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急於重建:復原還是新建塔尖,依舊懸而未決

2020-12-12 澎湃新聞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已一年有餘,雖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希望五年內完成重建。是復原19世紀的尖塔,還是給予巴黎聖母院一個展現時代技術和挑戰的新尖頂?這看似是目前最大的爭議,但爭議背後隱藏著傳統與當代文化的衝突、法國人如何看待本國歷史等眾多問題。目前,因疫情暴發而被迫擱置的重建工作已經重啟,但迄今為止,方案依舊懸而未決。此文涉及了建築師、哲學家、文化學者對巴黎聖母院重建方案的大討論,當然討論也不止於重建本身。但無論如何,「受傷」的聖母院依舊,見證著自己過去未來和當下所發生的一切。

2020年1月,正在修復的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一場大火摧毀了巴黎聖母院的塔尖和大部分的屋頂。那一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取消了本應針對「黃背心運動」危機發表的講話。取而代之的是,在大教堂前做了簡短的演講,他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並為捐款者提供免稅待遇。第二天,他通過電視宣布,「人人都是建設者。我們將重建聖母院,使它更加美麗,並希望在五年內完成。」如果說「黃背心運動」顯示了法國社會內部存在嚴重分歧,馬克龍似乎在巴黎聖母院火災中看到了機會,他呼籲「把這次災難轉變為團結的機會」,並希望「在反思過去的生活和未來目標之後,思考如何讓比現在更好。」

大火導致巴黎聖母院尖頂坍塌,中後部的木質屋頂被燒毀

兩天後(4月17日),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號召全球建築設計師參加巴黎聖母院尖頂設計方案比賽。菲利普表示,比賽的目的是「給予巴黎聖母院一個展現我們時代技術和挑戰的新尖頂」。鑑於在大火中倒塌的尖塔本身就不是原來教堂的一部分,而是1864年以橡木鍍鉛重建的,馬克龍也希望能重新思考設計方案,並試圖在其中融入現代建築元素。這也引發了是否需要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建19世紀的尖塔的討論。此後,法國國民議會開始審議巴黎聖母院重建法案,旨在為重建巴黎聖母院提供法律保障,企業的大筆捐款也開始湧入。在火災發生6個月後,私人捐贈者承諾提供9.22億歐元的款項;巴黎市政府宣布將發放5000萬歐元用於緊急援助,法蘭西島大區(Ile de France)也將發放1000萬歐元。今年1月,法國政府宣布用於保護建築物的一期工程耗資8500萬歐元。

但並非每個人都對捐款反應積極。2019年4月20日,在大火後首次「黃背心」抗議活動中,抗議者稱自己沒有錢,一名抗議者舉著「我們不是聖母院」的牌子。哲學家保羅·B·普雷西亞多(Paul B. Preciado)在《解放報》與《藝術論壇》上發表文章回應火災,他寫道:「巴黎大主教宣布所有人的房子都在燃燒。直到那時我們才知道聖母院是每個人的家。而在巴黎每晚都有成千上萬無家可歸的人露宿街頭,難民也經常被驅逐出這座城市。」他呼籲不要重建大教堂,以便人們想念它。

2019年7月,重建工作初期,巴黎聖母院被破壞的拱頂的圖片。

在法國,國家公職建築師,會因其考試的項目分流進行強制進修。從事文化資產保護類的會被要求進入夏約學院(l』cole de chaillot)實習兩年。受1964年《威尼斯憲章》啟發,受對列入遺產保護目錄的建築進行修復要遵循嚴格的指導原則,其中規定「修復工作在遭遇假設(質疑)時需要停滯」,同時「任何修復必不可少的額外工作必須與建築設計區分開,而且修復肯定會帶有當代的印記」。

遺產建築師們並未對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古建修復期間是火災的高發期。但是,他們都對政客的反應感到困惑。「當我聽到五年重建的消息時,我以為是瘋了,他們完全不了解我們的職業是做什麼,我們要恢復的是什麼。」從事大教堂修復工作的瓦利·肯戈(Wali Kengo)說。她隨後解釋道,在法國,地方文化事務主管部門(DRAC)負責修複列出的建築物,「因此,政府實際上在質疑修復工作的存在。」

