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刷單2.0版:佣金到手,訂單退清

2021-01-08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作者:木子 ,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最近,微博上流傳的一則信息引發了許多網友熱議。

一家企業通過直播賣貨,約定坑位費 8 萬元,佣金比例為25%。因為直播當晚主播為企業帶貨 40 萬元左右,企業核算成本後發現還略有小賺,次日便與直播機構結清了佣金。

但是結帳之後,原本通過直播銷售的商品(訂單)陸續退貨。最終統計後企業發現,退貨的訂單數額高達 37 萬元。

這就不是尷尬不尷尬的問題了,這是有鬼。

你可能會認為,這又是一個灰產刷單的老套路,可是在仔細了解後,我們卻發現了一些新鮮事兒……

一場直播九成退貨的背後

就這一事件,懂懂筆記諮詢了幾家知名MCN機構。有機構表示,直播賣貨的退貨率在四成以內都屬於正常,部分性價比低的商品,退貨率甚至會高達七成左右;也有機構認為,正常的直播帶貨,只要商品沒有太大的瑕疵,退貨超過40%肯定就有「貓膩」。

那麼,廠家直播後遭遇超高的退貨率,原因究竟是什麼?

「疫情之後許多企業都在做直播,不做的話會擔心落後被淘汰。」

廣東中山某小家電生產廠的負責人霍剛(化名)告訴懂懂筆記,這一帶的很多小家電廠家現在幾乎都在做直播。除了幾家有實力的工廠是自建直播團隊,其餘大部分都是與MCN機構合作進行直播賣貨。

他原以為工廠的商品能藉助網紅直播渠道銷往全國各地,可幾場合作下來,霍剛無奈地發現,折騰半天基本上都是在賠錢賺吆喝。「如果直播能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即便賣不動貨我也認了,可是……。」

沒錯,尷尬就尷尬在「可是」上了。

最近一次直播後,霍剛和熟悉的幾家工廠負責人都遭遇了大面積退貨的問題。而且退貨的時間節點,和上述的網傳事件相似,幾乎都是結清佣金後不久就出現大量退貨申請。

「早在三月初,工廠就開始與MCN機構合作通過直播賣貨,前幾次還真沒發現這個現象。」霍剛透露,在和機構合作了一個月後發現直播賣貨的銷量並不理想,他便暫停了合作。

但是近一個月來,隨著周圍做直播賣貨的廠家越來越多(有的據說賣得相當火爆),他又有些按捺不住了。恰好有一家MCN機構主動聯繫他詢問合作需求,給出的網紅名單還實力不俗,他便決定再次試水直播賣貨。

「相比以往的合作,他們(MCN機構)開出的坑位費不算太高,只要三千元,並表示可以讓我先觀摩觀摩直播的效果。」

盛情難卻,霍剛在機構的推薦下觀摩了兩場網紅賣貨直播。一看之下他的心裡就起了波瀾:這幾位網紅確實厲害,無論是觀看量,還是帶貨商品的銷量都相當可觀。

雖然機構提出直播帶貨的佣金比例為25%,他還是決定放手一搏。

「小家電薄利,25%的佣金可以說是虧錢賣,對方還要我們降價,但是想著賺個知名度也行吧。」果不其然,就在首次合作的當晚,直播時機構推薦的網紅賣出了二十餘萬元商品。這比第一季度工廠出貨的總額還高出了不少。

第二天,霍剛一方面增加人手加緊生產,另一方面追加了直播的場次。但是,MCN機構告之如果追加新場次,先要結清上一場直播佣金,「我大致算了下,賣貨佣金不到六萬元,也不算什麼大數目。」

