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第一武將是關羽,曹魏第一武將是夏侯惇,東吳第一武將是誰?

2020-12-19 文史品茗

周瑜啊,不用懷疑,無論是《三國志》,《三國演義》還是其他史料來看,周瑜都是第一,包括很多後世議論說孫權和周瑜有齷齪,但其實孫權自己評價周瑜也是,眾人之冠。

孫權喜愛凌統、呂蒙、魯肅但最為敬重和看重的還是周瑜

江東四大都督都有角逐第一武將的資格,首先所謂的都督自然是武職,包括《三國演義》中老實憨厚的魯肅,其實也是正兒八經的武將。魯肅歷任贊軍校尉,漢昌太守、橫野將軍,是正宗的武將。

《三國志呂蒙傳》: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呂蒙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周瑜自然也不例外,歷任都督、偏將軍、南郡太守、中護軍等等也全都是武職。孫權實際上評價過幾位都督,在《三國志呂蒙傳》中記錄了一次孫權和陸遜談論周瑜、魯肅和呂蒙的看法的。孫權認為「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也就是說孫權心目中呂蒙次於周瑜,而勝過魯肅。

至於陸遜,在陳壽看來應該才是東吳第一武將,因為陸遜和諸葛亮是唯二單獨列傳的臣子。因此陸遜和周瑜才是東吳的最有能力爭奪東吳第一武將的資格的。

那麼孫權心中周瑜和陸遜誰更重要呢?顯然還是周瑜,因為周瑜的身份特殊,這一點不僅比夏侯惇在曹魏的位置要高,甚至高於關羽在蜀漢的位置,關羽地位自然是特殊的,連諸葛亮也得捧著,但是周瑜就地位更高了。

《三國志周瑜傳》: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因為雖然關羽和夏侯惇都是主公的最為信任的兄弟,但是周瑜不僅是上一代東吳主公的兄弟,還是託孤大臣,也是經過孫權母親認定過的孫權以兄長視之。

那麼孫權本人對此有沒有意見呢?答案是沒有,至少三國志中是找不到孫權忌憚周瑜的隻言片語的,有也只是劉備和曹操對周瑜的一系列挑撥離間。

陸遜實際上是孫權心中僅此於周瑜的,和陸遜談論周瑜的時候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意思是說想周瑜這樣的人才,是很難有人能繼承的,但是你陸遜是可以的。

孫權對周瑜也是最為器重和厚待的,赤壁之戰是戰是和真正一錘定音的是周瑜,是周瑜的才能和威信讓孫權下定決心聯劉抗曹。孫權賞賜周瑜的衣服也是最多的,《吳書》上記載:孫權每賜周瑜衣,寒暑皆百領,諸將皆不及。

孫權也幾乎對周瑜言聽計從,這是陸遜遠遠不及的,周瑜死後,孫權感嘆:「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更是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一應喪事費用都有吳國承擔,可謂「國葬"。

陸遜就不行了,雖然孫權和陸遜有一段蜜月期,但是骨子裡孫權從未真正信任過江東世家,當然這是任何那個時代的必然,蜀漢也從未信任益州本土士族,曹魏也是一直打擊門閥的,直到時代開始妥協,曹叡又開始打壓,最終司馬懿等人還是成為主流,這是東漢甚至從漢初就終究會席捲天下的門閥政治的必然。

孫權最終稱帝的時候,也對周瑜非常感念,認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因此在孫權心中的排名是:周瑜、陸遜、呂蒙、魯肅。

周瑜雖然壽命短暫,但功績是東吳最高的

另外提一句,陸遜實際上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武將,最開始是孫權幕僚的,屬於文職,後來更是出將入相,但是周瑜確實一輩子戎馬生涯。

周瑜的功績也是最為影響深遠的,沒有周瑜赤壁之戰打敗曹操,三足鼎立之勢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的。赤壁之戰和諸葛亮關係十之一二,真正最大功臣毫無疑問是周瑜,上將邢道榮說的非常正確:「赤壁鏖兵,乃周郎之謀也「

夷陵之戰實際上並不足以動搖三國格局,三足鼎立之勢已經達成,劉備雖然舉國而戰,但是江東即使沒有陸遜,即便大敗也不至於真正被滅國。因為陸遜真正發威是在劉備已經無力再度擴張,陷入僵局的情況下,才反敗為勝的。

