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安靜的人
讀書,旅行,等待愛情
給自己一段柔軟的時光
不用太遠,不用太貴
去一個安靜的地方將自己釋放,撫慰
旅行,就應該只是單純地出去走走
去哪裡,並不重要
東與芒康縣接壤,南與林芝市察隅縣相連,西與八宿縣毗鄰,北與察雅縣隔江相望。屬藏東南高原溫帶半乾旱氣候。左貢藏語意為「犏(耕) 牛背」的意思。
左貢縣地處藏東南高山峽谷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左貢縣境內主要山脈有東達山、多拉山、茶瓦珠山、茶瓦多吉志嘎山,以及與雲南交界的梅裡雪山,最高峰雀拉山峰,海拔5434米;最低海拔2650米;全縣平均海拔3750米;縣城駐地海拔3780米。怒江、瀾滄江、玉曲河由北向 南呈「川」字型縱貫全境奔流而下,形成三種不同的河谷地貌。
每去一個地方總要尋找打卡印記
留下旅程中最美的記憶
那左貢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速度打卡來吧
東達山
東達山是川藏南線上海拔第二高度的埡口,位於西藏左貢縣境內,埡口海拔標高5008米,夏季草坪青綠,犛牛成群,風光極為美麗。「生命禁區」——東達山,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愛好者的聖地。
帕巴拉神湖
帕巴拉神湖景區地處扎玉鎮雪巴村,以「神湖」帕巴拉神湖景區 及圍繞其周圍的冬日神山,倫珠寺、布穀塘草原、村頭沼澤水潭區,天然洞穴、奇樹、怪石以及松、楊、柏、雲、冷杉林區等風景組成。
昌都強巴林寺的歷代高僧活佛都有來此祭湖的傳統,強巴林寺的帕巴拉活佛轉世也來此觀湖,因此得名帕巴拉神湖。
左貢三大寺
左貢縣的重要宗教場所,三大寺廟都集中在田妥鎮。其中左貢寺最大,坐落于田妥鎮所在地亞中村,它形似布達拉宮,建在象鼻山上,雄偉壯觀。土卡寺與田妥寺坐落在田妥村兩邊的山坡上,兩寺隔河相望。這三座寺廟內有許多國家級歷史文物,以田妥寺為最,該寺的木胎、泥塑、金菩薩等有著極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中林卡古墓群
文物中包括石碗、石釵、石鋤、石鏟等生活生產工具,其中以陣容龐大的石棺墓最具盛名,據初步推算均屬新石器時代。石棺墓面積500餘畝,高數米的牆中所嵌石頭大到10餘人合抬不起。
東壩民居
東壩民居的建築,融合了不同民族元素。整個建築,以天井作為組織中心,四周呈封閉狀,部分兩邊傾斜的屋頂鋪上了琉璃瓦,屋頂上臥著栩栩如生的雙龍雕塑。同時,建築的內外牆體繪畫裝飾中,內地常見的仙鶴、花鳥、鳳、金蟾等在這裡都可以見到。屋內窗戶相比一般藏式建築要大很多,窗框的裝飾雕刻也堪稱精美。
在川藏線上有很多美麗的風景
也有很多特色的民俗
感受當地的文化和氣氛
就必須要去提前了解一下
跟上腳步就現在
酥油桶
酥油桶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簡桶,在左貢縣,一般用紅松等材料做成,其他地方也有用茅竹做簡桶。簡桶上下一般大,高二尺左右,直徑約半尺,外圍用銅皮箍,上下兩站用銅做花邊,可以打出各種花紋。一部分是攪拌器,是用一根棍和小圓木板組成。
木碗
木碗是藏族群眾心愛之物,即使外出也隨身攜帶,無論上山砍柴,下地勞動,還是放牧,都把木碗揣在懷裡,隨時用來喝茶、抓糌粑。質地結實,不易破裂,花紋細膩,較為美觀。木碗的種類很多,有抓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的小碗,還有儲存物品的蓋碗。通常蓋碗都裝有銀、銅等飾物。木碗方便耐用,剩食品店物不改味,便於攜帶,雜木做的木碗有防毒作用。
腰刀
刀是藏族的飾物,左貢藏族一般喜歡帶刀,有的人腰側佩長刀,腰間插一小刀。牧民用長刀自衛,防獸,農民用長刀砍柴,修整果林,用途十分廣泛。短刀用於宰殺牲口,剝牛羊皮,切肉、切菜等。刀柄用骨木包上,並鑲上黃銅、白銀,刀鞘刻著龍鳳等圖案,有的點綴寶石、瑪瑙等貴重物品。左貢縣田妥鄉有藏刀生產,刀刃鋒利,鋼質較好,曾在香港展銷會上獲獎。
金銀器皿
金銀器皿是藏族傳統工藝,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除裝飾品外,還有許多日用生活器皿,是用金銀製作的,如用銀做成的勺子、筷子、碗和和肋,做工細膩精緻,有龍、虎、獅、鳳凰等圖案,是珍貴的藝術紀念品。
木器家具
藏族木器家具民族手工業品歷史悠久,大致可分為藏櫃、藏桌兩大類。藏櫃有上下兩層,可以放書、衣物和食品,茶具長約1.1米,寬約0.15米,高1.2米,櫃面雕花漆畫,十分華麗麗。一般用兩個同一樣式的柜子相連擺放和使用。藏桌有吃飯、喝茶用的小方桌,其特點是桌與櫃相似,腰短,三面鑲木板,一般無拉門,看上去象一個方櫃。藏式木器表面畫有各式花卉、人物、禽獸、仙鶴、壽星,四周有回紋、竹節等圖案。
所有的平庸,都源於自我設限
大膽一點,反正你只活一次
登高山,探深海,我們如此努力
不就是為了讓平凡的人生
增添一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