為了繼續合作,興奮激動之下他二話不說就給機構結清了第一次直播的佣金,機構也答應儘快追加新的直播場次,並表示會推薦另一位更受歡迎的網紅。

但是一個小時後,「狀況」就出現了。在給機構劃帳付清佣金後不久,工廠網店的後臺就開始陸續收到退貨的申請。

「網上賣貨遇到退貨也很正常,做電商活動經常有退貨的。當時我也沒有細想。」可是到了當天晚上,退貨的比例佔到了訂單的九成,有些甚至是已經發了貨的訂單,弄得在線售後人員手忙腳亂、怨氣衝天。

此時,霍剛覺察不對勁了。

他立刻致電合作的MCN機構項目負責人,但對方的解釋卻讓霍剛更為惱火。對方表示只對直播過程中的銷量負責,後續的退貨肯定是因為廠家商品的問題,或是產品力有限、性價比太低,顧客下單後感覺不划算才會退貨,廠家需要好好反思這個問題。

鬧了半天,這事兒成了廠家的鍋。

三天後的最終統計結果,申請退貨的金額將近十九萬元,等於賣貨的流水只有兩萬出頭。

霍剛讓售後挨個聯繫買家詢問退貨原由,基本沒有得到任何回復。整場直播忙了個底朝天,如果算上付出去的佣金 6 萬元,還虧了近八萬元。產線趕緊停機不說,還留下大批的庫存,徒增資金壓力。

那麼,這次直播合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先刷後退」拿佣金拜拜

「退貨比例超過30%,就可以說不太正常了。」

在杭州一家MCN機構從事直播策劃工作的于敏(化名)告訴懂懂筆記,在正常的賣貨直播中,主播都會儘可能完整的展示銷售商品的賣點,也會著重強調價格的優勢。很多消費者會因為直播折扣(超低)價的刺激衝動下單,有一部分可能在直播之後感到後悔並退貨,但比率不會太大,「如果有超過三成的退貨率,我覺得商家該思考的並非是自家商品,而是合作機構有沒有貓膩。」

「這一段時間,我已經聽到好幾位新客戶抱怨遭遇了直播後大比例退貨的事情。」在和這些客戶溝通時,于敏發現發生大面積退貨的合作方都是小機構,尤其是一些初創的MCN機構。

她告訴懂懂筆記,近期由於許多企業熱衷通過直播帶貨和清庫存,那些正規的、有一定規模的MCN機構目前都「排滿了」檔期, 「上架(坑位)費也在水漲船高,這些機構不會求著客戶合作做直播帶貨。」這種情況下,有部分商家(企業)開始另尋出口,與一些主動上門或者宣稱隨時可以安排直播的MCN機構開始合作。

于敏透露:部分小型MCN機構甚至以低坑位費、不收坑位費為由頭,吸引商家試水與之合作。有的更是號稱可以對商家的直播銷量負責任,「我從業近四年,就沒聽說過主流的MCN膽敢保ROI的。」

有幾家新客戶在交流中透露,這些小機構都會提出請商家觀摩直播,了解銷量的情況,以便增強合作信心。大多數商家一看到低坑位費、零坑位費,只是佣金高一些,但銷量驚人之下,都會立即與機構開始合作。

「其實,無論是(觀摩)直播的銷量還是商家直播商品的銷量,都可能是(機構)刷來的。」于敏透露,由於目前電商刷單存在風險,有部分電商刷單的團隊開始轉向與MCN機構合作,這也造就了一些新的套路。

利用電商刷單的方式刷直播銷量,對於小規模的MCN機構有很大難度,因為他們不具備大量刷單的資金實力,而基於「分帳」合作,這些小機構就有底氣了。「商家試看後發現,哇塞!這家機構直播賣貨的銷量這麼可觀,於是就會降低戒備心。而一旦為了儘快推動下一輪合作,廠家都會很爽快地結清佣金。」

在于敏看來,即便是有習慣拖欠供應鏈貨款的商家,在驚人銷量面前也會忘乎所以,不會拖欠機構的佣金。

「既然是刷的單,在賺到了商家的佣金之後,灰產肯定是要退貨的,因此才會產生大比例、集中式的退貨高峰。」于敏表示,為了避免產生額外風險,機構和刷單團隊在商家支付成交的佣金之後,都會馬上進行退貨,然後瓜分商家支付的直播佣金。對於機構、刷單團隊而言,賺商家佣金才是這個「直播遊戲」的關鍵。

