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又一部被觀眾打壓的「神作」

2020-12-16 維綸吃牛蛙

太空電梯,短期冬眠,脈衝推進,海王星定居,這幾個看似能直接與《三體》小說勾連起來的關鍵詞,實際上卻出自一部熱映中的好萊塢科幻電影。

別說它是在碰瓷《三體》,信不信,到時候電影版《三體》還得把它當做參考電影。

星際探索

導演: 詹姆斯·格雷編劇: 詹姆斯·格雷 / 伊森·格羅斯主演: 布拉德·皮特 / 湯米·李·瓊斯 / 魯絲·內伽 / 唐納德·薩瑟蘭 / 麗芙·泰勒類型: 科幻 / 懸疑 / 冒險上映日期: 2019-12-05(中國大陸) / 2019-08-29(威尼斯電影節) / 2019-09-20(美國)片長: 124分鐘

01 奧德賽神話

故事設定在年代未知的近未來,但導演詹姆斯·格雷心目中設想的年份是距今四五十年之後,也就是大概2070年的樣子。

在現在的科幻電影隨隨便便就能穿越星雲、探索黑洞、進行星際交流的時代,《星際探索》卻把故事的主線設置為一個從地球經由月球和火星前往海王星的信使故事。一個太空版的「奧德賽神話」。

導演想把它做成一部「最真實的太空旅行」電影,但又有著《現代啟示錄》的詩意以及《2001太空漫遊》的哲學思考。令人高興的是,他全都做到了。

作為一部相對接地氣的科幻電影,電影團隊請來了NASA和SpaceX的資深工程師作為電影的技術支持。專家全程陪同導演共同完成所有的創作。

電影裡有部分觀眾提到的「不符合常識」的地方,導演團隊並非是不知道,而是有意為之。

比如,皮特在太空流淚的那一場戲。淚,是皮特在表演時不自覺產生的附屬結果。拍攝結束後皮特對導演說:「這裡你可能需要做後期(0重力下的淚花)」,但導演卻說:「不需要,我要完整地保留你的表演。」

情緒,格雷導演在此想以一種浪漫主義的方式強調角色的情緒,於是他做了取捨。

了解格雷電影的人都明白,他是一個十分強調浪漫主義的人。對他來說,藝術破格表達比傳播科學理論更為重要。

02 太空新秩序

《星際探索》能滿足你一切在視覺奇觀上的觀影需求。

格雷導演在電影裡建立了一個新的太空秩序。那時候,帶有類似太空電梯的空間站已經建成,月球旅行甚至變成了一個商業化的太空項目,而不變的,還是人類對地外文明永不停止的探索。

電影以小見大,以個人家庭為出發點,探討人類解鎖世界新地圖更重要,還是在溫暖的小狗窩安度生活更重要。

影片本質上回答了《攀登者》在上映時引發的討論:為何要攀登?

因為「山就在那裡」,所以《星際探索》主角的父親孜孜不倦,以家庭為代價,尋找他心中的外太空之神。

他成了地外探索的第一人,成為了後輩太空人之所以想成為太空人的精神領袖。而地外探索往往是一張單程機票,選擇這一行就意味著放棄家庭。

《星際探索》對此給了一個否定的態度:星際探索是一顆毒瘤。

「人類是吞噬世界的怪物」。月球成了地球的「殖民星球」,而人類為了搶奪有限的資源,還是會在新的烏託邦滋生出新的罪惡——月球海盜。

南極成了戰殤之地,受人研究的靈長類動物反向吞噬人類。科技泛濫,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提高,看似我們走進了新的太空秩序,但精神層面上還停留在原始社會的階段,靠的還是老一套的坑蒙拐騙打砸搶燒。

對地外文明的探索不異於麥哲倫的遠航,而人類的這個欲望是永遠填不滿的。

格雷導演以一種自省的態度去表達電影的主題:外面什麼都沒有,人類就是我們的全部。

在中國航天事業「超英趕美」的時代,為什麼美國放慢了腳步?也許並不是他們技術條件落後了,或許是他們累了。

電影《星際探索》提供了這麼一層思考。

03 頂級視聽語言

很有意思,從格雷的上一部作品《迷失Z城》,到這一部《星際探索》,他一直在「重複自己」。

幾乎一模一樣的母題,作者化的表達,以及登峰造極的視聽語言。進階的是,太空的故事背景讓格雷有了更大的舞臺施展拳腳。

《星際探索》的布景、燈光和攝影,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影響。格雷說,他會像畫家一樣去考慮電影的配色。