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

另一位遺產修復建築師夏洛特·朗盧瓦(Charlotte Langlois)認為,政府以舉辦國際競賽的方式來徵集重建方案太糟糕了。「這傳達出法國需要國際建築師對如何修復法國的遺產提供想法,而且這件遺產還是具有標誌意義的巴黎聖母院。更讓人疑惑不解的是,這項競賽似乎是讓公眾認為,只有大牌建築師才能避免以同樣的方式重建。事實上,法國建築師也可以以不同的方案重建。」去年4月底,1170名遺產保護專家、學者和博物館館長在《費加羅報》發表的公開信上簽名,呼籲馬克龍謹慎修復聖母院。

夏洛特·朗盧瓦是反對「巴黎聖母院重建法案」的遺產建築師中的一員。建築師反對的是法案的一部分,但最終被駁回。朗盧瓦認為,「巴黎聖母院重建法案」是在短時間制定的,成文時根本來不及權衡利弊。其作用是政府可以根據法案行事,而不用通過法律,也不用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之間來回奔波。」

「巴黎聖母院重建法案」的通過也預示著重建需要迅速提上日程。朗盧瓦也指出,傳統建築師習慣於迅速幹預建築物,以確保其安全。在緊急情況下安裝起重機和建造棚屋來拯救建築也可以接受。但到目前為止,除了創建了一個公共機構來管理捐贈資金外,該法案還沒有被使用過。馬克龍任命70歲的讓-路易·喬治林將軍(Jean-Louis Georgelin)為自己的特別代表,負責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作,此前負責巴黎聖母院修復工程的首席建築師菲利普·維倫紐夫(Philippe Villeneuve),依舊在另外兩名建築師的協助下負責重建工作。

但維倫紐夫和喬治林將的意見也並不統一。當被問及五年內重建聖母院是否可行,菲利普·維倫紐夫認為可行,但前提是按原樣重建。喬治林在參加國民議會文化事務委員會的會議時,顯然也被馬克龍最初關於尖塔的建議所困擾,他說維倫紐夫應該「閉嘴」,又被文化部長斥責。朗盧瓦說,讓人擔心的是六個月到一年後可能會發生什麼。「為了修復教堂,修復結構、屋頂和尖塔,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否會違反現有規則?」

「國際設計方案競賽」計劃的宣布也立即引出了世界各地建築師的一系列非正式「方案」。英國建築師霍朗明(Norman Foster)的工作室想像著一個更大的玻璃和鋼製尖頂,並在玻璃屋頂上設有觀景臺。 位於法國的NAB工作室建議將屋頂改成溫室,並計劃將被毀壞的尖頂重新想像成一個養蜂場。瑞典斯德哥爾摩設計工作室UMA建議在屋頂上安裝一個巨型遊泳池,遊泳池周圍環繞著火災被移走的12位使徒的雕像。關於這個大膽的想法,UMA的創始人烏爾夫·梅傑格倫(Ulf Mejergren)認為,「在什麼都還沒決定的真空狀態下,一切皆有可能,甚至我們的遊泳池也可以。」

NAB工作室的溫室養蜂場方案。

這些提議都有一個共同點——把設計點集中在尖塔上,建築師都往往熱衷於想像在地標之上再建一個地標,仿佛聖母院的多重含義只能通過一個新建築在天際線上顯現出來。目前生活在巴黎的美國建築歷史學家、建築師詹姆斯·D·格雷厄姆(James D. Graham)說,「在建築界採取主動行動的這些時刻,總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建築師渴望自己的作品與眾不同,卻又面貌類似。對我而言,經驗是打破平凡的方法之一,但經驗又讓人對建築缺乏想像力。」

奧利維爾·德·查勒斯(Olivier de Chalus)是一名工程師,他也在巴黎聖母院做了11年志願者和導遊。「和大多數法國教堂一樣,巴黎聖母院屬於法國政府,由政府負責維修和修復,而教堂則供神職人員使用,並免費開放供禮拜。查勒斯認為,目前爭論完全集中在是否要重建一模一樣的建築上,這是一件憾事。「而且我們一直在討論維歐勒·勒·杜克(Viollet-le-Duc)的尖塔。但尖塔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作品。我認為除了外觀,花時間了解一下巴黎聖母院裡擁有的其他遺產會更好。」查勒斯說。

