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七爺清湯腩:拋開陳小春光環,也是北京最「香港」的快餐廳

2021-01-15 筷玩思維



  2015年5月份第一家店開業,7月份第二家開業,9月份第三家店開張,每家店都經常需要排隊等位——這家在北京迅速火起來的港式快餐廳,就是七爺清湯腩。

  因為七爺中有一位「古惑仔」山雞哥——陳小春的緣故,這家餐廳的香港情懷中多了一分江湖氣。

  其實「七爺」最早是「六爺」,陳小春是在六個朋友說要去看店面的時候才知道,現場湊份子加入;在春秀路第一家店、三裡屯第二家店開張之後,他才以「七爺」身份正式出現在大眾視線裡。


  但這前兩家店,能在「古惑仔」標籤並不強烈的時候,就以其核心單品「七爺清湯腩」的味道,吸引八方食客來此覓食,一言蔽之,是因為它精準的複製了「港式」快餐的外觀和內核。


       如今很多去過七爺第一家店的食客們,還會回憶起當時燥熱的初夏,在小胡同裡等位時的一幕。春秀路某個小胡同的小超市裡,大媽的生意因為這間小食肆而生意紅火:因為怕客人等位著急上火,幾位「爺」們進進出出在小超市採購冰水和冰棒,分發給排隊的客人。

  有人專程探店,覺得小店位置深入民居,招牌有時都不打出來,頗為低調神秘。而來店後才看到,這幾位爺們充當夥計和打雜,把冰水遞到自己手裡時的樣子,一點兒也不神秘。

  春秀路店僅僅30多平米,食客經常排隊排到胡同口,因為被居民投訴擾民而轉移;到了70多平的三裡屯店,排隊現象依然是這裡的一道風景。


  懂得經營之人看到這個場景,下意識的判定這一定是一場「飢餓營銷」,而創始人之一、餐廳的常駐經營者Stanley說:「其實第一家小店,一開始真的只是我們幾個人為了填飽自己肚子來開的,有一點點玩票兒性質。」

  選址位置和規模非出於「營銷」目的,而是因為大家都只出了一點點錢,不能選擇很好找或者門面很大的地方。包括陳小春在內的幾個大男孩這樣想:如果這麼小的地方客人還能接受的話,就代表有市場,他們下一步就可以選更好的位置。


  幾個人只是自己在朋友圈分享開店樂趣,之後陸陸續續有一些藝人來吃,七爺的身份成為意外亮點。

  正是這樣的務實精神,讓「七爺」在最初的品牌確立、生存期間,可以專注於產品。這和香港許多由大排檔起家、如今已是米其林推薦餐廳的店鋪,發展軌跡十分類似。

  香港70年代進行市區重建,為改善市容和衛生,將不少大牌檔牌照收回,部分大排檔遷入店鋪,例如源於灣仔克街的再興燒臘、源於中環的鏞記燒鵝和九記牛腩,均從大牌檔起家,如今已成為著名食府。七爺清湯腩也以「小門臉」方式度過這個侷促的階段,在四個月後入駐位於北京朝陽區的悠唐生活廣場,才成為更加「體面」的店子。


       從餐廳布置、服務流程和菜品設計上看,七爺清湯腩處處盡顯香港本味。

  三十幾平的春秀路店,一排貼牆軟座,窄窄的桌面,對面擺著無靠背的方凳,好給過道的行人留出空間走動,成對的客人可以相對而坐;另外一邊長條桌緊貼著牆,高位的靠背椅供獨自來的客人隨意落座。

  七十多平的三裡屯店位於二層,依然有貼牆軟座的設置,還加設了香港茶餐廳的物理標配——卡座。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卡座兩邊兩個人背靠背,距離很近,但高椅背卻避免了身體接觸,並且分隔出相對獨立私密的空間;七爺的卡座都沒有進行軟包,這讓落座空間更寬鬆。

  三裡屯酒吧區寸土寸金,七爺準確復刻香港高租金壓力、高密度的餐飲業態。

  香港茶餐廳把「效率」當作生命。翻一張臺的周期包括點餐、製作、傳菜、進餐、結帳、桌面清理的時間,在繁忙時段,這個周期越短則接待客人越多,所以餐廳會在節約每一個環節的時間上下大工夫。

  這對於每天從早10點開門到晚10點關門期間都有人排隊的七爺來說,更是關鍵。客人落座後,一套餐具和一杯淡茶已經奉上;服務員拿來一張餐牌放在桌上,白底大黑字,一目了然,服務員則快速記下,完成點餐。


