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美尼亞提琴手廢墟中獨自演奏,悼念被毀大教堂
當地時間8日,亞美尼亞歷史悠久的加贊切特索特大教堂連續兩次遭炮彈襲擊,現場破碎一片廢墟。13日,亞美尼亞出生的大提琴手塞瓦克·阿瓦內斯揚坐在廢墟中演奏音樂「Krunk」 悼念被摧毀的建築。10日,亞阿兩國在莫斯科經過磋商達成停火協議,然而協議生效後兩國依然未停火併互相指責對方。
-
阿亞戰爭何時休?土耳其強勢出兵,全球亞美尼亞人準備保家衛國
土耳其派兵幹預阿亞戰爭後,引起了全球各地亞美尼亞人的不安。尤其是黎巴嫩的亞美尼亞人最為不安。黎巴嫩是世界上最大的亞美尼亞人聚集地之一,其中大多數人是1915年種族屠殺倖存者的後代。許多生活在黎巴嫩的亞美尼亞人走上街頭抗議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根據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證實,土耳其的確派出僱傭兵幹預阿亞戰爭。 當土耳其派兵介入阿亞戰爭之後,黎巴嫩的亞美尼亞人主動提供資金援助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
-
阿亞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軍事衝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巴庫9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南高加索記者 薛一博)據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官方消息,當地時間9月27日,阿亞兩國在納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爆發了新一輪軍事衝突。兩國國防部均稱摧毀了對方的軍事單位,並指責對方殺害本國平民。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為何慘澹收場?
文/王凱迪十一月初,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與俄羅斯國共同籤署了關於結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的和平協議,協議要求雙方立即解除敵對行動,恢復納卡和平。這場為期兩個月的衝突看似和平收場,但實際上卻是以亞美尼亞的慘痛失敗而告終。曾經的南亞強邦亞美尼亞,為何會在戰爭中一敗塗地呢?
-
納卡衝突:炮彈落在伊朗境內 亞美尼亞轟炸亞塞拜然城市
當地時間10月16日晚間,在納卡地區持續的戰爭之下,亞美尼亞軍隊轟炸了兩個亞塞拜然城市。與此同時,雙方交戰的炮彈落入伊朗境內,伊朗因此向兩國發出新的警告。
-
一百枚火箭炮洗地,亞美尼亞教堂被擊中開大孔,俄羅斯記者被擊中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俄羅斯在公開了亞美尼亞加贊切特索特大教堂被第二次炮擊之後的視頻,這次炮擊造成10人受傷,其中包括3名記者。教堂屋頂的彈孔比第一次炮擊後孔大得更多。納戈爾內·卡拉巴赫地方當局對外發布消息稱:在第二次爆炸中處於「危急狀態」時,在教堂內的俄羅斯記者,多人受傷,但並非處於危急狀態。
-
亞塞拜然被控炮擊亞美尼亞大教堂,但其否認對宗教場所實施襲擊
圖源: Twitter/Armenian Unified Infocenter 10月8日,亞塞拜然被指控炮擊一座歷史悠久的亞美尼亞大教堂
-
亞塞拜然狂轟濫炸三大城,亞美尼亞總理:他們要對18萬人種族清洗
阿亞戰事愈演愈烈,在土耳其的支援下,亞塞拜然大軍勢如破竹,即將佔領了納卡關鍵要塞,亞美尼亞大批士兵瀕臨崩潰。近日,亞美尼亞總理透露了一件重要機密。據環球網10月30日報導,納卡地區緊急情況服務處指出,亞塞拜然軍方對其三大城市進行了空襲:阿斯凱蘭、馬克特和馬蒂尼。
-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交換陣亡士兵遺體,俄總統分別與阿亞領導人通話
阿國防部說,上述人道主義行動是根據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9日籤署的停火聲明進行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9月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造成包括平民在內的人員傷亡。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9日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10日5時)起完全停火。
-
亞美尼亞籲歐安組織斡旋納卡衝突
亞美尼亞駐俄羅斯大使28日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明斯克小組應該立即應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的緊張局勢。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的衝突28日進入第二天。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27日上午開始在兩國有爭議的納卡地區交火,相互指責對方挑起新一輪衝突。交火延續至28日。根據亞美尼亞國防部數據,59名亞方軍人死亡。亞塞拜然沒有發布軍方傷亡人數。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
-
聊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戰事:為什麼開打?具體位置在哪裡?
