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春節消費新「五味」

2021-01-20 人民網

原標題:「數」說春節消費新「五味」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數」說春節消費新「五味」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周蕊、齊中熙

  短短7天春節假期,中國人僅在國內的「購物」和「吃」上就花掉9260億元,旅遊花掉4750億元,看電影5天花掉46億元……

  驚人數據的背後,是消費升級的澎湃動能。節儉味、休閒味、文化味、時令味、科技味——「品嘗」春節消費的新「五味」,就是感知中國消費的未來。

  節儉味:零售餐飲銷售額9260億元,餐飲勁吹節儉風

  團圓熱鬧的春節,也常常難免「面子消費」和「炫耀消費」。但狗年的春節消費勁吹節儉風,在餐飲領域尤為明顯。

  年夜飯價格親民,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年夜飯人均花費多在100元至150元,半成品年夜飯價格減半。與往年不同的是,各地餐館酒店今年的年夜飯不再只限於10人以上的「大桌」,8人以下的小桌年夜飯多了起來。

  農曆大年三十,記者在哈爾濱一家酒店看到,許多市民將吃剩的飯菜「打包」,將喝剩的酒「拼瓶」帶走。「幾千元一桌的美味菜餚扔了實在可惜,帶回家能省去假期做飯的麻煩。」哈爾濱市民李彥龍說。

  節儉風勁吹,絲毫不減春節餐飲消費的火爆。商務部2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926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0.2%左右。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研究員陳麗芬說,餐飲消費的節儉風既是反「四風」成效的顯現,也是消費更理性、更健康的表現。

  休閒味:國內遊收入4750億元,度假休閒成首選

  除了回家團聚,旅遊出行正成為春節走親訪友的新目的地。

  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21日發布的綜合測算顯示,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12.6%。而度假休閒超越景點觀光成為居民春節假日出遊的第一動機。選擇度假休閒的遊客佔到50.5%,選擇觀光的遊客佔48.9%,溫泉遊、養生遊等康養休閒遊最受遊客關注。

  這個春節因平昌冬奧會的激戰而綻放冰雪色彩。北京冰雪文化旅遊節期間推出百餘場節慶活動;河北崇禮冰雪遊客大增。在遼寧省阜新市的黃家溝滑雪場,春節期間每天有近1400人前來體驗貼地滑行的樂趣……

  出境遊也備受青睞。中國旅遊研究院和攜程聯合發布的報告預計,2018年春節出境遊將在去年615萬人次的基礎上增加到650萬人次,規模為歷史之最。去南極大陸看企鵝、去北極圈看極光的「小眾」路線也越來越受歡迎。

  文化味:電影票房5天破46億元,逛廟會、書店成「心頭愛」

  春節觀影成為人們過節的新年俗。今年春節期間共有7部新片上映,其中《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西遊記女兒國》成為扛起票房的主力。根據貓眼電影數據,初一至初五15時30分,國內電影票房累計突破46億元,刷新中國電影市場春節檔的紀錄。僅大年初一當天電影票房就近13億元,打破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

  逛廟會也成為大家的「心頭愛」。春節期間,北京地壇、龍潭兩大廟會共接待中外遊客170萬人次,比去年增加9.1萬人。北京廠甸廟會今年主打「文化味兒」,以書籍古玩、字畫文具為特色,店內還贈送福字、春聯,開展體驗制筆、制扇等趣味活動。海南推出的260場文體活動「文化大餐」味道十足。

  這種文化味還流淌在書店裡、博物館裡和主題公園裡。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日均接待讀者1.2萬人次,湖南省博物館系列大型展覽活動每天吸引觀眾超過1.5萬人次。

  時令味:生鮮銷售成倍增長,年貨清單更「新鮮」

  「以前喜歡買一堆臘肉、香腸和醬鴨過年,後來覺得這種食品添加成分太多,還是新鮮蔬菜水果更健康。」上海張女士說,今年她置辦的年貨裡一半是海鮮和進口水果。

  張女士的年貨清單成為不少人的選擇,生鮮年貨今年賣得尤為火爆。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前生鮮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40%。其中,水果禮盒成銷售環比增長最快的年貨商品,漲幅達280%。蘇寧易購年貨節大數據顯示,生鮮年貨排名前三的是智利車釐子、德國牛奶、澳大利亞牛肉。據天貓統計,春節期間,進口生鮮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近300%,智利帝王蟹、波士頓大龍蝦、紐西蘭長壽魚等都成餐桌寵兒。

