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謝幕,實體書店還有意義嗎,何處是情懷

2020-12-20 給你娓娓道來

#書店尋寶#

臺北首家24小時書店將遷址,拍賣近600件古書,之後24小時書店會另覓新址,「讓閱讀不打烊」。

11月14日的下午,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宣布將於2020年5月31日謝幕,現正式開啟200天「熄燈倒數」。屆時,這家從1999年成為全球首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將正式「熄燈」。也許,對於經常光顧這裡的讀者來說,夜晚又少了一個溫暖的地方。

夜不「謝幕」

在他退出這個舞臺獲得新生前,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他:誠品書店1989年由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誠, 是一份誠懇的心意,一份執著的關懷。

品, 是一份專業的素養,一份嚴謹的選擇。

取名"誠品",代表著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

夜晚的書店

誠品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連鎖而不複製的經營模式,尊重各地文化特質,透過人、空間、活動的互動積累,發展出不同的場所精神和經營內容,塑造了城市中不同角落、不同內涵的文化氛圍。

一家民營書店能開到吸引遊客、增加外匯收入、刺激經濟、提升形象的地步,放眼全球,除了臺灣的誠品書店,無出其右。誠品成為臺灣文化提升的指標,還一度引起藝文界探討"誠品現象"。

誠品現象

誠品最大創新是翻新了"書店"的經營概念,將書店提升為新文化的休閒場所,尤其自1999年3月起,面積約1653平方米的誠品敦南店,將營業時間開放為24小時。這項極為創新的經營舉措,受到熱烈的回應,夜貓族不再無處可去,滿足了現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

如今誠品書店敦南店的即將謝幕,也讓我們思考了一個問題,在如今網絡越來越進步的今天,實體書店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存在即合理

愛買書的人,不只是選書、拿到手這麼簡單,他喜歡到書店去,在書店的氣味兒裡,走進很多架子和臺子裡面,東摸摸、西看看,何況一本書常常拿到手裡翻翻才確切地知道自己會不會讀它。逛書店於他很可能是種生活習慣,便捷的另一面,是不解風情,什麼都招手即來,揮之即去,也未必就是最好的選擇。

實體的意義,是給我們虛擬給不了的體驗和心理暗示,長期緩慢有長期緩慢的樂趣。書店的氣質,不只是裝修設計和賣不賣吃食。

與「書」的不期而遇

我認為江小白說的一句話很符合這個:好書不是上網搜的,而是一種不期而遇。

對於真正愛書的人來說,書本上的文字是有溫度的,是可以讓他和寫書的作者產生精神交流的載體,而冰冷的網絡文字,卻不會具備這種「功能」,所以,實體書店的存在,對於愛書的人來說是不可替代的。

我們不知道實體書店會不會一直存在下去,但我們希望他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大家對實體書店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嗎?你又有多久沒有走進過書店了呢,歡迎點讚留言和我們共同交流!

