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波說
近日,「福布斯2020年馬來西亞50大富豪排行榜」出爐,97歲「糖王」郭鶴年以115億美元,連續20年蟬聯榜首。
首富福建人,泉州人霸屏,這份榜單中有5個泉籍富豪/家族,一位是劉德華妻子朱麗倩的舅舅。
大馬富豪平均縮水7%,最嚴重的是大眾銀行鄭爺爺
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左)
2020年大馬首富,還是郭鶴年,上榜身家115億美元(約合803.05億元人民幣),連續20年蟬聯榜首。
郭鶴年,有「世界糖王」之譽,生於1923年,是福建移民「二代」,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他的祖籍是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
郭鶴年,著名閩商,也是一個商界傳奇人物,旗下商業滲透到全球各個地方,除了糖王外,他也是「香格裡拉酒店之父」。如今,郭鶴年家族的核心資產大部分在香港,在香港擁有大量的豪宅、商場、酒店、辦公樓。
郭鶴年家族旗下,有三大財富「陣地」。在馬來西亞,主要以「郭氏兄弟」為主;在新加坡,以「郭(新)有限公司」為主;在香港,主要是嘉裡集團,這也是郭氏家族商業王國的最大部分,其中包括郭鶴年、郭孔豐叔侄親手締造的食用油「金龍魚」品牌。
大眾銀行創辦人兼主席鄭鴻標
受馬來西亞經濟放緩,加上近期又受新冠疫情及國家政治動蕩等多種因素影響,大馬50號財富連續第2年降低,他們的財富總值為790億美元,約合5513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度降低了7%。
過去一年,榜單中有4名富豪的財富縮水超10億美元,首富郭鶴年就是其中之一。在「2019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郭鶴年家族上榜財富為128億美元,今年縮水了13億美元。
新出爐的福布斯大馬50豪榜中,銀行業大亨鄭鴻標,由上個年度的第3位排名退至第5位,同時他也是財富縮水最嚴重的大馬富豪,今年上榜財富為48.5億美元。
鄭鴻標,是大眾銀行創辦人兼主席,生於1930年,屬馬,很湊巧的是,他創辦的大眾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時,是36歲,那一年也是馬年。在業內,鄭鴻標被稱為大眾銀行鄭爺爺,從他於1965年12月30日創辦大眾銀行那一年算起,到2019年1月1日正式退休,他為這家馬來西亞「最佳銀行」整整服務了54個年頭。
鄭鴻標和李嘉誠是老鄉,祖籍廣東潮州(潮安),他是移民「潮二代」,生於新加坡東海岸,在當地的英華學校讀書。
鄭鴻標,被稱為東南亞潮汕人最勵志「打工仔」,他6歲喪母,一生只知道「苦幹」,做過廚師,賣過鐘錶、眼鏡、水果;他於1950年進入銀行業,從職員幹起,一路升任主管、總經理,再到掌舵馬來西亞第二大銀行,他的奮鬥和拼搏從來沒有停下來過。
利星行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楚群
榜單中,影響較大且財富縮水10億美元的另二位富豪,分別是林國泰和劉楚群。
劉楚群和鄭鴻標同是潮汕人,且是同鄉,現為利星行集團董事局主席,他的祖籍是廣東潮州市潮安區歸湖鎮龍溪村,叔叔是馬來西亞「沙巴木材大王」、「沙巴可可大王」劉玉波。
大馬拿督劉玉波於2008年逝世,享年92歲,遺下至少60億元資產。在劉玉波晚年時,其侄兒劉楚群接棒了他在中國臺灣及中國內地代理奔馳汽車的公司董事長職務,後來成為劉玉波的遺產執行人,並由劉楚群來領導經營劉氏家族生意。
2019年「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持續發酵後,令西安利之星幕後的低調、「悶聲發大財」的劉楚群家族浮出水面。就規模而言,劉楚群家族旗下的利星行,是全球一家最大的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經銷商集團。
馬來西亞雲頂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國泰
另一個財富縮水10億美元的大馬富豪,是馬來西亞雲頂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國泰,上榜身家為32億美元,他也是受疫情衝擊影響最大的大馬富豪之一。
