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競爭優勢何在?
相比於東部省份而言,西部省市有著更為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具有發展旅遊業的先天優勢,特別是西部地區在經濟相對落後的情況下,發展旅遊業能夠為西部偏遠落後地區創造大量技能要求較低的崗位,促進富餘勞動力本地就業。也可以為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籌集資金,並有助於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其中旅遊業在雲南省起步時間較早,1997年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極大的提升了雲南旅遊在國內和國際的知名度,隨後雲南旅遊業憑藉獨特的民俗風情以及豐富優質的自然資源迅速發展起來。2014-2019年6年間雲南省旅遊收入突破1萬億,佔GDP比重從20%上升到47.5%,旅遊業已經成為雲南毫無爭議的支柱產業。
資料來源:雲南省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在雲南省旅遊業早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相當數量的亂象,隨著近年來消費者對於旅遊服務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的出現讓雲南省的旅遊亂象不斷被曝光在公眾面前。根據人民網旅遊投訴平臺公布的投訴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雲南旅遊投訴率連續三年「霸佔」全國榜首,其中麗江、大理等知名旅遊城市屢上熱搜,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負面輿情。2017年6月,國家旅遊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雲南麗江古城景區作出嚴重警告處理決定,限期6個月整改。雲南旅遊所曝光的種種亂象導致其面臨巨大的形象危機。
與此同時雲南旅遊業接待人數自2014年開始被鄰省貴州超過,貴州省針對「七彩雲南」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本身旅遊宣傳口號「多彩貴州」。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優惠政策以及後發優勢逐漸成為了西南地區旅遊業發展最快的省份,至2019年雲南接待遊客數量甚至被廣西超過。進入網紅時代之後,重慶、成都陸續成為「網紅城市」,屢陷輿情危機的昆明、麗江和大理,反而在這方面沒有看到有任何動作,可見雲南打造旅遊競爭力的思路,已經有掉隊的危險。
資料來源:各省統計局、旅遊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旅遊資源分布狀況
從地域分布來看,雲南省可以分為六大旅遊片區,昆明、玉溪、楚雄為滇中旅遊區;大理、麗江、迪慶、怒江為滇西北旅遊區;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為滇西南旅遊區;文山、紅河為滇東南旅遊區;曲靖、昭通為滇東北旅遊區;保山、德宏為滇西旅遊區。滇中和滇西北高等級旅遊景區發展水平高於其他旅遊區,發展水平最低為滇西和滇東北。雲南省高等級旅遊景區發展水平區域差異明顯呈現中部、西北部發展水平高,南部、東南部發展水平次之;西部和東北部欠發展等不均衡發展的局面。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制約雲南省大部分地區旅遊業發展的客觀條件主要是交通不便。相比於貴州而言云南省的面積更大,景區分布更加分散,且滇西等地區目前鐵路、高鐵建設落後導致旅遊開發難度大。雲南建成了15個民用運輸機場,而昆明長水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比肩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位列全國前十。但這種航空發展格局,恰恰是地面交通落後的縮影。像西雙版納、騰衝等偏遠地區和昆明之間,很長一段時間都得依賴航空,因此昆明承載了大量的轉運客流。2019年雲南省縣域通高速率僅為70.54%,這一點和縣縣通高速的貴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貴州相比於雲南更靠近中東部地區,往來交通更加便利。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雲南旅遊市場運行態勢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三、疫情對於雲南旅遊業的影響
由於雲南是春節期間重要的國內旅行目的地,因此新冠肺炎疫情給雲南旅遊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對比2019年同期,由於基礎量客源和增量客源的損失、企業停擺期間的固定成本,以及應對疫情的各項支出,2020年一季度雲南旅遊行業直接損失將在500億元以上。但是相比於其他省份,雲南本土的疫情控制較為及時且病例數量少,3月20日雲南省宣布有條件開放省內遊服務,標誌著雲南旅遊走向復甦。2020年五一假期期間雲南省旅遊收入達到78.5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恢復了86%,恢復率位居全國第一位。
三、疫情對於雲南旅遊業的影響
由於雲南是春節期間重要的國內旅行目的地,因此新冠肺炎疫情給雲南旅遊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對比2019年同期,由於基礎量客源和增量客源的損失、企業停擺期間的固定成本,以及應對疫情的各項支出,2020年一季度雲南旅遊行業直接損失將在500億元以上。但是相比於其他省份,雲南本土的疫情控制較為及時且病例數量少,3月20日雲南省宣布有條件開放省內遊服務,標誌著雲南旅遊走向復甦。2020年五一假期期間雲南省旅遊收入達到78.5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恢復了86%,恢復率位居全國第一位。
資料來源:各省旅遊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疫情爆發之後,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2月23日上午,在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宣布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總投資約3.6萬億元,主要是聚焦基礎設施領域。其中1.6萬億是已經在建的項目,其中主要包括高鐵建設、機場擴容、高速公路建設、物流樞紐等一系列配套交通設施建設規劃。對於雲南的基建項目而言這些資金最終主要落實在城投債上,這意味著雲南未來也會走上「貴州模式」,未來雲南基礎設施的短板將會逐漸補齊,但是同樣也將面臨巨大的政府債務問題。
資料來源:雲南省政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旅遊市場走向規範
為徹底治理長期以來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的混亂,雲南省於2017年4月出臺「史上最嚴」《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進行了有效的治理行動。具體來看,整治措施涉及旅遊購物管理、旅行社管理、導遊管理、景區景點管理、監管機制、旅遊協會改革、政府履職等七個方面。其中,取消旅遊定點購物首當其衝,成為實現「遊」「購」分離的主要措施。目前雲南省旅遊業尚在整頓的陣痛期,遊客的投訴量明顯減少,導遊、民宿等服務項目的質量有所提高。隨著政府推行強力政策治理逐步顯現成效、加上公眾媒體的輿論力量越來越大,未來的雲南旅遊市場將會走向更加規範。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