東吳最差是什麼結果呢,將荊州再還回去,劉備無力長久佔據江東,江東民心基礎和士族門閥是孫權遠勝過劉備的,而且綜合實力和人口劉備也不如東吳。更何況如果劉備真正打到江東本土,以前出工不出力的江東世家將爆發前所未有的能量來。

部曲制度為主的東吳,為什麼總是進攻的時候總是孫十萬的戰績,但是赤壁和夷陵這種自衛反擊打的從無敵手。包括曹丕後來的幾次徵吳都是給江東刷戰績,這是江東獨有的國家制度有莫大關係。

戰略高遠,氣度恢弘

陸遜實際上戰略格局是不低的,但是其趨向保守是因為其代表的始終還是世家和吳國之間是有所平衡的。這是周瑜能不遺餘力推進併吞巴蜀,劃江而治和曹操二分天下,而陸遜無論是夷陵之戰後採取和蜀漢繼續聯合,還是石亭之戰見好就收,一方面是國力條件不允許,另一方也是陸遜是比較保守的戰略規劃有關係。

周瑜的二分天下實際上是比較高明和切實的策略,因為孫權實際上遠比劉備更有能力和基礎爭奪巴蜀的。這也是龐統願意跟隨周瑜,而不跟隨孫權的原因之一,周瑜在世的時候,二分天下之計,孫權採納了,但是周瑜一死。

形式和機遇都改變了,再加上魯肅的戰略規劃是聯劉抗曹,因此孫權終其一生,喪失了和曹操並立爭雄的資格。

這也是評價周瑜總是喜歡用雄姿英發的緣故,因為周瑜的戰略高度和氣魄是整個三國罕有的,魯肅和諸葛亮都說曹操是此誠不可爭鋒,並沒有單獨面對曹操的氣魄,但是周瑜有。

周瑜在算計赤壁之戰的時候,就開始算計劉備了,可惜對周瑜言聽計從的孫權,這一次並沒有聽從,周瑜的建議不是《三國演義》中的賠了夫人又折兵,而是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的軍隊。

真要這樣做,可以說劉備根本沒有翻身之地,但是孫權人小心眼不少,認為劉備可以牽制曹操,魯肅等人也是如此認為,只有周瑜一眼看出,劉備必然不會甘居人下。

孫權等人的謀劃實際上和劉表比較類似,這也是這些進取不足的主公的通病,劉表之前接納劉備,張繡無一不是想讓其作為藩籬,幫忙抵抗曹操。結果都是為他人做嫁衣,張繡雖然一度打的曹操,連曹昂、典韋都戰死,但最終還是投降。

