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沿海城市,橋梁是並不可少的交通硬體,被白雲山和珠江水道環抱的廣州城,現在橋梁多達數十座,不過要論歷史悠久程度、美觀度和傳奇性,當屬海珠橋。海珠橋是連接廣州越秀區和海珠區的交通要道,曾入選「羊城八景」,它既是交通大橋,也是較有代表性的城市景點,承載著數代廣州人的記憶。
現在就連一些外地遊客也知道廣州的城市中軸線從珠江新城穿過,但在相對遙遠的過去,越秀公園、中山紀念堂一帶才是城市的中心,海珠橋正好就在這條最早的中軸線中。
現在的海珠區寸土寸金,房價早已經升到很高,但在幾十年前,很多人都看不上海珠區的房子,民間有「寧要河北一張床,不要河南一間房」的說法,這裡的「河北」指的是珠江北岸,「河南」指的是珠江南岸的海珠區。
海珠橋早在1933年便落成通車,之後又經歷過重建和數次維修。
現在從珠江北岸到海珠區、番禺區非常方便,上個世紀初,正是因為珠江的阻隔,使「河南」的廣大區域發展滯後。
當年海珠橋剛建成時是廣州唯一一座跨越珠江的大橋,具有裡程碑式意義。
這座橋梁為什麼叫「海珠橋」呢?其實並不是因為橋的南面是海珠區,而是北邊臨橋處有一塊海珠石,橋因石而得名。
最早的海珠橋是由美國公司承建的,因為橋梁為鋼鐵結構,因此稱「海珠大鐵橋」,雖然當下聽起來感覺有點土,但很接地氣有沒有?
剛開始的時候,海珠橋是座開合式橋梁,特定時間可方便大船通過,日本人侵佔廣州後,海珠橋整套設備被盜走,之後又經歷過風雲變幻的年代,橋梁完全被毀,直到1950年才重建。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是個自行車大國,廣州的自行車使用率幾乎達到人手一輛的程度,由於海珠橋上設有行人和自行車道,每天往返穿梭於海珠橋的自行車潮非常壯觀,曾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觀」。如今廣州騎單車的人雖然不少,但交通工具多樣化,年輕人已經很難想像當年自行車大軍浩浩蕩蕩過江的場景。
海珠橋兩岸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沿江路和濱江路都是著名的景觀大道,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在江邊散步、垂釣,或者賞景。走在海珠橋上放眼東望,二沙島、江灣大橋、廣州大橋、廣州塔等城市景觀映入眼帘。往西望,南方大廈、粵海關大樓等老建築無聲訴說著歷史,如果夜晚從橋上走過,珠江兩岸燈光璀璨,景色更加迷人。在著名的珠江夜遊行程上,海珠橋是其中一個著重介紹的景點。當下,海珠橋的名氣雖然不及廣州塔、海心沙,但當你了解過去,便會覺得它充滿魅力。
海珠橋,你實在是個有故事的同學。
旅遊攻略:廣州地鐵海珠廣場站,出來後就會看到海珠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