 「有的小團隊甚至是全部申請退貨,一丁點都不留,吃相特別難看。」

即便有一些數量不多的留存,或是無法申請退貨的商品壓在手裡,機構也會以低於市價的二手價格賣出,成本上也不太虧,畢竟賺的佣金才是大頭。

通常情況下,由於商家是心甘情願合作,或者是對直播帶貨的「規則」不了解,最終只能自認倒黴。

「有時候,小團隊直播甚至連真實的觀眾都沒有,成交和觀眾人數全是刷的。」于敏透露,通過刷單、退貨賺取直播佣金的模式,很可能正在成為部分小微機構牟利的重要手段。

直播「刷單」也在不斷升級

「現在只刷流量(觀看),是騙不來企業進行合作的。」

同樣從事直播策劃的張磊(化名),最近剛剛從一家MCN機構離職。他告訴懂懂筆記,自己是看不下去「跑掉了」,原因是MCN機構採取的一些下作手段,讓希望在直播策劃方面有所建樹的他感到迷茫。

張磊坦言,如今無論規模大小,MCN行業直播賣貨時刷流量、刷觀眾已是公開秘密。尤其在直播領域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除了個別頂尖的團隊和機構,不刷量的話數據會很慘澹,大多數MCN很難吸引到商家合作。

尤其是現在有許多商家、企業不再盲目迷信直播間的觀眾量,而是更在乎直播的實際銷量。

張磊坦言,一開始MCN刷銷量都會事先知會合作商家,畢竟刷銷量是引發從眾效應的一種手段,商家為了轉化也都會默許,雙方是共同做量。「有時刷了一百單,都不見得有一位真實買家下單,還好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隨著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有些MCN機構開始在這方面動腦筋了。

「我們做直播策劃的壓力很大,有時精心的策劃案實施後也不一定會有轉化,管理層也會認為這樣不划算。」張磊表示,正因為如此,除了部分頭部機構,許多排名靠後的機構開始借刷銷量方式,賺取佣金之後再退貨。

在這些MCN機構眼裡,與其花大量的心思做直播策劃和實施,不如直接刷轉化銷量,讓小白商家看到「直播成果」後儘快籤單。

「現在那些大明星、大作家下場做直播,銷量都十分的慘澹。這麼多機構旗下的小網紅,怎麼可能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銷量轉化能力呢?」

他以之前所在的直播機構舉例,從今年四月初開始,公司基本上不再投入直播策劃、流量資源以及外宣工作精力了,所有合作都是靠群控刷單機構用刷量、刷單予以支撐。

「很多中小企業都不懂直播,一看到極低的坑位費,很快就能吸引過來進行合作。」張磊坦言,直播機構原本的計劃是做「一錘子買賣」,丟了口碑也無所謂。沒想到的是,業務做了兩個多月,居然有五分之一的商家遭遇大規模退貨後,仍然要再嘗試一次直播合作。

正因為有行業需求的井噴,加上商家「病急亂投醫」的氛圍存在,讓越來越多的中小直播機構嘗試用這種「刷單、退貨賺佣金」的套路開展業務,「最近,我也面試了幾家新成立的MCN機構,深入交流後發現玩法基本都是相同的。」

當直播帶貨開始出現刷流量、刷銷量的現象,甚至衍生機構與灰產「分帳」式合作,通過先刷單再退貨的模式欺騙商家佣金,直播賣貨的「前景」已經開始令人擔憂了。

相比之下,吳曉波直播後承認只賣了「十五罐奶粉」,至少是認了。至於所謂的「引導銷售業績」,就當做是大咖帶貨現象的一塊遮羞布吧!

