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陝人人愛吃肉
老話裡說無肉不成宴!
陝西人一般把「肉菜」稱做硬菜
記得小時候經常是把
去別人家坐席叫做「吃肉菜」
而陝北、關中、陝南地理風土不同
日照、溼度不同
各地人在對肉的吃法
做法也不盡相同
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魚肉
都是陝西人經常烹製和食用的肉類……
陝西地方菜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陝西各地到底有哪些
讓人垂涎三尺的「硬菜」,
看看那道菜是你家鄉的招牌菜……
1
榆林燉羊肉
▼
中國有一個漢字「鮮」,左邊是「魚」,右邊是「羊」,古人用這兩種動物的來表達食物鮮美。
在陝北榆林,燉羊肉就是百吃不厭、大受歡迎的美味,尤其是在冬季更為明顯,羊肉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羊肉的做法已經成為榆林的一塊「招牌」,而燉羊肉更是榆林羊肉吃法中的金字招牌……
在榆林地道的燉羊肉能讓人唇齒留香,連配料和鍋具都有獨特的講究,再加上榆林當地的羊在生長過程中,長期吃地椒葉這種天然香料,羊肉自身不腥不燥。燉羊肉之所以香美無比,一是燉的時間長,二是羊骨髓燉入湯中,保持了鮮美和原汁原味。榆林最傳統的烹煮方法是將羊肉切塊,清水洗淨血水,然後入鍋水煮。
要不斷撇去表面的泡沫,加花椒、地椒、薑片、辣椒、蔥、鹽等,旺火燉爛。食用時,佐以香菜、蔥花、大蒜等助味……
2
延安陝北燴菜
▼
陝北溝峁縱橫,水源奇缺,冬季寒冷。冬春之際難見鮮菜,百姓菜碗中就以白菜、洋芋為主。保存白菜的方法就是醃藏。聰慧的陝北婦女烹製的酸白菜熬洋芋,是民間最普遍的吃法,酸味新穎,口味鮮美,風靡一時。
陝北燴菜是延安傳統菜餚中的經典之作!
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是趕腳人、攬工漢、小商小販們最喜歡的飯菜。所謂三鮮,其實就是紅燒土豆塊或豆腐塊、燒肉疙瘩、圓粉條子,外加青菜少許,連湯帶汁,滿滿一大碗,即充飢又解饞,耐飽耐渴,稀裡呼嚕,一頓狼吞虎咽,最適合陝北人的粗喉嚨大肚皮,人人覺得值得划算。
3
寶雞幹腳棒
▼
幹腳(jue)棒(bang)是陝西寶雞鳳縣的漢族名菜,讀這句話的時候,你得用陝西西府話來說,在其他地方被稱作紅燒豬腳,但寶雞鳳縣本地採用的是臘肉豬腿,且宰殺豬的品種和時間、臘肉豬腿做法等均有特殊限定。
過去是丈母娘招待女婿的常用菜餚!
至「立春」前,寶雞鳳縣的鄉民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用一頭整豬做肉臊子,滷肉(主要是下水和耳朵),剩下的就會掛臘肉,尤其是把整個豬腿掛成臘肉。等到貴客臨門,就會用它來做一道地地道道的鳳縣名菜——「幹腳(jue)棒(bang)」。
先把幹豆角用水泡發,接著把掛好的臘肉豬腿放在開水鍋裡煮一小會。再將豬腿切成大塊,放在油鍋裡炒一下,然後放一些幹豆角,配上蔥、姜、蒜、醬油、幹辣椒,放水用小火燜。水不要放太多適量,最後放味精就行了,這道大菜肥而不膩,就是一個字——香!
4
漢中麻辣雞
▼
漢中在地理上與四川毗鄰,口味上喜食麻辣。漢中麻辣雞變由此而來。
在漢中寧強,麻辣雞是獨具特色的風味涼盤,高檔的宴席少不了它;老百姓的餐桌上時常見到它;朋友來了一定要吃它;給人饋贈也常常選它。它就是鼎鼎大名、享譽西北的漢中寧強地方風味小吃麻辣雞……
漢中麻辣雞是用鮮活公雞加工製成,色澤金黃,餘味濃長,肉質細嫩含脆,肥而不膩,麻辣爽口的獨特風味,有開胃益神作用。隨著歲月的推移,喜歡的人愈來愈多,是群眾節日佳餚和招待賓客之名菜,以漢中寧強縣製作的最好……
5
商洛臘肉
▼
商洛的臘肉又叫燻肉,是商洛鎮安一帶的特產,是鎮安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每逢冬臘月,鎮安家家戶戶都要製作臘肉,鮮肉先用各種配料醃製,經過多道工序,最後用煙火慢慢燻烤。燻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
商洛鎮安臘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而且有久放不壞的特點,一次製作的臘肉可以吃兩三年而不壞……
商洛由於地處秦嶺山脈之中,山清水秀自然汙染極少,只有在如此天然無汙染的環境中,才能培育出沒有受過飼料、添加劑催肥的秦嶺土豬,
淳樸的商洛人用山野菜、野草、野果夾粗糧餵食,不含任何飼料和添加劑。春初產養,汲春、夏、秋、冬四季天地之精氣,長過三百餘斤,立冬而宰。經加鹽醃製,燻烤六六三十六天後,可保存兩至三年不腐,食之油而不膩,聞之香味淳厚,多食強身健體,素有「三天不食臘肉,不知世間味」之說。
6
安康蒸盆子
▼
