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那點事兒
我們有趣又有料~
10秒短視頻,1900萬播放量
這是小金第一書記
帶領全村脫貧致富的故事
▼
視頻轉自2019年12月11日《晚間新聞》
但這個網紅書記的脫貧路
卻有點與眾不同
它不在地面上,而在高高的雲端
不信?你看
火了,10秒視頻獲千萬關注
這段視頻拍攝地位於阿壩州小金縣老營鄉一個叫麻足寨的地方。畫面裡,海拔3200米的馬路邊,一張方桌支起,飯菜上桌,遠處則是翠綠的蒼山,層疊的梯田,飄浮的雲霧,被網友們稱為「雲端餐廳」。
視頻的拍攝者叫張飛,今年33歲,是安徽人,2003年當兵來到四川,2016年成為阿壩州小金縣老營鄉的扶貧第一書記,最開始駐村的地方在小金縣甘家溝村。
甘家溝村地處半山腰,村民主要靠種植、養殖來維持收入,還有就是外出務工。但村民的種植養殖產品換成錢的卻並不多,有的村民家臘肉掛了3年卻找不到銷售渠道,資源變不成錢,這讓他很著急。
2016年,安徽老家的弟弟前來探親,為張飛支了一招:拍視頻在網上幫村民們賣山貨。
於是,張飛開始自學視頻拍攝剪輯,16年11月上傳了他的第一個短視頻作品。慢慢的,他的視頻在網絡上受到無數網友喜愛,這讓張飛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搞旅遊肯定沒問題,並且已經有很多網友想要來到這裡了。」
在張飛的短視頻帳號裡,共有百餘個短視頻,記錄著麻足寨的美麗風景、土特產製作,以及這個「小山頭」上的「雲端餐廳」。關於「雲端餐廳」的視頻畫面十分簡單——同樣的位置,同樣的餐桌,幾個人圍坐一起吃著飯菜,有時搭配的背景音樂甚至都是同一首。但視頻的播放量卻幾乎都在百萬左右,足見其關注度。
「網絡的確很強大,讓更多人知道了這裡。」對於網友的關注,張飛很是欣喜,「這裡真的非常漂亮,道路也是暢通的,如果能夠讓更多網友關注這裡,來到這裡,對於這個村的經濟發展肯定有很大幫助。」
張飛和妻子在家門口一起看風起雲湧吃早餐
網友口中的「雲端餐廳」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忘憂雲庭。張飛介紹:「我之所以會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到這個地方,就能忘掉所有的憂傷與煩惱,雲彩盡收眼底,這是真真切切的,每天看到浮雲。」
網紅書記,脫貧致富見成效
張飛2016年成為老營鄉扶貧第一書記。他坦言剛到村裡時,也非常焦慮,「也有不習慣,天天在想如何才能讓村子發生變化。」
視頻小火之後,張飛便堅持下來,要把當地的情況持續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上。
張飛在平時工作生活中經常地使用網際網路宣傳麻足寨的美食美景。
張飛的堅持有了成效。視頻越發越多,關注度也不斷增大,視頻的播放量從最初的幾百、幾千到後來幾萬、十幾萬,再到現在,每一條視頻幾乎都能達到近百萬的播放量,並且收穫了58萬名粉絲。
遊客在「雲端餐廳」吃飯
最為直接的成效在於,視頻真的對村子產生了影響。張飛介紹,不管是甘家溝村還是麻足寨,村民家裡囤積的臘肉很快就被網友買光了。
另一方面,在「雲端餐廳」被關注後,不斷有遊客希望前來觀光。張飛說,因接待能力確實很有限,縣裡也在做計劃,「下一步可能會打造民宿,讓遊客有更好的體驗。」
張飛在錄製妻子切臘肉的小視頻,網絡讓山裡的特產不愁銷售。
村民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變化。冷定軍是甘家溝村村民,此前也曾在當地擔任過村主任,在他眼裡,張飛「是個非常能幹的人」,「他來了後,村裡的雞圈、豬圈都修了起來,旅遊也搞了起來,農產品銷售也很好,這些都多虧了張書記。」
麻足寨海拔 3200 多米,從峽谷到山上落差有 1000 多米
麻足寨村民陳忠建更是改變了外出務工的計劃,留在當地搞起了養殖。「張書記來了之後,拍了很多視頻,關注度很高,農產品銷售也有了新途徑,另外有不少人來看風景了,人多起來了就能帶動村裡發展。」
如今,甘家溝全村26戶109人已經全部脫貧。2019年,通過網絡扶貧幫助村民銷售蘋果11000斤,增收55000多元,銷售松茸300多斤,增收6萬多元。不僅農產品銷售有了新途徑,今年還有200多名網友慕名前來旅遊,這也為甘家溝村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未來,一切都有可能
對於未來,張飛有一個更大的計劃。
張飛說,麻足寨有一定的基礎,「這裡距離縣城只有12公裡,從山上到主路也只有6公裡,交通還算不錯。既遠離喧囂,又不脫離城市。另外,這裡海拔3200米,可以看見對面的山,能見度很高,浮雲盡收眼底,植被也很好,後山有很多野生菌,松茸就出在我們這裡。加上水、電、網絡已經通暢,它的發展是必然的。」
再者,在農產品土特產方面,張飛說,一開始並沒有想到短視頻會有如此效果,而現在,粉絲量上來了,村裡計劃成立一個專業合作社來養豬,製作臘肉,註冊商標和臘肉加工坊。「目前,一個浙江企業投入30萬元的臘肉燻制坊,正在籌備建設中。」
張飛介紹,任職扶貧第一書記這幾年,通過大家的努力,村裡的住房和收入都有改善,村子也已基本脫貧,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改善集體經濟和第三產業。「讓它持續發展,持續增收,不僅要把土特產銷售出去,還要通過自媒體的宣傳,讓更多人來旅遊,穩定增收。」張飛說,「我們計劃要有一個統一的品牌,這樣才能走得長遠。」
付利川是阿壩小金縣老營鄉黨委書記,在他看來,張飛在扶貧書記的崗位上「非常踏實,也很有情懷」,「他給鄉村發展帶來新思維。」
付利川介紹,張飛已幫助麻足寨實現了很好的發展。「他採取的方法十分有效。在傳統的方式方法上,拓展了一些網絡平臺,確實帶來了很好的效益。」
付利川說,下一步也準備農旅結合,把這個地方推廣出去,「讓我們的農產品有更好的銷量。這樣,村民務工也好,或者其他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收益。」
另一個讓付利川感動的地方在於張飛對待村民的情懷。他舉例說,在甘家溝村駐點時,村裡有一個貧困戶孩子,雖然年紀已有20多歲,但智力發育不好,也從沒有出過遠門,「張飛還曾自己出資,帶著孩子到成都見世面,安排孩子在小金的餐館做服務員,還給他買衣服鞋子,比對自己的孩子還好。」
如今,在張飛的帶領下,村子發展越來越好,他表示:未來我們這個地方如果招商引資,建上新公房或者木屋,一些高端式的旅遊體驗活動,老百姓收入增加的渠道就拓寬了,一切都變得有可能。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