為了營造出風格化的效果,他使用了一種叫「色彩象徵」的配色方案。比如說,火星是橙黃色的,火星室內的燈光就布置成橙黃色。同理,深藍色的海王星帶來的是深藍色的室內布光。

人物在焦慮或者面臨未知與危險的時候,往往紅色調的環境更能象徵人物此刻的情緒。比如《2001太空漫遊》的紅房子。在《星際探索》裡也有一個紅房子,那是皮特的角色準備和他失聯的父親連線時。

《2001太空漫遊》的紅色布光

《星際探索》的紅色布光

這些看起來是常識性的做法,但並非所有的電影都敢使用如此具有風格化的布光,因為它帶來的負面效果是不真實,就像皮特那滴無視0重力的眼淚一樣。但是,格雷認為,「不完美的攝影才顯得真實」。

一旦你接受了格雷那種「離地三尺」的浪漫情懷,他的不完美也就變成了視聽語言上的完美。

這樣頂級的視聽語言在海王星的高潮段落達到頂點。

別看海王星離我們地球特別近(跟星際旅行類電影相比較),但《星際探索》是自1997年的《黑洞表面》後,第二部把海王星做為重要拍攝星體的電影。

第一次,我們看到了太空人穿越海王星星環的視覺奇觀,更別提那是在一個幾乎徒手的情境下完成的這個壯舉,其壯觀程度不亞於《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的某些段落。我相信,這個段落對故事中同樣涉及到海王星的《三體》電影將起到參考借鑑的作用。

04 被幹預的結局

《星際探索》的結局並不完美,實際上,最後我們看到的結局也並非是導演的初衷。

這是格雷拿到最多投資的一部電影,而中國的博納影業也是投資方之一。格雷說:像這樣大投資的電影,我是沒有最終剪輯權的,電影的最後40秒不是我的,但我的結局在電影裡。

電影最後的40秒,說的是主角最後見到了他的女人。影片最後一整段回到地球的戲和影片整體風格極不搭調,不但顯得鬆散,還是一種怕你看不懂而列出詳細解題步驟的爛片式結局。

我猜想,影片在主角乘船離開海王星並返回地球的那一刻便是導演最想要的收尾方式。

理由:1、大多數的科幻電影喜歡在進入返程的那一刻收尾,這是一種半開放式結局,讓人意猶未盡。2、格雷的故事講到返程的那一刻已經完整,主題已經得到充分的表達,人物的心結已經解開,後面再狗尾續貂顯得是個很愚蠢的做法。

