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祖馬,就中非關係發表看法。
早報記者 權義 吳玉蓉 發自北京
中國外交新開篇。
在中國權力交接剛剛完成的第二天,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即在昨天宣布,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總統基奎特、南非共和國總統祖馬、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2日至30日對上述四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
這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國兩會後,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這次訪問將向世界傳遞哪些信息?未來中國將怎樣與鄰國、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相處?怎樣與世界合作共贏?種種疑問使得中國新領導人的這次出訪備受世界矚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統盟友俄羅斯,習近平隨後依次訪問的坦尚尼亞、南非和剛果(布),都是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發展中國家。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翟雋昨天表示,當前中非關係正處於一個全面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不過,隨著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擴大,有關中非關係的種種非議隨之而來。對此,坦尚尼亞駐華大使菲利普·桑卡·馬爾莫昨天為中國辯護,稱西方提出的「中非的友誼夥伴並不是互尊互信互利的」「中國在非洲的利益對非洲不利」等說法是荒謬的,別有用心,毫無根據,對中國不利,對非洲也不利。
習近平將宴請在非企業家
「在坦尚尼亞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將與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等舉行會談,將就BOT(建設-經營-轉讓)、PPP(公私合作夥伴關係)、POT(購買-經營-轉讓)三種模式進行討論,看雙方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此外,他還將發表演講並遊覽坦尚尼亞的幾個旅遊景點。」坦尚尼亞駐華大使馬爾莫昨天告訴東方早報。
南非駐中國大使館經濟參贊郭義透露,習近平在南非出席金磚四國峰會期間會參加一個有關投資貿易和全球治理的中非論壇。中國外交部一名官員稱,「習近平在訪問非洲期間,還將舉辦一次早餐會,宴請中國在非洲的企業家代表。」
除坦尚尼亞外,習近平對剛果(布)的訪問將讓他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位訪問剛果共和國的中國國家主席。剛果共和國駐華大使達尼埃爾· 奧瓦薩表示,習近平此次出訪剛果(布),必將進一步深化兩國關係。據統計,2011年中國與剛果(布)的雙邊貿易額達到5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中國與中西非24國貿易中位列第二,在非洲各國中排第七位。
對習近平的非洲三國之行,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將看點歸結為「有傳承、有新意」,「這是一次友誼傳承之旅、一次擴大合作之旅、一次謀劃未來之旅。」
在他看來,加大對非洲和平與安全的關注,在治國理政方面交流經驗,增加對非洲製造業領域的投資,通過延伸產業鏈刺激當地就業和產業升級,實現中非經貿合作質的飛躍,都是訪問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
劉貴今認為,經濟層面,中國將加大對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大對非洲和平與安全的關注,支持非洲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在治國理政方面,雙方將就農村、基礎設施、經濟和社會發展等雙方共同關心、亟待解決的問題交流經驗。
近期,非洲國家馬裡的局勢引發世界關注。去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會議上表示,中國將發起「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夥伴倡議」,深化同非盟和非洲國家在非洲和平安全領域的合作,為非盟在非開展維和行動、常備軍建設等提供資金支持,增加為非盟培訓和平安全事務官員和維和人員數量。
南非駐中國大使館經濟參贊郭義告訴東方早報,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非洲的和平與安全需要中國,希望中國能夠承擔其應該承擔的責任。中國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稱,「中國需要加入到國際安全進程中去,儘管這是一個敏感問題。畢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非洲生活、工作,他們的安全問題必須受到重視。近期發生在中東、北非的政局動蕩,也對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合作形成了嚴峻挑戰。」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兼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程濤表示,對中國不幹涉其他國家內政的外交政策來說,介入非洲安全問題比較敏感。
非洲成中國發展海外支撐
翟雋在昨天舉行的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主辦的「中國企業在非洲合作、創新、共贏」論壇上介紹,中國自2009年以來,一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中非貿易額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發展到了2012年的將近2000億美元。截至2012年4月份,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已經達到了153億美元,而十年前這個數字還只是個位數。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劉洪寬透露,中國企業對非洲實際投資由2003年的7500萬美元迅速增長到2012年的29億美元,年均增長幅度達到50%,其中去年同比增長71.2%。
