貧協作項目打造的寒山小鎮生態旅遊項目。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鬱婕 攝

走進馬坡鄉上莊村,在藍天白雲之下,一棟白牆灰頂的仿古小樓剛剛落成,在溪水、花草、青石的簇擁中,透出縷縷清幽、安逸的氣息。

「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建設的鄉村旅遊項目。正值公司資金緊張之際,寧河區注入資金200萬元,幫扶生態農場植樹、修路、建民宿小院,再過一段時間,生態農場就將開業納客了。」寒山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國琛言語中透著謝意。

作為當地的致富帶頭人,丁國琛參加了寧河區對全縣360名致富帶頭人進行的專題培訓班,並遠赴寧河區參觀了齊心農場、天祥養殖公司等先進農業項目,學到不少好經驗。

「生態農場經營順利的話,將為4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帶來5000元的入股分紅收入。」丁國琛信心滿滿地說。

據介紹,為了使各方幫扶力量的工作效果最大化凸顯,脫貧攻堅以來,榆中縣在全縣15個鄉鎮設立駐村幫扶工作總隊長各1名,將發改、財政、人社、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幫扶能力強、項目資金多的縣級部門調整到貧困程度較深的村開展幫扶。各級幫扶單位和幫扶幹部及駐村幫扶工作隊累計捐款2587萬元,捐物折資4194萬元,扶持貧困大學生2586人,落實資金242.6萬元。同時,協調爭取幫扶項目2111項,涉及資金4.46億元。

此外,榆中縣還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引導非公企業人士積極踐行「敬老、扶幼、助學、濟困」社會責任,開展光彩事業及愛心捐助活動,累計捐款捐物5000萬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鞏煒 張倩 洪文泉 楊唯偉)

來源: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戶端

編輯:賀靚(見習)