【結束語】

儘管刷單、退貨實際並不成交,MCN機構似乎不涉及稅務方面的風險,但是層出不窮的直播刷單、退貨行為,也不免涉及欺詐,這種擾亂市場秩序的舉動,很可能會引起有關部門、監管機構的重拳打擊。

但是最為弔詭的是,確實有不少中小商家在遭遇海量退貨後依然堅持把直播「做下去」。這裡面的邏輯,至少用增加曝光率是不太好解釋的,希望這種「退貨賺佣金」的套路千萬不要成為行業內「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荒誕節目。

相關焦點

  • 女子刷單「透支」借錢繼續 佣金沒掙到反被騙6萬元
    女子刷單「透支」借錢繼續 佣金沒掙到反被騙6萬元2020年08月04日 11:05    來源:中國警察網   作者:陳漱玉 嚴琦   7月30日晚,宋女士在休息時,看到某微信群裡有人發出一條關於刷單的兼職信息,稱在某APP上刷單
  • 刷單輕鬆賺佣金?別再被忽悠了,騙的就是你……
    案件一:為找兼職入騙局2017年11月28日,小萍(化名)有位在廣州的同學小黃告訴她,發現了一個很好的兼職渠道,只要幫人刷單,就能賺取到佣金。正想找兼職補貼生活費的小萍一下子就對這個「刷單」兼職動心了。通過小黃的推薦,小萍加了阿梁(化名)的微信。
  • 刷流水賺佣金?輕信這種刷單騙局不被騙才怪!
    在「彩票網站」上充值後刷單,就可以賺佣金?還有這種好事?相信你就上當了。3月18日,文新派出所轄區一位女子就是輕信了這樣的騙局,結果損失慘重。題圖:資料圖誘惑:刷流水 賺佣金受騙人小華(化名)14日收到一封招聘兼職的郵件,於是就通過郵件內留的加了客服QQ號對方,對方告訴她可以通過在彩票網站上刷流水得佣金的方式賺錢,於是小華就通過對方提供的連結下載註冊了
  • 兼職刷單套路多 刷手墊付貨款再收本金和佣金
    許某強謊稱,「刷一單返現15元-20元」,並將一個「小海代付」的App發給劉某豔。隨後,許某強將事先設置好的虛假支付連結發給劉某豔,讓其進入「小海代付」App中輸入許某強推送的虛假支付連結。劉某豔照做,該「小海代付」App軟體彈出「付款金額為0元」的信息,劉某豔進行付款,被騙取2700元。
  • 瘋狂的外賣刷單:大眾點評帳號0.42元 刷單教程40元
    日前,通過對訂餐平臺的「刷單」現象調查,南都記者發現了各個網購平臺的背後隱藏著一條地下「刷單」產業鏈———卡商通過大量「養手機卡」,再販賣給驗證碼供應商,為刷手提供一個又一個的「白號」,從而「刷單」。而借「刷單」來獲利的方式多種多樣——拿外賣平臺來說,刷手不僅可以刷走「首單紅包」,還可以代人下單賺取佣金,與商家合作「刷單」分享補貼。
  • 暗訪拼多多刷單產業鏈:商家發空包、刷手賺佣金、平臺收會費
    為逃避刷單審查,平臺要求接受任務的刷手,接到任務後必須查看任務的屬性(如:尺寸、顏色、套餐等),如果沒有按照任務的屬性購買會被舉報;接受任務後第一時間掃二維碼進入商品瀏覽4分鐘以上,否則會被商家舉報處罰。河南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某刷單平臺的交易規則如下:電商商家在平臺上「放任務」,同時往平臺充入「擔保金」[擔保金=(下單價+佣金)×放單數量]。
  • 刷抖音點讚賺錢嘗甜頭 被忽悠刷單丟了13萬元
    當下,「日刷抖音上百條」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日常。但你知道嗎,有的騙子也蹭起了抖音熱度,以刷抖音點讚賺錢為誘餌,忽悠下載刷單APP進而詐騙錢財。近日,謝女士就一步步踏入這種騙局,最後被騙了13萬元。