截至去年年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達到192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非洲51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超過2000家企業,這2000多家企業,投資所涉及的領域,包括基礎設施、能源礦產、機械製造、信息通訊、建材、輕紡、農業和經貿合作區等。「可以這麼說,符合法律規定的領域幾乎都涉及到了。」
2012年,中國企業對非洲非金融類的大型投資項目達到30個,協議金額62億美元,這些資金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到位。
「中國企業在非洲,不僅增強了自己的實力,也增加了所在國的就業和稅收,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修建道路包括城市給排水,建設學校、醫院,資助學生入學,發展體育事業等積極地回報社會。」劉洪寬說。
李肇星表示,中國也從非洲的發展中受益很多,非洲已經是中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地,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和第四大投資目的地,非洲已經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海外支撐。
或出席港口合作籤字儀式
不過,中非發展傲人業績背後亦潛藏風險,遭到西方和一些非洲國家非議。
比如,奈及利亞央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上周在《金融時報》警告,非洲必須拋棄其對中國的浪漫期許,承認北京方面既是合作夥伴又是競爭對手,而且和昔日的殖民主義列強一樣,也可能付諸剝削手段。
《金融時報》評論稱,在非洲現任官員就非洲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關係發表的評論中,這番話是最刺耳的言論之一。
坦尚尼亞駐華大使馬爾莫昨天在論壇上為中非關係辯護,他說:「中國在非洲尋求自己國家利益是無可厚非的,只要這些利益不損害非洲國家的利益,非洲就沒有理由不擁抱中國。如果我們不合作,坦尚尼亞的獨立和發展就是無源之水,所以,我們的關係是榮辱與共,是坦誠相待的。我們兩國都在致力於合作,來實現共同發展,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利。」
他介紹,坦尚尼亞一直是世界各國的投資地,但其他國家的投資都沒有像中國對其大工程投資尤其是鐵路、天然氣工程等引人注目。「中國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遇,給我們實現發展的機會,讓我們更加獨立自主,並且從來沒有給我們強加任何的條件。」他說,中國公司對坦尚尼亞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包括採礦、交通、天然氣、光纖、鐵路、公路、港口、BOT項目等,此外還有醫療、文化、供水、體育和其他相關的一些項目。
馬爾莫還舉例說,在建設坦贊鐵路過程中,坦尚尼亞被世界銀行以及西方國家拒絕,那時候中國主動提出援建這條鐵路。而在鐵路建設到一半的時候,美國也提出要幫助援建鐵路。
馬爾莫昨天還向中國拋出繡球。「我想談一個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的港口項目,習主席到訪期間,將會見證我們在三蘭港新港口建設的籤字儀式。」據馬爾莫介紹,這個港口和附屬設施有50平方公裡,包括集散中心、金融中心、購物中心、加工業中心和旅遊中心等,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位於非洲東部,距離新加坡的距離是非洲與新加坡最近的距離。可以使坦尚尼亞與中國、中東、歐洲的市場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我們邀請非洲的朋友以及全世界各國的朋友投資這個港口項目。」
中國與坦尚尼亞關係密切。上世紀70年代,中國援助坦尚尼亞修建坦贊鐵路,雙方建立友好關係。
根據坦尚尼亞投資中心數據,截至2012年8月,中國在坦尚尼亞投資企業300多家,範圍涉及基礎設施、農業、製造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合作項目,註冊資金累計超過10億美元,已由2011年的坦尚尼亞第六大外來投資國躍至第二大外來投資國。中國投資為坦尚尼亞創造了8萬多個穩定的就業機會,同時為坦尚尼亞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中國企業正在穩步進入長期被西方勢力控制的坦尚尼亞能源礦產領域。四川宏達集團總投資將達到30億美元的煤電鐵一體化項目已經完成了所有審批程序,項目包括建設裝機容量為4×15萬千瓦坑口燃煤發電項目和年產100萬噸建築用鋼材項目。
2011年9月,坦尚尼亞首次向中方提出修建從姆特瓦拉至三蘭港的532公裡天然氣輸送管道項目,總投資額12.25億美元。中方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完成了所有評估和審批程序,中國進出口銀行完成了向坦方提供優惠貸款的全部審批程序。這一天然氣管道項目不僅是非洲國家中使用中國優惠貸款最多的單一項目之一,也標誌著坦尚尼亞成為累計籤約和使用中國資金特別是優惠貸款最多的非洲國家。
2012年11月8日,該天然氣輸送管道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據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透露,這一開工日期是他向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建議的因為這一天是中共十八大的開幕日,而基奎特「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我的建議」。呂友清稱,2012年12月21日,基奎特還特意推遲已經事先確定的聖誕節度假時間,專門聽取呂友清介紹中共十八大情況,整個介紹持續了3個多小時。此外,基奎特還在國內外的多個場合公開為中國在該國和非洲的投資辯護。
事實上,在習近平到訪前,中國已經先行邀請由坦方新任總書記基納納率領的坦尚尼亞執政黨革命黨高級幹部考察團一行訪華,代表團考察了廣東、四川等地。中方還邀請非洲國家新聞團到訪,為習近平訪問非洲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