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很少搞科研 科學是有錢人的「玩物」嗎?

2020-12-20 網易手機

(原標題:寒門學子很少搞科研 科學是有錢人的「玩物」嗎?)

《Nature》論文顯示,家境貧寒的學生很少選擇從事科研領域,少數熱愛科學的貧困大學生也往往發覺自己難以大施拳腳。此前有媒體提出觀點:在諾貝爾獎之前,科學是權貴們的玩物。早期的天文學家、哲學家、醫生、鍊金術士和工程師等科學先驅將偉大的成就、發現、發明、文學或藝術作品作為禮物送給有權勢的資助人。權貴的資助是他們主要的資金來源。

李江 童壽傳 / 浙江大學

註:圖片來源於參考文獻中的論文

例如,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就送給美第奇公爵一件天外之物——木星的一個衛星。作為回報,科西莫王子冊封伽利略為貴族,並賜予宮廷哲學家與數學家的頭銜。這種科學機制的不足在17世紀日益突顯:如果金主離世,學者會失去資助;如果學者離世,研究成果會後繼無人。

到了17世紀中期,一種新的科學機制開始盛行,即科學協作團體,它不再向權貴諂媚。在新機制中,國家贊助研究經費,個人或團隊設置獎金,到諾貝爾獎金設立時達到頂峰,科學家不必再向貴族進貢。儘管如此,《Nature》在最新的文章中指出,貧窮依舊是科學發展的最大壁壘,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成了通往科學家之路上的攔路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科學依舊只是有錢人的「玩物」。

小編並不贊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這一段邏輯,新的科學機制出現之前,「科學是權貴們的玩物」中的有錢人指的是權貴,他們贊助科學家從事研究,並從研究成果中享樂,而在新的科學機制中,「科學依舊是有錢人的玩物」中的有錢人指的是科學家自身或其家族。兩者之間不該用「依舊」連貫。小編贊同的是,無論新舊科學機制,科學研究離不開錢。

《Nature》論文顯示,家境不殷實的學生很少選擇從事科研領域,少數熱愛科學的貧困大學生也往往發覺自己難以大施拳腳,許多本來可以為解決諸如健康、能源、汙染、氣候變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獻上一份力的年輕才俊,都因為生活的壓力讓他們做出更現實的選擇。

美國

美國富裕,學習與就業選擇多,但是,富人能在高中階段接受昂貴的科學素養訓練,而窮人只能被學費拒之門外,因此,分化在高中階段得以加劇。為了改變現狀,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SF)今年宣布籌集1400萬美元資助寒門學生從事科研。

中國

在中國,高等教育的學費較低,像清華大學這樣的名校每年的學費才5000元人民幣。但是,貧富差距加劇,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名校裡富人子弟比例大幅上升,寒門學生越來越難以通過高等教育改變社會階層。低收入讓多數人放棄科學夢想,轉而投身商業領域。中國科研領域的平均工資約6000元人民幣,只佔美國教職人員收入的1/5。

英國

英國的職業有階層壁壘,科學領域更甚。在英國工人階層佔總體的35%,但在科學領域,工人階層僅佔15%。過去25年裡,諾貝爾獎得主中有44%上過私立名校。

日本

日本高等教育學費大幅上漲,有一半研究生有貸款,有四分之一貸款超過500萬日元,這使得很多想從事科研的日本學生心有餘而錢不足。

巴西

巴西的公立學校條件很差,只有窮人家的孩子才會去。2014年,巴西19歲的孩子中,只有57%完成了高中教育。近年,政府為了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推出一些資助計劃,名校也向優秀的窮人子弟提供學習機會,這些行動已初見成效。

印度

在印度,農村學校低質、語言障礙和種姓體系的存在,使得許多有天賦的學生從未能夠實現自己的潛力,高等教育(包括科學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富人、政治家、高級種姓的特權。

肯亞

在肯亞,40%的人每天生活水平為1.25美元。但是由於肯亞缺乏機會,研究生教育一般都要尋求海外留學。

俄羅斯

雖然隨著1991年蘇聯解散,俄羅斯的資本主義與不平等野蠻生長,但它在教育上始終保持這社會主義理想:公平。儘管政府設置了一些資助計劃,但俄羅斯的科研表現欠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俄羅斯科學界的孤立:俄羅斯研究人員英語水平不高,對國際會議和國際合作的態度並不積極。

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領域以「收入低」讓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放棄追求,同時,以「壓力大」讓一些家境殷實的學生望而卻步。

中國每年培養的博士數量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但能進入海外高校任職的極少,極便是留在國內高校任職,能進入985高校擔任教職的也不多,同時,大量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回國求職,這使得科學領域的教職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很多高校已開始針對新入職的教師實施「非升即走」的淘汰制,例如,如果三年之內無法拿到國家項目、未能發表若干篇SCI/SSCI論文,那麼只能自尋出路。面對如此大的壓力,科研人員的收入未能體現這項工作的價值,最終,在多數人看來,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學難以成為有錢人的玩物,而不過是多數普通人得以養家餬口的一份工作而已。僅此而已。

要想改變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的現狀,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個國家也都在採取各種措施。這個過程會很慢,但好在已經起步。

參考文獻

Lee, J. J. Cyranoski, D., Gibner, E. (2016).Is science only for the rich. Nature,537,466-470.