劉備更是憑藉南郡等地,奪了大半荊州,又奪了益州,漢中,孫權眼紅了之後討要荊州,結果妹夫好言好語,就是不還,還說要打下涼州再還。

戰略高度和豪邁氣魄,以及洞察人性這是周瑜遠遠穩居東吳第一將的最大優點,甚至可以說比看誰都第二的的關羽在蜀漢,戰無不敗的夏侯惇在曹魏的特殊地位要更名副其實。

相關焦點

  • 三國第一武將成了後來的武聖,演義第一武將卻活在了虛幻之中
    但無論是哪本史書,都沒有說過三國第一武將是誰,但是從史書中的記載來看,三國正史中的第一武將,無疑就是關羽關雲長,也就是後來與孔子並列為文武二聖的」武聖「,關羽在中國歷史上的知名度,絕對處於前三的位置,沒有人不知道關羽的。 為什麼三國正史中第一武將是關羽而不是呂布呢?
  • 看三國正史回答:雙方各出八位文臣武將對決,曹魏能否吊打蜀漢?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蜀漢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三大軍師,武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虎上將,這八個人或者算無遺策,或者戰無不勝,以至於曹魏雖有諸曹夏侯五子良將,卻經常被蜀漢按在地上摩擦。但是最近評論區有一種觀點獲得了很多人的贊同:根據正史記載,如果讓曹魏和蜀漢各出八位文臣武將對決,曹魏是完全可以吊打蜀漢的。
  • 三國名氣最大的六位前將軍:東吳一人,蜀漢兩人,曹魏三人!
    一、夏侯惇(曹魏)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讓,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作為曹魏宗室,夏侯惇早在曹操起兵時就跟隨了。
  • 《三國演義》東吳四大武將排名、第四名號稱福將、第一武將難抉擇
    東吳在武將方面也確實比魏國與蜀國低上一等,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的東吳四大武將,其實也是非常驍勇善戰。我們今天按照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來排名東吳四大武將,不是陳壽先生所著《三國志》中的排名,切記。
  • 曹魏哪個文臣、武將最牛,宗廟配享及食邑數說明一切
    關於三國時期的宗廟配享,東吳、蜀漢史料記載較少,曹魏臣子配享宗廟,在《三國志》記載的頗為翔實。曹魏哪個文臣、武將最牛,宗廟配享足以說明一切。,夏侯惇,曹仁,還一個程昱,太過謹慎和嚴苛。只是,司馬懿當時已然架空曹魏,權比皇帝,司馬懿病逝後,又是司馬師掌權,更何況司馬懿還是晉高祖,作為晉的皇帝接受晉國臣子的祭祀,應排除在曹魏最牛文臣、武將行列。
  • 若根據《三國演義》給武將排名,魏、蜀、吳前十名分別是誰呢?
    出於劇情需要或者個人的好惡,作者羅貫中在書中誇大了將領在古代戰爭中的作用,把武將單挑作為了戰爭的核心,也因此,武將們的個人能力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如果我們根據小說中的表現給武將排名,魏蜀吳三國排名前十的武將分別會是誰呢?如果要說《三國演義》裡哪個武將陣容最豪華,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會同意是五虎上將。
  • 三國武將排行:關羽之子上榜一流武將,徐晃夏侯在其之上!
    這是三國排行的第六篇文章,從《三國武將排行:第一無可爭議,第三位被關羽輕視,但排名卻在他之上!》這篇開始,小編就給三國的八十多個武將排名了。重複說一遍武力值名稱吧:絕頂武將六位、超一流武將八位、一流武將十六位、二流武將二十位、三流武將三十位。
  • 曹家十大武將,誰是會是曹焱兵的第七守護靈
    那麼,你心目中的第七位守護靈會是誰呢?可以確定的是,曹焱兵的七位守護靈肯定是魏國的大將,也就是曹操手下的忠心武將。那麼,曹操手下的武將有哪些呢?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兩位武將都非常擅長千裡奔襲作戰,並且都具有一定的威名。這兩位已經出現在曹焱兵的守護靈之列了,妥妥的認證大將。
  • 《三國演義》中,魏蜀吳排名前十名的武將分別是誰?
    也正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曹操的狡猾奸詐、關羽的忠義勇猛、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都成為了後世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相比於諸侯的雄才大略、謀士的運籌帷幄,還是武將們的驍勇善戰更被人們關注,在民間,"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江表十二虎臣"等組合可謂是十分知名和被人喜愛的。那麼,《三國演義》中魏、蜀、吳各國的武將前十名是誰?為什麼這麼選?
  • 亂世王者戰爭武將之夏侯惇全面解析
