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 通訊員 劉元平
以城市主要道路為景觀走廊軸線,即墨已建成17處公園遊園,實現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今年,即墨還將建設3處公園遊園,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
據了解,2017年8月,即墨區開啟了「品質即墨」綠化提升工程帷幕,通過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多向輻射,打造以主出入口及城市主要節點為景觀亮點,以城市主要道路為景觀走廊,並向城市片區輻射的城市綠網體系。經過三年的綠化提升,規劃建設了環秀湖公園、汽車城公園、峴山公園3處大型公園,改造提升了盟旺廣場等4處公園和廣場,建設提升了安居廣場等14處規模適度、功能適用、景觀宜人的街頭遊園及節點綠地,新增綠化面積180萬平方米,實現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今年,即墨區將規劃建設3處公園遊園分別為流浩河三路遊園、萃英公園一期、保利堂頌項目遊園,其中,萃英公園和流浩河三路遊園已開工建設。
城市主要道路是提升城市品質重要載體,盛夏的即墨鶴山路綠樹成蔭、鮮花簇擁,成為城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鶴山路是城區道路綠化提升的縮影,目前已經完成綠化提升的道路已達69條。」即墨區住建局園林環衛服務中心副主任馬振華介紹,綠化提升行動中,像鶴山路、藍鰲路、墨城路、淮涉河二路為主的城市景觀軸線,打造整潔靚麗的景觀迎賓大道;對次支道路的綠化建設及提升,則以加強景觀設計、提高綠化標準為主,加大了綠籬、綠牆、花牆等圍合建設,打造「一街一景」。
近年來,隨著即墨區城鎮化的逐步推進,湧現出古城片區、順河片區、商貿城片區、汽車城片區等一系列具有即墨特色文化的重點區位,綠化提升密切配合、反映區位特色。在古城片區,大量運用盆景式園林景觀、中式亭廊、景牆等景觀設施,延伸文脈,營造出具有即墨傳統文化與城市商業相融合的特色景觀片區。汽車城片區則以汽車主題公園為中心,採用樹陣、多層次綠化等手法,營造疏密有致的綠化空間,塑造現代雕塑,體現現代工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