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聲故居破敗不堪 寒風穿堂而過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高曉聲故居破敗不堪 寒風穿堂而過

  寒磣的高曉聲故居

  陸建華

  日前蒙常州文友盛情,邀我去他們那裡參加高曉聲研究會成立大會。關於高曉聲,作家儲福金曾在一篇散文中這樣感慨地寫道:「在中國,一個當代小說作家很難有長期影響。新時期初期小說家高曉聲,曾經名如鵲聲四起,但現在的年輕人聽到高曉聲的名字就覺得陌生了。」豈止陌生?上海作家陳歆耕最近在一篇題為《高曉聲與恐龍園》的隨筆中說得更令人難過與無奈:「今天很多人知道常州有個人造的恐龍園,但不清楚常州有個當代優秀作家高曉聲。」據此,陳先生大聲疾呼:「對於常州人來說,像恐龍園這樣的旅遊景點和公共文化設施是重要的,它不僅可供大眾休閒、娛樂,同時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常州人不該遺忘高曉聲這樣的當代優秀作家。」

  高曉聲研究會的成立,在國內反響不俗,不僅中國作協、省作協等單位發來賀信,還有不少文壇知名的作家評論家從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興致勃勃地趕到常州表示由衷的祝賀。我所以忝列被邀請者名單之列,既因為汪曾祺研究會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成立,而且我至今還擔任著汪曾祺研究會負責人的虛名,還因為近十年來,一直為成立高曉聲研究會奔走呼喊的李懷中、陸克寒兩位先生曾經多次就成立高曉聲研究會的話題,徵求過我的意見。如今,經長達十年之久的籌備和努力,終於夢想成真,我理解他們的激動與歡欣。

  到了常州才清楚,此次慶祝高曉聲研究會成立的活動,基本上是一次民間活動。除高曉聲家鄉的基層幹部到會外,其他包括我在內的外地的、本地的與會者,大都是已經離退休的兩鬢斑白的老者。進一步詢問得知,如果不是高曉聲故鄉的一位民營企業老總的慷慨解囊,高曉聲研究會能否成立還很難說。文化人什麼時候都改不了容易激動、一激動就控制不住情緒的脾氣,明明是慶祝高曉聲研究會的成立,但發言者說著說著就好像有點跑題了,都忍不住向熱心支持文化活動的企業家們致敬。仔細想想,這也確實是大家的心裡話啊。

  慶祝活動雖只一天,但內容豐富,其中之一是參觀位於武進區鄭橋鎮董墅村的高曉聲故居。到了目的地一看,許多人嘴上沒說,心中卻泛起一股難以言述的惆悵甚至難過之情。這就是高曉聲曾經棲身的地方?一大間破敗不堪的房子,早就不住人了,寒風穿堂而過,颯颯寒意向每個參觀者無情襲來; 上有搖搖晃晃的小擱樓,無法攀登。整個故居加起來一百多平方米,根本容納不下抱著深深懷念之情從各地趕來常州參加活動的與會者,大家只好選擇一塊空地隨意地站著,心情複雜地向這寒磣的破房子眺望……

  據悉,高曉聲研究會的朋友們準備籌資儘快修復高曉聲故居。外地來的多數文化人都認為沒有太大的必要。出身清貧的高曉聲不可能像魯迅、郭沫若那些大家那樣,曾經有過顯赫的故居,就這麼巴掌大的一眼就看遍的房子,花上大錢,修得不符合歷史真實,老高如果地下有知恐怕也不高興,即使勞神費財修舊如舊了,也很難吸引遊客到此一遊。倒不如花些小錢,使其不成危房,然後在門外釘上一個銅牌,就刻「高曉聲故居」五個字,這反而是最樸實、最真誠的紀念。有興趣來參觀的人一看就會明白:難怪高曉聲能寫出 《李順大造屋》、《陳煥生上城》 那麼多反映底層農民艱辛生活的經典成品,原來他自己就住的這樣的破房子,過的與貧苦農民一樣的苦日子啊。

