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月30日
天氣:晴
花土溝鎮實在太冷。
昨晚在翡翠湖凍了幾個小時,回到鎮上吃了頓火鍋,才勉強把一個下午的冷驅走。
查了一下花土溝的海拔,3000米,怪不得那麼冷!
西臺吉乃爾湖
8:18,我們從花土溝出發。
明顯地,昨晚下了雪。
出縣城後,四周就成了白茫茫一片。
路上也鋪了薄薄的一層雪,最關鍵是結了冰,即便我開得很慢,也有輕微的打滑。
一直行了百公裡左右,到達老 茫崖 ,才冰雪消融,氣溫也慢慢升上來了。
柴達木盆地
和前幾天一樣,今天我們繼續行駛在315國道上。
所不同的是——陪伴我們的不再是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而是 柴達木盆地 裡。
315國道
315國道
柴達木盆地 位於青藏高原 東北 部, 青海 省 西北 部,是我國四大盆地中地勢最高的盆地。
它的四周被 崑崙山 脈、 祁連山 脈與 阿爾金 山脈所環抱。
在今天的行駛中,我只看見了右邊的 崑崙山 脈。
「柴達木」為 蒙古 語,是「遼闊」的意思。
可見,古人是很有智慧的,通過一個簡潔的名字就將 柴達木盆地 的寬廣與遼闊形象地表達清楚。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還有種說法,「柴達木」指的是「鹽澤」。
雖然這個說法在學術界有爭議,但我個人卻覺得這個說法非常準確、非常形象,在 柴達木盆地 上不是實實在在的有著很多很多的鹽湖嗎?並且 中國 最大的鹽湖和最美的鹽湖不也都在這裡嗎?
可以說, 柴達木盆地 就是一個鹽的世界。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除了鹽,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
僅僅只是今天的這一段路程中,在花土溝、老 茫崖 、一裡溝工區、西臺、 東臺 等地方就看見了很多的鑽井設備。
所以, 柴達木盆地 還當之無愧地是一個「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行駛在 青海 的315國道上,看到的景色又和在 新疆 的不一樣了。
最大的感受是更加荒涼,其荒涼程度甚至遠遠超過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在大沙漠中至少還有胡楊,還有長長的人工栽種的綠化帶……
而 柴達木盆地 呢?寸草都沒有,至少在我們今天白天走過的這部份—— 柴達木盆地 的 西北 部,我沒看見任何有生命的植物。
315國道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沿途所看,其自然景觀不過三種:
一是戈壁灘。
這是在今天的315國道上看得最多的景象,完全就是茫茫無際而又乾旱之極的荒漠。
戈壁灘的土質為鹽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
路兩邊的戈壁上常常可以看見鹽漬化的現象,就像鋪了一層薄薄的雪。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二是雅丹地貌。
一路皆是「雅丹」,走過315國道哪還有必要去看「魔鬼城」。
引用一段專業的話來說明 柴達木盆地 上「雅丹」的形成:
「盆地瀚 海鹽 鹼灘,由於受強烈風沙的侵蝕,久而久之,使裂縫越來越大,將 原平 坦的地表發育成許多不規則的壟脊溝槽,順盛行風方向伸長,溝槽越來越大,壟脊越來越小,出現不連接的許多土墩,形成了戈壁灘上特有的一大奇觀,這就是著名的『雅丹地貌』」。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然而,這路上最美的「雅丹」,我並沒有拍攝到。
它們位於我們今天行程的後半段——也就是水上雅丹倒忙大柴旦 鎮這一段。
而我們走在這一段315國道上的時候,已經是晚上,我能夠在315國道大跨度的起伏中感受到道路兩邊那些層層疊疊的「雅丹」,但我看到的又只能是漆黑的夜,就好像是我閉上眼睛浮現在我大腦屏幕上的畫面。
因此,這個畫面也成了我此行最大的遺憾——可以說,我沒有拍攝到最能夠代表315國道氣質的畫面。
這幾張是剛走出水上雅丹拍攝的,那時已是7點,天即將黑盡。只能說,它們勉強可以看出315國道與雅丹共存的一點點風姿。
315國道
315國道
三是水。
這是今天這一路少有的自然景觀。