  為滿足消費者的「新」口味,一些生鮮超市也啟動了春節「不打烊」模式。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多家盒馬鮮生店春節期間正常營業,並提供最快30分鐘免費送貨上門服務,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享用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新鮮」年貨。

  科技味:智能產品銷售額環比翻倍,「喊紅包」過年「潮」起來

  當傳統的春節遇上現代科技元素,便擦出火花,迸發新的活力。

  食品和衣服曾經是年貨的主角,如今無人機、智能馬桶蓋等「新型大件」正在成為「爆款」。來自京東的大數據顯示,京東「年貨節」期間,電腦、AR/VR設備、無人機的銷售額環比增長達到358%、215%和119%。在蘇寧易購的年貨節中,平衡車、無人機等黑科技潮流產品銷售額增速達到170%。

  搶紅包也玩出新花樣。以前只要手指點一點,現在則需要動動腦或者動動嘴。通過「你畫我猜」,或者根據紅包上的提示喊出指定口令。騰訊數據顯示,除夕當天,6.88億人用微信發紅包,參與人數相較上一年增長15%。而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中也有2.51億人集齊五福,相比去年的1.68億人增加近50%。

  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說,「潮年貨」受到消費者青睞,折射出核心消費人群年輕化的消費升級新趨勢。

(責編:仝宗莉、蔣琪)

