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洞朗事件發生以來,洞朗地區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最近中國在該地區設立的一個行政村再次成為印度媒體宣傳的焦點。作為中國在洞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行政村,龐達村的建設有著重大意義龐達村,最近收穫了不少關注。據有關部門介紹,今年九月,西藏亞東縣27戶,有124名農牧民自願從現在居住的堆納鄉尚堆村遷至龐達村。據官方公布的龐達村的照片顯示,這些居民不僅居住在獨棟洋房裡,也居住在瀝青路面上,並配有廣場,村委會,衛生所,警務室,幼兒園,超市,塑膠跑道。中國社科院邊疆研究所西藏室副主任張永攀說,龐達村的建成說明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技術能力已經能夠支撐邊疆地區的建設。
但被印度媒體稱為「建於不丹境內兩公裡處」的村莊,沒想到印度媒體竟然以龐達村為幌子大肆宣傳,不丹方面很快否認,不丹駐印度大使Namgal說「不丹境內沒有中國村莊」。
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所西藏室副主任張永攀也肯定了龐達村一定是在中國境內。龐達村位於亞東河西岸,距洞朗僅9公裡。在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看來,印度如此關心這個問題,是因為印度一直把不丹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其實中不邊界本來爭議不大,只是由於印度公開、秘密地阻撓而未能正式劃界。」除了這些,還因為洞朗地區的重要性,中國在這裡建立村莊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這些村莊的居民就像不穿軍服的戍邊「戰士」,洞朗的重要位置也是印度垂涎的原因,因為那裡還有一條西裡古裡走廊。據相關分析顯示,如果戰爭真的來臨,只要切斷這條走廊,就能對印度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印度也非常重視這一地區的行動。
但印度越忌憚,說明中國的努力就越有意義,而且只要把邊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好,在某些關鍵時刻,就能幫助應付隨時可能爆發的問題,而與其生活環境相比,中國邊界地區的條件顯然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