在快到西臺時,道路右邊突然出現一個很大的湖,這就是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
湖中有很多黃鴨,它們也成了今天的旅程中,我們所看到的除了人類之外唯一的其它生命體。
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前面還有一個湖,叫 東臺 吉乃爾湖,看上去比西臺都還遼闊。
西臺吉乃爾湖
西臺吉乃爾湖
時間:10月30日下午
天氣:晴
下午2點13分,我們到達烏素爾水上雅丹風景區。
這是我們在返程路上、在 青海 界內特意安排的一個景點,也是此次 西北 之行最最想要濃墨重彩的一處地方。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爾水上雅丹處在315國道邊。
只要你走315國道,無論是由東向西或是由西向東,都必然會看見它。
而它所處的特殊位置又會使你在第一眼看見它的時候必然產生一種特別的心境和特有的衝動。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爾水上雅丹地處遙遠的荒僻之地,
往東:它距 德令哈 市340公裡,距 大柴旦 鎮240公裡;
往南:距 格爾木 市350公裡;
往西:距 茫崖 鎮350公裡;
往北:距 敦煌 500公裡。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如此荒僻的特殊位置,註定了烏素爾水上雅丹的驚世駭俗。
試想,從任何一個地方過來,
在走過遙遠的路程,在經歷長時間的只有戈壁與黃沙的審美疲勞和身心困頓後……
突然之間,一片未經雕琢與虛飾的「汪洋大海」躍入眼前,
那一刻,我相信,沒有人能夠做到無動於衷,沒有人不會為它而迷醉。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其實,只需行駛在315國道上,就可以看見這一片巨大的藍。
它的藍呀!是那種純粹而又夢幻的藍。
藍得驚豔而又突然,以至於讓人措手不及,而產生一種極不真實的恍惚。
好似不小心被打到了的藍墨水瓶,將天地下最藍的墨水潑灑在 柴達木盆地 的這片戈壁灘上。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更神奇的是,
在這一片湛藍之中,還「漂浮」著若干奇形怪狀的土丘,一個連著一個,密密麻麻,看不到邊。
如一支龐大的航海艦隊,正要揚帆起航,或是剛好凱旋歸來……
又如神秘的外來星球,或是靜謐的海市蜃樓……
讓人浮想聯翩,甚或目瞪口呆。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這正是烏素爾水上雅丹獨具魅力、憾人心魄之處。
它位於 柴達木盆地 西北 部的極度乾涸之地,歷經千萬年的地質運動和時空蒼變,才孕育而成世界上面積最大、最為壯觀的雅丹群落。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再加上後來山洪暴發,
發源於 崑崙山 的那稜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沒了這片雅丹群,
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片蔚為壯觀的水上雅丹,
也才有了這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絕世美景。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它的為人所知,是近幾年才有的事,
這還是那些旅遊探險者的功勞。
不過,因它身處荒漠,地又偏遠,並且至今無公共運輸可以抵達,
到現在知道它的人依然不多,而能夠來這裡一睹奇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我們到的時候,只在大廳裡而看見幾位年齡比我們還大的遊客,他們剛遊覽完水上雅丹出來。
後來到景區裡,從始至終就再也沒有看見過其它遊客。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景區目前已經開始收門票,60元一張。
景區內通了觀光車,60元一人。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因此,我們很珍惜這一個下午的時間。
雖然下午的光線從方向來說是有問題的,
