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天地、西樵山國藝影視城
……
這些佛山著名景區元素空降香港
快跟小遊來看!
今日(6月13日),第33屆香港國際旅遊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次旅遊展緊緊圍繞「美麗中國」的主題,著力突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方向,重點推介優質文化旅遊、高鐵遊、遊學旅行、休閒度假等新產品新線路。嶺南天地、西樵山國藝影視城等佛山景區紛紛亮相,佛山文旅元素十分吸睛!
下面,就跟小遊來看看這幾個景區
到底有啥好玩!
嶺南天地所在的祖廟-東華裡街區是佛山老城內文物古蹟最為密集、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歷史街區,是城市核心商業文明的集中體現。
青石板、水墨磚,一邊漫步其中一邊欣賞騎樓、鑊耳屋,還有隨處可見的雕花屋簷……這裡曾是明清時期佛山繁華的商業區,也是佛山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道。
如今,嶺南天地還保留著簡氏別墅、李眾勝堂祖鋪、文會裡嫁娶屋、龍塘詩社、鐘樓、詠春堂等22處文保單位,讓你慢慢品味那獨特的嶺南文化印記。
日常門票:免費
電話:0757-82552606
地址:佛山市天地路祖廟大街2號
西樵山國藝影視城有氣勢恢弘皇宮、庭院深深,有民初的「上海」和「香港」。在這裡,古今場景隨意切換,帶你一秒鐘入戲!
西樵山國藝影視城中的明清皇宮以1:4的比例複製還原故宮的主要建築,金碧輝煌的帝王宮殿、富麗堂皇的龍闕鳳簷、氣勢恢弘的皇宮廣場,高度還原的午門、太和殿、乾清宮……令人眼前一亮。
香港街整體建築呈現30年代至70年代懷舊風格,以大笪地為中心,四周分布著彌敦道、尖沙咀、皇后大道中、旺角等街景。
廣州街景區既是一幅虛實結合的歷史畫卷,也是一處連接現實與歷史的時光隧道。其中天子碼頭、太古倉、西關大院等極具老廣州味道的建築,將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的羊城市井風貌高度重現。
日常門票:成人89元/人
電話:400 0757222
地址:佛山市南海區環山路與山南路交匯處
除了在旅遊展上介紹的,佛山還有這些好玩景區等著你最新!佛山25個A級景區遊玩全攻略!近一半免費!趕緊收藏
光有這些還不夠?
目前,佛山還有一批旅遊項目
正在建設中
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和大家見面
西樵國家文旅小鎮將形成以國家5A級旅遊景區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為龍頭,輻射聽音湖、國藝影視城、漁耕粵韻旅遊園、西岸南海灣及周邊嶺南特色古村落的文化旅遊發展格局,打造成集旅遊度假、生態休閒、禪意養生、影視動漫、文化創意等功能為一體的嶺南文化旅遊小鎮。
其中,宋城·西樵山嶺南千古情景區是佛山打造西樵國家文旅小鎮的重要項目,它地處聽音湖片區門戶位置,以「旅遊演藝+主題景區」為主要內容,將深度挖掘嶺南文化精髓。
宋城演藝將融合西樵山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凸顯嶺南獅藝、黃飛鴻武術等嶺南元素,量身打造一場以《嶺南千古情》為主題的標誌性演出。
此外,總面積近1萬㎡的主題古街區,布置了兒童遊玩和科技互動體驗館等設施的旅遊綜合體、遊客服務中心和一個超18000㎡的地下停車場也在規劃建設內。該項目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對外開放。
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位於順德中心城區,毗鄰8000畝順峰山公園,連通桂畔湖水體,開創性地將商業街區、購物中心、主題公園、生態溼地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商業+娛樂+文化+旅遊+生態」的全新商業模式,這種以「全業態、全天候、全融合,新體驗、新智慧、新生態」為最大特色的城央大型文商旅綜合體,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建的最大情景式商業街區項目。
曲水灣風情商業街結合順德古建築園林、水鄉、美食、武術、粵劇、狀元文化等元素,打造順德版」清明上河圖「,重現千年水鄉,盛世繁華!
曲水灣風情商業街也是一條美食街,精選餐廳從國外風靡餐廳到國內知名食府,無論是地道粵菜、順德美食,還是餐酒吧,以後在這裡通通都能嘗到!此外還有「摩天倫+大灣區超級水寨+粉色沙灘」等你來耍!
隨著粵港澳三地開放度不斷擴大,交通設施不斷改善,相關的合作框架協議不斷落實,灣區旅遊業呈現出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局面,三地旅遊業在旅遊資源共享方面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
未來,佛山將緊抓歷史機遇,在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市場的合作發展中,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一是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
二是開發推廣大灣區「一程多站」精品旅遊線路;
三是推動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遊學活動。
為助力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接下來佛山也將繼續在積極做好灣區旅遊聯合會工作要求的同時努力開創文化佛山建設新局面。
一是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狠抓落實求突破,促進全市文旅體高質量發展;
二是擦亮「世界美食之都」名片;
三是繼續推進與灣區城市間的資源共享、合作共贏,聯合破解發展中遇到的體制機制問題。
活動:第33屆香港國際旅遊展
地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樓(南海展位在Hall 1C)
展期:2019年6月13-16日(6月15-16日為公眾開放日)
時間:6月14日 10:00-18:00;6月15日 10:00-19:00;6月16日 10:00-17:00
香港交通:乘港鐵至灣仔站(A1出口)後步行約900米即到
來源:佛山市文廣旅體局
圖片:佛山市文廣旅體局、南海區文廣旅體局、各景區、佛山新聞網 麥靖怡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