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倒行人後肇事逃逸 視頻記錄下事發過程
山東聊城一名行人在過馬路的時候被過往的車輛撞倒,肇事司機並未停車救人,而是毫不猶豫地逃離了現場。而事發過程,也被完整記錄了下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段視頻還原了事發的全過程。萬幸的是,傷者的工友發現他出事了,並把他送往醫院搶救,然後報了警。醫護人員拼盡全力,總算是將傷者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那麼,撞了人之後見死不救反而逃跑的肇事司機是誰呢?警方趕到案發現場後立即展開調查。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 龐榮偉:現場遺留有肇事車輛的碎片,通過對碎片的提取和拼合,初步判斷肇事車輛應該是一輛銀灰色的電動轎車,行駛的方向是由北向南行駛,現場沒有任何的剎車痕跡,可以表明肇事車輛撞人之後未作停留,在事故發生時也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
由於肇事司機的逃逸,傷者一度生命垂危,若不是工友及時送醫,他很有可能因此喪命。所以,找到肇事者並將他繩之以法,是警方刻不容緩的任務。於是,警方調取了案發現場周圍的公共場所視頻,希望能獲得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事故科 劉國強:逃逸方向是由北向南行駛,根據這個行駛的方向,發現了有一輛嫌疑車,有一個出廠的號牌,確定了這個號牌,然後聯繫了這個生產企業,隨後又找到了這個銷售的單位,因為種種原因吧,最後也沒落實到這個車賣到何處,這個線索就斷了。
查車牌的線索中斷了,警方迅速調整了偵查思路,從肇事司機逃跑的路線來推測他的真實身份。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事故科 劉國強:在排查中發現9月17日,早上6點左右進入了東興路西側一個北華苑工地,我們在工地人員配合下,進入這個工地。
這個工地的規模較大,在這裡務工的有上千人,警方逐一排查了每一個可疑的目標,最後確定工人劉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表現鎮定自若 否認曾經肇事逃逸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事故科 劉國強:我們就去了他務工的工地,在門口見到了這個劉某,劉某神態自若,他指著門口停著一輛銀灰色的轎車就說,這就是他平時上下班駕駛的車輛,你們可以自己看一下啊,出事沒出事,撞沒撞,你們自己看一下。
此地無銀 主動讓警察檢查車
警方並沒有說明來意,但劉某卻為何主動提起了車輛的事呢?警方覺得這個劉某不太對勁,於是便對他所指向的車輛進行了仔細檢查。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事故科 劉國強:我們當時對這個車仔細看了看,觀察了一番,這個車型號、顏色和逃逸車輛一致,但是,他這個懸掛的出廠號牌不一致。在這個問題上,劉某一直堅稱他自始至終就開著這輛車。從來沒開過其他車,對於9月18日肇事的事實更是矢口否認,自稱當天是正常上下班,根本就沒出過事。
劉某的種種異常舉動都告訴民警,他肯定是隱瞞了什麼事實。然而,他既然敢於讓警方查車,那就說明他已經做好了手腳,從車入手怕是很難查出破綻。於是,警方口頭傳喚他到交警隊進行更為深入地詢問。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事故科 劉國強:經過大量的思想工作,給他出示了我們排查調取的證據以後,劉某某才徹底交代了肇事逃逸的事實。
在審訊中,警方拿出了之前查到的視頻資料,劉某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攻破了。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事故科 劉國強:劉某9月18日當天是從北華苑小區工地下班回家,到了姜店中心街和行人相撞,因為家庭比較困難,害怕,加之這個電動轎車又沒有牌照、沒有保險,害怕賠償、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害怕處罰就駕車逃逸了。
那麼,他指給警方的那輛毫髮無損的車是怎麼來的?真正的肇事車輛又去了哪裡呢?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 龐榮偉 :他回到家以後應該心裡比較忐忑,為了逃避公安機關偵查毀滅物證,第二天,他買了一輛和肇事車同樣顏色、同樣型號的電動轎車。回家以後用切割工具將原來的肇事車輛,切割分離,在自家院內挖了一個近兩米深的大坑,將原肇事車輛進行了掩埋,企圖毀滅物證,矇混過關。
聊城交警支隊高唐大隊事故科 劉國強:劉某供述掩埋肇事車輛,是銷毀證據,逃避追查,購買同型號同顏色車輛的目的是為了在被調查時矇混過關。儘管劉某心思縝密,但是在法治時代,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難逃法網。
(編輯 尹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