  七爺的上菜方式也並非做好哪樣先上哪樣、不同桌相同菜品做好後幾桌一起上,而是像麥當勞取餐一般,一桌一桌,一次上齊。

  粉面畢竟不是已經制好等待客人取用的,再快也需要一定的烹製時間,這樣的方式上菜,一來可以減少服務員來回走動的次數,一次性服務好一桌,二來也能讓廚師一次性出單,減少出錯機率。

  至於香港人最習以為常的搭臺拼桌,北京的食客最初也不適應,但為了一口地道滋味,減少等待,也會最後妥協。

  通過爭分奪秒的安排,七爺翻臺率最好時可以達到8,與呷哺呷哺這樣的快捷火鍋店持平。而國內一般餐館的翻臺率在2次多。

  最開始的兩個店,幾位老闆還在親力親為,悠唐店開業後開始僱新人。Stanley坦言,一開始服務員並沒有這樣的「服務意識」,他會親自訓練他們,給某桌點菜時一路看過來,一桌要加菜,另一桌要結帳,都要看在眼裡;等點好後回去路上,可以把桌收了,把新單拿來,再給另一桌買單,這樣一趟就可以解決,「簡單說,就是讓他們可以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悠唐店近100平米的空間,算上廚師,日常滿勤人員只有8人。

  來這裡嘗鮮獵奇的客人,被如同在香港本地那樣對待,即使侷促,也是有些意趣的。相對於餐廳裝修裝飾上的外在港味,這種服務方式和用餐文化,才是讓內地食客感到新鮮的內在因素。


       比起春秀店的公雞碗,三裡屯店的綠色窗格和「樓上雅座」的霓虹燈,悠唐店裡香港特色的裝修擺設數量大增,從筷子簍到卷閘門,元素豐富奪目,但也顯得有些刻意。地方大了,反倒少了兩家小店的逼仄帶來的質樸港味。

  但不變的還是清湯腩的口味。

  作為「七爺」的核心單品,這一碗清湯腩,展示了幾個香港人對香港味道的苛求。

  香港的很多知名小餐廳,都是以自家絕活的單品起家並聞名的,坤記竹升面以手制竹升獲得米其林推薦;勝利牛丸面家則以手工製作牛肉丸馳名全港。

  七爺主打清湯腩,也是因為這個品類在香港絕對深得人心。清湯腩是道老牌的香港美食,因為清湯腩講究原汁原味,不需要添加很多配料,功力稍微欠缺就會破壞口感,常常是評判一個茶餐廳專業與否的標誌;而很多小餐廳單單以清湯腩作為主打,就有很高人氣:九記清湯腩號稱清湯腩的首創,味道銷魂蝕骨,是香港最有名的清湯腩,群記清湯腩幾乎每天六點前就售罄,華姐清湯腩口味清新,也有一批常客。

  而七爺清湯腩並不是因為有了誰家的秘方,而是幾個「爺」們都熱衷這款平民美食,於是依著對清湯腩的理解,一起打造了這款「七爺」的清湯腩。


  股東之一的阿Joe講到:「我們大都是香港人,所以吃過很多香港不同店的牛腩面,每家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知道,這個味道應該是怎樣才好吃。」在打造七爺清湯腩時,幾個人回到香港也會再去品嘗著名清湯腩店的味道,回來後再親手調製,一起品判,「那時每天都要吃好幾碗清湯腩。」

  最終,這個主打單品誕生後,他們也常被問到,是不是要和「雕爺牛腩」直接競爭?對這樣無心的「撞衫」,七爺並沒有放在心上,承認雕爺的價值,但對自己更有信心。

  陳小春說:「回到一開始,我們最早是為了自己的肚子才開的店,所以要求一定要原汁原味,自己每天吃都不會煩。」

  這幾位「爺」平時嘴很刁,有幾位自己就會掌勺下廚打理一桌美食,過了他們七個人的胃還滿意的清湯腩,他們才敢拍胸脯把東西出品給大家。

  雖然品類平凡,但經過精心選材打磨後,七爺清湯腩一出品就成了爆款。


  從菜品設計上,七爺沒有像茶餐廳一樣面面俱到,而是一專幾能,清湯腩粉面36元,其他三十幾元的粉面六七種,還有十餘種魚蛋、潮州手打牛肉丸、牛雜等淨食,再加上各種港式汽水和奶茶,構成了七爺的整個菜單,產品風格明顯,又有幾種選擇,品種也比較簡單,選材和出品都易於把控。

  點一碗粉面,再加上一份小食,一瓶飲料,人均消費可以達到六七十元,如果選了牛雜、豬手這樣的淨食,客單價達到八九十也是可能的。七爺還在研發新的小食,如果過來的客人好幾樣都想嘗嘗,客單價又會上升。


圖片轉自「七爺清湯腩」官方微博

  從5月份開第一家店,7月份搬移第二家,9月份第三家開張,七爺的開店速度可謂驚人。猴年春節的時候,陳小春七在香港開了一次會,定下目標:今年以北京為據點重心,目標開到七家店!