    導讀:在《亂世王者》中,夏侯惇是一員紫色戰爭類武將,其地位在遊戲中與馬超、張遼同等,是非常強大的猛將。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全方位的了解一下遊戲中的夏侯惇。
  • 三國盤點榜:魏蜀吳三國中,誰是各自陣營中武將之首
    曹魏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曹操手下的武將眾多,武將實力強。曹操在曹魏陣營中,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也有八虎騎: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休·曹真02蜀漢蜀漢在三國爭霸中,偏安一隅,底盤最小,實力也是最弱的。但其前期時武將的實力卻一點也不弱。
  • 魏延,張遼,夏侯惇三人,單挑能力如何排名,誰會是倒數第一?
    在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延已經是單挑能力最強的武將之一了,鮮有對手的他在戰場上發揮極其具有威脅性。魏延的武藝實力究竟如何呢?和五子良將的張遼,曹氏嫡系武將夏侯惇相比較誰強誰弱?下面通過對比一起來了解一下魏延和其他兩人之間武藝的差距。
  • 三國最悲慘的一年:蜀漢痛失三位牛人,東吳失去大都督,曹魏更慘
    ID:shuosanguo三國最悲慘的一年:蜀漢痛失三位牛人,東吳失去大都督,曹魏更慘古代的時候,謀士和武將是對戰爭最大的影響。那麼公元220年發生了什麼呢?這一年中蜀漢失去了三位能人。關羽無疑是蜀漢的頂梁柱之一,在當時的蜀漢來說,關羽是劉備最為信任的人,每一次劉備出徵,關羽和劉備都是各帶一支軍隊出徵。三國時期的關羽就有了萬人敵的稱號,從關羽逝世後,他的威望不斷加強,到了現如今已經被尊稱為「關公」,同時受到了後人的祭祀。
  • 男兒鐵胄介青霜――淺析《三國演義》連環畫中武將戰盔的類型
    這就屬於標準配置,喜歡看三國連環畫的朋友們可以知道,像這種標準頭盔的武將有蜀漢五虎將中的黃忠、蜀漢壯年派將領魏延、東吳悍將韓當、周泰,還有袁術麾下的第一猛將紀靈等人。二、矛尖兜鍪有些武將的頭盔的形制大體上與之相似,但是沒有盔纓,而是在盔頂上加了個小矛尖。
  • 亂世王者後期最強武將 最值得培養武將攻略
    導 讀 亂世王者武將是遊戲中很強勢的選擇,武將的強勢與否在於武將的技能,武將技能升級快,等級高,那麼武將的實力就強
  • 關羽:我一個武將怎麼就成了財神爺?
    唯有關羽,明明生前是一員徹底的武將,奈何被尊為了財神? 莫非關羽真像民間故事裡寫的一樣,在早年靠賣紅棗綠豆發了一筆?可見,在關羽死後,蜀漢集團中的很多人對他並不滿意。 總的來說,剛剛離世的關羽不失為一位趨向「武力值max」的武將,這也應了諡號裡「壯」一字,但這樣的人物在三國及之前並不乏其人。單純從歷史上看,關羽此刻還並不顯眼。 舉個例子,南朝梁代著名的道士陶弘景編撰《真靈位業圖》,將數百名俗世的帝王將相神格化,其中有劉備、曹操、諸葛亮、司馬懿,甚至有徐庶,但唯獨不見關羽。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竟是他們!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無數。不過在正史中,最強大、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是這幾位。畢竟,在演義中存在一定的虛構成分。但是如果想評判正史中武將是否殺敵多,就應當滿足兩點,一是參與的戰爭較多,二是實力高強。所以,在三國正史的武將當中,誰是殺敵最多的呢?
  • 三國的眾武將中,有哪些勇猛無比,稱得上「拼命武將」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武藝高強的戰將,如叱吒天下的呂布,威震華夏的關羽,好勇鬥狠的夏侯惇,悍猛敢戰的周泰等等,比比皆是。但是,當遇到強敵的時候,大多數戰將往往還是「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要說敢於玩命的武將,真是不多。咱們舉出幾個以「悍勇」聞名的幾位猛將。
  • 三國的眾武將中,有哪些勇猛無比,稱得上「拼命武將」?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武藝高強的戰將,如叱吒天下的呂布,威震華夏的關羽,好勇鬥狠的夏侯惇,悍猛敢戰的周泰等等,比比皆是。但是,當遇到強敵的時候,大多數戰將往往還是「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要說敢於玩命的武將,真是不多。咱們舉出幾個以「悍勇」聞名的幾位猛將。
  • 三國演義中一百零八位武將武力排行榜(十)
    諸葛亮臨終前遺命楊儀統兵,魏延對此不滿,於諸葛亮病逝後率軍反攻楊儀,而楊儀則根據諸葛亮的遺計挑釁魏延,魏延大喝一聲"誰敢殺我"後被潛伏在一旁的馬岱所殺。勇名:如關雲長模樣,武藝獨魁;孔明稱魏延勇烈,敵人皆懼;馬岱恭維魏延武藝過人,智勇足備,兩川之士,誰敢敵手;劉曄謂曹操稱西蜀有關、張、趙雲、黃忠、馬超、魏延等,勇冠三軍而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