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新冠疫情橫掃全球之初,澳大利亞作為最初採取邊境管制措施的國家之一,將十萬名回中國度過春節的留學生阻擋在國門之外,同時被一紙禁令攔住赴澳腳步的,還有其它臨時籤證持有人。
在這場疫情危機中,澳洲的移民籤證審理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澳華財經在線》從一些移民留學中介了解到,當前幾乎所有籤證審理都在為醫護類的技術移民籤證「讓路」。
醫護類職業的189籤證(獨立技術移民)、190籤證(州擔保技術移民)申請最快兩到三天即可獲批。而其它類別的籤證,包括商業投資籤證,許多都處於沉寂的狀態。
本網最近曾就澳洲的技術移民政策未來的走向做過報導。(詳見《大疫黑天鵝張開羽翼,澳洲還能承載誰的移民之夢?》)失業潮的衝擊下,澳洲的技術移民或再度收緊,重心也可能發生偏移。
而商業投資移民或許會是另外一個故事。無論疫情期間,還是疫情過後,澳洲經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商業投資注入的動能和活力。
在4月16日的內閣會議之後,澳總理莫裡森明確指出,澳洲要擺脫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就必須奉行積極的促進商業投資戰略,直言在危機期間政府對經濟的支持必須要隨著危機的緩和而弱化,「我們的政府將商業視為經濟的中心,我們不認為政府是經濟的中心」。
澳洲工商業委員會執行長詹妮弗·韋斯特科特亦呼籲政府,推出更多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改革行政審批的繁文縟節,打造一個吸引投資的環境。
換句話說,澳洲對商業投資的需求只會更強,而不是相反。但另一方面,商業投資籤證仍存在「變臉」的可能。
懸念一:「過渡政策」何時出?
2月1日起,從中國大陸離開或過境的非澳公民(PR除外)不得進入澳洲。兩個多月過去,一些商業投資臨居籤證持有人至今仍面臨無法返澳的困境。
以188A籤證為例,這是是針對具有經商背景,並且有意願在澳大利亞創辦、管理生意的企業主而設立的一種四年期臨居籤證。申請人持籤證赴澳經營兩年生意,滿足一定條件後可以轉888A類永居籤證。須滿足的條件包括年營業額、生意淨資產、僱傭人數等。
疫情衝擊之下,澳洲許多行業陷入營業額急劇下滑和裁員的困頓。但是,令一些春節期間回國的188A籤證持有人焦急又無奈的是:現在無法返澳照顧在澳洲的生意或企業。
在澳洲內政部官網上,對臨時工作籤證持有人的工作條件,如減少工作時間、更換僱主等,給出了相應的過渡政策,但對188A籤證等商業投資籤證,尚未出臺相應政策。
一位雪梨資深移民律師對《澳華財經在線》表示,目前在等待期和審理期的商業投資籤證,仍然會沿用原有政策。但澳洲政府未來會針對現在的意外情況放寬188A籤證等商業投資籤證條件,而目前尚無法預知會在什麼時候。
「這就好像,高二和高三的學生都面臨高考受影響的問題,但現階段最應迫切解決好的是高三學生的問題,然後再騰出手來解決高二學生的問題。」他說。
對於準備申請商業投資籤證的申請人,現在多數州都已關閉了申請,但這並不是受疫情的影響,而是因為本財年名額已滿。潛在申請人需要密切關注7月1日之後各州重新開放下一財年的申請通道。
懸念二:FIRB「設卡」SIV投資?
3月底,澳財長喬什·弗裡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將重大外資收購案的審查門檻從12億澳元下調至零。根據2020年3月29日星期日晚10:30之後開始執行新規,所有新進的外資投資,都要經過FIRB審批放行。
這一新規,是否會影響SIV投資?
澳洲的SIV籤證,是在「企業創新與投資籤證」類別下的一個籤證,子類別為188。SIV要求申請人四年內在澳洲至少投資500萬澳元於指定資產類別中,滿足一定居留條件後,即可在四年時間內獲得永居資格。
目前政府要求,500萬澳元只能投資於新規定的三個類別:合規投資產品組合(60%)、風投或PE(10%)、新上市公司(30%)。
一位華人移民律師在接受本網採訪時說,FIRB頒布的新規,雖然對SIV籤證增加了一道審批程序,但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FIRB新規的主要目的是在警惕外資藉資產價格劇烈波動的機會,進場收購財務困難的澳洲企業和資產。
而對於SIV籤證而言,涉及FIRB新規的只有150萬澳元的投資,並不足以讓FIRB擔憂重大或關鍵資產和公司「旁落外手」。
懸念三:商業投資「轉向」?
今年初,曾有移民中介預測,因為僱主擔保、獨立技術移民和家庭團聚移民在澳洲全年移民數額中佔了絕大多數,所以過去的兩三年,政府的重心都是在這些籤證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2020年,澳洲政府新年收假回來後的移民工作重點很可能就是商業投資移民。
改革內容或涉及加高188B、188C 的投資門檻、改變188B、188C 的投資內容、改進現行的188A、188B評分體系、讓更多188A、188B申請人到邊遠地區進行投資等。
疫情當前,這些改革都暫時進入停滯。但疫情過後,內政部或重拾這些中斷的議程,對商業投資移民制定新的要求。
去年大選期間,聯盟黨政府取得勝選果實,在很大程度要歸功於經濟和財稅政策。但疫情改變了一切。在昨天的內閣會議上,澳央行和財政部都提出,當前的經濟政策框架不足以應對未來的艱巨任務。
疫情過後,澳洲重振經濟的議程中,必然涉及供應鏈再造(詳見《全球化終結了,澳洲供應鏈怎麼辦?》)、強化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等重要命題。如何讓商業投資籤證更好地「服務於」這些目標,應會納入相關改革舉措之中。
一位移民顧問預估,從策略上說,即使政府不會很快就這些籤證做出積極引導性的改革措施,也可能會首先「不鼓勵」投向某些行業,如房地產、旅遊等。
(原標題:疫情迷霧之中,扣問澳洲商業投資移民籤證三大懸念)
來源: 澳華財經在線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