當然,這些小瑕疵並不影響它成為年內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05 被打壓的神作

但是,這樣一部幾乎神級的作品在豆瓣僅有6.9分,和上面提到的《黑洞表面》的豆瓣分數幾乎一致(6.8分)。

可是,《黑洞表面》在爛番茄平臺和MTC平臺都是極低的分數(27%;35分),按照豆瓣的評分體系換算,它也就一部只值一顆星的作品。

為什麼觀眾對《星際探索》的要求這麼苛刻?幾乎成一種打壓的姿態去「摧毀」一部外媒評分很高的電影。

很多觀眾打低分的原因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電影不符合物理規律,二是劇情無聊。

這令我想起那部被「三觀不正」打壓的《太空旅客》,以及被「弱情節劇情」打壓的諸多文藝科幻片。

而《2001太空漫遊》在當年也因作者化的表達而被罵太悶、看不懂。顯然《星際探索》不能和《2001太空漫遊》相提並論,但兩者的處境卻驚人相似。

《星際探索》敗在了自己的藝術破格,敗在了風格化的作者表達。它的優勢反而成為反對者用來反擊自己的武器。也許,它註定只能成為少數人的狂歡,也許,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星際探索》票房「涼涼」,是男神老了還是觀眾不愛科幻片了!
    為此,看過《星際探索》的觀眾戲稱「這是一出外太空找爸爸」的故事。而影片的導演詹姆斯·格雷想表達的「人類起源」的主題也未能很好地體現。儘管作為一部投資不菲的科幻電影,也將地球、月球、火星、海王星乃至整個太陽系的瑰麗景觀都展示了,但劇情的平庸,很難吸引住觀眾的眼球。
  • 豆瓣9.6,紀念一部貨真價實的真·神作
    有趣的是,九年後,央視CCTV6在重播了這部名副其實的成人向動畫後,也因遭到觀眾投訴被迫停播。至於渡邊導演,若是知道,大概又會在心裡重複那句吐槽了:「這個混蛋給我好好看看去!」不過,不管你是不是混蛋,《星際牛仔》都是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動畫。
  • 這部地球人沒有和外星人「幹仗」的電影,卻是《星際穿越》之後最好...
    想要讓原著黨和普通觀眾都獲得滿意從來都是一件難於登天的事。如果只是將原著故事完全照搬,那麼這部電影必然不會是一部規模如此龐大的商業電影。如果你能抽時間看看原著,會發現,無論是會對於「外星人」的描寫,還是關於人類和它們的交流,在原著中幾乎都費了一番筆墨,作者不光一步一步藉助語言學去分析和推理出外星語言和文字的含義,同時也在故事中深度刻畫了女主角劉易斯和她女兒在生命中各個時段的故事。
  • 冷番「銃夢」,被低估的神作,科幻大片「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原型
    「銃夢」是1993年由福富博監督的一部末日題材的動畫。短短兩集,加起來才50分鐘,2019年上映的科幻3D大片「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原型故事就來自這部動畫。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凱麗原來懂得已失傳的火星古武術「機甲術」。擁有強大戰鬥力的凱麗不顧艾德的反對而登記成為賞金獵人,只因為她體內流淌著戰鬥的血液,註定式戰鬥的命運。「銃夢」漫畫和「攻殼」是同一個時期的作品,都是賽博朋克的末日風格,兩部作品中的女主也比較類似,都屬於除了大腦以外,身體完全機械化的角色。
  • 《星際探索》宇宙、人性和探索精神
    《星際探索》中最終的目的地——海王星近幾年,高質量的宇宙題材科幻電影按照一年一部的節奏出現,讓廣大科幻愛好者直呼過癮。何為高質量?我本人理解,高質量有兩方面的內涵。那麼,今年的《星際探索》,能不能擔起「高質量」的標籤呢?從評分來看,爛番茄媒體好評率 85%、爆米花觀眾好評率 40%,metacritic媒體80分、觀眾6.2分,IMDb 6.9分,豆瓣7.1分,時光網7.3分。國外專業評價和觀眾評價,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國內觀眾能打出7分以上還是較高的。
  • 經典動畫「星際牛仔Cowboy Bebop」真人電影計劃進行中
    2013-06-04 10:04:54   在倫敦國際動漫展上,動畫導演渡邊信一郎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其指導的「星際牛仔Cowboy Bebop」動畫的真人電影企劃正在進行中。
  • 《星際探索》: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
    那麼用一句話概括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太空科幻片《星際探索》,那則是:爸爸,讓我們一起點燃海王星!當同檔期的某部國產電影一路大V吹噓、一路評分狂跌的時候,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星際探索》卻逆勢上漲,豆瓣評分從6.7分漲至了7.1分?!而在北美老家,這部電影的評分同樣兩極分化。
  • 《星際探索》無盡的孤獨
    星際探索可能會給到你一些思考,一些想要的答案。,但是大家肯定會失望,沒有外星人,也沒有異形,也沒有怪獸~電影畫面的效果,在我看來是不錯的,達到的好萊塢的水平,你們不能要求每一部電影是經典,每一部都是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對吧~而且每部電影的立意不同,顯然這部電影所要呈現的,並不是畫面,並不是特效,而是人性~羅伊一生都在受他父親的影響,因為他的父親被塑造為一個英雄,可是從羅伊十幾歲開始
