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方言
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及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廣州方言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它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廣州話特點:廣州方言一方面繼承、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漢語的成分,與普通話和其他方言有較大的差異,具有自己特有的語音特點。
★ 港澳粵語
粵語於香港與澳門的官方、媒體以及社會廣泛使用,語音為廣州音,部分專有名稱的詞彙則與廣州方言有一定差別,但不影響雙方溝通,在生活上也不易察覺。澳門粵語長期受香港粵語影響,因此完全一致,外來語更多使用英文外來語,而葡文外來語並不多見。香港於1997年前仍有相當人數稱之為廣州話、白話;1997 年後基本以粵語、廣東話作為香港粵語的正式名稱。
★ 南番順方言
廣州本身乃由番禺及南海的一部份組成,所以廣州方言其實可以算是南番順方言的一個特例。廣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較接近,但順德有不少字的發音跟其它地方不同,例如:「凹」不讀[lap]而讀[nap];「吃飯」不叫「食飯」而叫「吔[yɑ:k]飯」。
★ 香山方言
石岐話主要流行於廣東中山市城區石岐以南地區,與廣州話相近,但又不盡相同。對一些事物的名稱或一般用語的叫法與廣州話相比有其獨特的一面。中山石岐人完全懂得聽和講廣州話,但廣州人或香港人不完全聽得懂石岐話。
★ 東莞方言
東莞方言分布在廣東省東莞市。東莞話以莞城話為代表。莞城話與廣州話口音差別很大。未受過訓練的廣州人不經過適應比較難以聽懂莞城話;反之很少接觸廣州話的莞城老人也很跟廣州人溝通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 羅廣粵語
羅廣粵語,分布於羅定、封開、德慶、肇慶、鬱南、廣寧、懷集、陽山、連山等縣市。
★ 四邑方言
指新會、恩平、開平、臺山等地的方言,當中以臺山話為代表。珠海有一半人講四邑方言(特別是鬥門一帶),而其他地區則使用香山片粵語,但兩者現時已慢慢融合,是四邑方言中最接近廣州方言的一種,但四邑方言是粵語系統中跟廣州方言差異最大的方言之一。
★ 高陽粵語
主要分布於粵西的陽江、茂名、湛江及其所管轄的部分縣市,以高州話為代表。另,粵西地區各縣市之間的民眾交流一般用帶當地口音的廣州話。此外,粵西地區還通行客家話(涯話)及閩語(雷州話、電白黎話、海話等)。
★ 吳化粵語
吳川話吳川話分布於廣東省吳川市、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