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9大粵語方言!粵語係語言,當然有自己嘅方言!

2021-02-19 金句王



★ 廣州方言

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及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廣州方言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它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廣州話特點:廣州方言一方面繼承、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漢語的成分,與普通話和其他方言有較大的差異,具有自己特有的語音特點。

★ 港澳粵語
粵語於香港與澳門的官方、媒體以及社會廣泛使用,語音為廣州音,部分專有名稱的詞彙則與廣州方言有一定差別,但不影響雙方溝通,在生活上也不易察覺。澳門粵語長期受香港粵語影響,因此完全一致,外來語更多使用英文外來語,而葡文外來語並不多見。香港於1997年前仍有相當人數稱之為廣州話、白話;1997 年後基本以粵語、廣東話作為香港粵語的正式名稱。


★ 南番順方言
廣州本身乃由番禺及南海的一部份組成,所以廣州方言其實可以算是南番順方言的一個特例。廣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較接近,但順德有不少字的發音跟其它地方不同,例如:「凹」不讀[lap]而讀[nap];「吃飯」不叫「食飯」而叫「吔[yɑ:k]飯」。


★ 香山方言
石岐話主要流行於廣東中山市城區石岐以南地區,與廣州話相近,但又不盡相同。對一些事物的名稱或一般用語的叫法與廣州話相比有其獨特的一面。中山石岐人完全懂得聽和講廣州話,但廣州人或香港人不完全聽得懂石岐話。


★ 東莞方言
東莞方言分布在廣東省東莞市。東莞話以莞城話為代表。莞城話與廣州話口音差別很大。未受過訓練的廣州人不經過適應比較難以聽懂莞城話;反之很少接觸廣州話的莞城老人也很跟廣州人溝通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 羅廣粵語
羅廣粵語,分布於羅定、封開、德慶、肇慶、鬱南、廣寧、懷集、陽山、連山等縣市。


★ 四邑方言
指新會、恩平、開平、臺山等地的方言,當中以臺山話為代表。珠海有一半人講四邑方言(特別是鬥門一帶),而其他地區則使用香山片粵語,但兩者現時已慢慢融合,是四邑方言中最接近廣州方言的一種,但四邑方言是粵語系統中跟廣州方言差異最大的方言之一。


★ 高陽粵語
主要分布於粵西的陽江、茂名、湛江及其所管轄的部分縣市,以高州話為代表。另,粵西地區各縣市之間的民眾交流一般用帶當地口音的廣州話。此外,粵西地區還通行客家話(涯話)及閩語(雷州話、電白黎話、海話等)。