但烏素爾水上雅丹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實實在在地在這裡擺著,拍攝出來的東西雖然是有一些遺憾,但我覺得那也只是錦上添花的遺憾,
對我們這樣的非專業攝影人來說,這些遺憾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實際上,我們最終的感受及拍攝出來的效果正是這樣。
在與烏素爾水上雅丹經歷了一個下午的親密接觸後,我以為,烏素爾水上雅丹的確是一處不需要專業攝影師,更不需要專業設備的地方。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烏素爾水上雅丹,它都會給你不一樣的驚喜,不一樣的美麗。
並且,這種美,又都有著一種相同的、絕世的氣質:
天至藍,水至碧,土林至奇,情趣至真;
一處荒漠中的汪洋,一片蔚藍中的絕美,搖曳著神秘莫測的靈動。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我們在烏素爾水上雅丹裡面整整呆了4小時50分,
可以說每一分每一秒,我們的內心都在激蕩,都在受到強烈的來自於美的衝擊。
連隨手拍下的片片,甚至是手機拍攝的,都美得足以曠世驚人。
以下圖片便都是手機拍攝的。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爾水上雅丹可以到達的最遠處距離景區大門有大約5公裡,可以步行,可以乘觀光車。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選擇乘觀光車直接到達終點;
又為了充分享受它的美,我們選擇全程步行回來。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也許是像我們這樣花了錢又選擇單邊全程步行的人很少,觀光車駕駛員聽到我們要自個兒走回去,不用等我們時,都有些難為情和不忍心的樣子。
他說:你們不想走了,就給我打電話,我來接你們。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我們爬上了其中的兩、三座,
說來也怪,這些雅丹看上去豐胸肥臀、無驚無險,
但真要走到上面去,才會發覺這些山丘充滿了險峻、陡峭,好幾次我都是手腳並用才艱難地上到「頂峰」,然後又是連滾帶爬才安全地回到地上。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也有少量的時候,風會突然間停下來,水面一下子靜止,雅丹的影子皆落水中,呈現出一幅靜謐的畫面,美得讓人如痴如醉。
不過,這樣的畫面總是轉瞬即逝,動作慢一點,我們便與之擦肩而過。
因此,漫步湖水邊,等待風的離開就成了這個下午我們最持久的期待,而每一個風平浪靜的瞬間也都成了我們爭分奪秒的時刻。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據說,水上雅丹一到春秋季節,成群的水鳥和野鴨就會飛到這裡來。因此,這裡又被當地人稱為鴨湖,還被遊客們稱作「百鳥 千島湖 」。
我們來的這個時節,已經是這裡的冬季,水鳥們都已經飛到它們的冬棲地過冬去了。
不過,還是看到了三、兩隻紅嘴鷗,它們應該是還沒來得及飛走,好或是留守人員。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只有在離懸浮碼頭較遠的地方,擺了一艘帆船,它的存在僅僅也只是擺設,不過是為了增添一些氛圍而已。
帆船孤零零的停靠在岸邊,在這一片奇形怪狀的雅丹之間,很有一種海盜船的風韻。
如果真能夠坐著這艘船在這些雅丹之間穿行一圈,一定能找倒忙加勒比海 盜的感覺。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很快地,
天地間一片金黃。
然後,太陽墜入雅丹叢中,落入 水裡 面。
從水上雅丹出來,天空還有最後的光亮,那是墜入雅丹的太陽折射出來的餘光。
朦朧中,還能看見水上雅丹的身影。
便以此為背景給豆豆拍下這幾張圖片,也算不枉豆豆不遠萬裡來此一場。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我們在水上雅丹足足呆了有5個多小時。
即便這樣,實際上,還是遠遠不夠的。
按我們原來的計劃,是要在水上雅丹這裡或它的附近住上一晚的。
但是,正如前面已經講過的,水上雅丹的服務中心雖然有住宿,但目前是淡季,已經全面停業。
因此,我們想在這裡住上一晚,明天早晨再進景區拍攝的想法只得落空。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而它的附近呢?
