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樓是江蘇泰州的著名景點,是泰州的標誌性建築。位於泰州鳳城河風景區(4A級)內。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被譽為"江淮第一樓"。此樓屢毀屢起,大多毀於兵火而起於盛世。2013年元旦前夕,胡錦濤主席回到家鄉泰州登上望海樓俯瞰泰州城、察看城河水。
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被譽為"江淮第一樓"。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特色和靈魂。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鳳城河,千畝水域繞城四周,是江蘇省現存的為數不多的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
重修望海樓之際,因造樓挖地基,意外發現宋朝泰州城地下排水設施,並出土大量銅錢、陶器等文物,被列為重大考古發現。
泰州之有望海樓,全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遠,徘徊泥途而心在滄海,築斯樓也,可時時登高,俯視遐邇,以極目暢懷。歷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王艮、鄭板橋、柳敬亭、梅蘭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陸遊、範仲淹、歐陽修、嶽飛、孔尚任。
2013年元旦前夕,胡錦濤主席回到家鄉泰州登上望海樓俯瞰泰州城、察看城河水。
原文化部外文局局長、《經濟日報》總編輯、《人民日報》總編輯,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範仲淹第二十八世孫範敬宜先生二零零七年應泰州市政府邀請為泰州重修望海樓而作。現鑲嵌在泰州望海樓二樓迎面高壁,金底黑字。全篇五百多字,以文言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