安康紫陽蒸盆子是最早發源於陝西省紫陽縣漢王鎮的著名漢族小吃,傳說始創於漢代,先是漢江艄工歇腳歡聚時的薈菜,後來成為了安康地區最著名的菜餚……
安康紫陽蒸盆子製作極為講究,原料須有全雞(土雞)、豬蹄、蓮菜、紅白蘿蔔、黃花、木耳、香菇、雞蛋餃子、水發墨魚及其它乾菜,調料油有大茴、草果、桂皮、花椒、幹辣椒、食鹽等,用盆具盛之,用大鍋隔火而蒸,原料和調料分步入盆,時間最少不能低於4小時。這道菜原汁原味,湯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陽蒸盆子,用料之糜費,時間之冗長,程序之繁瑣,做工之講究,稍有差遲則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為……
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純粹以天然的食材作為味道的來源,將肉的鮮美發揮到了極致,不吃一次安康蒸盆子,絕對是作為陝西人的遺憾……
7
渭南大荔帶把肘子
▼
咱陝西人吃的最多的肉,絕對不是牛羊肉而是豬肉,渭南大荔的帶把肘子,可以說是豬肉大餐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味……
帶把肘子不僅是陝西渭南極具地方特色的菜餚,也是真正屬於陝菜菜系中的王牌菜,在《中國菜譜》秦菜部分把其引為列為第一名菜。作酒菜、飯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著稱,它的用料別致,不同於其它肘菜。肘子帶骨帶蹄,成菜如丘,造形別致、豐滿,堪稱「盤中一王。
所謂「帶把肘子」,就一定要「帶把」,也就是帶著豬爪才行。
帶把肘子的做法及其考究,做的時候需要將肘頭朝外,肘把(腳爪)朝裡;肘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在正中由肘頭向肘把沿著腿將皮剖開,剔去腿骨兩邊的肉(三面離肉),底部骨與肉相聯,使骨頭露出;然後將兩節腿骨由中間用刀背砸斷,入湯鍋煮至七成熟撈出,用淨布搌幹水,趁熱用紅醬油塗抹肉皮。取蒸盆一個,盆底放入八角、桂皮,先將肘把的骱骨用手掰斷,不傷外皮,再將肘皮朝下裝進蒸盆內,裝盆時根據肘子體型,將肘把貼住盆邊裝入盆內,使之成為圓形。撒入精鹽,用消過毒的淨紗布蓋在肉上,再將甜麵醬、蔥,以及紅豆腐乳、白醬油、姜、蒜等在紗布上抹勻。將蒸盆上籠用旺火蒸三小時左右,以爛為度,取出,揭去紗布,扣入盤中,揀去八角、桂皮等香料,上桌時通常另帶蔥段、甜麵醬輔食……
8
鹹陽普集燒雞
▼
上個世紀隴海鐵路延伸,穿越關中平原。坐落在西安與寶雞之間的小鎮——武功縣普集鎮,過往客車要在這兒停留,於是這個原來不起眼的小鎮一下子就變得繁華熱鬧起來。
1940年,河南人氏郭志平為了逃避戰亂,攜帶家眷,一根扁擔兩隻筐,來到普集鎮投友定居。為了生存,他拿出看家本領,用當地農民以小麥、玉米餵養的、肉嫩皮光脂肪少、數量多而且價格便宜、一年生的嫩雞,以祖傳的清宮秘方製作燒雞。
據說,郭志平當年來武功時,擔子裡就有一個密封的陶瓷罐,內盛陳年雞湯,是郭氏祖宗在清乾隆年間從宮裡帶回來的,每次煮雞時續水加火,保持湯的清亮,新鮮、原汁原味。
燒雞精選優質雞,細心宰殺,定好火候油炸,配以優質調料煮熟,原汁湯提味等,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普集火車站人流量大,燒雞被旅客帶往全國各地,因而定名為普集燒雞。
鹹陽武功普集燒雞,雞形飽滿、色澤醬紅、油光發亮、雞肉完整、肉質鮮嫩、酥爛無渣、醇香爽口、回味無窮,讓人望而生津,垂涎欲滴。
9
西安臘牛肉
▼
臘牛羊肉在陝西歷史悠久,是傳統的名小吃之一。
不同於羊肉泡饃這種小吃,臘牛羊肉是西安本地人家裡來客人之後必備的菜餚,食用起來簡單方面、乾淨衛生,像極了西安人的性情,粗獷、好爽、直腸子……
全國各地都有臘牛羊肉,但陝西蠟牛羊肉可謂別具一格,因為他受到穆斯林清真飲食的影響,到西安你一定要吃牛羊肉泡饃,但離開西安的時候你一定得帶上臘牛羊肉,考究的製作工藝,百年秘方形成的輔料,還有恰到好處的火候,使得西安臘牛羊肉色澤紅潤,質地酥爛,香醇可口,肉質細嫩……
西安臘牛羊肉不僅是佐餐下酒的美味佳餚,也是饋贈親友佳品,見過有人說牛羊肉泡饃不好吃,但是我從來沒見過誰說西安的臘牛羊肉不好吃……
陝西地方美食太多
今天羅列的都是各地的招牌菜
不知道親們吃全了沒
找個機會一定要吃全啊
渭南,原來你是這樣的陝西「東大門」...
最新!2018西安「拆遷地圖」正式出爐!
貼條險、考試不過險……這些「奇葩險」可能涉嫌賭博
格局已定!中國城市12強發布,西安成功上榜!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三秦都市報官方網站www.sanqin.com.
本期監製/城東三五裡
責任編輯/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