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上午,和田地區氣象局發布了高溫天氣重要氣象情報:預計7月17~26日和田各地將迎來範圍廣、時間長、持續升溫的高溫天氣,屆時城區最高氣溫在35~40℃,北部沙漠區可達42℃,高溫期間各地傍晚到夜間頻發陣風、短時沙塵天氣,南部山區傍晚到夜間發生短時強降水、雷電、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可能性較大。
7月17日13時42分和田地區氣象臺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今年最強高溫天氣出現,需要做好什麼防範措施呢?下面是和田地區應急管理局和和田地區氣象局共同發布的高溫天氣相關科普知識:
1
什麼是高溫天氣?
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天氣,連續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天氣過程。
2
高溫天氣有哪幾種類型?
氣溫極高、太陽輻射強而且空氣溼度小的高溫天氣,被稱為乾熱型高溫。
氣溫高、溼度大,又稱為「桑拿天兒」被稱之為悶熱性高溫。
3
高溫預警等級及防禦指南
高溫預警信號分為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標準: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在35℃以上
防禦指南
●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午後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
●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標準:24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37℃以上。
防禦指南:
●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儘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工作時間;
●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注意防範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的火災。
《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標準:24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40℃以上。
防禦指南:
●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採取防暑降溫應急措施;
●停止戶外露天作業(除特殊行業外);
●對老、弱、病、幼人群採取保護措施;
●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特別注意防火。
高溫來了怎麼辦
衣服:最好選擇宜吸汗、寬鬆、透氣的衣服,貼身衣服最好是純棉製品宜穿淺色衣服;
要注意勤洗勤換;室內公共場所溫度過低時,可適當增加衣物。
食物:適量飲淡鹽開水、涼茶、綠豆湯等;不可過度吃冷飲;宜吃清淡食物,不宜吃剩菜剩飯。
住:適當增加午休,保證睡眠時間;電扇不要直接對著身體長時間吹;進出空調房間注意適應室內外溫差,室內空調最佳溫度應設定為26-28℃;不宜在陽臺、樹下或露天睡覺。
行:儘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2—18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若外出,應採取必要防護措施,如打遮陽傘、塗防曬霜等,帶上充足的水以防暑藥品;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注意到陰涼處休息;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謹防車輛自燃,定期檢查車況;若有人中暑,要迅速抬至陰涼通風處,馬上撥打「120」求救。
高溫作業篇
什麼是高溫作業?
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溼(相對溼度≥80%RH)相結合的異常作業條件、溼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
高溫作業有哪些類型?(按氣象條件特點類型)
高溫高溼作業:如紡織印染等工廠、深井煤礦中。
高溫、強熱輻射作業:如冶金工業的煉焦、煉鐵、煉鋼等車間;機械製造工業的鑄造車間;
陶瓷、玻璃、建材工業的爐窯車間;發電廠(熱電站)、煤氣廠的鍋爐間等。
夏天露天作業:如建築工地、大型體育競賽等。
高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高溫天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可影響注意力,使工作能力降低導致發生工傷事故,還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中暑性疾病,甚至導致死亡。
對生理功能的影響:體溫的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
中暑性疾病: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
勞動保護措施
改善工作條件:配備防護設施、設備,採取隔熱、通風降溫措施。
加強個人防護:應採用結實、耐熱,透氣性好的織物製作工作服,根據不同作業的需求,供給工作帽、防護眼鏡、面罩等。
加強衛生保健和健康監護:做好高溫作業人員就業前和入暑前體檢,供給防暑降溫清涼飲料、降溫品和補充營養。
制訂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減少高溫時段作業。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
日最高氣溫達到35c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日最高氣溫達到40C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高溫出行篇
高溫出行建議:
出行準備
防曬:防曬霜、遮陽帽、遮陽傘、防曬服等
防暑:防暑藥品,如清涼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
防低溫:帶上衣物,以防室內公共場所溫度過低
防脫水:喝點水,補足水分或帶水出門
穿著「清涼」真的「清涼」嗎?
1、赤膊或裸露皮膚會更熱
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時才有利於散熱。盛夏酷暑,當室外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皮膚會由於溫度低,反而從外界吸收熱量
2、以絲、棉、麻質地的衣物為首選
利於吸汗、排汗,透氣性強,便於汗水快速蒸發
3、首選白色、淺色或素色衣物
深色衣物吸熱快、散熱慢
高溫出行就像一次冒險,如何避開危險?