相關焦點

  • 24小時「不打烊」——實體書店的優勢、困境與出路
    當夜幕降臨,整座城市漸漸安靜,一些書店的燈光依舊溫暖著人心。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在飛速發展,「夜讀一族」悄然興起。許多實體書店抓住這一時機,將自身定位為24小時「不打烊」書店,以此吸引顧客群體,從而獲得可觀的利潤。然而,任何新興事物在發展中都會面臨諸多困境,唯有走出困境,方可獲得長遠發展。那麼,實體書店的優勢和出路究竟在何處?我們一起來看。
  • 【記者連線】德州首家24小時書店開門營業
    這兩天,德州新華書店打造的24小時書店崇德書房正式開門迎客,這是德州市首家24小時書店。閱讀、餐飲、培訓等多種功能匯集於此,給德州市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 書店不打烊,要錢還是要情懷?
    這天距離廣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的體育東店正式營業,過去剛好五年。安徽人劉二囍曾在臺灣讀研究生,被臺灣的書店文化深深吸引,29歲時成為第一個徒步環臺灣島的大陸人。環島1200千米——1200 bookshop由此得名。
  • 廣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受關注 被贊有人情味
    廣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受關注 被贊有人情味 2014-07-15 09:53:37來源:南方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7月12日,廣州首家不打烊書店
  • 觀察:實體書店如何「破局」 24小時營業何去何從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上官雲)在國家大力提倡全民閱讀的當下,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成為各界關注的議題。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也已正式實行24小時經營。在實體書店遭遇網店衝擊而身處窘境的今天,「24小時不打烊」這種經營模式自身也受到一些考驗,它能否真正改變實體書店的經營局面,仍然有待觀察。
  • 臺北首家24小時書店將遷址 拍賣近600件古書
    中新社臺北11月14日電 (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14日舉行「典藏敦南」閉幕200天倒計時活動,宣布該店將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謝幕。11月14日,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舉行「典藏敦南」閉幕200天倒計時活動,宣布將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謝幕。圖為「清風似友--2019臺北古書拍賣會」展出的部分精品。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誠品敦南店創立於1989年,是首家誠品書店。1995年,該店由臺北仁愛路遷至敦化南路現址,1999年成為全球首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
  • 他在廣州開的24小時書店 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
    《原標題:他在廣州開了家24小時書店,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僱傭聽障員工,還能免費留宿!》▲ 龍應臺在1200bookshop這家書店24小時不打烊在這裡城市的黑夜不再孤單24小時店——敦南店時就被深深震撼了「24小時營業的書店在黑暗襲來後為這個城市提供了一盞燈一個落腳點也是一種安慰一種庇護一個城市具有一個精神燈塔這是我所豔羨臺北的地方」
  • 副中心有了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客戶以附近居民為主
    原標題:副中心有了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昨天傍晚,書店內挑書的顧客   北京通州首家24小時書店「閱青山」於昨日正式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今年5月18日,作為北京首家文創產業園區的24小時書店,「閱青山」於東郎通州電影創意產業園開業。三個月後的8月18日,它正式開啟24小時「不打烊」模式。北京青年報記者於營業首日來此探訪。   客流主要集中在周末   「店名閱青山三個字是來源於清代紀曉嵐書齋的題聯『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 。』」店員介紹。
  • 從臺北到北京 24小時不打烊書店兩岸飄書香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事件:三聯韜奮書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 填補北京空白      快評:偌大的北京城,從第19個世界讀書日的今天起,終於有了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三聯韜奮書店。從4月8日開始試行24小時書店起,三聯韜奮書店就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我們看到,三聯夜間書店也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回信。李克強希望三聯韜奮書店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讓不眠燈光陪護守夜讀者潛心前行,引領手不釋卷蔚然成風,讓更多的人從知識中汲取力量。    實體書店是一座城市書香延傳的基地,而24小時書店更是被認為是「城市的精神地標」。
  • 廣州24小時書店有哪些?廣州不打烊書店地址信息一覽