原標題:科學是有錢人的「玩物」嗎?

[廣告]活動入口:

買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寒門學子也可以放心考研,讀研究生不僅有補助,還有「工資」
    不過很多寒門學子擔心讀研究生的花銷太大。按一般標準來看,學碩每年學費八千元,專碩偏貴,可能需要一兩萬,住宿費一般是一千元左右。再加上生活費,讀研的花銷是比較大的,對於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家庭,可能難以承受。不過有考研夢想的寒門學子一定要堅定考研目標,畢竟碩士畢業後前途更好。至於花銷問題,不用擔心。首先每年可以申請八千元的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問題。
  • 從仝卓、陳雙雙看高考:公平的高考,可能是寒門學子唯一的機會
    高考,可能是寒門學子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筆者是出身農村的70後,小時候農忙時節,幹活累了,和父親坐在堂屋的門檻上,父親狠狠的吸一口煙,葉子菸捲一下子燃掉一大截,猛地一口吐出來,好像要吐掉心中的悶氣:「這狗入的農業,莫法搞。娃兒,使勁讀書,考大學,以後吃國家糧。」我相信,很多出身農村的70後80後在年幼的時候,都聽家裡大人說過類似的話。
  • 岷山集團再資助40名寒門學子(圖)
    20日下午,40名寒門學子從四川岷山集團、岷山書畫院以及華西圓夢基金的愛心人士手中接過了圓夢大學的助學金。8月16日至18日,來自上海、浙江、蘇州、陝西、四川等城市的80餘名書畫家,捐贈出了自己的作品,在成都岷山飯店舉行了為期3天的義賣,本次義賣總共籌集到20萬元的愛心善款,岷山集團將其全部捐贈給了寒門學子,每人5000元。  「我們非常感謝這80餘位書畫家能夠捐出自己的作品,更加感謝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奉獻出他們的愛心。
  • 金鑫集團董事長年永安與寒門學子代表暢談學習、成長和創業
    寒門學子代表參觀鑫融基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4日下午,寒門學子代表參觀完鑫融基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和澗西區中小企業金融超市後,與金鑫集團、鑫融基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年永安面對面暢談,取了不少「真經」。
  • 為何西晉縱容士族政治的悲劇,要寒門學子承擔?寒門再難出貴子
    自從隋朝建立科舉制度開始,中國的寒門學子就終於找到了黑暗中一條前進的方向。科舉制度,他不問你的出身,只要你有能力,有足夠的學問,你就能上榜,你就會得受到朝廷的重視,就會被任命為官。也會從此改變你的命運,這是很多寒門學子究極其一生而追求的目標,在古代時期,甚至有著年過古稀的老人還去參加科舉考試,就渴望在官場上得到一些功名。可是在晉朝時期。社會中所盛行的士族政治卻壓斷了寒門學子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讓寒門學子在那個社會之中根本無法生存。而士族制度,始於東漢時期。
  • 高考將至,寒門能出貴子嗎
    這其中就會有許多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寒門學子。許多人會很認同寒門出貴子的觀點,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說說自己的看法。要是放在以前,答案是肯定的,但放在當下的話,還真不一定。反觀寒門學子,除了學校的課堂教育,根本沒多少額外的學習鍛鍊機會。當富家孩子能夠說一口流利英語的時候,寒門學子可能連26個字母還背不利索,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一開始就挖下個大坑,要想補上非常困難,這會嚴重影響後面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窮搞IT,富搞金融!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這句話是最近和很多中小學家長探討最多的話題。筆者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通過小升初、中考、高考,不斷得通過學習超越其他家庭實力雄厚的家庭,一旦進入了社會,各種因素導致的「不公平」都會顯現出來。
  • 「寒門」逆襲!安溪高三學子:此生不悔入廈門
    廖炳旭表示,當時的情況,自己面臨學習上的挑戰——各地學子競爭激烈,家裡也有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大城市意味著更高的開支,而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然而,考上了便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拓寬格局與見識,也能夠改變自己和全家的命運。廖炳旭坦言,改變命運這四個字,在當時是自己,也是全家人最大的動力。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瘳炳旭在競爭中取得優異成績,被科技中學所錄取。
  • 「截留助學金」潛規則加劇寒門學子人生定型化