在水上雅丹前後各40多公裡處,倒是分別有 東臺 、西臺兩個礦區模樣的小地方,它們各自都有很少的也是非常簡陋的住宿。
不過,西臺嗎?我們就沒考慮了。
原因是:我們本來就是從西臺過來的,走回頭路從來不是我的做法。
最關鍵的是,萬一西臺沒住的,不是又要白白走上更多的路。
因此,水上雅丹的服務中心不行後,我們就只考慮 東臺 了。
我們的想法是: 東臺 能住就住下,若是不能住就往前走,可以做到進退有餘。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到 東臺 ,天色已經漆黑。
黑夜中可以看見有幾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315國道兩旁的住宿。
我開著車來回走了兩趟,只有一家客棧從外表看上去還勉強讓人滿意。
下車諮詢,才知道這個讓人滿意的地方只是客棧的接待窗口,住的地方按服務人員的描述還在前面一公裡又往右走上一點點路程的地方。
我們按服務人員的描述再次一去一回在漆黑的315國道上走了兩趟,確實沒有看見一公裡左右的地方還有什麼往右的路口。
也許這就是天意。懶得再去找服務員問路,索性直接開往 大柴旦 鎮。
最終,我們與烏素爾水上雅丹的緣份實際上也就只有今天一個下午。
說遺憾,也是遺憾,未能見到清晨的水上雅丹;
說圓滿,也是圓滿,天意便是圓滿。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時間:10月31日上午
天氣:晴
昨晚到 大柴旦 鎮已經是深夜,極度疲乏的我們只想著趕快找到一家酒店住下,根本沒心思欣賞 大柴旦的夜景。
只從路燈搖曳出的光芒中看見城市的輪廓,再進而感受到這是一個不簡單的城鎮。
翡翠湖
今早起來,與豆豆一起在街上溜達,才好好地看了一下 大柴旦 鎮。
很安靜,很清靜,很大氣,很陽光,一個很美麗的高原城鎮。
這是我喜歡的鎮子的樣子。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導航準確無誤地帶著我們來到翡翠湖邊。
不過,在路上時,導航顯示了兩條路線。
最先我有些迷糊,到底走哪一條呢?
待遊完翡翠湖後才明白,這兩條路線實際上都是正確的,只是一條通向正門,一條通向後門。
翡翠湖
翡翠湖
正門和後門是我取的名,為了方便我在遊記中進行區分。
正門目前正在搞修建,應該是將來的遊客服務中心,因此我把它叫正門;
後門要從一個工廠中進出,感覺走的不是正道,故而稱其為後門。
翡翠湖
翡翠湖
我們是從正門進後門出的。
出後門的時候,穿過工廠時,工廠的煙囪還冒著煙,能誘到一股非常刺鼻的味道。
因此,我猜測翡翠湖到現在應該都還在開採礦產。
翡翠湖
翡翠湖在 蒙古 語中稱伊克柴達木湖,又名 大柴旦 湖,是大鹽湖的意思。
它和 茫崖 翡翠湖一樣,都屬於硫酸鎂亞型鹽湖,湖中盛產鉀、鎂、鋰、硼、鹽、芒硝等。
其顏色從淡青、淡藍到翠綠,並與深藍的湖水輝映交替,像是翡翠一般晶瑩剔透,當地人便稱之為「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直到順著 大湖 的邊上走上一小段,那些一個一個的小湖開始漸次出現在眼前,我才真正領略了翡翠湖的風採。
是了,這才是我想要的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為此,我想說我們是幸運的。
說我們幸運,是因為我看到了這麼一些人,也許他們和我最初想的一樣——以為自己看見的 大湖 就是翡翠湖的全貌,因此只在 大湖 的邊上拍上幾張像便調頭匆匆離去。
當然,這些人就沒有看到翡翠湖真正的美!
而我們堅持往前走,因此看到了,因此而幸運。
翡翠湖
翡翠湖
在看完翡翠湖後的很長時間裡,我一直想一件事:
當這些人回去後從手機裡翻出與這 大湖 的合影,並告訴身邊的人們這就是翡翠湖時,
我想——翡翠湖一定會哭。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幸運的是,我們沒有隻在正門旁邊的 大湖 處就淺嘗輒止,而是深入到了翡翠湖裡面。
要說明一下,這裡和 茫崖 翡翠湖一樣,自駕車可以在裡面開。自然,我們就幸運地見到了最美、醉美的翡翠湖。
翡翠湖
這張圖是道路左邊的湖。
翡翠湖
後門的兩個湖,它們的邊緣地帶長滿了蘆葦。這是近些年環境保護的成果。
實際上這些湖都是停止開採了的礦坑,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這些年在湖中種植了大量的蘆葦。
秋天的蘆葦金黃,點綴在翡翠湖和雪山下,便有了另一份特有的美。
翡翠湖
翡翠湖
兩個長滿蘆葦的 大湖 中間夾有一條大道。
順著這條大道往前走,就是翡翠湖的後門。
我們是從前門進、後門出的。當然,你也可以從後門進、前門出。
不過,若是從後門進、前門出,也一定不僅僅只在這兩個湖邊打個卡,還需深入進去,才不枉來上一真趟。
翡翠湖到底美在哪裡呢?