  • 以刷單業務為例:產業平臺0-1全過程如何打造?
    刷單是否會消失?目前的產業發展,刷單消失是時間問題,大數據的進化算法、徵信系統越來越完善,刷單已經無所遁形。三、平臺目的商家賺流量,買手用戶賺錢,平臺賺流水佣金(扣除商家發布任務的平臺服務費和買手佣金分成),3方共贏。
  • 刷抖音點讚賺錢嘗甜頭 女子被忽悠刷單丟了13萬元
    ■早報記者 許奕梅 通訊員 蘇雅梅當下,「日刷抖音上百條」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日常。但你知道嗎,有的騙子也蹭起了抖音熱度,以刷抖音點讚賺錢為誘餌,忽悠下載刷單APP進而詐騙錢財。近日,謝女士就一步步踏入這種騙局,最後被騙了13萬元。
  • 揭秘刷單新騙術!邯鄲永年警方偵破新型「殺魚盤」網絡刷單詐騙案!
    你以為的網購刷單詐騙是這樣的:騙子發布廣告,隨後吸引被害人在商鋪進行刷單,被害人在刷小額訂單的時候,會有正常的返現,一旦有大額的刷單,返現失敗,隨即被騙子拉黑。>「0元代付」警方發現刷單新套路!經查,該QQ號使用手機同時登陸10餘個QQ號進行切換,在QQ群裡大量發布刷單兼職的信息,吸引想要兼職賺錢的人。一旦有人主動聯繫,嫌疑人便會提出互加QQ或微信,並告訴受害人不需要任何交押金,提供每刷一筆單就能賺取10元至30元不等的佣金。「反正不用事先交錢,應該不會有損失」。
  • 警惕兼職刷單騙局新升級:代還「雙11」信用卡賺佣金
    騙子利用「剁手黨」購物後信用卡還款壓力劇增,謊稱為這類人代還「雙11」信用卡可以賺取佣金達到詐騙目的。「雙11」剛過沒多久,蘇州女孩小雨通過某平臺下載了一款刷單APP,並加入了該刷單群。一開始,小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接了為視頻點讚的任務,獲得了幾十元佣金並提現成功了。
  • 刷短視頻還能賺佣金,是真的麼?
    >於是便添加了對方的微信添加微信後對方便介紹了賺錢的門路原來是在電商平臺上刷單刷一次就能返利10%對方還發來了一個短視頻直播連結上面介紹了如何進行刷單(網絡圖片)阿強立即按照指示進行刷單點開了對方發來的連結花了60元購買上面的商品
  • 想靠「刷單」賺佣金反被騙 女子「請」騙子玩了香港迪士尼
    「刷單」這個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騙局,仍然不斷地騙了一茬又一茬的新人。最近被騙的是在元氏一家食堂打工的張女士,因為想靠「刷單」賺點佣金,結果卻「請」騙子玩了香港迪士尼。12月10日,張女士加的一個微信群裡的群友「文文」請求加好友,說「幫刷單衝衝銷量,給佣金」,張女士就加了「文文」。「文文」又介紹了她的朋友「小鈿」。「小鈿」告訴張女士,自己是在淘寶網上賣手錶的,需要補個單衝衝銷量,每單給15元的佣金。然後就給張女士發來一個連結,讓她按指引操作就行了。
  • 號稱「安全」運營五年,刷單平臺左手放單,右手刷單
    一位在線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寶寶刷」已經擁有了5~6年的運營經驗,在該平臺上,既可刷單,也可接單。「放單」則有兩種途徑:平臺託管發放和自己放單。 客服人員稱,託管發放指的是, 商家入駐本團隊,提供寶貝連結和刷單明細給主管 ,主管會安排主持放單並聯繫刷手刷單;自己放單指的是,進入本團隊成為放單主持 ,團隊提供平臺與刷單群資源,商家可以自己聯繫刷手 ,自己也可刷單、刷平臺和其他商家的單子, 還可以代放其他商家的單子給刷手賺取佣金。
