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視頻製作已經成為我工作裡面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的時候,日常就是拍視頻剪視頻,而在視頻編輯軟體的選擇上面則是final cut pro,選擇它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蘋果系統下面崩潰率很低,即便出現意外的崩潰情況,重新打開之後操作都還是在的,但是唯一的不好就是太吃硬碟空間了。我電腦當時選擇的是256的存儲,FCP的外號是硬碟殺手,經常會出現硬碟空間不夠的情況,存儲上面的話用外置的機械硬碟,大容量存儲上面來說的話肯定是夠用的,但是機械硬碟的速度卻又滿足不了剪輯視頻的需求。目前製作視頻的規格都是在4K的。查過相關的資料FCP是可以通過外置存儲來存儲緩存從而避免硬碟不夠用的情況,但是對於外置硬碟的讀寫速度有很高的要求。市面上找了一圈發現能滿足這種的得是雷電三接口速率的。
市面上的產品選擇一圈下來之後決定了來自奧睿科的USB4.0的NVME SSD硬碟盒,並且也是支持雷電三的接口。而在速度上面是滿足40Gbps,而40Gbps則是雷電三和USB4.0的速率。對於我自己的需求來說的話是可以滿足的。
打開裡面的包裝首先是硬碟盒本體,包裝裡面的所有東西則是硬碟盒本體、雙雷電三數據線、USBA轉typeC數據線、螺絲刀、硬碟散熱貼、一個螺絲釘。
硬碟盒接口左邊則有一個40Gbps的標誌,硬碟盒本體是鋁合金材質的,拿在手裡的感覺比較墜手。
正所謂好馬配好鞍,硬碟盒的速度滿足了,那麼相對應的硬碟上面肯定也不能拉胯,在硬碟的選擇上面我入手了一塊西數SN750的500G,考慮這款硬碟的原因是它的傳輸速度可以做到3400MB/S。這樣的話不論是硬碟盒還是硬碟都是速度很棒的。
用包裝內帶的螺絲刀擰開硬碟盒的上蓋。就可以看到硬碟盒裡面的電路板,而後續要做的就是將已經準備好的硬碟裝進去就好啦。
將硬碟插進去擰上螺絲就可以將硬碟盒組裝完成,整個安裝過程比較簡單,對於我這種動手能力不是太強的人來說也能很輕鬆的將硬碟組裝完成。
硬碟安裝完成之後將包裝內附帶的散熱貼貼在硬碟上面,畢竟是高速率數據傳輸,硬碟本身的發熱也不容小覷,有散熱貼的話加上硬碟盒本身是鋁合金的材質散熱就好,這樣的話就可以解決掉硬碟的散熱問題了。
而將硬碟盒上蓋裝上去之後就可以用自帶的雷電三數據線將電腦和硬碟盒連接起來了。加上我筆記本在家裡面使用的話都是直接放在筆記本支架上面,硬碟盒平常放在筆記本支架下面當作緩存檔,出門的時候也可以直接拔下來和筆記本一起帶走,這樣的話硬碟盒也可以當作一個移動硬碟。
回到最初的選擇原因上面來說,這樣的一套組合硬碟之後讀寫速度我也比較關心,用測速軟體跑過一次之後得到的數據是,讀2686MB/S寫2088,而在下方能看到的是滿足 目前主流的視頻剪輯規格,而這樣的一套方案要比直接購買雷電三的硬碟盒來說划算很多同時如果後續出現硬碟容量不夠也可以直接買更大容量的硬碟替換即可。節省後期的成本。
總結,如果能重來我肯定會直接選擇4T版本的MacBook Pro,但是現在沒有到必須要更換目前手上的筆記本,所以就先用這樣的方案過渡,同時相比於同價位組合下來的硬碟方案來說速度快,達到同速度的硬碟價格又很高,奧睿科這款硬碟盒通過拷貝大體積文件的時候也不會出現很明顯的發熱,速度也能一直保持在很高的速率上,如果你也是對於視頻工作者,不妨考慮一下這款硬碟盒。最新的USB4.0/雷電三協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有的時候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