  合夥做生意,又是事無巨細的餐飲業,往往人多意見多,十分耗費精力。七爺的七位股東雖說是好友,也難得聚集,更別說對餐廳事務達成統一意見。但「七爺」卻越開越好,越開越大,秘訣就在於「民主發聲,投票決斷」。

  無論是餐廳選什麼樣的桌椅板凳,一份粉面定價高低一塊錢,還是要不要推出一款裝飾品,都會進入七人的微信討論群,大家隨時發表觀點,爭執一番後,最後投票表決。

  「七個人剛剛好,投票一下子就可以有結果,大家也不傷和氣,」陳小春說。他每天再忙,稍微閒下來都會參與群裡的討論。

  但在菜譜和廚房推出的味道上,他們採用的是一票否決制,只要有一個人說不滿意,就不能出品。

  而事實證明,這樣出來的味道是可以徵服專業食客的。

  陳小春在北京開辦友情歲月演唱會,一開始他想過讓七爺給演唱會提供餐食,但一直沒決定。直到演唱會的前三天,他提出來:「要不然我們做一下試試看?」大家迅速投票,最後決定是「要做」!

  Stanley本想做成打包餐拿到演唱會,因為演員們要排練,吃飯的時間說不準。但陳小春覺得粉面還是現煮的好吃,Stanley後來乾脆搬電器設備到後臺,現場烹製。

  第一天彩排的時候,他們做了少量的餐給工作人員,對於工作中吃慣了盒飯的這些香港人,一碗熱騰騰、口味清香的牛腩粉面,簡直幸福感爆棚。到了第二天飯點時刻,演出後臺瞬間擠滿了排隊等餐的人。


圖片轉自「七爺清湯腩」官方微博

  對於明星餐廳的身份,七爺獲得宣傳上的天然優勢之餘,反倒會受到一些「自我約束」——陳小春的風格比較親民,也希望自己的餐廳做得親民接地氣,不要讓大家覺得明星品牌太貴,所以七爺清湯腩不追求過高的利潤,定價儘量親民。

  以高品質和適合的價位吸引人氣,這也是七爺清湯腩能在一年多時間開出七家分店的原因之一。

      七爺已經不滿足於大排檔的小店面,新店都選擇開在北京核心商業區的商場裡,並且已經組建相應的管理團隊,吸納專業的人員來具體運營。

  選擇入駐大商場,必然犧牲原先小店的港味,但店址對品牌卻可以有更多的正面影響;七爺在管理上也要做到更全面的品牌化,目標客人不能只是追逐個性潮流的青年,而是要去吸引更多階層的顧客消費。

  對於一個迅速擴張的餐飲企業來說,清晰的品牌定位至關重要,如同清湯腩靈魂就是那一口甘美的清湯一樣。「七爺」最終要成為一家最具香港味道清湯牛腩店,而不單單是「陳小春的店」;雖是明星餐廳,但真正的明星,是大家用心打造的產品和差異化的「香港」文化。

