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你的狀態是翹首以盼,快把脖子拗斷了。看樣子你似乎在等什麼人。什麼人呢?
看你望穿秋水的樣子,都快把自己化成「望夫……」額,「望女石」。我敢打賭:「今天令千金肯定要回來。」
「呵呵呵,閣下真是聰明哦。『三朝回門』的規矩,有幾個人不知道啊?」
「額哼。」為了緩解目下的窘迫,我清了清嗓子道,「其實『回門』的時間並不一定是婚後『三朝』,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除了婚後第三天,婚禮後六、七、九、十日或滿月也都有可能。」
「哦。」你想起之前的事,就問,「那『回門』有什麼說道嗎?」
「嗯,『回門』這天,新姑爺和令千金會帶上禮物,隨令千金回娘家,拜訪你和你夫君以及其他近親屬。這是一項極其重要,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的禮節。到了這一步婚禮才算真正完成。因為之前環節都只能說是新娘融入新郎家,到比新郎才算成為新娘家的一員。新姑爺對你和你相公的稱呼才不是『嶽父』『嶽母』,取而代之的是『爹』和『娘』。」
「『回門』的具體程序,新郎新娘到娘家以後,要帶上事先準備好的禮物,先去問候長輩。具體到你家就是新姑爺和令千金到你家後,要先拜見你的公公婆婆、你丈夫和你,並且改口。之後你家設宴款待,為表示尊重,要讓新姑爺坐尊位,你家裡的幾位新娘長輩作為陪客。吃飯的時候,新姑爺要和令千金一起向父母、親友和鄰裡敬酒。飯後,新姑爺和令千金要陪你和你夫君聊天,以示聆聽你們的教誨。溝通交流結束後,天差不多黑了,新姑爺和令千金該回家了。告辭回家時,新姑爺還要主動邀請你們夫妻和各位親友到他家裡做客,應該有部分透露新娘婚後生活讓娘家人放心的意思。
「在有的地區新婚夫妻也可小住上幾日。不過這就叫『回門』,而是『歸寧省親』,起源於上古,其意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
「回門」顧念到了新娘對家人的思念,這是人情的需要;也顧到了新郎融入新家的途徑,這是智慧的需要。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