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本報8月29日A5版刊登《黃牛手中預約券多為廢券》,記者一番調查,不僅揭穿「不用預約券就能進中國館(網上中國館)」的騙局,而且披露「黃牛」手中預約券大多是過期的廢券。文章引起世博局及警方高度重視。按「找差距、找問題、找隱患」的要求,有關部門迅速行動,一場打擊「黃牛」的好戲鳴鑼上演。
定責任治理「黃牛黨」
上午10時,記者來到中國館散客預檢口,原本走幾步便有「黃牛」上前搭訕,如今明顯少很多。在中國館與澳門館(網上澳門館)之間一個角落,一名「黃牛」悄悄把記者拉到一邊:「現在管得可緊了,一旦被抓到,要進去關幾天!」
在散客預檢口明察暗訪一小時,記者只看到三四名「黃牛」。參觀者也表示,「黃牛」少了,秩序好了,觀博更加舒適。
世博局參觀者服務中心主任錢伯金表示,園區配備大量保安巡邏,一旦抓到有人倒賣中國預約券,將按情節輕重,作出罰款、拘留等處罰。警方也表示,將不間斷組織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三販」(販賣上海世博會門票、預約券、假冒世博會特許商品)行為。希望參觀者能抵制購買預約券,向警方舉報此類違法犯罪線索,共同維護世博會正常運行秩序。治理「黃牛」,首先要定責任。世博局和警方主動「跨前一步」,聯手挑起擔子,不含糊、不推諉、不姑息遷就,這是責任心強的體現。
定措施推出「電子版」
中國館每天的接待容量是5.2萬人,預約券在9時開門後十來分鐘裡被一搶而空。起先的中國館預約券是紙質的,後來發現,每天竟多出幾千張「預約券」。偵查人員偵查發現,有人在每天預約時拿到預約券後,立即進入「一條龍」制假運作,用的是雷射照排,所制的「預約券」與真的絲毫不差,一般人很難識別。
辦一天世博改進一天工作。組織方研究後,決定採用電子技術,用防偽級別更高的電子晶片來打假。於是,才有了電子預約券,假冒預約券立即被剝奪「生存空間」。
打擊「黃牛」,推出電子預約券是「釜底抽薪」的好辦法。中國館預約券從「紙質版」變成「電子版」,這是組織方制定紮實的措施來彌補和改進漏洞。定措施,就是隨時掌握參觀者還會有什麼新需求,採取切實的針對性措施應對好、服務好。
定期限安裝「驗票機」
電子預約券出來,配套的驗票機也要跟上。定下的措施,改進的舉措,任務分明,節點明確,必須限時完成。於是,8臺驗票機「第一時間」安裝在8個檢票通道口。驗票機與公交車上的刷卡機外形一致,每個檢票通道還配備一個大票箱。
中國館副館長龔惠斌曾透露,電子預約券推出之後,至今沒有發現一例假券。啟用電子預約券後,不僅提升參觀者在各閘口的通行速度,也讓一些制假、販假的「黃牛」黔驢技窮。從電子預約券出臺到驗票機配套,前後只花了很短的時間,這是定期限「按時交卷」的好例子。
本報記者 屠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