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H股萬達商業最後一個交易日,該股以51.7港元低開,開盤後一路下跌,最後一分鐘股價直線拉升翻紅,收報52.2港元,上漲1.16%,成交額2.2億港元,較上一交易日放大383%,完成最後一日的「謝幕」走勢。萬達商業公告披露,該股將於9月20日從港交所除牌。據了解,萬達商業是迄今為止在香港退市的最大內地企業。
估值低成萬達商業退市主因
翻閱萬達商業K線圖,該股於2014年12月在香港上市,發行價48港元,最高價78港元,今年2月曾跌至31.1港元。爾後迎來了一輪震蕩盤升行情,截至昨日收市,萬達商業收報52.5港元,總市值為342.6億港元,2015年靜態市盈率為7.9倍。萬達商業上市21個月,僅上漲9%。
同為房地產公司,萬科A昨日收報23.58元,其中萬科A股市值2293億元,萬科H股市值255.63億港元。萬科A2015年靜態市盈率約14.4倍。無論是總市值還是市盈率水平,萬達商業兩項指標均遠低於萬科。
據萬達商業私有化公告,大股東萬達集團以每股52.8港元收購公司全部已發行H股,交易作價達344.5億港元。私有化作價與昨日公司收市價52.5港元相當,較2014年12月上市時的發行價高出10%。
目前,H股佔萬達商業全部已發行股本約14.4%,而其餘股份為非上市內資股。萬達商業H股私有化退市後,將尋求以各種方式回歸A股上市。此前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萬達商業在H股的市值被低估是其退市的重要原因。市場流動性較差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市場的估值明顯低於A股,這對萬達商業大股東來說,無論是財富兌現還是再融資都明顯「吃虧」。同時,香港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比內地嚴格,公司在併購或增發等重大事項上受到更多的監管,公司監管成本無疑是巨大的。而萬達商業選擇從香港退市重新到A股上市,正好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
管理層或更熱衷IPO回歸A股
萬達商業此前披露,其回歸A股仍將採用IPO的方式。萬達商業曾公告稱,H股私有化完成之後,已就可能進行的A股發行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並將繼續考慮H股退市後在A股上市的機會。此前萬達私有化項目書顯示,萬達商業計劃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上市。萬達簡報還稱,如果公司在退市滿兩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內地主板市場上市,大連萬達集團將回購全部股份,並向海外及境內投資者分別支付12%和10%的利息。
不過,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8月底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萬達商業地產回歸A股除了申請IPO之外,還可以選擇借殼上市。IPO的時間需要2至3年,借殼上市也要一年以上。
相比借殼,萬達商業似乎更熱衷於IPO。去年11月13日,萬達商業就已經在證監會官網上預披露了A股的招股說明書,其中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5億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約120億元。此外,在今年5月25日的股東周年大會上,萬達商業董秘許勇曾表示,萬達商業回歸A股仍將採用IPO的形式。
據悉,目前已有皇氏集團、曠達控股集團參與萬達私有化。皇氏集團確認其通過參投的上海賽領皇氏基金參與萬達商業私有化,預計將要約收購萬達商業4310.58萬股H股,佔要約收購總額的9.2%。
資深財經評論員皮海洲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房地產股在內地比較牛,主要是土地財政推高了地產股估值,在成熟的香港等海外市場,房地產股估值普遍都比較低。萬達商業退市回歸A股,看中的無疑是A股市場高估值。鑑於當前證監會關閉了海外上市企業回A大門,短期內萬達商業回歸A股之路充滿挑戰。
董登新認為,萬達商業擁有充足的現金流,而且業績表現較好,大股東對重返A股比較堅決,萬達商業登陸A股的計劃應該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