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和劉青雲,很難聯繫到一起的兩個人:合作作品並不多,表演風格又迥異,粉絲群體也不同。但在沒有界限的表演藝術裡,多一點點的留心,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共同點:他們都有一種把角色質感無限放大的天賦,尤其是當我們把兩人的電影一起觀看時,你為發現他倆對於某些角色的理解和把握出於意料的一致。比如說《槍王》和《神探》。都演瘋子,背景和角色不同,但兩人在表演中散發出來的魅力和能量卻是驚人的相似:一個是瘋得像神一樣的魔,一個是瘋得像神一樣的佛。
《槍王》是張國榮和方中信主演,羅志良導演的一部槍戰警匪片。電影以射擊運動為題材,通過警匪之間的博弈來重點刻畫張國榮飾演的彭奕行這個半人半魔的電影角色。電影中的張國榮是一個極具射擊天賦並對射擊走火入魔的角色,在一次正當防衛射擊殺人後,開始對殺人著魔。這次的表演與張國榮以往的風格完全不同,他不再優容華貴瀟灑倜儻,而是變得憔悴散漫麻木不仁,而這正是電影角色所追求的。電影中他一方面給人一種《沉默的羔羊》裡漢尼拔的詭異壓迫感,一方面又保持著張國榮自身特有的角色自信。兩者加在一起,讓彭奕行這個角色瘋魔的角色無比的親切和真實,他的每一次瘋癲,痴狂和絕望都充滿著說不出的故事。當他用一把訓練射擊槍讓整個警隊寒顫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部真正屬於張國榮的瘋魔電影。
《神探》是由杜琪峯、韋家輝聯合執導,劉青雲主演的一部懸疑警匪推理片。劉青雲在電影裡飾演的陳桂彬是一個擁有超強破案天賦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的神探。但可惜神探太執著於破案而變得精神失常,被所有人拋棄。除了層層遞進的懸疑推理,電影最大的看點就是劉青雲如何演繹一個走火入魔的瘋子。陳桂彬這個角色確實是瘋,但劉青雲並沒有隻把表演局限於瘋,而是把瘋的注意力集中在探案上。當瘋子開始專注時,你會發現他可以跟佛一樣的偉大。電影裡的劉青雲不知道疼痛,不知道饑飽,也不知道冷暖,總是永無止境的根據線索追問真相。最後哲理般的留下了那句「我也是人,為什麼要不一樣?」他仿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卻又真實的活在我們的世界裡,這就是《神探》裡的劉青雲,一個為案件瘋狂的活佛。
張國榮之前有演過瘋魔的程蝶衣,但跟《槍王》裡的彭奕行不同,程蝶衣是一種被命運壓迫的瘋,而彭奕行則是為自我瘋狂的魔。張國榮在《槍王》裡的表演有人性的痛也神性的魔,讓人又愛又懼,可惜在第37屆臺灣金馬獎影帝爭奪上輸給了《槍火》裡的吳鎮宇;劉青雲在之前的《阿呆拜壽》裡也有過不正常的神經角色,但跟《神探》裡的陳桂彬不同,阿呆是帶著人性的傻乎乎的愛,而陳桂彬則是忘我瘋癲的佛,劉青雲在《神探》裡的表演已經超出了表演二字,那是一種與角色渾然天成的契合,讓人分不清他是在演瘋還是真瘋,可惜在第2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爭奪上輸給了《投名狀》裡的李連杰。
《槍王》和《神探》,兩部本來毫不相關的電影,卻在兩位極致演員的表演下讓我們產生了同感。雖然最終兩人都沒有獲獎,但在演這種半魔半佛的人物上,他倆已經是最經典的教科書了。張國榮之後再無「槍王」,劉青雲之後再無「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