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海域休漁期發現成片死魚,漁政確認炸魚所致將進一步調查
6月8日正值世界海洋日,在休漁期間,深圳大鵬新區東湧大深灣卻發生了炸魚事件。
8日下午,深圳珊瑚保護公益組織——「潛愛大鵬」的潛水愛好者吳偉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8日上午8點多,他和另外兩名潛水者在大深灣海域發現了「大約兩百斤的死魚」。吳偉表示,由於數量較大,可以判斷這是「炸魚」行為。
海底沙子上的大量死魚。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吳偉供圖
隨後,大鵬新區生態資源環境綜合執法局漁政大隊辦公室一名袁姓工作人員證實,當天早上接到舉報後,執法人員在被舉報地點發現死魚,確定是炸魚所致,進一步調查取證仍在進行中。
目擊者:海底沙地上有密密麻麻成片的死魚
吳偉回憶,8日上午7點50分左右,他和另外兩名潛水者從東湧碼頭出發準備練習潛水。8點多,當他們到達大深灣海域時,他們先是在水面上看到了漂浮的「零星死魚」。隨後,他們停了船,潛入水下,並發現了海底沙地上有密密麻麻成片的死魚。
「這裡離岸邊很近,大概50米,水深大約4-8米。」據吳偉估計,這些死魚大概至少有兩百斤,大部分是當地人所說的「青鱗魚」,在夏季經常成群活動,是常見的魚類。
資料顯示,青鱗魚主要分布於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除此之外,吳偉稱,他們還在沙地上發現了死亡的「泥猛」等魚類。他介紹,這些魚都可以食用,在市場上很常見。據此,他判斷魚群死亡的原因是「炸魚」,「青鱗魚的魚鰓有點變白,沒有什麼特殊氣味,我覺得至少有(死亡)5、6個小時以上了,應該是昨晚或者今天凌晨炸的。」
據深圳晚報報導,根據農業部統一部署,今年海洋伏季休漁時間從5月1日12時起至8月16日12時結束,而深圳市海域全部屬於休漁海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