很多人喊子承父業的林國泰為「大馬賭王」,可他卻喜歡大家叫他「郵輪之王」。
林國泰,生於1951年,他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他的父親就是「大馬賭王」、著名的馬來西亞雲頂渡假村創辦人林梧桐。傳奇華人企業家林梧桐,曾為馬來西亞首富,他的祖籍是福建省安溪縣蓬萊鎮聯中村,林國泰是林梧桐之次子。
林國泰,1975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獲土木工程系學士學位,第二年正式進入父親林梧桐創辦的雲頂集團。從上世紀80年代起,林梧桐家族的海外業務由林國泰負責向外拓展,初試鋒芒的他出手不凡。林國泰在巴哈馬及澳洲開設賭場、酒店、遊樂場等,開業一年就盈利1億令吉,18個月後高價轉售予日本公司,獲利頗豐。
2000年,麗星郵輪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二年後收購挪威郵輪公司(NCL),成為全球第三大郵輪公司,航線遍及全球。麗星郵輪創辦於1993年,當年林國泰提議父親買下兩艘郵輪,耗資16250萬美元。
2002年,林梧桐將雲頂有限公司及名勝世界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的職位交棒予林國泰,當年林梧桐如是說:「我很樂意讓國泰這個能幹、深謀遠慮、具有自己風格的企業家,繼續把我一生的事業發揚光大,我相信他會證明自己是我出色的接班人。」
2003年12月底,林國泰正式接班,從父親手上接過雲頂集團董事主席等職務,並出任名勝世界董事主席等職務。
金界控股創辦人兼執行長曾立強
福布斯2020年馬來西亞富豪榜「TOP10」富豪榜,上榜富豪分別為郭鶴年(Robert Kuok)115億美元,郭令燦(Quek Leng Chan)97億美元,阿南達·克裡斯南(Ananda Krishnan)59億美元,曾立強(Chen Lip Keong)53億美元,鄭鴻標(Teh Hong Piow)48.5億美元,李耀祖、李耀升兄弟(Lee Yeow Chor & Yeow Seng)48億美元,林國泰(Lim Kok Thay)32億美元,管寶強、Koon Poh Ming & Poh Weng家族30億美元,關錦安(Kuan Kam Hon)28億美元,劉子君(Lau Cho Kun)23億美元。
這當中,金界控股創辦人兼執行長曾立強和另外一位馬來西亞富商關錦安,無疑是財富贏家,別人身家低於去年同期,他們卻「逆勢而上」,成為大馬50富豪榜上身家上漲最顯目的富豪家族。
由關錦安控股的Hartalega Holding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腈手套製造商。
曾立強,今年是首度闖入榜單前5名之內,在湄公河靠賭船起家的曾立強,現為金界控股創辦人兼執行長,有「柬埔寨賭王」之稱。曾立強旗下上市公司「金界控股」,近年來整體博彩收益均呈現較好的增長態勢。
金界控股持有直至2065年的賭場執照(為期70年),以及為期41年的賭業專營權。同時,柬埔寨政府規定,除了金界之外,金邊方圓200公裡內都不能設有任何賭場,換句話說,在柬埔寨的博彩業,曾立強冠壓群雄,毫無競爭對手。
馬來西亞最富50人,泉州人霸屏,一位是劉德華妻舅
丹斯裡郭令燦(左)
福布斯發布《2020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上,泉州人霸屏,有5個泉籍富豪/家族進入榜單。
其中,豐隆銀行掌舵人郭令燦,排名第2;擁有工業氧氣集團的李耀祖、李耀升兄弟,名列第6;雲頂集團的林國泰排名第7;成功集團的陳志遠,排在第23位;東方實業的駱堅聰,位列第39位。
郭令燦,生於1944年,著名的華人企業家郭芳楓之侄,他的父親是豐隆集團創始人之一的郭芳來,出生於新加坡。郭令燦,原籍為福建廈門的同安區(當時,父親赴南洋創業時,彼時隸屬於泉州府)。
一張半價船票獨闖南洋 ,「亞洲十大首富」之一豐隆家族,曾一度稱雄半個東南亞。新加坡豐隆集團,是現今新加坡房地產、酒店投資、乃至銀行與金融服務的標杆企業之一,也是一個「富過三代」家族,旗下在美國、英國、新加坡及香港有上市公司10多家,更值得一提的是,該集團擁有的國際酒店多達100多家,如希爾頓飯店等。