巴黎聖母院塔尖、面向聖路易島的照片。查爾斯·馬維爾(Charles Marville),1860年,華盛頓特區國會圖書館藏

「尖頂在建造時就是19世紀的當代建築風格。」藝術史研究者尼娜·德雷恩(Nina Derain)解釋說,「在1980年代對『歐勒·勒·杜克項目』進行了積極的評估之前,純粹主義者也一直質疑歐勒·勒·杜克的尖塔。當時中世紀的尖塔已經被摧毀。他在一棟建築物頂部,再建了一棟巨大建築物,使得建築變得更高、更華麗,這在很大程度上屬於他對中世紀的想像。但在某種意義上,它有一種強烈的當代建築姿態。不按原樣重建可能意味著將歐勒·勒·杜克遺忘,但重建一個相同的『遺物』卻可能會掩蓋那場令人落淚的火災。」

火災前,從蒙帕納斯大樓遠眺巴黎聖母院。

由於人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尖塔上,因此關於這座建築的意義以及其重建的其他可能性等潛在重要問題的討論可能會被遺忘。弗雷德裡克·埃波德(Frédéric paud)是法國為數不多的、專門研究哥德式木結構建築的考古學家之一。他原本已經將巴黎聖母院的哥德式木結構的研究提上日程,這個木結構被稱為「森林」,但是在他開始研究之前卻已經燒毀了。他說,法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旅遊業是幾個世紀以來的「傳統」,但人們卻對這一「傳統」一無所知。中世紀的歷史似乎只向10歲的孩子傳授。而且與傳統建築師不同,很多當代建築師對遺產卻知之甚少。他們的無知,也導致了常常對古建築帶著蔑視。」

巴黎聖母院三座門,馬利亞門、末日審判門和聖安妮門

埃波德認為,用木頭重建聖母院的木結構尤其重要,而且要用古老的技術,這與大火後媒體的觀點不同。他認為用古老的技術重建是可能的,也是生態的。如果可能的話,傳統建築師們會熱衷於使用古老的技術復原巴黎聖母院。「13世紀的工匠們,像上世紀50年代一樣,用斧頭建造木結構,只砍伐需要的樹木,也就是說,選擇直徑與所需橫梁直徑一致的樹木。」對於木匠來而言,這是一個重新學習手藝的機會。建築工地可以成為一所開放學校。

不過,像法國蘭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或沙特爾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建造金屬或混凝土結構,甚至可以做一個3D列印的塑料結構,也不是不可行,而且可能是21世紀一種新的建築姿態,但這是不是失去了歷史和靈魂?

夏洛特·朗盧瓦還擔心,「巴黎聖母院重建法案」是否有改變大教堂周圍的環境的潛在企圖。巴黎聖母院所在的斯德島 (le de la Cité)有多處保護建築,2016年,法國前總統奧朗德曾建議在島上建設休閒和購物設施,但最終沒有推進。但如今有了特別法案,建購物設施的計劃是有可能實施的。

在新冠疫情之前,尖塔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依舊是巴黎遊「打卡」重要的一站,但卻變成了一種「災難旅遊」而不是「遺產旅遊」。目前,巴黎聖母院仍處於關閉狀態,但重建已經復工。在居家令實施期間,警方還發現了兩名喝醉酒、試圖盜走聖母院舊石頭的小偷。

2020年6月1日,巴黎聖母院前廣場重新開放。

西裡爾·伊斯納特(Cyril Isnart)是一個由15位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這個小組將在未來5年研究人們對大火的反應。「我們很幸運,聖母院還在那裡,就像一個受了傷,但仍然活著的紀念碑。未來聖母院還將留在那裡,見證所發生的一切。」

