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老家的時候,經常會見到一種能結出一串串果實,類似「小葡萄」但不是小葡萄的高大樹木,這種果實由最初的青色變黃色,但絕對是不能吃的,它的味道絕對是苦苦的,老年人都說是有毒的,連動物都不吃它,記得小時候人們都叫它「苦連豆」,但這是俗稱,現在才知道它就是苦楝樹,常被種植在房前屋後、山坡田埂、或河邊路邊。記憶中它的果子結的很多,樹很高,有5~10米,現在回農村幾乎見不到了。
苦楝樹,別名:又名楝樹,紫花樹,楝棗子。苦楝是一個古老的樹種,在我國公元6世紀的《齊民要術》中就有楝樹生長特性及育苗造林的記載。苦楝還是重要的鄉土樹種,由於其生長迅速,材質堅軟適中,紋理美觀,不變形。有香氣,耐腐朽,抗蟲蛀,適宜作各種家具、裝飾、裝潢、工藝、樂器等高級用材,是木材加工業的優質原料。
記得小時候,放學後和小夥伴經常在高大的苦楝樹下玩耍,那裡也成了大人們交談聊天的地方。小夥伴們在那裡劃地跳方格,跳繩,猜謎語,樹上不時飛落幾朵細細的花瓣,盛在手心,芳香濃鬱,沁人心脾。花期過後,樹枝上就結出一簇簇青青的果實,每一簇都有幾十顆。因為它的果子非常苦,大人又說它有毒,所以小夥伴就會摘下來作為自製彈弓的「子彈」,用來「射擊」目標,測試彈弓水平,效果特別好,但絕對不能對著人射,因為這種「子彈」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苦楝樹,不僅是木材用樹,亦是藥用植物,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治疥癬,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頭癬。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潤滑油和肥皂等。值得注意的是其果實的毒性最強,如果誤食會造成頭痛、嘔吐、噁心、腹痛、腹瀉、昏睡、 抽搐、血壓下降、呼吸麻痺而死亡,所以我們一旦遇到這種樹,千萬不要食用其果實。
其果實立冬成熟,熟後經久不落,當果實變黃略有皺紋時即可採集。苦楝播種後4至5年開花結實,採種應從10至20年生健壯母株上採集。將果穗剪下或用手摘取,也可用木棒輕輕擊落收集。果實採收後,將其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揉搓淘洗,去除果肉果皮,淘洗出核果,曬後進行貯藏。還有當苦楝樹長到一定時候就可以採摘苦楝皮。四時皆可採,但以春末夏初為宜。砍下樹幹或挖出樹根,剝取根皮或幹皮,洗淨曬乾。
現在這種樹木已在農村越來越少見了,可能因為苦楝樹成長緩慢,結出的果實對老百姓來說沒有什麼用處,已在農村慢慢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