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當阿白從柬埔寨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時候,身上除了一張旅遊籤證,便幾乎什麼也沒有了。一下飛機,她就立馬被帶進一輛小車,連夜前往江西省凰崗鎮。在那裡,32歲的阿白見到了她的新郎:一位姓鄒的當地村民,比自己大15歲,以做臨工維生。
阿白在柬埔寨磅湛省的一個偏遠村莊裡長大。柬埔寨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像阿白一樣年輕又沒怎麼讀過書的女性很難找到出路。阿白村裡大多數的女性,都只能在製衣廠裡縫製品牌服裝和箱包,每個月掙100多美金。阿白記得,當自己在電視上看到中國耀眼的大都市時,是多麼震驚。所以當一位當地的「婚姻中介人」說要給她1000美金,讓她嫁到中國的時候,她同意了,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夠掙錢養活務農的父母。
2015年3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的丈夫鄒大哥(右)工作之後回到家,而阿白正在給他們的孩子餵奶。那時,鄒大哥當摩託車手,每個月掙500美金。圖/叢妍
2015年6月,江西省凰崗鎮,鄒大哥(右)在阿白洗衣服時幫忙加水。圖/叢妍
2016年1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和丈夫吃晚飯。圖/叢妍
在中國究竟生活著多少柬埔寨「郵購新娘」,並沒有一個可靠的數據。但是據《柬埔寨日報》報導,有中國官員估計,截止2016年8月,這個數字是6900名。僅僅是江西省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就曾登記過2000多場涉及柬埔寨女性的婚姻。
加速這一趨勢的,是中國不均衡的性別比例,而它是曾經的獨生子女政策和重男輕女思想帶來的結果。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8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有專家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有3000萬男性找不到配偶。
2014年10月,國際「郵購新娘」產業的出現,讓常駐北京的紀實攝影師叢妍萌生了跟拍的想法,她前往江西農村,試圖記錄下這些女性的故事。叢妍在那裡見到了阿白,她剛生下第一個孩子不久。之後的四年中,叢妍每年會拜訪阿白數次,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她努力適應中國生活、撫養兩個孩子、以及和丈夫維繫情感的種種時刻。
阿白在柬埔寨時拍的老照片。圖/叢妍
2014年10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流著淚和丈夫鄒大哥坐在一起。想家的時候,阿白總是哭。鄒大哥說,自己還沒有存到足夠多的錢,可以送阿白回柬埔寨看望家人。圖/叢妍
2014年10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吃完午飯躺在床上。深夜照顧孩子之後,阿白覺得很累。圖/叢妍
阿白和鄒大哥同意讓叢妍近距離接觸他們的生活。叢妍覺得,一直在孤獨感和鄉愁裡掙扎的阿白,將自己看作了她在中國的同盟。「我們建立了長期關係後,(阿白)能感覺到我是站在她這邊的。她覺得能得到另一個人的支持,感覺很好,」叢妍解釋。至於阿白的丈夫鄒大哥,叢妍說,「他特別直接地告訴我,儘管家裡窮,但他從來沒有虐待過阿白。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好隱藏的。」
鄒大哥今年52歲,出生要比獨生子女政策實施早得多。他遲遲沒有結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對象,而是沒有錢:英國《衛報》2018年底的一篇報導指出,在中國農村,新郎有時被要求給到新娘家高達20萬元人民幣的彩禮。相比之下,娶一個外國新娘的價格只要8萬元人民幣。因此,買個新娘,就成為許多未婚、低收入男性的一個可行選擇。他們中很多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家族壓力,希望他們結婚生子、傳宗接代。「我們覺得婚姻是愛情的歸宿,」叢妍說。「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結婚只不過是為了生孩子。」
2015年3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打哈欠時捂住了臉。圖/叢妍
2016年1月,江西省凰崗鎮,鄒大哥在家門前抽菸。圖/叢妍
2015年6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獨自在嫂子家門口吃晚飯。圖/叢妍
當阿白第一眼看到貧困的凰崗農村時,她就知道自己被騙了。「我想馬上回家,但是(中介人)不讓,」阿白在2014年10月一次叢妍錄下的採訪中潸然淚下。 「他們說如果我要回家,需要付5000美金……(但是)如果我有5000美金,我就不會來中國了。」
阿白只是上千名被婚姻中介人半哄騙半強迫著來到中國的女性之一。
按照聯合國的定義,婚姻過程中存在欺騙和脅迫的都算是人口販運。一些被拐賣到中國的柬埔寨女性,之後也加入了人口販運的行列,將家中的女性鄰居、朋友和中國的單身漢們撮合到一起,以此賺上一大筆錢。「中國和柬埔寨有很多的普通婚姻也是媒人說媒介紹的,」叢妍說。「人口販運是犯法的,但是許多參與其中的人並不認為他們犯了法。」
2015年3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的丈夫鄒大哥在房門前和孩子玩耍,而阿白在吃午飯。圖/叢妍
2016年1月,春節前夕,阿白和丈夫鄒大哥帶著兒子坐大巴回丈夫老家團聚。圖/叢妍
2015年3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在住宅樓前抱著孩子。圖/叢妍
據叢妍介紹,這些婚姻的結局不盡相同。一些新娘適應得不錯,對丈夫及新生活很滿意;其他人則遭到了丈夫的虐待和家暴,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花了一大筆中介費,所以對妻子的身體也理應有支配權。柬埔寨政府表示,僅在2015年,已從國外協助遣返了85名女性,其中就包括一些嫁到中國的新娘。
叢妍觀察到,過去幾年中,阿白已逐漸融入了她的新生活,在和鄒大哥的關係中也變得更加自信和獨立。但是阿白並不希望再有其他女性去經歷她嘗過的苦難。在阿白的同意下,叢妍和一家柬埔寨的NGO(非政府組織)合作,在柬埔寨展出了她的攝影作品。「我希望其他柬埔寨女性能看到這些照片,萬一她們面臨是否要來中國的抉擇,至少對在中國的真實生活狀態有所了解,」叢妍說。
叢妍同樣希望,她的照片能夠在中國喚起對這些女性處境的意識。「在很多中國人看來,那些逃回柬埔寨的女性都是騙子,」她說。「但是這麼想的人只考慮到了錢,這些新娘也有被尊重的權利。」
2015年2月,江西省凰崗鎮,阿白用手機和在柬埔寨的妹妹Srey Leap聊天。從中國打國際電話很貴,而語音或者視頻聊天既便宜通話質量又好。圖/叢妍
2017年9月,柬埔寨磅湛省,阿白(圖中著粉衣者)在一間佛教寺廟裡祈福。圖/叢妍
2017年9月,柬埔寨磅湛省,阿白在老家房門前抱著孩子。圖/叢妍
現在,叢妍用絕大部分時間為國際報刊拍攝命題作品,但她依然計劃繼續跟拍阿白的故事。在她看來,阿白的經歷遠比「郵購新娘」議題本身來得深刻:它指出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這是另一個令人不安的人口趨勢,將會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影響中國。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很有可能我們會需要更多的外籍工人來照顧他們(老人們),」叢妍說。「中國人需要更加習慣於看到來自鄰國的移民,並學著和他們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