馬來西亞華人企業中第三大跨國、跨行業集團的馬來西亞豐隆集團,是從新加坡豐隆集團脫離出來的。豐隆集團創始人郭芳楓,老家是廈門同安蓮花鎮澳溪村石佛,村口有座古塔,塔頂「安樂村」三個字,是朱熹手書墨跡影刻的。
為躲避禍亂,1928年初,年僅16歲的郭芳楓決定「下南洋」。當年,他花了8塊銀元,買了一張半價船票,身上帶著一卷草蓆、一條被單,還有父母「出人頭地」叮囑,從廈門登上了英國「大馬鴨家」號輪船,南下新加坡。
李深靜(右1)在永春八中
「第一次回來是和我叔叔、堂妹一起回來的,到永春是凌晨兩點多,吃了碗面線湯就回去了。那一回,老家人希望我們能為家鄉做點事,我就說修橋鋪路是首要的,只有交通好了,其它的才談得上。」
1993年,馬來西亞著名華人企業家、有「棕櫚油之王」美譽的IOI集團和IOI產業創辦人李深靜第一次回家鄉福建永春,日後回憶時說了上述這段話。
2012年2月,李深靜攜夫人孔美群、長子李耀祖、幼子李耀升等家族成員及朋友共19人回鄉謁祖,在修葺一新的祖屋裡,李深靜動情地說:「回來看看真的很安慰、很溫馨。無論身在何方,家鄉一定不能忘。」身在異鄉,情系桑梓,多年以來,李深靜常憶起母親李劉京「做好人,行好事」教誨,為了彰顯孝道,在他及子女所捐建的建築中,多以其父或其母的名字命名。如永春八中「李劉京禮堂」、永春二中 「劉京科技樓、永春職業中專學校「光邦科技樓」等。
李深靜先生祖居地清田樓
2019年6月1日晚,馬來西亞著名華人企業家李深靜去世,當月3日,是他80歲的生日。此前,其旗下的IOI集團和IOI產業兩家上市公司曾於去年5月31日發布文告,宣布他將於生日當天正式退休。
宣布退休決定時,李深靜的長子李耀祖和次子李耀升分別為I0I集團和IOI產業的執行長。最新的福布斯大馬50豪榜,子承父業的李耀祖、李耀升兄弟,上榜財富為48億美元,列榜單第6位。
「桃溪水流過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李深靜生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縣,幼年家境貧寒,白手起家創業,一手棕櫚油產業,一手房地產,人稱「棕櫚油之王」的李深靜,其產業涵括棕櫚油、地產、化工等領域,在廈門等地也有多個投資項目。儘管出生在馬來西亞,也沒有在永春東關外碧村生活過,但他對故土飽含著太多的深情厚意。
李深靜,祖籍福建省永春縣東關鎮外碧村,其祖父早年從永春老家南下馬來西亞謀生,到他這兒已是第三代了。
李深靜家族旗下的IOI集團,早年從事房地產及工業氧氣,後來發展油棕業,已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種植業上市公司。「他的棕油園有兩個新加坡的國土大,每天要坐飛機去巡視園丘。」這是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主席丹斯裡拿督方天興的評點。
李耀升、楊美盈伉儷在永春東關橋
「好柴流不到東關橋」,這是孩童時代的李深靜聽長輩常說的一句家鄉話。東關橋,是永春一處名勝古蹟,又稱「通仙橋」,有800年歷史。
2019年6月22日,李深靜次子馬來西亞IOI地產集團執行總裁李耀升,攜妻楊美盈回鄉謁祖,還實地察看了東關橋等地。他的父親李深靜於6月1日晚因病逝世,生前原定去年6月份回鄉,僅隔21日,李耀升承父之志,再次踏上了故土。
2016年9月,受超強颱風莫蘭蒂的影響,東關橋中段部分曾被洪水衝垮;李深靜在重修東關橋時,因母親劉京在世時也很想帶他回家鄉看看東關橋,李深靜還特地在橋邊建「劉京紀念亭」。古詩云「桃谷尋源路不迷,垂虹人渡石林西」,對於永春人來說,見到了東關橋,就是回到了令自己魂牽夢繞的家園。
身處異鄉,始終戀祖愛鄉,這是很多事業有成的海外成功人士難以割捨的情緣,總是想著給故鄉做點好事。
文秀集團駱堅聰拿督
位列富豪榜第39位的文秀集團駱堅聰拿督,上榜身家3.55億美元。
駱堅聰,祖籍福建泉州惠安,2012年受封賜「DMSM(馬六甲勳章)拿督」勳銜,他是已故駱文秀家族事業的第三代繼承人。2014年12月底,時年71歲的家族二代掌門人、東方實業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拿督斯裡駱清燕宣布退休,她的職務由其侄兒拿督駱堅聰接替。
駱清燕,於1987年起受委為東方實業董事,1995年起接掌集團主席,其父親、一代始創人已故丹斯裡駱文秀,被稱為馬來西亞「本田大王」(Honda King)。2015年1月1日起,時年39歲的駱堅聰由之前的副主席職位,升任東方實業主席兼執行董事。