相關焦點

  • 2019春節消費數據出爐帶來哪些新變化?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萬事萬物都迎來了新篇章。作為一年到頭來重要假期之一,春節假日對消費的拉動力毋庸置疑。在今年的春節黃金周內,消費市場又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變化呢?消費趨勢多樣化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商品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
  • 人們常說「菜過五味」,那這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
    在老一代人口中有時候會提到一句老話,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源自於古代,是古人對飲食方式和酒桌談事的一種說法。它內涵豐富,如果理解方式不同,可能會得出不同的認識。那麼人們常說的「菜過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出自一本名為《酒規》的書。這是一部西周時期關於行酒禮儀的書籍。
  • 春節新玩法與品質遊見證旅遊消費升級
    新華網北京2月3日電(錢春弦)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旅遊接待人次再創新高,同比繼續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旅遊過年已然從少數人的時尚選擇變成了普通大眾的    同程旅遊3日發布的2017年春節黃金周旅遊消費盤點數據顯示,在傳統旅遊項目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的同時,郵輪旅遊、極地旅遊、旅行拍攝等新玩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中老年
  • 五味:用網際網路管理廚房
    從沒有過餐廳運營經驗的王東烽萌生開餐廳的想法已經很久了,「五味」這個商標也註冊了好幾年。「就像每個女人都有開一家咖啡館的夢想一樣,」王東烽說。但不同於現 有 的 餐 飲O2O企業為餐廳導流的模式,五味試圖深度改造現有的餐廳經營模式,將整個體系網際網路化。即便在「IT男」的眼裡,這也不是輕鬆的活。
  • 中醫所說的四氣五味是什麼?中藥五味都有哪些功效
    原標題:中醫所說的四氣五味是什麼?中藥五味都有哪些功效   中醫所說的四氣五味是什麼?我們常聽中醫說四氣五味,但是這是什麼意思呢,對於我們的疾病治療和調理又有什麼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上說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代表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
  • 五味調和
    這裡說的是調料的要求。《左傳·昭公二十年》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炊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這裡則說的是調料的作用。醬,是被當作調味統帥的。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這一過程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但又有規律可循。其目標則是「和」(味),生產出「至味」,即美味。
  • 夜遊產品的五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夜經濟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引擎。疫情之後,夜間旅遊必將爆發式增長。那麼夜遊產品怎麼打造呢?勇先創景提出夜遊五味。01 夜市包括美食街、商業街、娛樂街。因為過夜遊的消費是不過夜遊消費的3.5倍以上。本文是勇先創景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 春節禮物折射消費升級
    伴手禮有新時尚  相比平時的交往,人們在春節期間聚會交流、走親訪友時多了「年」的氣息,在禮物選擇上會更花心思。春節禮物的變化也成為觀察消費變遷一個獨特視角。  那麼,今年春節禮物有哪些「新時尚」?  電子新產品走俏。正讀高二的姜楠不久前收到父母贈送的華為Mate30 pro。
  • 新年新消費,你鍾情哪一個?——盤點2016春節黃金周「年貨清單」
    ——盤點2016春節黃金周「年貨清單」  新華社記者  年貨行李先回家、請大廚做年夜飯、旅遊娛樂居年貨清單榜首……2016年的春節期間,「網際網路+」、服務、健康、智能、品質等新消費元素凸顯,在創新供給方式過程中催生一批新經濟現象。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達66.4%,「黃金周」對拉動消費和經濟增長意義不可小覷。
  • 2019年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
    受商鋪停業影響,春節假期第二天旅遊消費總量有所下滑,於第3天開始持續走高,遊客旅遊消費金額及筆數均於2月8日迎來頂峰。,高品質住宿設施消費人次年增長率超35%,19年春節同比增幅高達45.3%。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調查,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的遊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這一增幅高於參觀室外的歷史文化街區的遊客增幅,但PLUS認為這一數據受春節期間戶外天氣影響因素較大,惡劣天氣導致戶外活動的選擇驟減,其結果不能完全反應為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室內遊成為了春節新熱點
  • 美麗河北e起過年|數說春節!河北2019春節假期數據看這裡
    剛剛過去的豬年春節「黃金周」,消費亮點多多。買年貨、吃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消費紅紅火火,家庭遊、親子遊、文化休閒遊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旅遊休閒方式。豬年春節錢都花在了哪,春節假期哪裡最好玩,道路交通情況怎麼樣?一起來看這組河北最全假期數據!買買買!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的五味到底是哪五味?不是酸甜苦辣鹹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出自周朝的一本叫《酒規》的書,是一部周朝用來說喝酒時候禮儀的書前一句「酒過三巡」。「巡」是指在座之人斟滿酒,三不一定真的是三次,也會是更多次,在這裡是虛指。所以指給所有人加過三次酒了,但是並不是指敬過三圈。
  • 見微知著,從春節消費看商業市場新趨勢
    在市場競爭和爭奪消費者的壓力下,國內商場也有一些新變化,有些大型商業項目索性把自己打造成「微景點」/「微度假」的場景。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未來物質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將會持續降低,在出遊度假、休閒放鬆等精神類的消費支出佔比會越來越高,不斷升級。
  • 春節興起分期買年貨,都消費了啥?
    春節即將到來,採購年貨的喜悅點燃了新年新消費的第一把「火」。1月19日,樂信旗下分期樂商城數據顯示,90後、95後分期買年貨依舊火爆,年前小家電採購與5G手機換新持續升溫,海外精品與「老字號」國貨熱銷;同時,「反向春運「成為新流行……這些節日消費氣氛帶動分期樂商城近一個月整體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71%。
  • 新消費日報丨2020年春節假期延長,海底撈內地門店停業至初七
    這裡不止有最新的新消費動態,還有我的碎碎念陪伴,我們一起,每天不孤單。億歐新消費,讓你更懂新消費。政策指南國務院:2020年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27日發布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
  • 春節消費主打「升級牌」:分期消費成熱門
    隨著信用消費的普及,居民消費升級步伐正在不斷加快。樂信旗下分期樂商城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黃金周(除夕-初六),分期購物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68.6%,交易額增長37.3%,在分期消費助力下,品質消費和服務類消費快速崛起,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 京東生鮮年貨節海鮮禮盒備受寵,「輕奢」年貨成春節消費新潮流
    過去,人們在購買生鮮食材的時候只求一個「飽」字,隨著消費升級,以品質為核心的「輕奢」消費正在成為一種新潮流,人們不僅要吃得豐富,更要吃得好。今年,消費者對年貨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網羅全球各地好物,還要兼顧送禮。
  • 京東:2020年春節消費大數據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而今年春節尤其令人難忘:舉國上下同心協力共戰疫魔。1月29日,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春節消費大數據。
  • 五味鴨,哪五味?酸甜酒辛鹹,酒是重要的一味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有三杯雞,就有五味鴨,中國人對於烹飪的智慧,單就一個數字就能體現。至於三杯和五味,全是調味,也就蘊含著烹飪的無窮變化。《臺灣三杯雞,九層塔是魂魄,麻油是精髓》而五味鴨,哪五味?大眾所熟知的五味是:酸甜苦辣鹹。
  • 600萬國人春節境外消費900億
    據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 猴年春節,600萬出境過年的中國遊客「刷出」境外消費900億元人民幣的新紀錄。如果還「爆買」動輒數萬元的奢侈品、上千元的智能馬桶蓋、電飯煲等高端耐用品,那就OUT了。「新華視點」記者採訪發現,這個春節,兒童感冒藥、衛生巾、絲襪、安全套、指甲鉗、保溫杯、電動牙刷、鋼筆等一大批低價日用品紛紛登上「熱賣品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