  • 足不出戶,日賺千元,來看看兼職刷單賺錢是如何一步一步騙你的……
    最初,刷單這種行為一般是由買家先墊付,完成交易之後,賣家及時返還本金和返點佣金等費用,目的是偽了幫賣家的網店購買商品提高銷量和信用度,並填寫虛假好評的行為。看到這裡已經很明顯了,刷單行為本身就是欺詐行為。而這個操作流程裡的墊付環節,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詐騙團夥就發現了這個,完成交易需要時間,而在墊付的這段時間內,騙子很輕鬆就可以拿錢跑路。
  • 網絡兼職刷單上演「攻心計」 海口已有多人上當
    接著小徐往對方發來的二維碼掃碼支付完成了第一筆刷單業務,得到了返現158元佣金,隨後她又按對方要求繼續轉帳刷單,先後轉了500元、2500元、3000元,對方稱任務完成後統一返現。當刷完最後一筆單5000元需要返現時,對方稱小徐的刷單帳戶被凍結了,導致本金和佣金無法通過系統支付,需要支付5000元激活,小徐按照對方要求轉帳後,對方卻又稱只激活了50%,還需要繼續支付,此時的小徐才發現被騙,共計損失15842元。  2月10日,休假在家的海口小符在刷抖音時發現有人在發布刷單的廣告:在家也能輕鬆入帳,日賺200元-500元,當即返利,有意者請加好友。
  • 刷單兼職騙局:動動手指就賺錢?「刷單兼職」靠譜嗎?
    這時,對方又出示了一個二維碼,蒙女士繼續去掃,結果銀行卡裡的2.7萬元立即被划走,為了能退回錢,著急的蒙女士又按照對方的要求,接連掃了幾個平臺的二維碼,錢沒退成,儲蓄卡、信用卡前後共被刷走了6萬多元。而南寧的黃女士下載了一款刷單App,對具體的網店進行「刷單」操作,每次需要自己先墊付訂單的錢,完成一次「刷單」任務,就能返還本金,並能掙到訂單額5%的佣金。
  • 刷單、刷量、售假、帳號買賣,直播帶貨的隱秘角落
    在那些隱秘的角落,滋生了刷單、刷量、帳號買賣、「Feed流投手」等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業務,甚至假貨也開始大行其道。 「專業的刷單平臺會僱傭很多兼職在家的刷單手,你肯定收到過招聘兼職刷單的簡訊,這些都是通過真實用戶下了單,再退掉。很多平臺的稽查對此也無能為力,因為真實的消費場景中確實存在買了想退的場景,而刷單手的任務是,買完全部退掉。」上述商家直播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家》。
  • 記者兼職淘寶「刷單」:商家「雙11」刷單「最瘋狂」,因為平臺此時...
    記者按照要求把產品的手機頁面從頭瀏覽到尾,並上中下截取了三張圖發給賣家,對方查看了截圖的時間,確認了「瀏覽動作」的截圖之後,給記者發來了紅包「佣金」。打開QQ紅包,裡面有0.5元。完成這則「流量單」,記者花了約10分鐘。
  • 暗訪拼多多刷單產業鏈:商家發空包、刷手賺佣金、平臺收會費
    為逃避刷單審查,平臺要求接受任務的刷手,接到任務後必須查看任務的屬性(如:尺寸、顏色、套餐等),如果沒有按照任務的屬性購買會被舉報;接受任務後第一時間掃二維碼進入商品瀏覽4分鐘以上,否則會被商家舉報處罰。河南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某刷單平臺的交易規則如下:電商商家在平臺上「放任務」,同時往平臺充入「擔保金」[擔保金=(下單價+佣金)×放單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