註:本文編譯自《阿波羅雜誌》2020年5月號,作者瓦萊裡亞·科斯塔·科斯特裡斯基(Valeria Costa-Kostritsky),原標題為《烈火的考驗——急於重建巴黎聖母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急於重建:復原還是新建塔尖,依舊懸而未決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已一年有餘,雖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希望五年內完成重建。是復原19世紀的尖塔,還是給予巴黎聖母院一個展現時代技術和挑戰的新尖頂?這看似是目前最大的爭議,但爭議背後隱藏著傳統與當代文化的衝突、法國人如何看待本國歷史等眾多問題。目前,因疫情暴發而被迫擱置的重建工作已經重啟,但迄今為止,方案依舊懸而未決。
  • 巴黎聖母院急於重建:是復原?還是新建塔尖?依舊懸而未決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已一年有餘,雖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希望五年內完成重建。是復原19世紀的尖塔,還是給予巴黎聖母院一個展現時代技術和挑戰的新尖頂?這看似是目前最大的爭議,但爭議背後隱藏著傳統與當代文化的衝突、法國人如何看待本國歷史等眾多問題。目前,因疫情暴發而被迫擱置的重建工作已經重啟,但迄今為止,方案依舊懸而未決。
  • 巴黎聖母院塔尖將按原樣重建
    法國總統馬克龍7月9日同意了專家委員會的建議,將儘量按照原樣重建巴黎聖母院塔尖。馬克龍此前曾表示支持給巴黎聖母院增添一些現代元素。不過根據最近的民意測驗,大多數法國人希望巴黎聖母院能按原樣重建。馬克龍希望巴黎聖母院能在2024年之前恢復往昔的輝煌,特別是能夠趕上2024年巴黎奧運會。
  • 法國計劃按原貌重建巴黎聖母院塔尖
    法國總統府日前發布公告指出,在法國國家遺產和建築委員會(CNPA)召集相關專家舉行會議後,總統馬克龍批准了總建築師菲利普·維倫紐夫關於巴黎聖母院塔尖的修復計劃,即按原貌重建在大火中燒毀的塔尖並修復教堂內部。
  • 巴黎聖母院塔尖將按原樣重建
    法國總統馬克龍7月9日同意了專家委員會的建議,將儘量按照原樣重建巴黎聖母院塔尖。馬克龍此前曾表示支持給巴黎聖母院增添一些現代元素。不過根據最近的民意測驗,大多數法國人希望巴黎聖母院能按原樣重建。馬克龍希望巴黎聖母院能在2024年之前恢復往昔的輝煌,特別是能夠趕上2024年巴黎奧運會。
  • 法國計劃按原貌重建巴黎聖母院塔尖
    法國總統府日前發布公告指出,在法國國家遺產和建築委員會(CNPA)召集相關專家舉行會議後,總統馬克龍批准了總建築師菲利普·維倫紐夫關於巴黎聖母院塔尖的修復計劃,即按原貌重建在大火中燒毀的塔尖並修復教堂內部。
  • 法國或按原來模樣,重建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塔尖
    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巴舍洛表示,在修復被大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問題上,已經有廣泛共識,即塔尖部分要按原來模樣重建。較早前,馬克龍表示,期望重建後的聖母院塔尖可以具備現代氣息,他要就重建模式作最後決定。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屋頂和塔尖去年4月中一場大火被,正式修復工程預計明年展開。巴黎聖母院,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德式建築,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中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座。
  • 法國或按原來模樣,重建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塔尖
    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巴舍洛表示,在修復被大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問題上,已經有廣泛共識,即塔尖部分要按原來模樣重建。較早前,馬克龍表示,期望重建後的聖母院塔尖可以具備現代氣息,他要就重建模式作最後決定。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屋頂和塔尖去年4月中一場大火被,正式修復工程預計明年展開。巴黎聖母院,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德式建築,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中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座。
  • 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巴黎聖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已取得「廣泛共識」
    中新社巴黎7月9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巴舍洛9日表示,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已經取得「廣泛共識」。巴舍洛當天通過法國國家廣播電臺透露,在公眾輿論以及參與重建巴黎聖母院的專業人士中,按原樣重建塔尖已形成了「廣泛共識」。