★ 吳化粵語
吳川話吳川話分布於廣東省吳川市、湛江市。

相關焦點

  • 粵語,到底是一門方言還是一門語言|普通話|廣東話|日語|馬來語|...
    網際網路上經常有人爭論說,粵語是門語言,而四川話、東北話、吳語、閩語都只是一種方言。他們聲稱自己會多種語言時,就包含了粵語。粵語真的這麼特別嗎?它算得上一門語言嗎?
  • 粵語,到底是一門方言還是一門語言
    網際網路上經常有人爭論說,粵語是門語言,而四川話、東北話、吳語、閩語都只是一種方言。他們聲稱自己會多種語言時,就包含了粵語。粵語真的這麼特別嗎?它算得上一門語言嗎?
  • 粵語究竟是「語言」還是「方言」?有什麼太特殊意義麼?
    當然,隋唐以前包括安南在內,便已是當時政權掌控範圍,語言是施政行政的一種特定條件,在施政範圍以內的事,語言能跑出「國外」去嗎?吃喝拉撒睡乃至前途幸福甚至造反,都被整個政權以文化方式串聯起來了,「語言」如何獨善其身???
  • 粵語方言歷史發展
    各種方言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們蘊涵著深厚的文化積澱,研究嶺南文化不能離開嶺南地區各種方言,同樣,研究嶺南地區各種方言也不能離開嶺南文化。嶺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方言當然是粵語。作為嶺南文化最重要部分一一廣府文化的載體,粵語與嶺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大學時期課程不多,課餘時間我們宿舍的同學一有空就找我教他們唱粵語歌曲,但其實我的歌喉真的不敢恭維,但幸好我的粵語發音還不錯,因為雖然我是化州北部的客家人(其實我們鄉下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所謂「涯話」就是客家話)。但我們當地是一部分人說白話,一部分人說客家話,上學的時候老師全部用白話上課(當然不是像廣州這種白話)。
  • 廣東兩個最「傲嬌」的 地方:堅持不講粵語,方言自成一派
    語言是一件神奇的東西,它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在一些特殊的時期,語言更是能轉化成鋒利的武器由於保護自己。方言只是語言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在我國廣大的地區裡。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方言,有一種方言卻被許多人熟知,這就是廣東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粵語。
  • 粵語中嘅港味
    新聞講:7月15日,《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正式發行,新版本詞典中收錄了許多時髦詞彙,其中「搞掂」、「無釐頭」等粵語詞彙也被收錄。阿六講:恭喜、恭喜,粵語又一次加入《現代漢語詞典》。粵語又叫廣東話,但佢嘅使用範圍遠遠唔止喺廣東,香港、澳門地區嘅地方方言同官方語言講嘅都系廣東話。
  • 廣東方言有72種,你會幾種?
    作為一個廣東人,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只要一說話就會被問:為什麼你說的不是廣東粵語(白話)?尷尬了老鐵!如果國家不是將普通話作為國語,同為廣東人,真是你站在我面前嘰裡咕嚕,我卻不知你在說些什麼!因為在廣東方言實在是太多了,每個地方的話都不一樣,地方方言足足有72種!語言狀況非常複雜!廣東方言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包括能古話、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客家語(包括涯話),閩語(包括潮州話、雷州話、福佬話、學佬話、海話、隆都話等)。
  • 廣東話之三大方言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廣東有三大方言,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它們都經歷幾百上千年的傳承可謂是各有千秋,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個語種不是方言而是一種語言,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專屬詞彙和發音,其中粵語被認可是一門語言的支持率最高。粵語是方言。粵語是漢語的一種方言,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 粵語究竟是「語言」還是「方言」?有什麼太特殊意義麼?
    當然,隋唐以前包括安南在內,便已是當時政權掌控範圍,語言是施政行政的一種特定條件,在施政範圍以內的事,語言能跑出「國外」去嗎?吃喝拉撒睡乃至前途幸福甚至造反,都被整個政權以文化方式串聯起來了,「語言」如何獨善其身???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大學時期課程不多,課餘時間我們宿舍的同學一有空就找我教他們唱粵語歌曲,但其實我的歌喉真的不敢恭維,但幸好我的粵語發音還不錯,因為雖然我是化州北部的客家人(其實我們鄉下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所謂「涯話」就是客家話)。但我們當地是一部分人說白話,一部分人說客家話,上學的時候老師全部用白話上課(當然不是像廣州這種白話)。
  • 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方,方言使用很廣泛,但連廣東人都聽不懂
    特別是廣東,你們以為的廣東話就是粵語,其實廣東人不一定就是說粵語的,還有很多地方不說粵語,他們說的話就連廣東人都表示聽不明白。粵語是廣東的主流方言,在廣東,只要你會說粵語,就能夠縱橫廣東的大多數地方,因此粵語又是廣東的代表,稱為廣東話。
  • 廣東最難聽的方言,比粵語還複雜,很多廣東人都聽不懂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雖然學校從小就教育孩子們要說普通話,但是家裡的很多大人還在說當地的方言,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學會了。現在在網絡上都流行拿自己的家鄉話說一句搞笑的話,也讓方言增添了很多的趣味,例如四川話、東北話、河南話,都非常的有趣。
  • 廣東省資訊|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方,方言使用很廣泛,但連廣東人都...
    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方,方言使用很廣泛,但連廣東人都聽不懂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語言分為好多種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特別是全國的各地的方言更是讓人難以理解。特別是廣東,你們以為的廣東話就是粵語,其實廣東人不一定就是說粵語的,還有很多地方不說粵語,他們說的話就連廣東人都表示聽不明白。粵語是廣東的主流方言,在廣東,只要你會說粵語,就能夠縱橫廣東的大多數地方,因此粵語又是廣東的代表,稱為廣東話。粵語在廣東分布十分廣泛,但是你以為廣東所有人都是說粵語的嗎?
  • 粵語處境艱難,廣東人疾呼保護粵語,方言消失,應該順其自然嗎?
    上個月,中國政協網上出現了一篇文章《廣東網友:保護粵語迫在眉睫》呼籲保護粵語,廣州人大代表建議恢復粵語授課。粵語的情況都是如此,更別說其他地方的方言情況了。所以在這種環境教育下的這些90後,長大以後基本不怎麼會說方言,那自然無法教自己孩子說方言。而現在一些00後更多的不是父母不教,而是不願意學,自己不願意說。因為同齡人都在說普通話了,學了覺得也沒什麼用。這對方言來說是致命的。在各大方言區,不同方言的消逝速度也不相同。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關鍵詞:粵語;廣東;潮汕;方言;客家話 作者簡介:   鄭子寧 「你呃我膝頭哥唔食辣椒醬!」「你買紮花氹返你女朋友啦。」「個梨超邋遢,一定要批咗皮先食得呀。」  看到這樣的中文是否會覺得自己讀書太少,文化太低呢?還是覺得一陣「鳥語花香」?
  • 「無粵語不廣東」 訊飛方言保護計劃廣州站正式開幕
    同時,活動中訊飛輸入法發布了最新語音技術成果應用,實現方言翻譯,解決粵語溝通障礙。在讀書會現場,訊飛粵語發音人用粵語朗誦經典文段,讀出山川河流、讀出人間煙火、讀出星辰大海,讓現場觀眾充分感受粵語的無窮魅力。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粵語使用人數超過1億。在廣東,粵語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傳遞工具,也是很重要的情感根系,正所謂「冇粵語,唔廣東」。
  • 為啥中國的方言中粵語影響力那麼大?3個因素,解開多年疑惑
    而聊起廣東的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被視為廣東省內影響較大的漢語方言,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粵語。粵語,作為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完全使用漢字表達,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漢語。
  • 廣東兩個最「傲嬌」的 地方:堅持不講粵語,方言自成一派
    語言是一件神奇的東西,它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在一些特殊的時期,語言更是能轉化成鋒利的武器由於保護自己。方言只是語言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在我國廣大的地區裡。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方言,有一種方言卻被許多人熟知,這就是廣東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粵語。
  • 粵語為何成為中國第一大方言?為何只有粵語有流行文化?
    粵語,作為南嶺以南片區的語言,其規模之龐大絲毫不亞於國語,甚至在世界也佔有一席之地。我國地大物博,方言分支更是燦若繁星,有許多方言在發展之中泯滅消亡,也有部分方言的"生存環境"越來越糟糕,但唯獨是粵語,依舊生生不息地影響著中國,影響著整個世界,粵語為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