PS:筷玩思維(www.kwthink.cn):首家專注在吃喝玩樂大產業鏈上精英企業深度原創報導的產業媒體,致力於成為吃喝玩樂大產業鏈從業者啟迪思維的第一入口。

相關焦點

  • 七爺清湯腩:拋開陳小春,也是北京最「香港」餐廳
    2015年5月份第一家店開業,7月份第二家開業,9月份第三家店開張,每家店都經常需要排隊等位——這家在北京迅速火起來的港式快餐廳,就是七爺清湯腩。至於香港人最習以為常的搭臺拼桌,北京的食客最初也不適應,但為了一口地道滋味,減少等待,也會最後妥協。通過爭分奪秒的安排,七爺翻臺率最好時可以達到8,與呷哺呷哺這樣的快捷火鍋店持平。而國內一般餐館的翻臺率在2次多。最開始的兩個店,幾位老闆還在親力親為,悠唐店開業後開始僱新人。
  • Hey Maet植物肉攜手七爺清湯腩,讓你感受最「in」的港式未來肉食
    近日,國內頭部的植物肉品牌「Hey Maet植物肉」宣布與餐飲品牌「七爺清湯腩」首次聯名,全新推出植物肉系列菜品,吸引眾多年輕人探店品嘗,場面一度火爆。2020年疫情過後迎來了植物基膳食元年,其中的植物肉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實現了商業化落地。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德克士等餐飲巨頭相繼推出植物肉系列新品,一時之間「植物肉」成為國際美食屆的風向標。
  • 陳小春賣牛腩面單店月入近百萬!7 位古惑仔聯手創辦七爺品牌!
    七爺清湯腩則是身處「花花世界」中的一股清流,創造出130平米月營業額近百萬的經營數據,且在全國遍地開花,目前正大力發展餐飲加盟連鎖。   本期,我們專訪七爺清湯腩創始團隊,聆聽一碗清湯牛腩面南北市場通吃的核心奧秘。
  • 長沙驚現首家「港式清湯腩」,老闆竟然還是山雞哥陳小春?!
    茶餐廳大抵是我們談論起香港的第一個詞彙,「飲淡茶食個包」像是港人的標配,實則粵菜系中,還有許多令人留連忘返的小食。譬如起源於香港的清湯腩,這個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盛行的美食,也是港人心中最溫暖的味道之一。
  • 陳小春餐廳七爺清湯牛腩面入駐杭州嘉裡中心 今日開業
    ▶ 這次「七爺清湯腩」杭州嘉裡中心店試營業期間,陳小春正在香港緊鑼密鼓地拍攝《反黑》這部劇,他說他也很遺憾,實在無法抽身親自來杭州迎接杭州的第一撥客人。而七爺堅持選用坑腩。坑腩是牛肋骨之間的肉,肉味濃,並連著筋膜肉膏,口感柔中有韌,韌中透柔,逼著你咀嚼出牛肉的原汁原味,因此這也是其「牛味十足」的原因之一。
  • 陳小春餐廳七爺清湯牛腩面入駐杭州嘉裡中心
    陳小春餐廳七爺清湯牛腩面入駐杭州嘉裡中心來源:聯商網2016-11-29 11:58  由陳小春掛帥的這家「七爺清湯腩」自打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店,就瞬間成了北京的「香港角」。  今天,這家百分百還原香港市井風貌的「七爺清湯腩」,在杭州嘉裡中心開始試營業了。據悉, 「七爺清湯腩」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是由陳小春和他的6個「古惑仔」朋友一起合夥開的。他們之中,有梅豔芳的徒弟、香港藝人彭敬慈,還有成龍的大徒弟吳永倫等等,個個名聲顯赫。
  • 陳小春的「七爺清湯腩」,一碗麵42元,端上來後把我「嚇傻了」!
    陳小春的「七爺清湯腩」,一碗麵42元,端上來後把我「嚇傻了」!今天說的這個人,我相信誰都認識,他就是山雞哥陳小春,陳小春因為《古惑仔》裡面山雞哥這個角色,讓人們是非常喜歡,而且他也因為這個角色,讓自己身價漲了起來,但後來山雞哥漸漸的很少接拍影視劇,大概是因為他添了一個很可愛的兒子jasper,並且兒子的人氣已經高過了「老子」。
  • 每天12小時都有人排隊 陳小春這樣開餐廳
    2015年5月份第一家店開業,7月份第二家開業,9月份第三家店開張,每家店都經常需要排隊等位——這家在北京迅速火起來的港式快餐廳,就是七爺清湯腩。
  • 青島市嶗山區金獅廣場負一層的七爺清湯腩
    位於嶗山區金獅廣場負一層的七爺清湯腩,是一家比較正宗的港式餐廳,更因為是陳小春的店而被廣大食客所熟知。全店裝修港式風格,有「旺角冰室」、「七爺茶檔」、「九龍電影」等招牌,牆上掛滿陳小春的各種電影海報以及跟各個明星的合影照片。