相關焦點

  • 真正李小龍故居今破敗不堪,祖居地建全球最大李小龍紀念館
    【功夫之王李小龍故居揭秘系列4】李小龍在香港的故居,主要有三處:九龍彌敦道218號、窩打老道"明德園"公寓及九龍塘金巴倫道41號的"棲鶴小築"別墅"棲鶴小築"別墅原業主是嘉禾電影主席鄒文懷。1972年7月,鄒文懷將該別墅租給了李小龍一家居住。
  • 中國「最慘」名人故居,破敗不堪無人問津,被指影響市容險些拆除
    中國「最慘」名人故居,破敗不堪無人問津,被指影響市容險些拆除無論我們去哪座城市參觀,你都能在當地發現一些名人故居。這些故居有的金碧輝煌;有的古樸典雅;也有的破敗不堪。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阿炳故居,就位於我們的江蘇無錫,它被大家稱為是中國「最慘」的名人故居。
  • 破敗不堪!寧波著名景點一名人故居竟成危房!為何沒有得到保護?官方回應了,原因很無奈
    報料:名人故居破敗不堪「我們在前童民俗博物館大門口的導遊牌上,發現「童保暄故居」的標誌。我們詢問保安人員如何前往這個故居時,保安卻告訴我們沒有開放。但我們還是去現場看了一下,經村民指點,好不容易找到故居。」「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童保暄故居』的牌子不是懸在門上方的,而是隨意放在門檻上的。
  • 我國這座「悲慘」的名人故居,破敗不堪無人問津,還差點被拆除
    如今我們去一些城市旅遊的經常會看到一些名人故居,基本上作為景點的名人故居都是規模較大,金碧輝煌的,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名人故居都是金碧輝煌的,在我國有這麼一處名人故居,這裡可以用破破爛爛來形容,或許有人會說是不是這名人不夠有名?其實還是很有名的,那麼為何名人故居卻很破爛呢?
  • 著名作家高曉聲先生的深圳情結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
    國凱先生曾為創作長篇小說《一方水土》在蛇口體驗過生活,對這裡熟悉。他笑我「假私濟公」,又說「現在是初級階段,允許『公私兼營』吧」。而高曉聲先生則聽得很入神,當談到農村的變化,他感到特別新鮮,話也多了。  第二天上午,我陪高曉聲先生到南園村走訪。村支書吳偉泰見過世面,介紹得有條有理。當時的南山區到市區20公裡仍然是高低不平的沙石公路,是「特區中的郊區」。
  • 名人故居現狀:莊士墩別墅破敗 馬致遠故居翻新
    馬致遠故居。來源:北京晚報記者探訪發現,除了莊士墩別墅、馬致遠故居和王芝祥故居,在北京郊區的名人故居,還有門頭溝永定鎮的劉鴻瑞宅院、北京植物園內的曹雪芹紀念館。這五處故居中,有三處屬於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莊士墩別墅、王芝祥故居和劉鴻瑞宅院。馬致遠故居和曹雪芹紀念館,雖然不在文保單位名錄中,但也被認為是名人故居。這兩處「故居」都是近年來所建,雖然並不是名人住過的房子,但「故居」所在的位置,的確是兩人長期生活的地方。
  • 讀過《穿堂驚掠琵琶聲》——向著朝陽,我走過冬夜寒風
    之前總是覺得,像孟新堂這樣工作的人,一定是嚴謹又沉悶無趣的,但是孟新堂不是,他是溫柔的,像是經歷過一切後仍對這個世界充滿寬容。剪報成習慣,嗯…他還會說情話,溫柔又會說情話的成熟男人真真是讓人無法拒絕的存在啊。
  • 中國最不起眼的名人故居,房子破敗影響市容,遊客也不感興趣
    因此,隨著中國旅遊產業的逐漸發展,美好山河以外,名人故居也出臺了各地旅遊的重點,因此,越來越多的遊客訪問名人故居,他們生前住的地方,抬頭看著歷史,歷史上的著名人長途跋涉和近距離接觸的好機會。因此,在各地方的努力下,中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地方的名人故居景點,通過故居的重建,在保護歷史遺蹟的同時,也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歷史。
  • 中國最不起眼的名人故居,房子破敗影響市容,遊客也不感興趣
    因此,隨著中國旅遊產業的逐漸發展,美好山河以外,名人故居也出臺了各地旅遊的重點,因此,越來越多的遊客訪問名人故居,他們生前住的地方,抬頭看著歷史,歷史上的著名人長途跋涉和近距離接觸的好機會。因此,在各地方的努力下,中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地方的名人故居景點,通過故居的重建,在保護歷史遺蹟的同時,也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歷史。
  • 質疑 一塊碑保護得了施琅故居?
    近日,不少網友反映,泉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施琅故居因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看了令人寒心。許多網友吐槽:「保護文物,僅僅豎立一塊碑就完事了嗎?」
  • 著名作家高曉聲先生的深圳情結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
    國凱先生曾為創作長篇小說《一方水土》在蛇口體驗過生活,對這裡熟悉。他笑我「假私濟公」,又說「現在是初級階段,允許『公私兼營』吧」。而高曉聲先生則聽得很入神,當談到農村的變化,他感到特別新鮮,話也多了。  第二天上午,我陪高曉聲先生到南園村走訪。村支書吳偉泰見過世面,介紹得有條有理。當時的南山區到市區20公裡仍然是高低不平的沙石公路,是「特區中的郊區」。