在我看來,翡翠湖的美,首先美在它的水。
這些水比我看見過的任何「翡翠湖」都「翡」、都「翠」。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這裡有怎麼數也數不清的鹽坑,它們一個挨著一個。
由於這些鹽坑大下不一,深淺不同,再加上陽光、天空的映照,水面顏色就顯得各不相同且極為豐富。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越大越深的鹽坑,其水越藍;
越小越淺的鹽坑,其水越翠;
而在這些大小相鹽坑的邊沿淺水區,又呈現淡淡的黃色……
翡翠湖
翡翠湖
還因為湖水含有不同的礦物質,隨著陽光強度的變化,湖水的色彩還會跟著變化。
於是,在這一個個大小不一以藍色為主色調的湖面上又呈現出綠、黃、褐等豐富的色彩,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猶如一塊塊美玉散落在人間。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的美,更美在碧水中的那一片潔白的鹽層。
湖水非常清澈,湖底的鹽層清晰可見。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鹽層,翡翠湖之美才顯得與眾不同,才美得獨一無二。
翡翠湖
翡翠湖
鹽層晶瑩潔白,
在藍綠相間的湖水中起伏延展,
像極了柔軟的棉絮和天空中連綿不盡的浮雲。
翡翠湖
翡翠湖
鹽層是舒展的、靈動的。
它們往住從湖心的最深處開始,慢慢地、緩緩地往四周抬升,最後將無數的鹽晶抬升到地面,在鹽湖的邊緣地帶形成一片片白色的「沙灘」。
翡翠湖
翡翠湖
這些「沙灘」,
不僅看上去——美,
走在上面的感覺也很特別——有一絲輕輕的、軟軟的感覺,還發出「沙、沙」的聲音,
使人心旌搖曳,頓生恍惚。
翡翠湖
翡翠湖
某一個瞬間,小心臟還會被這些「沙灘」搖曳起一股衝動——想順著這舒緩的坡度一直走到湖心——鹽層的最深處。
感覺那最深、最深而又隱約可見的藍中,藏著一個奇幻的世界。
翡翠湖
鹽湖中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最神奇的是,鹽層之中的這個包裹著鹽晶的物體,其形其態像極了男人的生殖器。
它從湖底伸出,挺立於天地間,又隱於湖水中。
它驕傲地展示著它的硬度和力度,張揚著它的陽剛之美。
男人看之,羞愧而汗顏;女人看之,溫暖又含羞……
有朋友看到我拍的這幅圖片時,說:此物應是鎮湖之寶。此話,我贊成。
翡翠湖
翡翠湖
除此之外,翡翠湖的美還美在它身邊的 祁連山 脈,
剛好山尖鋪有一層薄雪,剛好山的色調又與翡翠湖之色珠聯璧合,剛好清晨無風,山影印入湖中……
於是,這翡翠湖之美,在溫婉與嬌柔中又透出高遠而壯闊的氣韻。
可以說,湖水、鹽層、山脈——對於翡翠湖而言,這三者是缺一不可。正是因為有了它們之間的互相纏綿、彼此輝映,才有了色彩斑斕、美若仙境的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翡翠湖
如此自然天成的場景,想拍攝張好片,幾乎都用不著構圖,
只需將湖水、鹽層、山脈裝入鏡頭,
也無所謂相機還是手機,
咔嚓一聲,便都是一張美圖。
翡翠湖
翡翠湖
文章來源馬蜂窩旅遊
ID:大浪汪洋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