    (4月19日 央廣網)在路遙先生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裡,寒門學子孫少平的求學故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儘管缺衣少食,孫少平一家依然樸素地相信「只要有一個上學的,這個家就有希望」,堅信通過自身努力能「讓手裡的黑面饃變成黃面饃,再讓黃面饃變成白面饃」。伴隨著社會變遷,儘管大多數人的物質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卻依然有一些貧困家庭面臨著孩子「上不起學」的困境。
  • 舜和棗莊大酒店牽手第一書記,助力山亭寒門學子求學
    大眾網棗莊9月1日訊(記者 崔鑫培)今天上午,「愛心圓夢大學 情系寒門學子」活動在舜和棗莊大酒店舉行。棗莊市工商聯、棗莊市關工委、棗莊市婦聯等單位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捐資助學,是幫助貧寒學子圓夢大學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形式。
  • 本科生搞科研,從「參與」到「獨立」——生命科學學院「創新能力...
    本科生搞科研,從「參與」到「獨立」——生命科學學院「創新能力培養計劃」已顯成效 2020-11-07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心企業助寒門學子圓夢 11名貧困生獲得資助
    本報訊(記者 鄔明洋 通訊員 張曉麗) 8月23日下午,「寒門學子圓夢行動」佳龍騰愛心助學金集中發放儀式在平度九中會議室舉行,這是平度市希望工程工作不斷拓寬籌資渠道、拓展救助範圍的又一次體現。平度市團市委書記車永剛、平度市教體局副局長侯玉明、青島佳龍騰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頑強等參加了助學儀式。
  • 古代寒門學子要上京趕考,沒有路費咋辦?來錢的路子簡直不要太多
    然而無論是如今的高考,還是古代的科舉,都需要學子寒窗苦讀多年。但其中只有很少的人,在多年寒窗後可以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古代的許多小說和話本中,都有窮書生和富家小姐的故事。這些故事中,富家小姐往往資助了窮書生上京趕考,同時以身相許。看多了這些故事,人們往往會留下一個刻板印象,那就是進京趕考的書生大多窮困潦倒。
  • 通道縣:80000元圓夢金助力20名寒門學子
    紅網通道8月7日訊(通訊員 李尚引)8月6日,湖南省長沙市洗心禪寺慈善基金會的義工們來通道縣,對納入資助範圍的貧困大學新生進行走訪調查,經核實後,20名寒門學子每人將獲得4000元的圓夢助學金。家住通道縣屯裡村的楊舒婷同學,家庭條件很困難,全家6口人,僅靠帶病的父母農閒時打些零工維持全家生活,家裡最「時尚」的電器就是一臺與叔叔家共用的老舊冰箱。
  • 河南省金鑫愛心教育基金會為我市寒門學子捐贈60萬元
    和張杏杏一起受助的還有100多名寒門學子,他們將依家庭貧困程度和考上大學的情況,得到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捐款。上述各縣區的寒門學子憑大學錄取通知書、家庭貧困證明等,孟津縣貧困生,到位於孟津縣教育局一樓的孟津縣教育籌資助學聯合會報名(電話67921297),宜陽縣、澗西區、偃師市的貧困生,到所在縣區工商聯報名。(記者 鄭鳳玲 通訊員 朱曉玲) 返回洛陽網首頁>>
  • 「精準助飛」,泰州學院全力幫扶寒門學子就業
    本月初,泰州學院人文學院2021屆畢業生「精準助飛」寒門學子就業幫扶系列活動開啟,此次活動旨在通過以精神思想勵志為目標的系列「強心」扶志教育,及以就業能力提升為目標的「授漁」扶智教育,打通寒門學子在校教育「最後一公裡」。
  • 部分曾經接受金鑫集團資助的寒門學子參觀鑫融基金控大廈
    今年是《洛陽晚報》聯手金鑫集團資助寒門學子上大學的第4個年頭。4日下午,位於澗西區的鑫融基金控大廈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部分曾經接受資助的寒門學子,他們通過參觀、體驗的方式,並與金鑫集團、鑫融基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年永安面對面暢談,進行了一次特殊的社會實踐。
  • 廣西寒門學子堅守誠信 助學貸款4年零逾期全部收回
    廣西寒門學子堅守誠信 助學貸款4年零逾期全部收回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13 15:2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5月13日電(記者 張周來)對貧困地區的寒門學子來說,獲得國家助學貸款不啻於他們邁進大學門檻的另一張「通知書」。
  • 寒門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給很多人一記思想上的耳光
    之前人們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寒門出貴子」,出自寒門考學的孩子離不開的標籤就是:寒門學子、窮人家的孩子、賺錢的專業、熱門的專業……這一個個標籤都是世俗偏見的烙印,是用來囚禁這些家庭相對不是很好的孩子們的囚牢和套子。每個人都會套給這些孩子思想:哪個專業賺錢?哪個專業沒前途?
  • 出身寒門百折不撓,科研獲獎拿到手軟!| 長大之星牛朝露的勵志之路
    他腳踏實地,勤學苦讀數十餘科研獎項拿到手軟!他出身寒門,立志成才成績優異收穫中科院、哈工大、重慶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保研offer他默默奉獻,愛心資助,微笑服務俯首甘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