  • ...的破敗失修、有的未入文保、有的拒絕參觀……惠州清代名人故居...
    記者近日在府城區域走訪發現,不少清代進士的故居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大門緊鎖無人問津、缺乏修繕破敗不堪……怎麼辦?專家表示,政府需負起修繕活化責任,讓古屋舊址煥發活力,重現書香氣息。 陳培基故居大門緊閉 「陳培基?不認識。」兩位偶然路過的阿姨駐足站立,指著陳培基故居端詳片刻,隨即搖頭走開。
  • 先賢徐三庚故居破敗待修繕 曾取屋名似魚室
    在學術交流會上,區鄉賢研究會意外獲悉徐三庚位於章鎮大勤的故居依然留存,只是殘垣破壁,亟待修繕。為此,鄉賢研究會陳秋強會長日前專程趕赴大勤西山村,探訪了先賢徐三庚的故居。過了幾天,有個朋友跑來報信,說是慈禧太后要拿徐三庚問罪,讓他趕緊逃走,原來,那天他用釘子刻印被旁人看見了,這事兒就傳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裡,便要問他個藐視皇差的欺君之罪。於是,徐三庚連忙喬裝離開京城,逃到上海,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 穿堂而過
    突然遙想起童年,在江南贛中吉水,那段穿堂而過的美好時光。我出生的那個村子叫秧塘。上世紀80年代,大部分人家還散居在祖屋裡。每棟祖屋,一個角落往往就是一戶人家。只有少部分較為富有的人家,才住在自家建的磚瓦房裡。那時,是不興鎖門的。白天,前後門都是大大旋開,暢通無阻。只有到了夜晚,得知所有人都落屋後,最後那個進屋的人,才會把前後門栓上。
  • 印度唯一港口城市: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如今已經破敗不堪
    最古老碼頭景觀,來自時間遺蹟,也是印度唯一的一個港口城市印度,因為和我們國家臨近,又憑藉著許許多多奇葩的行為和習俗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遊玩,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今天我們就來講述印度一個城市的故事,這是印度唯一的一個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上最老的碼頭之一,如今卻是破敗不堪,令人惋惜。
  • 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
    原標題: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   南寧市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由於各種困難,電信公司對電話亭的修復情況不盡理想  街頭電話亭 去留如雞肋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寧市街頭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曾經遍布南寧市大街小巷的IC卡公用電話亭早已失寵,大多數遭破壞,而貼在電話亭上的廣告卻時常更換。電信部門表示,目前南寧街頭電話亭數量約500多個,其中1/4有撥打量。
  • 北京近千座四合院半數淪為大雜院 破敗不堪(圖)
    沈家本故居已面目全非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的四合院因人口眾多,缺乏修繕而破敗不堪,還有一些修繕卻改作他用的四合院又因為遷走原住居民而缺少市井氣息。  核心  近千座四合院半數淪為大雜院  北青報記者昨日從市地方志辦公室獲悉,迄今為止對北京四合院收錄最全的《北京四合院志》即將出版。
  • 朱元璋除了建造南京故宮,在安徽建了一座皇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
    朱元璋除了建造南京故宮,在安徽建了一座皇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明朝的皇宮,其實總共有3處。最早的是南京皇宮,為朱元璋下令於1366年建造,現在叫做明故宮遺址公園。比南京皇宮晚了40年,北京皇宮開始建造,就是今天的故宮。
  •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薛嶽故居破爛不堪,亟待維修
    天井四周的過道上,擺滿了用過的農藥罐、朽木柴火等的雜亂無章的廢棄物。薛嶽家居位於薛氏家祠後右側,相距約50米。走到樓中央的天井處,破敗的景象確實令人震驚,天井的地面雜草、苔蘚叢生,與垃圾混合在一起,四周的過道上擺滿了用過的農藥罐、朽木柴火等的雜亂無章的廢棄物。
  • 葉兆言:群鶯亂飛的江南,有高曉聲、汪曾祺留下的文學性情
    到當代作家這一撥,按照林斤瀾的看法,江蘇有高曉聲,有方之,有陸文夫,還有汪曾祺,情況完全不一樣。第一次見到高曉聲,是考上大學那年,他突然出現在我家。高曉聲和父親是老朋友,與方之、陸文夫都是難兄難弟,一晃二十年沒見過面。鄉音未改,鬢毛已衰,土得讓人沒法形容,農民什麼樣子,他就是什麼樣子,而且是七十年代的農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