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韶華藝語」,相遇便是緣分,歡迎關註上方,了解更多呦!
作者:凡隱
#情感#青春回憶
成長的快樂就是那些曾經讓你難過的事情,到頭來,你可以笑著分享給別人。
Things that make you sad,one day ,you will laugh out and say it.
如今的你是否還記得十八歲時的樣子、十八歲時的夢想和十八歲時為之拼搏的那些事兒呢?
十八歲,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和希望的年齡,亦是一個充滿叛逆心理,充滿自定義煩惱,充滿壓力的年齡,同樣還是道絢麗的彩虹,也是道明媚的憂傷。
【01】那年,我們奮筆疾書,廢寢忘食
那年,我們奮筆疾書,廢寢忘食,只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座「象牙塔」,不是一定要贏,只是自己不想輸罷了。
教室,餐廳,宿舍成就了我們三點一線的生活,這種生活在那段時間內甚至說是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了習慣。
每當下課,永遠都如同學術論壇一般,目的只為搞懂一道難題,那時無論何時何地,都成了我們提高自己的機會。
夜裡少不了的是失眠甚至流淚,次日仍精神飽滿開始新一天的徵程,有些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就足夠了,哦對了,還有那忍氣吞聲的枕頭。
總是被別人看作低人一等的滋味不好受吧,所以才想拼盡全力。
一個人的自愈能力越強,才更可能達到成功,那時每天聽著那些所謂的心靈雞湯,嘴上一點也不屑一顧,心中卻是十分嚮往。
寬敞的教室,柔和的陽光,精神抖擻的同學,孜孜不倦的老師,每天的宣言誓詞,還有那塊永遠都寫不滿的黑板,這些景象成為了我們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02】那年,我們追求個性
那年,我們追求個性,叛逆成為我們的代名詞,心中滿懷「鴻鵠之志」,天真的認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以「最佳時機就是現在」、「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等為理由地去嘗試著各種壞東西。
面對紀律明知故犯,挑戰權威,放縱自己,去追求所謂的完美生活,似乎老師和家長就是我們晉級路上的絆腳石,自認為他們不懂我們的心。
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掙脫這份「沉重的枷鎖」,去闖蕩自己的天地,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待著我們的可能並不是想像中的美好,而是這個世界的殘酷。
【03】那年,我們情竇初開,初識戀愛
那年,我們情竇初開,初識戀愛,無論何時,總是不自覺地看向TA的方向,總是能在人群中一眼找到TA。
偷偷聽著TA和別人的談話,默默的努力接近TA的世界,總是這樣小心翼翼,無論是是學習還是生活。
有多少次故意跑到TA的位置旁,班級門外,製造偶遇,目的是多看TA一眼,事後又偷樂了許久。
又有多少次是做了很大的思想的鬥爭,下定決心想去和TA打個招呼,可最後卻時時躲避TA的目光,假裝經過。
既甜蜜,又心酸,可能只是自己的一時私利,只考慮了分開對彼此都好,從來沒想過,如果在一起的話,對兩人又是怎樣的一番風景。
哈,往事清零,餘生愛恨隨意,也許,這正是因為十八歲的魅力吧!
正是這單槍匹馬的一腔孤勇,才會這麼的讓人銘記於心;正是經歷了這麼多的「不完整」,才會這麼的讓人難以忘懷,正是在那時結識了那個TA,才這麼的讓人念念不忘。
祝福自己和朋友們,努力前行,未來的路,還很長,加油!
等待·凡隱
等待人生,鼓起勇氣,忠於自己;
成也是我,敗也是我。
等待成長,努力犯錯,拼命嘗試;
時間很快,無所畏懼。
等待佳人,一廂情願,願賭服輸;
如若無你,我亦孤獨。
(本文由「韶華藝語」原創首發,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