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
今天小鹿就帶大家看一下世界各地的餃子!
與中國不同,義大利餃子在和面時只用雞蛋,同時麵粉中加入一些玉米面,用機器壓出來的餃子皮非常有韌性。
義大利餃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三角形、方形和圓形,圓形和方形的餃子都是用專用的木模子來製作。義大利餃子的外形無可挑剔,但相對於中國餃子而言,也許缺少幾分手工製作的情趣與靈氣。
義大利人用來做餃子餡的原料以海鮮、蔬菜、奶酪、牛肉、雞肉和蘑菇等為主。煮餃子的方法與中國大同小異,但煮好後,還需回鍋,加入事先煮好的番茄汁或奶油汁稍許翻炒,即可供人享用。
義大利餐廳主推的義大利餃子有三種:菠菜芝士餃子、雞肉餃子和三文魚餃子。雞肉餃子伴隨著番茄奶油汁一起入口,富有嚼勁的餃子皮混合著鮮嫩雞肉的口感讓人歡喜,而三文魚的細膩和菠菜奶酪的鮮美也給人帶來驚喜。
坦尚尼亞炸餃,餃子外表金黃,三角形,個頭小巧,幾乎可以一口一個。一份六個,三葷三素,葷餡為牛肉,素餡為青豆、胡蘿蔔等蔬菜混合製作。
坦尚尼亞餃子講究皮薄餡大。做餃子的麵粉跟中國餃子差不多,但餃子皮是用專門的機器壓制的,比中國餃子更薄。
印度人一般將餃子作為頭盤或開胃菜,有時也在英式下午茶中把它當作點心食用。在印度party或酒會上,印度餃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
印度咖喱餃的餡一般由洋蔥、土豆泥、葡萄乾、腰果、蔬菜、豌豆以及雞肉末等混合印度香料製成,餃子是三角形的,食用前在油鍋中炸成金黃色。
拉茲印度餐廳的印度咖喱餃有羊肉餡、雞肉餡及蔬菜餡三種,享用時直接用手拿著,蘸上餐廳特製的綠色薄荷醬,咬上一口,滿口溢香。
韓國餃子名為「Mandu」。通常,裡面包有大量的肉。您可以搭配著泡菜和醬類一起吃。餃子也不是單獨吃,是跟湯一塊吃的,拿石鍋熬一大鍋湯,又有菜,又有水餃。
日本人吃餃子很少煮著吃,大部分都是煎著吃,就是咱這俗稱的鍋貼啊。日本老百姓吃饅頭不象咱這當成主食,他們是把餃子當成菜來吃,一個小碟,上面放四五個鍋貼,端上來之後,您可以就酒,當下酒菜,喝一口酒,咬一小口鍋貼,一瓶酒下肚,碟裡還剩兩鍋貼,老闆再來碗米飯,米飯就鍋貼,連菜都省了。
烏克蘭餃子和中國餃子有著很大的區別。從餃子餡上看,土豆泥和奶渣餡是烏克蘭人的最愛。烏克蘭餃子不像中國餃子這樣多褶,一般都是半圓形或者乾脆包成圓形,就像中國的小包子。
烏克蘭餃子個頭非常大,吃法也非常豐富。可以用雞湯來煮餃子,吃時把餃子和湯一起倒在陶器裡,用勺子盛食,也可以將餃子用清水煮好後控幹湯,與提前用油煎得焦紅噴香的蔥絲攪拌在一起吃,最常見的吃法是把煮好的餃子蘸著酸奶油吃,同樣很美味。
пельмени 餃子、вареник 甜餡餃子
俄羅斯本地餃子與國內不同,首先是形狀圓滾滾的,繼而餃餡也豐富多彩,除了普通的牛肉餡兒,豬肉餡兒,還有豬油(大肥肉)餡兒,純土豆泥餡兒,奶渣餡兒和櫻桃餡兒等等。
吃的時候呢,倒是和國內差不多……都是盛出來……如果他們不在上面撒一把香菜或者黑胡椒粉或者酸奶油或者芝士粉的話……
戰鬥種族弄餃子皮竟然用這種方式的,好機智(懶)……
做好的水餃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
櫻桃餡兒……好可怕……
做起來也是花樣百出,焗餃……
烤餃子串……
戰鬥民族對餃子才是真愛,愛的深沉而厚重……有多深?有多厚?他們會為餃子辦個奧運會!
最近,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日前舉行世界首屆「餃子奧運會」。餃子冰球:冰球棍換成特大漏勺,冰球換成餃子,把餃子打入球門就得分了。餃子飛鏢:要用一個超級大彈弓發射餃子打中遠處的毛絨玩具。餃子射擊:把餃子扔到遠處大小不同的洞裡,洞的大小不同,得分也不同。
當然比賽重點是吃呀,來自車裡雅巴斯克的30多家餃子製造商帶著自家的餃子在比賽場地附近擺攤。吃得開心哦~
你今天要吃餃子嗎?
你喜歡什麼口味的餃子呢?
留言吧,口味相同的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