相關焦點

  • 「五洲彩虹橋」架起扶貧「連心橋」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2日訊(通訊員 吳君馨)今年是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打造了廣西國企扶貧產品展銷服務中心,以國企擔當助力精準扶貧,為扶貧產品建立專門的展銷窗口,為各企事業單位提供扶貧產品採購配送服務,目前已有恭城、東興以及甘肅省的優質農產品入駐展銷中心。電商幫扶點燃扶貧「新引擎」。
  • 【脫貧攻堅 文旅助力】2020年榆中縣美術作品展徵稿啟事
    【脫貧攻堅 文旅助力】2020年榆中縣美術作品展徵稿啟事 2020-10-14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話脫貧!一場場屋場夜話架起「連心橋」 話出新生活
    一場場屋場夜話架起「連心橋」 話出新生活 2020-07-29 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山海攜手攻堅奔小康
    日前,中國最後52個國家級貧困縣相繼實現脫貧摘帽。站在決勝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特殊的歷史節點上,教育系統主動對標對表黨中央工作要求,創新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匯聚澎湃力量,對口幫扶戰貧困,攜手攻堅奔小康,不僅結出了累累碩果,更留下了深厚情誼。
  • 通遼市奈曼旗對口幫扶促脫貧 京蒙攜手奔小康
    通遼市奈曼旗對口幫扶促脫貧 京蒙攜手奔小康 發布日期:2020-08-20 16:15 瀏覽次數: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愛心」雞苗引領村民奔小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愛心」雞苗引領村民奔小康!擔當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近年來,永昌縣愛心企業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助力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此次甘肅宏盛匯澤建設有限公司主動對毛家莊村開展幫扶活動,免費贈送雞苗1000隻,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 同吃連心飯 共敘幫扶情丨助力脫貧攻堅 合浦法院在努力
    同吃連心飯 共敘幫扶情丨助力脫貧攻堅 合浦法院在努力 2020-07-24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衛兵帶隊赴雨花區對接「攜手奔小康」工作
    在雨花區的支持和幫扶下,桑植白茶已成為桑植縣脫貧攻堅的扶貧支柱產業,湖南省「五彩湘茶」的優秀扶貧品牌,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的區域公共品牌。長沙市雨花區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攜手奔小康」先進單位。劉衛兵感謝雨花區的真情幫扶,為桑植縣的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做出的貢獻,感謝雨花區扶貧工作隊員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所付出的辛勤工作。
  • 五年,三個「前所未有」總結巫山脫貧攻堅成效
    2015年11月,巫山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2018年8月,巫山正式宣布退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20年7月,巫山高質量接受國家脫貧攻堅全面普查……脫貧攻堅以來,全縣累計完成120個貧困村、2.46萬戶8.9萬名貧困戶脫貧。
  • 與愛同行,攜手奔小康
    在我國第七個扶貧日暨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即將到來之際,10月15日,由防城港市婦聯、防城區珠河街道黨工委聯合主辦,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衝稔村委會、衝稔小學承辦的「合力助脫貧 決勝奔小康」——衝稔村2020
  • 鹽城市大豐區6部篆刻作品入選「印記中國2020——決戰脫貧奔小康...
    9月14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的「印記中國2020——決戰脫貧奔小康大眾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大眾篆刻志願者們創作的200餘件大眾篆刻作品集中亮相,鹽城市大豐區6部篆刻作品入選。  此次活動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主辦。展覽中,大眾篆刻志願者們圍繞「脫貧攻堅」「抗擊疫情」兩大主題,記錄脫貧故事、抗疫進程。
  • 脫貧奔小康,兵裝來幫忙!【決戰脫貧攻堅<14>】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兵器裝備集團自2013年開始定點幫扶雲南省硯山縣。集團公司黨組高度重視定點脫貧工作,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原則,結合硯山縣脫貧攻堅實際,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為硯山脫貧致富奔小康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20-03-05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國資公司助力崇禮奔小康
    本次籤約是落實北京國資公司與崇禮區人民政府攜手奔小康合作協議的具體舉措,標誌著雙方以冬奧協作、產業幫扶促扶貧事業的合作全面深入推進。扶貧項目籤約儀式現場情系奧運 助力冬奧賽區可持續發展作為雙奧場館的建設改造運營單位,北京國資公司與北京奧運城市發展基金會深度合作,設立國資奧運發展專項基金,首批資金用於促進北京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林格爾縣幫扶單位攜手愛心企業到...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林格爾縣幫扶單位攜手愛心企業到武松村開展捐贈活動 2020-06-05 0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省內幫扶單位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
    原標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省內幫扶單位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省市縣各幫扶單位充分發揮行業部門優勢,幫扶成效顯著。不丟下一戶,不落下一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號角全面吹響。泉坪村是內官營鎮的深度貧困村,截至2018年6月,貧困發生率22.18%,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情況複雜,人居分散,土地均為旱山坡地,是脫貧攻堅主戰場最難啃的「硬骨頭」。像這樣的村子,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的幫扶點還有6個。作為21名派駐駐村幫扶隊員之一,劉文祥到村後發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村「兩委」班子不齊,村幹部力量薄弱,幹事創業信心不足。
  • 嘎魯圖鎮布寨嘎查駐村工作隊:真情架起「連心橋」 實幹鋪築「小康...
    2018年,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布寨嘎查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駐村「十項制度、十項任務」,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駐村工作,與嘎查「兩委」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加強班子建設,改善基礎條件,發展牧區經濟,全身心投入駐村幫扶工作,用真情架起幹部與基層群眾「連心橋」,以實幹鋪築群眾走向美好生活「小康路」,努力寫好精準扶貧大文章,用心打通扶貧「最後一公裡」。
  • 蘭州市委組織部召開榆中縣和平鎮2020年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推進會
    市委組織部召開榆中縣和平鎮2020年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推進會每日甘肅網4月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4月7日,市委組織部在榆中縣和平鎮召開2020年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推進會,聽取各幫扶單位幫扶工作思路和打算,對和平鎮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國網南陽供電公司:架起文明連心橋「六新」宛電更出彩
    多年來,國網南陽供電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以「宛電文明連心橋」實踐基地建設為基礎,以「六新」文明創建為抓手,著力搭建員工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的文明連心橋,全力以赴建好網、供好電、服好務,為南陽高質量建設大城市提供堅強保障。公司連續24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成功創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河南省文明單位標兵」。
  • 【我的扶貧故事】王超:開好群眾會,架起與群眾的「連心橋」
    【我的扶貧故事】王超:開好群眾會,架起與群眾的「連心橋」 2020-12-19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