1、避開高溫時段
避開12時至下午18時外出
2、避開爆曬路段
在陽光強烈照射下,水泥路、柏油路的溫度會比實際預報溫度偏高,應避開「頭頂直曬,腳下爆烤」的路段
3、避免陽光下疾走
天氣炎熱,人體體表血管不斷擴張,血液集於體表,心臟、大腦易供血不足,高溫陽光下疾走加重心臟負擔
4、避開人聚集區
人群聚集地,由於空氣流通性較差,易給身體帶來不適
5、減少戶外活動
應合理安排戶外行動和休息時間
6、保持警惕
高溫天氣,外出易暈眩精力分散,應保持警惕注意看管個人財物
高溫天氣公共運輸出行這樣做
1、提前出門
上班上學最好提前15至30分鐘,以錯開高峰擁擠和太陽暴曬
2、注意內外溫差
選擇空調車或地鐵出行時,上下車應注意車內外溫差
3、留意個人財物
高溫天氣公共運輸壓力增大,受天氣影響公眾出行易暈眩情緒波動,應保持警惕注意看管個人財物
4、隨身攜帶藥品
老人、孩子、病人等有特殊需求的公眾高溫天氣出門,最好有人陪伴,心血管病人應隨身攜帶應急藥品、飲品等物品。
5、上下車提前準備
上車後往車廂裡走,下車時提前向後門移動。下車時抓緊扶手踏實站穩再鬆手。
高溫天氣自駕出行這樣做
1、小心車內有害氣體
車輛經長時間停放炙曬後,車內甲醛、苯等有害物質加速釋放,此時打開空調、關閉車窗雖能快速給車廂降溫,但也會使有害氣體無法排岀,並被人體大量吸入,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準備出行前,將車窗與空調同時打開,花幾分鐘時間讓車內外空氣充分置換後,再關閉車窗降溫
2、小心高溫行車爆胎。
高溫狀態下,空氣膨脹係數加大,車胎內氣壓增高,高溫高壓易爆胎,最好充膨脹係數低的氮氣。
長途行駛注意車輛休息,讓車胎適當冷卻,切記不能用冷水為車胎急劇降溫,胎壁受熱不均,易導致爆胎。
3、防範車輛自燃
夏季車輛出現自燃的現象較其他季節高
老舊車輛應注重「體檢」保養:重點檢查發動機、電路和油路,看有無老化和漏油情況
汽油不要加得過滿:車輛在高溫行駛狀態下,汽油出現膨脹,會通過燃油回收系統向外洩漏,洩漏的油體一旦進入機艙或遇上靜電,均可能引發車輛自燃。
4、車內小「物件」大隱患
車廂內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在高溫天陽光暴曬後,因車廂內溫度過高,易爆炸,甚至導致車輛自燃。
小貼士
1、炎夏多關照老人和小孩。高溫天容易誘發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和小兒不良症狀
2、大汗淋漓時,回到室內不要馬上對著冷氣直吹
3、外出回來後,不要馬上衝洗涼水,應休息待汗水幹後再衝洗
4、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等曬傷症狀,應用涼水衝洗,嚴重者及時就醫
注意這些「熱」隱患
火災
天氣炎熱,空調、電扇和冰箱等使用率大增,一旦超負荷,很容易引發火災。同時,電線短路也是高溫天火災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高溫導致的易燃物自燃也時有發生。
需注意:
1、定期檢查開關線路,及時更換破損外露的電線或老化開關
2、長時間離家需切斷電源
3、暑期外出旅遊,離家時一定要切斷電源
4、著火後第一時間切斷電源,防止火災擴大和漏電
溺水
炎炎夏日,到遊泳池遊泳、河邊戲水好涼爽呀。但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出現溺水甚至是溺亡,夏天成為溺水身亡事件的高發期。
需注意:
1、未成年人不要單獨外出遊泳
2、任何人都不要遊野泳
3、下水前觀察遊泳處有無危險警告,如有警告則不能遊泳
燙傷
被地埋燈等燙傷入院就診的人不少。分清燙傷等級有助於急救。燙傷可分為一度燙傷(紅斑性,皮膚變紅)50℃;二度燙傷(水泡性,患處產生水泡)75℃;三度燙傷(壞死性,皮膚削落)90℃。
需注意:
1、燙傷後切忌塗擦牙膏,因為這會加重燙傷等級
2、及時到醫院就醫,切勿怕麻煩而自行處理,延誤治療
熱射病和中暑
熱射病是中暑裡最嚴重的一種。中暑會引起肌肉痙攣、昏迷、哮喘、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病徵,嚴重的可能威脅生命。
需注意:
1、讓中暑者脫離高溫環境,送到陰涼處,寬衣、扇風、飲用解暑藥物
2、病情嚴重的應儘快撥打120,送往醫院救治
電梯傷人
電梯運行條件要求機房溫度控制在5℃至40℃之間,機房裡發熱體多電梯本身溫度也高,如果沒有適當的通風降溫設備,夏季機房很容易超過40℃。
需注意:
1、機房安裝必要的降溫設備,必要時停止使用
2、不要在電梯內蹦跳和嬉戲,如有情況,用警鈴、對講機報警
燃氣和一氧化碳
夏天也容易一氧化碳中毒?是的,夏季是用氣高峰,安全隱患很大。天然氣在高溫狀態下洩漏與空氣混合,容易引發爆炸。高溫時為保持涼爽,開空調緊閉門窗,此時用氣,安全隱患大。
需注意:
1、灶具和燃氣管道使用金屬軟管,安全性較高。
2、用氣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使用時家中不離人
行車安全
天氣炎熱,高速交警發現許多司杋把路上的隧道當成了避暑區。車輛電線老化或者接駁不當造成短路或產生火花;車內易燃物品的燃燒引發車體自燃。
需注意:
1、行駛一段時間進入服務區休息,不要把隧道當成避暑區
2、定期檢查電路,不在車內放置易燃物。
食物中毒
氣溫高、溼度大,細菌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敗變質。食物中毒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嚴重的可能威脅生命。
需注意:
1、生熟食不共用一把刀,防止熟食被細菌汙染。
2、冰箱裡存放的食物應儘快吃完,冷凍食品進食前要加熱
信息來源:和田地區應急管理局 和田地區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