據東方實業此前致給大馬交易所的文件顯示,駱堅聰家族透過文秀私人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私人擁有公司,持有該集團超過半數的股權。當時,從第二代交棒予第三代掌舵時,除駱堅聰為第三代掌舵人外,其表姐、比他大10歲的駱清燕女兒陳慶輝,也受委為執行董事,她也是東方實業集團董事經理拿督黃臨江的外甥女。
創始人駱文秀,1916年生於泉州市惠安縣張坂鎮,13歲漂洋過海到馬來西亞檳城打拼。最初,從汽車修理學徒做起,後來他轉賣腳踏車、輪胎及摩託車零件等,靠二手車生意發家的駱文秀,在大馬販賣本田摩託,被稱為馬來西亞摩託車大王。1958年他創立了實業集團,步入房地產領域,是檳州最早的發展商之一。
駱堅聰,曾於澳洲墨爾本RMIT大學深造,主修產業估計,2000年學成後回到馬來西亞,開始協助打理家族事業。作為第三代繼承人的拿督駱堅聰,自從承接「東方實業」後,「蕭規曹隨」並無太多變革計劃,和其家族一貫的「默默耕耘」低調風格是一致的。
維邁公司創始人、成功集團主席陳志遠
今年的福布斯大馬富豪榜上,維邁公司創始人、成功集團主席陳志遠上榜身家為7.5億美元。
在馬來西亞,陳志遠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他的家族旗下,擁有成功集團、成功土地集團、成功體育博彩集團、DiGi電訊公司、馬來西亞在線公司、環球零售公司等諸多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業務領域涉及地產業、博彩業、股市經紀、製造業、貿易、公用設施、保險業、電訊技術及電信業等。其中,成功集團為馬來西亞當地五大企業之一。
對於大多中國人來說,陳志遠或許因香港明星劉德華的關係而出名,他是劉德華妻子朱麗倩的舅舅。
陳志遠,和IOI創始人李深靜一樣,也是永春人,他195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祖籍是福建泉州永春桃城侖山村。桃城,是永春縣城所在地。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陳志遠的祖父為了「討生活」,從永春下南洋,最初,他與很多永春人一起,進山林割橡膠,後來才開了客棧,開始從商之旅。到陳志遠父親這一代,已是工程承包商。
但陳志遠算不上「富二代」,他是白手起家的。到陳志遠17歲時,陳父生意失敗,留給陳志遠最大的傳承資產僅剩下二個字:打拼。
2016年10月,陳志遠攜母親(前排左1、左3)及家人首次返鄉
2016年10月,馬來西亞成功集團創辦人、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名譽會長丹斯裡陳志遠攜親回家鄉永春謁祖。當時,和他首次回桃城老家的還有90歲高齡的老母親,他兒子陳永欽、陳有民、陳有江、陳有良,侄女陳婉婷等也隨行返鄉。
陳志遠有11個子女,「為善最樂」,他是《福布斯》亞洲48位慈善英雄之一。陳志遠說,有生之年他打算捐出一半的家財給不同的慈善機構,去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說自己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常說要懂得回饋社會。
陳志遠的祖籍地永春縣桃城鎮侖山村,雖屬於城關地界,但離縣城有13公裡。可就是這個相對偏遠的山區村落,在海外的僑親有4000多人,主要居住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如陳志遠、陳志成兄弟,就是當地的知名鄉賢。
陳志遠,是馬來西亞引進麥當勞、7-ELEVEN、星巴克等國際消費品牌「第一人」,他的第一桶金,與麥當勞的故事有關。1973年,21歲的陳志遠給位於美國的麥當勞總部寄去第一封信,請求獲得麥當勞在馬來西亞的特許經營權。「那時的我太年輕了,他們拒絕了我的請求。」陳志遠日後笑著回憶說。到了1980年,也就是他28歲的時候,終於獲得了麥當勞在大馬的特許經營權。毅力與堅持,是陳志遠等大馬閩籍大佬成功的要素之一。
很長一段時間,陳志遠的母親有個外號,叫「賣麥當勞的陳志遠的媽媽」。後來,陳志遠轉型時出售了其麥當勞特許經營權,母親常常與人說:「我走到哪兒,都有人說那是賣麥當勞的陳志遠的媽媽,我受不了了,就讓兒子把它賣掉了。現在想起來很後悔啊,那是一樁很好的生意。」「都是因為我!兒子又很孝順。」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