近日,傳出最多的消息便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戰爭,從不斷曝光的消息便能看出,雙發展開的是十分激烈的軍事衝突,各種重武器,無人機,火力打擊密度均達到了史無前例。當然,無論導火索是如何引起的,兩國戰事已經陷入焦灼,並且會持續一段時間。今天我們便來聊一聊這阿亞兩國的戰事從何而起,在什麼地方打。
-
亞塞拜然猛烈轟炸貧民區,無辜百姓被直接炸飛
亞塞拜然再次撕毀合約,出動轟炸機猛烈轟炸納卡地區的貧民區,無辜的百姓被直接炸飛,現場屍橫遍野,觸目驚心。 在那次的會議上,雖然美俄法代表「竭盡全力」的希望阿亞兩國可以籤訂新的停火協議,但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亞美尼亞人向位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教堂道別
(Dadivank)即將交由穆斯林佔多數人口的亞塞拜然來控制時,這天對於他而言真是可怕的一天。軍事衝突以舒沙的陷落而劃上句號,該市是一座為聖救主基督大教堂所守護的城鎮。11月9日停火協議籤署後,亞塞拜然軍隊進入城市,大教堂隨即成為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內外牆壁隨即遭以塗鴉破壞。在戰爭中,大教堂已經藉由亞塞拜然軍隊的猛烈炮擊而滿目瘡痍,後者隊伍中還存在有數千名敘利亞聖戰士僱傭軍。
-
亞美尼亞總統稱歐洲的努力不足以解決納卡衝突:唯有俄羅斯具備這個...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塔斯社10月13日報導稱,亞美尼亞總統阿爾門·薩爾基相(Armen Sarkiskyan)日前表示,儘管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試圖為解決納卡衝突做出努力,目前卻唯有俄羅斯具備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因為該國不但能夠調和納卡衝突各方之間的矛盾,還能夠協助交戰各方停止敵對活動,而其他國家都做不到這一點。
-
6架F-16轟炸亞美尼亞,土耳其這回很囂張
編輯:小雪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衝突也是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原本這只是兩個小國之間的矛盾,但是現在卻上升到了幾個大國之間的對峙,由於這兩個國家與俄羅斯之間都有合作,所以俄羅斯方面對於他們之間的衝突也是多次進行調解,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
-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和教堂群和茲瓦爾特諾茨考古遺址—亞美尼亞
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是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的總堂和亞美尼亞宗主教駐地,位於亞美尼亞西部城市瓦加爾沙帕特,靠近土耳其邊境。埃奇米阿津則是指「耶穌降臨之地」之意。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是亞美尼亞的第一座教堂,該堂最初由聖啟蒙者額我略建於301-303年,當時梯裡達底三世確立基督教為亞美尼亞的國教,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主教座堂。後來該堂損毀嚴重,於483年幾乎徹底重建為目前的形式。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在蘇聯初期(1920–30年代)關閉,20世紀下半葉恢復。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自創建以來一直是亞美尼亞最重要的地點之一,被稱為「亞美尼亞的梵蒂岡」。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不斷百年恩怨,為何俄羅斯能調停?
這就很讓亞塞拜然難受,不過旁邊的亞美尼亞也不好受,在塞凡湖的北邊,有一小塊位於亞塞拜然境內的亞美尼亞飛地。但看兩國的地理糾紛就太複雜了,互有飛地,那能不起衝突麼?小議來和大家簡單捋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歷史。亞美尼亞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6.25萬人。而亞美尼亞人在高加索地區已經生活了近2000多年,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
納卡衝突再次爆發,亞美尼亞向俄求援,土耳其:敢插手就攻擊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之前,亞美尼亞國防部稱亞塞拜然的軍隊曾發起過攻擊,為此還造成了3名阿方軍人受傷。不過戲劇的是,亞塞拜然不但予以否認還反過來指責亞方挑釁造成阿方士兵受傷。不過,外界正在擔心這是"好戲"開場前的序幕。新一輪的腥風血雨即將到來?
-
俄突發空襲,轟炸100多次,死了幾十人
天天軍情,有這些事值得關注——俄羅斯突然發起空襲,72小時轟炸100多次,死了幾十人12月5日,沙特Al-Arabiya網報導稱,俄軍不宣而戰,對敘利亞極端組織目標進行長時間大規模空襲。今年以來,美俄在敘利亞地盤上又多次發生武裝衝突,雖然是小打小鬧但從中可以看出,兩國水火不容,處處針鋒相對。然而,叛軍武裝不斷遭到俄軍痛擊,敘利亞政府重新基本掌控了局勢。但在外力支持下,叛軍武裝賊心不死,屢次製造各種襲擊事件,因此,俄敘聯軍下定決心予以清剿。
-
亞美尼亞割地求和是土耳其的勝利
亞美尼亞以領土換和平,不是世界地圖要不要重新繪製的問題,而是世界地緣政治力量的版圖在進行改寫的問題,俄羅斯主導的以領土換和平的阿亞停火協議,持續不了多久,俄羅斯割讓領土的倡議不是對阿亞衝突的刮骨療傷,而是助漲了土耳其野心膨脹的氣焰。