    廣州24小時書店有哪些?廣州不打烊書店地址信息一覽  說一個嚴肅的話題。每一個人逛書店的目的都不一樣,有人喜歡看裝修、有人喜歡喝咖啡、有人喜歡看產品、有人是真的喜歡看書……我喜歡逛書店,因為書店傳達給我的不僅僅是陳列在貨架上的商品,還有與這個時代息息相關的資訊,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的資訊」。
  • 彩虹梯、閨蜜區、24hrs不打烊,杭城首家女性書店3月25日開業
    最天使文創書城不僅是杭城首家以「女性」為主題的綜合性書店,也是繼悅覽樹之後,杭城又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早前,網上爆出了一些最天使書店的設計圖紙。圖紙中,書店以原木為頂部、牆壁主要裝修材料,給人非常溫馨、寧靜的感覺,有幾分誠品書店的調調。  那麼,現實版的最天使書店,顏值能達到幾分?本網記者帶你先睹為快。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不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8月19日探訪時發現,其24小時的營業時間在堅持三年之後,在2019年調整為營業至第二天凌晨3點。在回聲館之前,鄭州第一家吃螃蟹的24小時書店是書是生活。2014年,在宋寨南街的這家書店,依託社區服務中心的地租全免優勢,試運行周五、周六兩天24小時不打烊。後來,在經營屢陷困境的情況下,書是生活幾易店址,如今在經六路與黃河路交叉口南側。
  • 第四家24小時書店出現在北京,「深夜書店」有多受歡迎
    但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分店的周圍卻不乏競爭者,在它周邊,既有早在2013年便已落戶的Page One書店,該店是Page One品牌在繼國貿商城三期店、望京頤堤港店後,在京城開設的第三家書店。此外,還有一家朝陽城市書屋毗鄰左右。那麼,三聯韜奮書店究竟為何會把自己的第四家24小時書店,落戶至此?
  • 寧波首家24小時書店的首日 凌晨兩三點仍有讀者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當天零點,當一盞盞文化之燈被逐一點亮,24小時營業的市新華書店天一書房正式開啟,
  • 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來啦!
    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來啦!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來啦!    見習記者 耿樸凡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鹿偉  能閱讀、能健身、能享受美食……在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過夜是種怎樣的體驗?11月18日,首個樣板「城市文學客廳」將在湖南路1號鳳凰書城24小時書店「鳳凰雲書坊」正式揭牌,感興趣的市民遊客可以隨時來體驗。
  • 24小時不打烊,48位名家帶你換一種方式逛書店
    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進行跨界合作,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該項目遴選48家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聯動不同領域,如導演、演員、作家、學者、主持人等跨界名人,講述漫步書店故事。
  •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越來越多,實體書店的機會來了嗎?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 近來,不斷有新的實體書店開業,光明日報報導稱,截至11月,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 結合這些數據,一個現實問題也隨之而來:書店數量增加的同時,有多少讀者會進店買書?如何才能吸引讀者「買買買」? 對喜歡讀書、逛書店的人來說,新開業的書店往往是必去之地。
  • 德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的城市書房亮相解放路!
    有人說,書店是人類還在思考的唯一證據;有人說,書店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所在。在繁華的都市,閱讀正在成為高品質的生活風尚,一間有品位的書店承載著一座城市的精神,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7月7日,升級改造後的德州市解放路新華書店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與廣大市民朋友見面了。步入書店,精緻前衛的設計、創意有序的布局讓小編眼前一亮,恬然之感讓人們守心一處、止步此間,來此購書、閱讀的市民絡繹不絕,完全沉浸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
  • 夜訪臺北誠品書店:24小時不打烊
    臺北的午夜,霓虹閃爍,寂靜的街道已經很少行人,只有位於敦化南路的「誠品」書店裡還是燈火輝煌。在輕音樂繚繞的大廳裡,每個書架前,仍有許多顧客徘徊。  在書店的一角,你可以在那裡點杯咖啡,喝點冰水,或淺談聊天,或交流選書所得。如果囊中羞澀,你可以席地而坐。全店的地面一律用實木地板鋪就,潔淨無塵。只是你需要注意,不要因此擋了書架,影響其他讀者選書和看書。「誠品」裡每個書架的下層隔板上,一律嵌著一條告示聲明這一點,你只要在書架前一坐下就會看到,提醒你不要只顧自己的一時痛快。  24小時不打烊,這就是「誠品」的首要特色。
  • 不打烊書店給「夜讀者」歸宿 文化夜生活豐富市民精神世界
    2017年9月25日訊,地安門大街,中軸線上,上百年的古建築雁翅樓中一家書店徹夜燈火通明,它是「中國書店」旗下首家「不打烊」書店,也是北京市屬第一家國有24小時店。凌晨,書店中的人三三兩兩,而這裡的營業員卻依然精神飽滿,「只要有讀者,我們的工作就是有意義的。」營業員告訴北京晨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