  • 陳小春滷味餐廳在京開張 現場舞獅慶祝
    陳小春  鳳凰網娛樂訊 8月27日,七爺旗下新品牌大滷爺入駐北京悠唐廣場。陳小春及好友親臨現場為新店造勢宣傳,一眾媒體將悠唐廣場圍個水洩不通,引得不少粉絲駐足觀看,熱情十足。  相別於七爺清湯腩主打港式清湯牛腩面,大滷爺專注於正宗澄海獅頭鵝和各種潮汕新鮮滷水,滷味製品。不論從裝修到餐具全部保留著懷舊香港的味道,食材、配料更是不惜重金由從港空運至北京。秉持著七爺文化「良心作業」,重質不重量。每個品牌旗下單品都要求精益求精。繼將清湯腩引入北京帶來正宗港味後,七爺又將正宗滷味帶入北京。
  • 杭州嘉裡中心七爺清湯腩關門 為何明星餐廳都短命?
    三月伊始,張嘉佳的「卷福」龍蝦公開關店清算,陳小春的「七爺」牛腩也在年後悄然離場,杭州現在哪些明星餐廳已經「查無此店」,又留下了哪些吃貨記憶?七爺清湯腩杭州難得不用排隊的「明星店」,悄然離場開店時間:2016年11月-2018年2月
  • 陳小春餐廳新店:七爺清湯牛腩店在北京長楹天街開業
    6月4日,陳小春和六位好友共同打造的餐飲品牌七爺清湯牛腩店在北京又添新址。6月4日下午,七爺牛腩長楹天街店新店開張。陳小春及好友親臨現場為自己的新店造勢宣傳。內地演員梁超等也來捧場祝賀。現場不少粉絲駐足圍觀,等待時間超過兩小時,可謂熱情十足。
  • 這家陳小春開的網紅店來廣州了,你去吃過了麼?
    後來小編從新聞上得知陳小春在香港開了平民餐廳價格十分親民又好吃 廣受好評所以心心念念下次去香港一定要光顧沒想到近日陳小春的店竟然開到廣州的廣粵天地了【七爺清湯腩】這家店的裝修風格是80年代香港的茶餐廳金黃色的背景在燈光之下 份外溫暖
  • 陳小春開麵館,一碗麵至少賣32元,生意卻比孟非好得多
    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孟非的麵館了,為什麼呢?因為貴。有網友曾經曬出過孟非麵館的帳單,一碗麵35元,確實算得上有點費用過多了。孟非的面雖然價格貴,但是經吃過的人評價,感覺其味道也是平平,性價比嚴重不高。在孟非麵店開垮的同時,另一位明星卻躍躍欲試,居然也開起了麵館,他就是香港資深藝人陳小春。陳小春作為一個南方人,居然把麵館開到了北京的三裡屯,其魄力確實很大,而且,他家的面賣的也不便宜,據說至少要32元一碗。難道孟非的教訓還不深刻嗎?
  • 陳小春來蘇州開店,開賣36元一碗的港式牛腩面
    山雞哥的清湯腩!開一家火一家提起七爺清湯腩面,那可是大有來頭!為什麼叫「七爺」呢?因為這個品牌是陳小春和他的6位好兄弟共同打造的,七兄弟合開,主打清湯腩。第一家店開在北京東城四條胡同裡,盛夏時節隊伍依然排到巷口!可謂人氣爆棚。北京、南京、天津……這些年七爺開到哪裡就火到哪裡!
  • 陳小春的港式餐廳,來大瀋陽了
    最近娛樂圈真是熱鬧啊,聽說好多明星夫婦都再添家丁了,當然也少不了這對恩愛的明星,最近陳小春官宣應採兒已懷二寶,真替他們高興啊。但是重點來了,聽說陳小春開的港式餐廳,在我們大瀋陽也有啊,快來圍觀吧!七爺清湯腩(北一路萬達店)是一家以牛腩為主的港式餐廳,一進屋裡面挺古惑仔啊!首先招牌牛腩面,做得非常地道,肥瘦相間,軟爛不失嚼頭,面是竹升面,很細很彈牙,整體口味偏淡,微微甜,分量不大,但男生一碗應該不夠吃的,推薦。牛雜,口感軟彈有膠質感,味道對比靜牛腩偏鹹口,但也是鹹甜的,這個也推薦。
  • 陳小春開麵館,一碗清湯牛腩面42塊錢,吃過的人都說:實在!
    如今想要把餐飲搞的好都少不了砸重金,所以很多明星們都瞄準了餐飲業,明星們不差錢搞餐飲又不是很複雜的事,所以趙忠祥、袁泉、黃磊、孟非、陳赫們一個個都開起了飯店,連活躍在各大瀏覽器廣告頁面的陳小春也不甘寂寞開起了麵館,他的麵館畫風很社團,很香港,名叫七爺清湯腩,也可以就叫七爺麵館。陳小春的麵館也可叫七爺麵館,他的麵館招牌美食就是清湯牛腩面。
  • 北京港式餐廳搜羅 不用去香港也能吃到正宗的港式味道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快餐食肆,綜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是不是想馬上飛到香港去解饞?不用那麼麻煩,香港正宗的港式美食北京也有,不用出國跟著小編去品嘗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