  • 今日話題 | 重修之後,巴黎聖母院還將是那個巴黎聖母院
    目睹那巍峨古樸的木結構塔尖在熊熊烈火中傾斜,遠在萬裡之外、可以說不甚相干的中國人,也將其作為今日的首要談資。關注的人多了,就不免出現一些奇談怪論。比如有人將其跟中國乃至世界各地頻發的火災聯繫起來,擔憂這是不是火災將要愈演愈烈的徵兆。不過,這次的起火原因尚未最終確定,如果只是修繕引起的著火,那巴黎聖母院的木結構屋頂盡數焚毀儘管讓人非常惋惜,那也只是一場意外,是一個孤立事件。
  • 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巴黎聖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已取得「廣泛共識」
    中新社巴黎7月9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巴舍洛9日表示,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已經取得「廣泛共識」。巴舍洛當天通過法國國家廣播電臺透露,在公眾輿論以及參與重建巴黎聖母院的專業人士中,按原樣重建塔尖已形成了「廣泛共識」。
  • 玻璃屋頂、水晶塔尖,指向天空的光束?馬克龍同意巴黎聖母院塔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去年4月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後,前總理菲利普曾宣布將組織一場全球設計競賽,徵集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方案。另據中新網,來自全世界的建築師已經提交一些塔尖的設計草案。英國建築師福斯特設想了一個玻璃屋頂和一個水晶塔尖。斯洛伐克的一個建築設計工作室用指向天空的光束代替塔尖。
  • 法國宣布重建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屋頂:不改變原貌 5年建成
    巴黎聖母院是世界聞名的建築,去年4月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聖母院屋頂上面的部分要燒毀。經過一年多的討論,法國決定重建巴黎聖母院,復原之前的塔尖設計而非建設現代建築風格的塔尖,預期5年內完成。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
  • 法國宣布重建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屋頂:不改變原貌 5年建成
    巴黎聖母院是世界聞名的建築,去年4月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聖母院屋頂上面的部分要燒毀。經過一年多的討論,法國決定重建巴黎聖母院,復原之前的塔尖設計而非建設現代建築風格的塔尖,預期5年內完成。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
  • 重建還要再等等?巴黎聖母院外部固定架開始拆除,塔尖修復引爭議
    兩組由五名繩索接入技術人員組成的隊伍將儘快降落到巴黎聖母院幾近燒毀的部分。他們的任務是用軍刀鋸,通過加熱來切割焊接在腳手架之間的金屬管。這個腳手架是在火災前安裝的,用來修復現在已經消失的巴黎聖母院塔尖。這項工程非常敏感且複雜,帶有重大的風險因素。
  •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怎麼樣了?現代化建設是否能被人們接受?
    在去年,巴黎聖母院大火的消息震驚世界,當時的火災直接導致了巴黎聖母院被燒得「體無完膚」。時間過得真快,距離到現在為止,大火後已經過去了一周年,期間,巴黎聖母院重建的消息也令人感到歡喜,那麼它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 巴黎聖母院將砸10億重建!設計師、網友紛紛獻計,為畫「新塔尖」拼了!
    無數網友為之悲痛「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姑娘而巴黎,也終究失去了聖母院 !」第二天,大火撲滅後法國總理菲利普立刻宣布重建並在國際範圍內舉辦競賽——徵集巴黎聖母院新塔尖的設計方案這些古蹟都曾受大火重創但後來無論是經過重建還是保留在一定程度上都獲得了新生這世界上有些毀滅意味著消失
  • ...決定以原樣復原形式重建。曾經一個時期被考慮的巴黎聖母院重建...
    2020-07-10 22:27:52來源:FX168 【法媒:馬克龍宣布巴黎聖母院將按原樣重建「現代建築」方案被否】據法新社7月9日報導,在巴黎聖母院失火15個月後,法國總統馬克龍最終決定以原樣復原形式重建。
  •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怎麼樣了?現代化建設是否能被人們接受?
    在去年,巴黎聖母院大火的消息震驚世界,當時的火災直接導致了巴黎聖母院被燒得「體無完膚」。時間過得真快,距離到現在為止,大火後已經過去了一周年,期間,巴黎聖母院重建的消息也令人感到歡喜,那麼它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 巴黎聖母院要按中國人方案重建了?
    距離巴黎聖母院大火已經過去了4個月,那場大火中,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的哥德式塔尖和屋頂線被燒成灰燼。膠囊所在的塔尖象徵著巴黎的心臟,在磁懸浮技術的作用下有節奏地上下跳動,這也是項目名稱「巴黎心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