  • 克裡斯漢斯沃甩掉「雷神索爾」肥肉當星際戰警 努力帥回來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英雄,即將在6中旬上映的「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由「 雷神索爾 」 克裡斯漢斯沃與「女武神」泰莎湯普森再度攜手,取代湯米李瓊斯與威爾史密斯的經典組合,克裡斯坦言絕非「重啟」或「重拍」,雖然之前沒有請教過兩位前輩,希望他們能為他的表現驕傲。
  • 《星際救援》:一部「跑偏」的科幻片,一部深刻的文藝片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近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太空探險電影,叫作《星際救援》。不得不說,《星際救援》的片名Ad Astra還是很有內涵的,Ad Astra並非英文而是源自於一句拉丁諺語Per Ardua Ad Astra,整句諺語翻成中文有「前往星空很困難」的意思。
  • 香港迪士尼曾經最受歡迎的「巴斯光年星際歷險」,宣布本月底「完成任務」!
    「巴斯光年星際歷險」曾經是香港迪士尼樂園最受歡迎的設施適合所有年齡的人玩,且充滿趣味性▼「巴斯光年星際歷險」改成漫威主題的互動射擊遊樂設施也就是說遊人可與漫威超級英雄共同擊退侵略者▼新設施落成後,「明日世界」內其他項目連同「鐵甲奇俠飛行之旅」和其他陸續推出的漫威項目,共同組成「漫威主題區」。
  • 退出東方神起後遭打壓10年!觀眾連署挺金俊秀登《音樂銀行》
    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韓國團體JYJ成員金俊秀原是團體「東方神起」一員,2009年要求解除「奴隸合約」後,與前東家SM娛樂關係鬧僵,甚至被封殺,被打壓至今長達10年時間,近日,有觀眾上KBS電視臺請願,希望保障日前推出新作品的金俊秀上《音樂銀行
  • 最嚴謹的科幻神作《星際穿越》
    一部好的電影,總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隨著國內電影院逐漸恢復營業,許多經典老電影紛紛排擋,為影院復甦助力。無論是經典戰爭片《1917》還是奇幻大作《多力特的奇幻冒險》,都在國內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可其中最耀眼的,無疑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星際穿越》從8月2日開始上映,如今已上映一周,這部老牌神作威風不減當年,截至至今重映票房已經超過8000萬,這是大部分新電影都做不到的成績。
  • 用「神作」來形容「星際穿越」,是這個詞的榮幸
    用「神作」來形容《星際穿越》,是這個詞的榮幸。這可不是什麼阿諛奉承,而是《星際穿越》確定值得這份讚美,它是好萊塢最後一位作者導演諾蘭,評分最高的作品。《星際穿越》也許是近十年最好的科幻片。所以片中球體的蟲洞,摺疊的五維空間和星際旅行,都不是空穴來風的天馬行空,而是基於現有物理知識做出的推斷。因此那些在網絡上流傳的關於《星際穿越》的bug,基本都屬於雞蛋裡面挑骨頭,根本立不住腳。在《星際穿越》中,諾蘭一共構造了三種人類,以時間劃分為過去、未來和現在。
  • 《星際探索》五大看點解鎖太空漂流
    宇宙奇觀瑰麗壯美 沉浸體驗爽到驚嘆伴隨危機四伏、緊張刺激的太陽系穿越,一同呈現給觀眾的還有瑰麗壯美的宇宙奇觀,電影由《星際穿越》的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掌鏡,以近乎完美的攝影手法打造了一場代入感極強的沉浸式太空漂流,甚至被海外媒體譽為「必須去大銀幕觀看」的星際史詩,目前該片已入圍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20強名單。
  • 兩男兩女一條狗,開著飛船四處走,憶難忘的動漫神作《星際牛仔》
    前些日子看了個預報說是Netflix要播真人版的《星際牛仔》了,還說這部真人版質量值得期待,因為真人版製作方請了原動畫導演渡辺信一郎做顧問,還請了原動畫作製作公司sunrise的成員負責製片。這消息不禁讓東靈君二刷了這部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動畫《星際牛仔》。
  • 「星際純愛」修仙花妖VS星際天才,睡前小爽文,蜜裡調油~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星際純愛】修仙花妖VS星際天才,睡前小爽文,蜜裡調油~《謝室友不殺之恩[穿書]》簡介:謝子青穿進了正在追的星際文裡,還和主角成了室友。
  • 《星際探索》上映 五大看點解鎖沉浸式太空漂流
    宇宙奇觀瑰麗壯美 沉浸體驗爽到驚嘆伴隨危機四伏、緊張刺激的太陽系穿越,一同呈現給觀眾的還有瑰麗壯美的宇宙奇觀,電影由《星際穿越》的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掌鏡,以近乎完美的攝影手法打造了一場代入感極強的沉浸式太空漂流,甚至被海外媒體譽為「必須去大銀幕觀看」的星際史詩,目前該片已入圍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20強名單
  • 「大劍」,美少女覺醒變成巨大的妖獸,一部必看的神作
    今天小初給小夥伴推薦一部我個人特別喜歡的動漫「大劍Claymore」。有點類似女版的「劍風傳奇」。這部動漫在2009年播出,10年前的老番,是漫畫家八木教廣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大劍」的世界中,是一個妖怪佔據頂端食物鏈的,遍地橫行的世界。
  • 太空科幻神作《星際穿越》重映,首日票房登頂
    [PConline 資訊]在太空科幻迷心中,諾蘭導演執導的《星際穿越》是一部堪稱歷史第一的神作,前段時間國內電影院逐步恢復,並決定重映一些老片,《星際穿越》呼聲自然最高。 8月2日,《星際穿越》迎來首映,首日預售票房已經接近兩千萬,遠遠拉開第二名,牢牢佔據國內票房榜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